適配器模式的定義 定義: 將一個類的介面變換成客戶端所期待的另一種介面, 從而使原本因介面不匹配而無法在一起工作的兩個類能夠在一起工作. 通俗的說, 就是有 A、B兩個介面, 現在要求把A和B安裝在一起使用, 兩者的介面不一致, 怎麼辦? 引入一個物體C, 如下圖: 引入C物體後, C適應了A的介面 ...
適配器模式的定義
定義: 將一個類的介面變換成客戶端所期待的另一種介面, 從而使原本因介面不匹配而無法在一起工作的兩個類能夠在一起工作.
通俗的說, 就是有 A、B兩個介面,
現在要求把A和B安裝在一起使用, 兩者的介面不一致, 怎麼辦? 引入一個物體C, 如下圖:
引入C物體後, C適應了A的介面, 同時也適應了B的介面, 三者就可以進行組合了
其中的C物體就叫做適配器
適配器模式的類圖如下:
其中各個角色:
- Target 目標角色: 該角色定義把其他類轉換成哪種介面
- Adaptee 源角色: 定義要把誰轉換成目標角色
- Adapter 適配器角色: 適配器模式的核心角色, 它的職責就是把源角色轉換成目標角色.
大致代碼如下:
適配器模式的應用
適配器模式的優點:
- 適配器模式可以讓兩個沒有任何關係的類在一起運行
- 增加了類的透明性. 我們訪問的Target 目標角色, 但是具體的實現都委托給了源角色, 而這些對高層模塊是透明的
- 提高了類的復用度. 源角色在原有的系統中還可以正常使用, 而在目標角色中也可以充當新的演員
- 靈活性非常好. 某一天, 突然不想要適配器, 刪除掉這個適配器就可以了, 其他代碼都不用修改
適配器模式的使用場景:
適配器的使用場景只要記住一點就夠了: 你有動機修改一個已經投產中的介面時, 適配器模式可能是最適合你的模式. 比如系統擴展了, 需要使用一個已有或新建立的類, 但這個類有不符合系統的介面等
適配器模式最好在詳細設計階段不要考慮它, 它不是為瞭解決還在開發階段的問題, 而是解決正在服役的項目問題, 沒有一個系統分析師會在詳細設計的時候考慮使用適配器模式, 這個模式的主要場景是擴展應用中.
有時源角色並不單單是一個類, 可能是多個類, 這時使用繼承明顯不行, 因為java並不支持多繼承, 這時可以使用類關聯等方法, 只要適配器模式的思想不變, 如何實現有多種方法
適配器模式又叫做變壓器模式, 也叫做包裝模式(裝飾模式也叫做包裝模式)
適配器模式是一個補償模式, 或者說是一個"補救"模式, 通常用來解決介面不相容的問題, 在百分之百的完美設計中是用不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