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ES5中新增了一些方法,可以很方便的操作數組或者字元串,這些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數組方法 字元串方法 對象方法 2. 數組方法 迭代遍歷方法:forEach()、map()、filter()、some()、every()判斷方法:isArray() 2.1 forEach跟jQuery的 ...
1. ES5中新增了一些方法,可以很方便的操作數組或者字元串,這些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2.1 forEach跟jQuery的each用法類似。語法是:
array.forEach(function(currentValue, index, arr))
- currentValue: 數組當前項的值
- index: 數組當前項的索引
- arr: 數組對象本身
var arr = [1,2,3]
arr.forEach(function(value, index, array){
console.log('每個數組元素'+ value)
console.log('每個數組元素的索引值'+ index)
console.log('數組本身'+ array)
})
運行效果如下圖
2.2 map()
array.map(function(currentValue, index, arr))
map() 方法創建一個新數組,其結果是該數組中的每個元素都調用一個提供的函數後返回的結果。
註意:map() 方法是直接返回一個新的數組
- currentValue: 數組當前項的值
- index: 數組當前項的索引
- arr: 數組對象本身
var array1 = [1, 4, 9, 16];
var map1 = array1.map(function(value, index, arr) {
return value * 2
});
console.log(map1) //[2,8,18,32]
2.3 filter()
array.filter(function(currentValue, index, arr))
filter()方法用於篩選創建一個新的數組,新數組中的元素是通過檢查指定數組中符合條件的所有元素,主要用於篩選數組。
filter()方法是直接返回一個新的數組
- currentValue: 數組當前項的值
- index: 數組當前項的索引
- arr: 數組對象本身
var arr = [12,66,88]
// 選出大於20的
var newarr = arr.filter(function(value, index){
return value >=20
})
可以簡寫成var newarr = arr.filter( //[66, 88])
console.log(newArr) //[66, 88]
2.4 some()
array.some(function(currentValue, index, arr))
some()方法用於檢測數組中的元素是否滿足指定條件,通俗點查找數組中是否有滿足條件的元素
註意: some()方法返回值是布爾值,如果查找到這個元素,就返回true,如果查找不到則返回false
如果找到第一個滿足條件的元素,則終止迴圈,不在繼續查找
- currentValue: 數組當前項的值
- index: 數組當前項的索引
- arr: 數組對象本身
var arr=[10,30,4]
var b = arr.some(function(value){
return value > 20
})
console.log(b) //true
2.5 every()
array.every(function(currentValue, index, arr))
every() 方法測試一個數組內的所有元素是否都能通過某個指定函數的測試。它返回一個布爾值。
註意:every() 方法必須每個元素都符合條件才能返回true,若有一個不符合,則返回false。
若收到一個空數組,此方法在一切情況下都會返回 true。
Array.isArray(obj)
Array.isArray() 用於確定傳遞的值是否是一個 Array
- obj是需要檢測的值。如果是數組則返回true,否則返回false
區別:
- filter 是查找滿足條件的元素,返回的是一個數組,而且是把所有滿足條件的元素返回回來
- some 是查找滿足條件的元素是否存在,返回的是一個布爾值,如果查找第一個滿足條件的元素,就終止迴圈。如果數組中查詢唯一個元素,用some方法更為合適,因為它找到這個元素,就不在進行迴圈,效率更高
- every是查找所有的元素是否符合條件,返回的是一個布爾值
map是創建一個新數組,其結果是該數組中的每個元素都調用一個提供的函數後返回的結果
3. 字元串方法
trim() 方法會從一個字元串的兩端刪除空白字元
str.trim()
trim() 方法並不影響原字元串本身,它返回的是一個新字元串。
4. 對象方法
Object.defineProperty()定義對象中新增屬性或修改原有的屬性
Object.defineProperty(obj, prop, descriptor)
- obj: 必需。目標對象
- prop: 必需。 需定義或修改的屬性名字
- descriptor: 必需。目標屬性所擁有的特性
Object.defineProperty() 第三個參數descriptor說明: 以對象形式{}書寫
- value:設置屬性的值,預設為undefined
- writable:值是否可以重寫。true | false 預設為false
- enumerable: 目標屬性是否可以被枚舉。true | false 預設為false
- configurable: 目標屬性是否可以被刪除或是否可以再次修改特性true | false 預設為false
var obj = {
id: 1,
pname: '小米',
price: 1999
}
//以前的對象添加和修改屬性的方式
obj.num = 1000
obj.pirce = 99
console.log(obj)
//Object.deefineProperty()定義新屬性或者修改原有的屬性
Object.defineProperty(obj, 'num',{
value: 1000,
})
Object.defineProperty(obj, 'pricee',{
value: 9.9,
})
Object.defineProperty(obj, 'id',{
//如果值為false,則不允許修改
writable: false,
})
Object.defineProperty(obj, 'address',{
value: '中國鄭州市',
//如果值為false,則不允許遍歷,枚舉
enumerable: false
})
console.log(obj)
console.log(Object.keys(obj))
總結
本篇文章主要分享了ES5新增的一些方法,有數組方法、字元串方法、對象方法等等,主要分享了哥方法的用法,特點等等。如果想瞭解更多,請掃描二維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