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String 下麵代碼創建了幾個對象? String s1 = new String("Hello"); String s2 = new String("Hello"); 要想答對這道題,需要考慮String的一個常量池的概念。在執行代碼的時候,首先會判斷字元串常量池中是否存在"Hello", ...
1. String
下麵代碼創建了幾個對象?
String s1 = new String("Hello");
String s2 = new String("Hello");
要想答對這道題,需要考慮String的一個常量池的概念。在執行代碼的時候,首先會判斷字元串常量池中是否存在"Hello",如果存在,直接返回該對象的引用,那對於本題就是創建2個對象。如果不存在,則現在常量池中創建,加起來就三個對象了(一個對象兩個引用)。
1. 什麼樣的字元串才會放在常量池中呢?
首先,只有字元串對象才會放在常量池中。(String a = "abc","abc"是字元串對象)
其次,只有在編譯期確定的字元串才會被放在常量池中。
2. 考慮一下,常量池實在堆區還是方法區?
jdk1.6以及之前,是在方法區的,1.7及以後,是在堆區的。
下麵代碼的結果呢?創建了幾個對象呢?
String s1 = "Java";
String s2 = "從0到1";
String s3 = s1 + s2;
String s4 = "Java從0到1";
System.out.println(s3 == s4);
不考慮常量池中存在字元串,首先一眼看出至少三個,"Java","從0到1","Java從0到1"。比較麻煩的就是String s3 = s1 + s2;我們知道的是"Java","從0到1","Java從0到1"是在編譯期確定,放在字元串常量池中的。s3的值在編譯期間確定不了,是放在堆中,最後的值是"Java從0到1",這是第四個了,那這個值是如何得到的呢?s1和s2相加得到,但是s1和s2是在常量池中的,s3是在常量池之外的堆中的,所以必須拷貝s1和s2到常量池外的堆中,這又是兩個,現在看來,一共是創建了6個對象。
那程式的結果就很明顯了,結果是false。
加深理解,可以運行下麵的代碼:
String s1 = new String("Hello");
String s2 = s1;
s2 = "Java";
System.out.println(s1);
System.out.println(s2);
System.out.println("==========================");
String s3 = "Java";
String s4 = new String("Java");
System.out.println(s2 == s3);
System.out.println(s3 == s4);
System.out.println(s1.hashCode());
System.out.println(s2.hashCode());
System.out.println(s3.hashCode());
System.out.println(s4.hashCode());
System.out.println("===========================");
System.out.println(System.identityHashCode(s1));
System.out.println(System.identityHashCode(s2));
System.out.println(System.identityHashCode(s3));
System.out.println(System.identityHashCode(s4));
要註意的是String s = "Hello" 和 String s = new String("Hello"); 的區別,在我看來,前一個s是個引用,放在常量池中(有點疑惑還得認真研究),而s是存放在堆上非常量池中,"Hello"是放在常量池中。
2. String被設計為不可變的好處。
1. 被設計為不可變,字元串池才可以實現。
2. 字元串不可變,不會造成線程安全問題,同一個字元串實例可以被多個線程共用,不用考慮同步,因為String本來就是線程安全。
3. 字元串的不可變,保證了哈希碼的唯一性,在創建的時候hashcode就被緩存,不用重新計算。使得字元串很適合作為Map中的鍵,字元串的處理速度要快過其它的鍵對象。這就是HashMap中的鍵往往都使用字元串。
3. final修飾類
首先要明確,final修飾的類是不可被繼承的。比如說String類就是被final修飾符修飾,就不可被繼承。相當於上鎖,
什麼時候使用?當你確定某一個類是完美的,不需要進行任何的修改和擴展,這個時候可以講類聲明為final。
4. final修飾成員變數
final修飾的成員變數只可被初始化一次,不可更改。
5. final修飾方法
final修飾方法,該方法不可被子類重寫覆蓋,但可以在本類中進行重載,並且可以被正常調用。
6. final修飾成員變數和普通變數的區別
String a = "hello1";
final String b = "hello";
String c = "hello";
String d = b + 1;
String e = c + 1;
System.out.println(a == d);
System.out.println(a == e);
結果是什麼呢?true和false!!!為什麼呢?這個原因是因為final修飾變數在編譯期間可以被直接替換,也就意味著在d=b+1的時候,d="hello"+1,即為"hello1",編譯期確定的值在常量池中,d和a的引用是相同的,所以a==b
是true,而e是在運行期確定的,在堆的非常量池中,引用不同,所以a==e
是false。
7. final和static
首先註意:
static用來表示唯一,獨此一份,也即是靜態,但是是可變的。
final用來表示不可變。
理解:static表示無論創建多少個對象,每個對象中被static修飾的成員變數都是相同的值。但是fianl表示每個對象中被fianl修飾的成員變數是不可更改的,一旦確定就不可能再修改。
8. static方法
static方法叫做靜態方法,靜態方法屬於類,不屬於對象,也就是可以直接使用類名來調用。在靜態方法中不能調用非靜態方法和非靜態成員變數,但是非靜態方法可以訪問靜態方法和成員變數(這兩句話怎麼理解呢?可以從載入類的順序考慮,類的載入會先載入靜態的成員變數和方法,之後是構造方法,非靜態的成員變數和方法)。
還有一個問題,就是構造方法是靜態的嗎?經過嘗試,構造方法不能使用static修飾,但是在靜態代碼塊中可以直接調用,因此可以得出,構造方法不是靜態的,但他具有靜態方法的一些特性,比如說可以在靜態方法中被調用。
9. static成員變數
靜態變數被所有對象共用,即屬於類,也就是在初次載入的時候被初始化,之後每次創建對象都不會初始化。而非靜態變數是屬於對象的,在每次創建對象都會有不同的賦值。
10. static代碼塊
靜態代碼塊可以用來優化程式性能,對於某些變數,只需要初始化一次等,這個時候就可以放在靜態代碼塊,靜態代碼塊永遠只會執行一次。
11. static註意點
- static是不允許用來修飾局部變數。
- static變數和方法可以使用對象來調用(this等)。
- java類關於靜態的載入時間,單個類的話,沒有創建對象,只會執行靜態成員變數和靜態代碼塊。創建對象會在前面的基礎上依次執行初始化成員變數,代碼塊,構造方法。也就是這樣: 靜態成員變數 --> 靜態代碼塊 --> 成員變數 --> 代碼塊 --> 構造函數。 如果存在子父類繼承呢?父類靜態成員變數 --> 父類靜態代碼塊 -->子類靜態成員變數 --> 子類靜態代碼塊 --> 父類成員變數 --> 父類代碼塊 --> 父類構造函數 --> 子類成員變數 --> 子類代碼塊 --> 子類構造函數
按照上面的順序看看下麵的代碼的執行結果:
public class Test {
Person person = new Person("Test");
static{
System.out.println("test static");
}
public Test() {
System.out.println("test constructor");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new MyClass();
}
}
class Person{
static{
System.out.println("person static");
}
public Person(String str) {
System.out.println("person "+str);
}
}
class MyClass extends Test {
Person person = new Person("MyClass");
static{
System.out.println("myclass static");
}
public MyClass() {
System.out.println("myclass constructor");
}
}
// 結果為
test static
myclass static
person static
person Test
test constructor
person MyClass
myclass construc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