軟體工程課程 班級鏈接 作業要求 作業鏈接 作業目標 需求分析和原型設計 學號 102201312 隊友 102201311張碩 使用墨刀構建原型,原型鏈接:請點擊我 客戶現實困擾 在大學里,一些有想法的學生希望通過發起或參與跨專業的項目(創業、學術)來提升自己的綜合能力,拓寬知識面和積累人脈。 ...
軟體工程課程 | 班級鏈接 |
---|---|
作業要求 | 作業鏈接 |
作業目標 | 需求分析和原型設計 |
學號 | 102201312 |
隊友 | 102201311張碩 |
客戶現實困擾
在大學里,一些有想法的學生希望通過發起或參與跨專業的項目(創業、學術)來提升自己的綜合能力,拓寬知識面和積累人脈。然而,在校園裡要實現跨專業合作往往取決於自己積累的人脈,或者去請不同專業的老師幫忙介紹,這就導致合作的機會非常有限。
例如,對於一些需要多學科支持的項目(需要設計、編程和市場營銷能力的創業項目),在偌大的校園中,學生們往往找不到志同道合的合作伙伴。
另外,不同專業之間的學生由於學校課程安排以及個人想法,可能在合作時間安排上、項目目標和溝通方式上可能存在差異,這進一步加大了合作的難度。同時,缺乏平臺或資源來支持跨專業項目的持續發展。
一、《構建之法》閱讀心得
第三章:軟體工程師的成長
-
工程師的重要特質:
- 穩定交付成果:軟體工程師應具備穩定交付高質量成果的能力,這是職業發展的基礎。
- 解決問題的深度:要不滿足於僅解決錶面問題,而要關註問題背後的根本原因和更廣泛的影響。這種思維能推動創新和長遠發展。
-
避免常見誤區:
- 不分主次的問題:工程師應避免在小問題上過於糾結,需先理清主要目標,按流程推進。
- 過早優化與複雜化:
- 過早優化:專註全局,避免在項目早期對細節的過度追求,以保持靈活性。
- 過早擴大化:不要過於樂觀地估計自己的能力和項目規模,防止“畫扇面”式的擴張。
-
專精與泛化的平衡:
- 單人樂隊與全棧工程師的比喻:強調應當培養明確的專長,而不是追求全面的技能。精專於一兩個領域能提升團隊價值。
- 團隊領導者的成長路徑:逐步從技術能力提升到管理能力,培養領導力和團隊合作能力。
-
自我評估與技能提升:
- 定期自我評估,明確自身的技能水平,找到提升方向。真正的技能掌握需依賴實踐與反思,而非單純的理論學習。
-
啟發思考:
- 通過生活中的多樣例子激發思考,幫助工程師從不同角度看待問題,擴展思維方式。
第八章:需求分析
-
項目分析與需求來源:
- 以利益相關者為中心:軟體設計需明確用戶、客戶或利益相關者的需求,確保軟體真正解決他們的問題。
- 用戶調研的重要性:通過焦點小組等方式進行用戶調研,但需避免“喧賓奪主”,確保收集到的意見具代表性。
-
功能定位和優先順序:
- 明確產品目的:開發功能產品的核心是為瞭解決用戶的實際需求,並確保投入能獲得較大的回報。
- 資源有限原則:在資源有限的情況下,重點關註差異化競爭能力,確保核心功能的有效實現:
- 核心功能:如項目創建、加入等基礎功能應優先開發。
- 殺手技能:例如自動生成共同空餘時間功能,能有效提升用戶的合作效率。
- 外圍功能與輔助需求:如頁面設計和人脈拓展功能,為用戶提供附加價值。
-
用戶體驗與功能亮點:
- 軟體設計要有一些亮點功能,提升用戶體驗,避免平淡無奇的界面。
- 界面設計:確保界面簡潔美觀,用戶友好,增強易用性。
-
NABCD模型在需求分析中的應用:
- N(Need):明確用戶的真實需求。
- A(Approach):確定解決方案的方法。
- B(Benefit):評估解決方案帶來的好處。
- C(Competition):分析競爭環境,找出自身的差異化優勢。
- D(Delivery):規劃產品交付和後續迭代。
-
任務難度與能力預估:
- 對自身能力和任務難度進行清晰預估,確保團隊能夠有效完成各項功能的開發任務,參考前人的經驗。
-
執行與團隊合作:
- 用實際行動而非口頭承諾展現團隊的決心。通過分而治之的策略,明確項目目的,從結果倒推構建過程。
-
與競品比較:
- 在功能設計和定位時,與競爭產品進行比較,突出自身項目的優勢,明確市場中的獨特價值。
總結
以上兩章的梳理清晰展示了軟體工程師成長的路徑和需求分析的重要性。從個人成長的角度看,強調了技術能力、團隊合作與管理能力的提升;從項目開發的角度看,突出了以用戶為中心的需求分析和功能設計的重要性。通過合理的功能定位和優先順序管理,能夠在資源有限的情況下,實現高效的項目交付和市場競爭優勢。
二、項目分析
針對大學生跨專業項目合作的困境,我們可以設計一個專門的平臺,幫助學生打破學科壁壘,找到志同道合的合作伙伴並推動項目發展。基於《構建之法》的NABCD模型,我們系統分析設計了一個手機端APP《福大Team》
(1)N(Need):需求分析
