閑的蛋疼 - Python為何選擇了for...else

来源:https://www.cnblogs.com/HiroMuraki/archive/2022/08/09/16565529.html
-Advertisement-
Play Games

Python有一個for...else語法,它的寫法如下 for i in range(0,100): if i == 3: break else: print("Not found") 該語句表示:若for迴圈遍歷完畢,則執行else部分的語句。也就是說上述代碼不會有任何輸出,而下述代碼會輸出“N ...


Python有一個for...else語法,它的寫法如下

for i in range(0,100):
    if i == 3:
        break
else:
    print("Not found")

該語句表示:若for迴圈遍歷完畢,則執行else部分的語句。也就是說上述代碼不會有任何輸出,而下述代碼會輸出“Not found”:

for i in range(0,100):
    pass
else:
    print("Not found")

可以很容易地猜出這種語法通常是為了做如下替換的:

# 正常寫法
found = False
for i in range(0, 100):
    if i == 3:
        found = True
        break

if not found:
    print("Not found")

# for...else寫法
for i in range(0, 100):
    if i == 3:
        break
else:
    print("Not found")

但這裡要說的重點不是這個語法的用處,而是這個語法的關鍵字選擇。實際上如果稍微瞭解一點編程元素的話,很可能參考if...else的用法,把for...else的意思理解為:如果迴圈沒有正常執行完畢(即被break打斷),則執行else部分。但從實際作用上來講(即“迴圈正常執行完則執行else部分”),顯然用for...then或者for...continue都是更好的選擇。

那麼為什麼Python非常神奇地選擇了用else作為關鍵字呢?突然想到後突然好奇,實在忍不住查了一下後發現一個個人認為最有說服力的是“因為while是if更普遍的形式”。例如對於如下if...else代碼:

if condition:
    ...
else:
    ...

實際上可以寫為:

while condition:
    ...
    break
else:
    ...

也就是所if可以視為while的一個特殊形式,那麼有趣的來了。

在上面的while...else中,如果沒有break,那麼只有當condition為false時才會終止迴圈那麼,而當condition為false時,顯然就會執行一次else部分。

即:如果沒有遇到break則意味著else部分尚有機會執行。

另一方面,如果遇到了break,就意味著跳出了while...else塊,也就是說不會再檢查condition,自然也不會再執行else部分。

即:如果碰到了break則else部分不再會被執行。

然後又因為for是while的特殊性形式,所以...

 

另外Python也支持while...for迴圈,而這個這個看起來就比較符合直覺了:

ok = True

while ok:
    ok = False
else:
    print("ABC")

儘管如此,由於for...else的反直覺設計會讓人迷惑,在實際中並不推薦使用,如果只是為了跳出,封裝成函數return是更好的選擇。如果真的要用,就寫下註釋。

 

【參考資料】:

【1】Why does python use 'else' after for and while loops?


您的分享是我們最大的動力!

