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人工管理階段 2、文件系統階段 3、資料庫階段 資料庫管理技術進入資料庫階段的標誌是20世紀60年代末的三件大事: 資料庫階段的數據管理具有以下特點: 4、高級資料庫階段 高級資料庫階段的主要標誌是20世紀80年代的分散式資料庫系統,90年代的對象資料庫系統以及21世紀的Web資料庫系統 ...
1、人工管理階段
1、數據不保存在電腦內 2、沒有專門的軟體對數據進行管理 3、只有程式概念,沒有文件概念 4、數據面向程式
2、文件系統階段
特點: 1、數據以“文件”形式可長期保存在外部存儲器的磁碟上 2、數據的邏輯結構與物理結構有了區別,但是比較簡單 3、文件組織已多樣化 4、數據不在隸屬於某個可定的程式,可以重覆使用,即數據面嚮應用 5、對數據的操作以記錄為單位 缺點: 1、數據冗餘(文件缺乏聯繫,同樣的數據在多個文件中重覆儲存) 2、數據不一致(數據冗餘造成的,數據結果不一致) 3、數據聯繫弱(數據相互獨立)
3、資料庫階段
資料庫管理技術進入資料庫階段的標誌是20世紀60年代末的三件大事:
1、1968年美國IBM公司推出層次模型的IMS(Information Management System)系統 2、1969年美國CODASYL組織發佈了DBTG報告,總結了各式各樣的資料庫,提出網狀模型 3、1970年美國IBM公司的E.F.Codd 連續發表論文,提出關係模型,奠定了關係資料庫的理論基礎
資料庫階段的數據管理具有以下特點:
1、採用數據模型表示覆雜的數據結構(既描述數據的特性,也表達數據間的聯繫,這種聯繫通過存取路徑實現,表示自然的數據聯繫是資料庫與傳統文件的根本區別) 2、有較高的數據獨立性(應用程式與資料庫的數據結構之間相互獨立) 3、資料庫系統為用戶提供了方便的用戶介面(可以使用命令或者程式操作資料庫) 4、資料庫系統提供以下四方面的數據控制功能: 1>資料庫的恢復(被破壞時,系統有能力恢復) 2>資料庫的併發控制(對併發進行控制,防止資料庫被破壞) 3>數據的完整性 4>數據的安全性 5、增加了系統的靈活性
4、高級資料庫階段
高級資料庫階段的主要標誌是20世紀80年代的分散式資料庫系統,90年代的對象資料庫系統以及21世紀的Web資料庫系統
1、面向對象的概念建模 2、開放資料庫互聯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