- 學生:需要一個平臺來發起、尋找並參與跨學科跨專業的項目,獲得與同學或導師的合作機會。
- 導師:對自己的實驗室進行管理、招新。
- 管理員:希望提供更好的資源支持,提升學校的創新氛圍
(2)A(Approach):解決方案
- 使用墨刀設計原型《福大Team》
- 功能如下:
- 發佈項目
- 尋找項目
- 聊天交流
(3)B(Benefit):解決方案的優勢
- 為學生提供跨專業合作的平臺:使學生能夠便捷地找到合適的合作伙伴。
- 提升項目合作效率:通過項目管理和溝通工具,提高項目合作的組織和管理效率。
- 積累人脈和資源:參與平臺活動的學生能夠拓寬人脈,積累更多的資源和經驗。
(4)C(Competition):同類產品的差異化競爭優勢分析
當前市場上存在類似功能的APP,例如一些社交媒體和校園內的微信公眾號等,但這些工具通常更加註重社交,而非專註於跨專業項目合作。而“校園合作”APP則專註於解決這一具體需求,通過專業認證、完善的項目管理工具等特點,形成差異化競爭優勢。
(5)D(Delivery):交付方案
- 通過B站、微博、微信公眾號等社交媒體進行推廣
- 通過廣告投放,提高網站的知名度
- 通過學校官方渠道或者學生組織來進行宣傳
三、核心特性分析
1. 使用頻率
- 為確保用戶的依賴性,我們設置了定期推送功能。
- 提醒用戶關註新項目動態與消息更新,通過推送的內容可以提升用戶的活躍度和應用的使用頻率。
- 同時,我們還通過分析用戶的歷史使用數據,個性化推薦適合的內容和功能,以提高用戶的使用粘性,確保他們能夠在必要時刻方便地獲取到所需的信息和服務。
2. 使用便利度
- 為確保應用的便利性,我們設置了底部導航欄,包括
首頁
、項目
、消息
和我的
等功能模塊,讓用戶能夠便捷地切換使用。 - 此外,我們還加入了搜索功能,用戶可以快速找到自己關註的項目或信息,同時提供了快捷的操作指引和提示,優化用戶體驗,使得新用戶熟悉操作流程變得更加流暢,並減少了使用中的困惑和挫折感。
3. 使用有效性
- 為確保項目信息的有效性,我們設置了專職管理員,對所有發起的項目進行綜合審核,確保項目內容的有效性與真實性。
- 通過完善的信息審核機制,我們不僅提高了項目的質量,也幫助用戶在選擇時避免誤入不實或虛假的項目,從而增強用戶對平臺的信任度。同時,用戶也可匿名舉報可疑項目,形成良好的監督機制。
4. 安全性與隱私性
- 考慮到學校中的學號和姓名容易被他人獲取,我們採用微信註冊的方式,併在
我的
功能模塊中設置了身份認證流程。 - 此舉不僅能有效保護用戶的個人信息,還能通過身份認證確保用戶的真實身份,從而減少潛在的安全隱患。用戶在平臺上的操作和交流均在安全的環境中進行,保障他們的隱私和信息安全,進一步提升用戶對應用的信賴度。
四、思維導圖展示
繪製工具:Mindmeister
五、主要界面和功能展示
1.實機演示
2.開屏頁面
3.認證與登錄
使用微信一鍵註冊和登錄,併進行角色選擇。
4.首頁大廳模塊
“首頁大廳”是作為“樞紐”頁面存在的
①項目發起功能
用戶作為項目的發起人
②我的項目功能
處理申請加入項目的成員信息
③課表匹配功能
功能:一鍵輸入課表,查詢項目成員公共課餘時間
5.項目搜索大廳模塊
6.消息系統模塊
系統消息和私信
7.我的模塊
六、隊友間的合作過程
因為我們兩個是舍友,因此溝通起來很方便,也很高效(搞笑)。
- 首先是理論積累,我們兩個都各自閱讀了《構建之法》,對需求分析和原型設計有了一定的認識。
- 接下來是分析整個項目的需求。
- 明確了需求後,我們就開始了分工討論:
- 張碩:繪製思維導圖、使用墨刀設計原型、編寫功能展示
- 陳言瀧:繪製流程圖、協助設計原型、編寫md文檔
- 共同調試修改原型、復盤與總結
- 分工完畢後,我們就進入了完成各自任務的階段。
- 設計原型階段
- 繪製階段
- 調試階段:我們兩個自己內測並修改。
- 好友反饋階段:“當局者迷,旁觀者清”,讓其他同學內測後給出建議並修改。
- 交付階段:交作業給老師和助教們以驗收原型設計是否滿足需求然後不斷迭代與優化。
附上流程圖,繪製工具:processon
附上討論圖片:
七、PSP表格
PSP | 預估耗時(單位:小時) | 實際耗時 |
---|---|---|
閱讀《構建之法》 | 1 | 2 |
需求分析 | 2 | 5 |
分工 | 1 | 0.5 |
繪製思維導圖 | 1 | 1 |
繪製流程圖 | 1 | 2 |
構建原型模型 | 5 | 10 |
調試和修改 | 1 | 0.5 |
測試 | 1 | 0.5 |
復盤與總結 | 0.5 | 1 |
編寫md文檔 | 1 | 2 |
總計 | 14.5 | 24.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