-Advertisement-
Play Games
更多相關文章
  • 目錄 一.簡介 二.效果演示 三.源碼下載 四.猜你喜歡 零基礎 OpenGL (ES) 學習路線推薦 : OpenGL (ES) 學習目錄 >> OpenGL ES 基礎 零基礎 OpenGL (ES) 學習路線推薦 : OpenGL (ES) 學習目錄 >> OpenGL ES 轉場 零基礎 O ...
  • 前言 在Python中 in 操作符可以用於判斷某個元素是否存在於當前對象中,而對於不同的Python對象,使用 in 操作符的處理效率是不一樣的。 今天我們主要針對 4 種不同的Python數據類型進行學習:list列表、tuple元組、set集合、dict字典。 測試過程 我們用於測試的 4 種 ...
  • 多商戶商城系統,也稱為B2B2C(BBC)平臺電商模式多商家商城系統。可以快速幫助企業搭建類似拼多多/京東/天貓/淘寶的綜合商城。 多商戶商城系統支持商家入駐加盟,同時滿足平臺自營、旗艦店等多種經營方式。平臺可以通過收取商家入駐費,訂單交易服務費,提現手續費,簡訊通道費等多手段方式,實現整體盈利。 ...
  • 作者:清茶淡粥醬 鏈接:https://juejin.cn/post/7026734817853210661 Spring Security簡介 Spring Security 是一種高度自定義的安全框架,利用(基於)SpringIOC/DI和AOP功能,為系統提供了聲明式安全訪問控制功能,減少了為 ...
  • 精華筆記: 介面: 是一種數據類型(引用類型) 由interface定義 只能包含常量和抽象方法(所有數據預設都是常量,所有方法預設都是抽象的) 介面不能被實例化 介面是需要被實現/繼承的,實現/派生類:必須重寫所有抽象方法 一個類可以實現多個介面,用逗號分隔。若又繼承又實現時,應先繼承後實現。 接 ...
  • 1 同步鎖synchronized追本溯源 引言 提到synchronized,無論是在開發過程中和麵試過程中常常遇到的問題 synchronized;也算是重災區了 為什麼說是重災區? 因為他不像其他的代碼,是有源碼,可以查看的 synchronized是一個關鍵字。直接是找不到源代碼的 接下來 ...
  • 大家好,我是三友,我又來了~~ 最近仍然暢游在RocketMQ的源碼中,這幾天剛好翻到了消費者的源碼,發現RocketMQ的對於push消費方式的實現簡直太聰明瞭,所以趁著我腦子裡還有點印象的時候,趕緊來寫一篇文章,來掰扯一下,防止過兩天就忘得一干二凈了。 MQ消費方式 消費方式就是指消費者如何從M ...
  • .精華筆記: 1)成員內部類: 應用率不高 1.1)類中套類,外面的稱為外部類,裡面的稱為內部類 1.2)內部類通常只服務於外部類,對外不具備可見性 1.3)內部類對象通常在外部類中創建 1.4)內部類中可以直接訪問外部類的成員(包括私有的) 內部類中有一個隱式的引用,指向了創建它的外部類對象 外部 ...
一周排行
    -Advertisement-
    Play Games
  • ## 引言 最近發現自己喜歡用的 Todo 軟體總是差點意思,畢竟每個人的習慣和工作流不太一樣,我就想著自己寫一個小的[Todo 項目]( https://github.com/circler3/TodoTrack ),核心的功能是自動記錄 Todo 執行過程中消耗的時間(尤其面向程式員),按照自己 ...
  • ### 前言 當我們編寫 C# 代碼時,經常需要處理大量的數據集合。在傳統的方式中,我們往往需要先將整個數據集合載入到記憶體中,然後再進行操作。但是如果數據集合非常大,這種方式就會導致記憶體占用過高,甚至可能導致程式崩潰。 C# 中的`yield return`機制可以幫助我們解決這個問題。通過使用`y ...
  • 1. ADO.NET的前世今生 ADO.NET的名稱起源於ADO(ActiveX Data Objects),是一個COM組件庫,用於在以往的Microsoft技術中訪問數據。之所以使用ADO.NET名稱,是因為Microsoft希望表明,這是在NET編程環境中優先使用的數據訪問介面。 ADO.NE ...
  • 1. 為什麼需要單元測試 在我們之前,測試某些功能是否能夠正常運行時,我們都將代碼寫到Main方法中,當我們測試第二個功能時,我們只能選擇將之前的代碼清掉,重新編寫。此時,如果你還想重新測試你之前的功能時,這時你就顯得有些難為情了,因為代碼都被你清掉了。當然你完全可以把代碼寫到一個記事本中進行記錄, ...
  • 1. 透過現象看本質 反射被譽為是 c#中的黑科技 ,在很多領域中都有反射的身影,例如,我們經常使用的ORM框架,ABP框架 等。 反射指程式可以訪問、檢測和修改它本身狀態或行為的一種能力。. 程式集包含模塊,而模塊包含類型,類型又包含成員。. 反射則提供了封裝程式集、模塊和類型的對象。. 您可以使 ...
  • # Rust Web 全棧開發之 Web Service 中的錯誤處理 ## Web Service 中的統一錯誤處理 ### Actix Web Service 自定義錯誤類型 -> 自定義錯誤轉為 HTTP Response - 資料庫 - 資料庫錯誤 - 串列化 - serde 錯誤 - I/ ...
  • 在前面的幾篇文章中,詳細地給大家介紹了Java里的集合。但在介紹集合時,我們涉及到了泛型的概念卻並沒有詳細學習,所以今天我們要花點時間給大家專門講解什麼是泛型、泛型的作用、用法、特點等內容 ...
  • ###BIO:同步阻塞 主線程發起io請求後,需要等待當前io操作完成,才能繼續執行。 ###NIO:同步非阻塞 引入selector、channel、等概念,當主線程發起io請求後,輪詢的查看系統是否準備好執行io操作,沒有準備好則主線程不會阻塞會繼續執行,準備好主線程會阻塞等待io操作完成。 # ...
  • 摘要:在讀多寫少的環境中,有沒有一種比ReadWriteLock更快的鎖呢?有,那就是JDK1.8中新增的StampedLock! 本文分享自華為雲社區《【高併發】高併發場景下一種比讀寫鎖更快的鎖》,作者: 冰 河。 什麼是StampedLock? ReadWriteLock鎖允許多個線程同時讀取共 ...
  • ## 併發與並行😣 ### 併發與並行的概念和區別 並行:同一個時間段內多個任務同時在不同的CPU核心上執行。強調同一時刻多個任務之間的”**同時執行**“。 併發:同一個時間段內多個任務都在進展。強調多個任務間的”**交替執行**“。 ![](https://img2023.cnblogs.co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