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如何停掉 Promise 鏈說起

来源:https://www.cnblogs.com/wwhhq/archive/2018/01/03/8185834.html
-Advertisement-
Play Games

在使用Promise處理一些複雜邏輯的過程中,我們有時候會想要在發生某種錯誤後就停止執行Promise鏈後面所有的代碼。 然而Promise本身並沒有提供這樣的功能,一個操作,要麼成功,要麼失敗,要麼跳轉到then里,要麼跳轉到catch里。 如果非要處理這種邏輯,一般的想法是拋出一個特殊的Erro ...


在使用Promise處理一些複雜邏輯的過程中,我們有時候會想要在發生某種錯誤後就停止執行Promise鏈後面所有的代碼。

然而Promise本身並沒有提供這樣的功能,一個操作,要麼成功,要麼失敗,要麼跳轉到then里,要麼跳轉到catch里。

如果非要處理這種邏輯,一般的想法是拋出一個特殊的Error對象,然後在Promise鏈後面的所有catch回調里,檢查傳來的錯誤是否為該類型的錯誤,如果是,就一直往後拋,類似下麵這樣

doSth()
.then(value => {
  if (sthErrorOccured()) {
    throw new Error('BIG_ERROR')
  }
  // normal logic
})
.catch(reason => {
  if (reason.message === 'BIG_ERROR') {
    throw reason
  }
  // normal logic
})
.then()
.catch(reason => {
  if (reason.message === 'BIG_ERROR') {
    throw reason
  }
  // normal logic
})
.then()
.catch(reason => {
  if (reason.message === 'BIG_ERROR') {
    throw reason
  }
  // normal logic
})

這種方案的問題在於,你需要在每一個catch里多寫一個if來判斷這個特殊的Error,繁瑣不說,還增加了耦合度以及重構的困難。

如果有什麼辦法能直接在發生這種錯誤後停止後面所有Promise鏈的執行,我們就不需要在每個catch里檢測這種錯誤了,只需要編寫處理該catch塊本應處理的錯誤的代碼就可以了。

有沒有辦法不在每個catch里做這種判斷呢?

辦法確實是有的,那就是在發生無法繼續的錯誤後,直接返回一個始終不resolve也不reject的Promise,即這個Promise永遠處於pending狀態,那麼後面的Promise鏈當然也就一直不會執行了,因為會一直等著。類似下麵這樣的代碼

Promise.stop = function() {
  return new Promise(function(){})
}

doSth()
.then(value => {
  if (sthBigErrorOccured()) {
    return Promise.stop()
  }
  // normal logic
})
.catch(reason => {// will never get called
  // normal logic
})
.then()
.catch(reason => {// will never get called
  // normal logic
})
.then()
.catch(reason => {// will never get called
  // normal logic
})

這種方案的好處在於你幾乎不需要更改任何現有代碼,而且相容性也非常好,不管你使用的哪個Promise庫,甚至是不同的Promise之間相互調用,都可以達到目的。

然而這個方案有一個不那麼明顯的缺陷,那就是會造成潛在的記憶體泄露。

試想,當你把回調函數傳給Promise的then方法後,如果這時Promise的狀態還沒有確定下來,那麼Promise實例肯定會在內部保留這些回調函數的引用;在一個robust的實現中,回調函數在執行完成後,Promise實例應該會釋放掉這些回調函數的引用。如果使用上述方案,那麼返回一個永遠處於pending狀態的Promise之後的Promise鏈上的所有Promise都將處於pending狀態,這意味著後面所有的回調函數的記憶體將一直得不到釋放。在簡單的頁面里使用這種方案也許還行得通,但在WebApp或者Node里,這種方案明顯是不可接受的。

Promise.stop = function() {
  return new Promise(function(){})
}

doSth()
.then(value => {
  if (sthBigErrorOccured()) {
    return Promise.stop()
  }
  // normal logic
})
.catch(reason => {// this function will never got GCed
  // normal logic
})
.then()
.catch(reason => {// this function will never got GCed
  // normal logic
})
.then()
.catch(reason => {// this function will never got GCed
  // normal logic
})

那有沒有辦法即達到停止後面的鏈,同時又避免記憶體泄露呢。

讓我們回到一開始的思路,我們在Promise鏈上所有的catch里都加上一句if,來判斷傳來的錯誤是否為一個無法處理的錯誤,如果是則一直往後面拋,這樣就達到了即沒有運行後面的邏輯,又避免了記憶體泄露的問題。

