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發展階段來看,國內的互聯網公司大多都處於原始積累階段,大家都是 你有什麼功能,我也要有,本質上就是抄來抄去;這就導致然後大家都拼命擴軍、拼命提速,進入一種低維度的競爭狀態。 那麼這種局面應該如何打破呢? 如果發明出來更高級的“武器”,就能打破這一局面,那麼就算再快也沒用(我覺得發明更高級的武器就意 ...
從發展階段來看,國內的互聯網公司大多都處於原始積累階段,大家都是 你有什麼功能,我也要有
,本質上就是抄來抄去
;這就導致然後大家都拼命擴軍、拼命提速,進入一種低維度的競爭狀態。
那麼這種局面應該如何打破呢?
如果發明出來更高級的“武器”,就能打破這一局面,那麼就算再快也沒用(我覺得發明更高級的武器就意味著要消耗更多的資源,投入更大的成本,但互聯網時代大伙往往都不太能沉得住氣…..)
書中大佬的預測:國內的原始積累差不多了,接下來該項精耕細作的階段進發了,從勞動密集型 >>>> 知識密集型
相比國外,很多公司沒有996,主要原因在於 他們看重 技術是否領先(聽說還有一部分原因是老闆大概付不起加班費…)
公司管理能力不足,簡單來的就是上班雜事B事太多,讓開發者無法專註於一件事情,只能晚上加班。“我們熬夜工作,不是因為晚上有靈感,而是因為白天的碌碌無為,引發了愧疚感”
“幾乎所有人都會混淆行動與進展,混淆忙碌與多產 ” ——出自《代碼大全》 作者在該書本引用,實際上並不是行動了就會有進展,忙起來了就會有產出
摘抄自《這就是軟體工程師》,該文作者:陳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