這是一個高度一致的邏輯,我們當然可以把它抽離出來。我們可以實現一個叫next的函數,掛在Promise.prototype上面,然後在裡面判斷是否是我們能處理的錯誤,如果是,則執行回調,如果不是,則一直往下傳:

var BIG_ERROR = new Error('BIG_ERROR')

Promise.prototype.next = function(onResolved, onRejected) {
  return this.then(function(value) {
    if (value === BIG_ERROR) {
      return BIG_ERROR
    } else {
      return onResolved(value)
    }
  }, onRejected)
}

doSth()
.next(function(value) {
  if (sthBigErrorOccured()) {
    return BIG_ERROR
  }
  // normal logic
})
.next(value => {
  // will never get called
})

進一步,如果把上面代碼中“致命錯誤”的語義換成“跳過後面所有的Promise”,我們就可以得到跳過後續Promise的方式了:

var STOP_SUBSEQUENT_PROMISE_CHAIN = new Error()

Promise.prototype.next = function(onResolved, onRejected) {
  return this.then(function(value) {
    if (value === STOP_SUBSEQUENT_PROMISE_CHAIN) {
      return STOP_SUBSEQUENT_PROMISE_CHAIN
    } else {
      return onResolved(value)
    }
  }, onRejected)
}

doSth()
.next(function(value) {
  if (sthBigErrorOccured()) {
    return STOP_SUBSEQUENT_PROMISE_CHAIN
  }
  // normal logic
})
.next(value => {
  // will never get called
})

為了更明顯的語義,我們可以把“跳過後面所有的Promise”單獨封裝成一個Promise:

var STOP = {}
Promise.stop = function(){
  return Promise.resolve(STOP)
}

Promise.prototype.next = function(onResolved, onRejected) {
  return this.then(function(value) {
    if (value === STOP) {
      return STOP
    } else {
      return onResolved(value)
    }
  }, onRejected)
}

doSth()
.next(function(value) {
  if (sthBigErrorOccured()) {
    return Promise.stop()
  }
  // normal logic
})
.next(value => {
  // will never get called
})

這樣就實現了在語義明確的情況下,不造成記憶體泄露,而且還停止了後面的Promise鏈。

為了對現有代碼儘量少做改動,我們甚至可以不用新增next方法而是直接重寫then:

(function() {
  var STOP_VALUE = Symbol()//構造一個Symbol以表達特殊的語義
  var STOPPER_PROMISE = Promise.resolve(STOP_VALUE)

  Promise.prototype._then = Promise.prototype.then

  Promise.stop = function() {
    return STOPPER_PROMISE//不是每次返回一個新的Promise,可以節省記憶體
  }

  Promise.prototype.then = function(onResolved, onRejected) {
    return this._then(function(value) {
      return value === STOP_VALUE ? STOP_VALUE : onResolved(value)
    }, onRejected)
  }
}())

Promise.resolve(8).then(v => {
  console.log(v)
  return 9
}).then(v => {
  console.log(v)
  return Promise.stop()//較為明確的語義
}).catch(function(){// will never called but will be GCed
  console.log('catch')
}).then(function(){// will never called but will be GCed
  console.log('then')
})

以上對then的重寫並不會造成什麼問題,閉包里的對象在外界是訪問不到,外界也永遠也無法構造出一個跟閉包里Symbol一樣的對象,考慮到我們只需要構造一個外界無法“===”的對象,我們完全可以用一個Object來代替:

(function() {
  var STOP_VALUE = {}//只要外界無法“===”這個對象就可以了
  var STOPPER_PROMISE = Promise.resolve(STOP_VALUE)

  Promise.prototype._then = Promise.prototype.then

  Promise.stop = function() {
    return STOPPER_PROMISE//不是每次返回一個新的Promise,可以節省記憶體
  }

  Promise.prototype.then = function(onResolved, onRejected) {
    return this._then(function(value) {
      return value === STOP_VALUE ? STOP_VALUE : onResolved(value)
    }, onRejected)
  }
}())

Promise.resolve(8).then(v => {
  console.log(v)
  return 9
}).then(v => {
  console.log(v)
  return Promise.stop()//較為明確的語義
}).catch(function(){// will never called but will be GCed
  console.log('catch')
}).then(function(){// will never called but will be GCed
  console.log('then')
})

這個方案的另一個好處(好處之一是不會造成記憶體泄露)是可以讓你非常平滑地(甚至是一次性的)從“返回一個永遠pending的Promise”過度到這個方案,因為代碼及其語義都基本沒有變化。在之前,你可以定義一個Promise.stop()方法來返回一個永遠pending的Promise;在之後,Promise.stop()返回一個外界無法得到的值,用以表達“跳過後面所有的Promise”,然後在我們重寫的then方法里使用。

這樣就解決了停止Promise鏈這樣一個讓人糾結的問題。

在考察了不同的Promise實現後,我發現Bluebird和瀏覽器原生Promise都可以在Promise.prototype上直接增加實例方法,但Q和$q(Angular)卻不能這麼做,具體要在哪個子對象的原型上加或者改方法我就沒有深入研究了,但相信肯定是有辦法的。

可是這篇文章如果到這裡就結束的話,就顯得太沒有意思了~~

順著上面的思路,我們甚至可以實現Promise鏈的多分支跳轉。

我們知道,Promise鏈一般來說只支持雙分支跳轉。

按照Promise鏈的最佳寫法實踐,處理成功的回調只用then的第一個參數註冊,錯誤處理的回調只使用catch來註冊。這樣在任意一個回調里,我們可以通過return或者throw(或者所返回Promise的最終狀態的成功與否)跳轉到最近的then或者catch回調里:

doSth()
.then(fn1)
.catch(fn2)
.catch(fn3)
.then(fn4)
.then(fn5)
.catch(fn6)

以上代碼中,任意一個fn都只能選擇往後跳到最近一then或者catch的回調里。

但在實際的使用的過程中,我發現雙分支跳轉有時滿足不了我的需求。如果能在不破壞Promise標準的前提下讓Promise實現多分支跳轉,將會對複雜業務代碼的可讀性以及可維護性有相當程度的提升。

順著上面的思路,我們可以在Promise上定義多個有語義的函數,在Promise.prototype上定義對應語義的實例方法,然後在實例方法中判斷傳來的值,然後根據條件來執行或者不執行該回調,當這麼說肯定不太容易明白,我們來看代碼分析:

(function() {
  var STOP = {}
  var STOP_PROMISE = Promise.resolve(STOP)
  var DONE = {}
  var WARN = {}
  var ERROR = {}
  var EXCEPTION = {}
  var PROMISE_PATCH = {}

  Promise.prototype._then = Promise.prototype.then//保存原本的then方法

  Promise.prototype.then = function(onResolved, onRejected) {
    return this._then(result => {
      if (result === STOP) {// 停掉後面的Promise鏈回調
        return result
      } else {
        return onResolved(result)
      }
    }, onRejected)
  }

  Promise.stop = function() {
    return STOP_PROMISE
  }

  Promise.done = function(value) {
    return Promise.resolve({
      flag: DONE,
      value,
    })
  }

  Promise.warn = function(value) {
    return Promise.resolve({
      flag: WARN,
      value,
    })
  }

  Promise.error = function(value) {
    return Promise.resolve({
      flag: ERROR,
      value,
    })
  }

  Promise.exception = function(value) {
    return Promise.resolve({
      flag: EXCEPTION,
      value,
    })
  }

  Promise.prototype.done = function(cb) {
    return this.then(result => {
      if (result && result.flag === DONE) {
        return cb(result.value)
      } else {
        return result
      }
    })
  }

  Promise.prototype.warn = function(cb) {
    return this.then(result => {
      if (result && result.flag === WARN) {
        return cb(result.value)
      } else {
        return result
      }
    })
  }

  Promise.prototype.error = function(cb) {
    return this.then(result => {
      if (result && result.flag === ERROR) {
        return cb(result.value)
      } else {
        return result
      }
    })
  }

  Promise.prototype.exception = function(cb) {
    return this.then(result => {
      if (result && result.flag === EXCEPTION) {
        return cb(result.value)
      } else {
        return result
      }
    })
  }
})()

然後我們可以像下麵這樣使用:

new Promise((resolve, reject) => {
    // resolve(Promise.stop())
    // resolve(Promise.done(1))
    // resolve(Promise.warn(2))
    // resolve(Promise.error(3))
    // resolve(Promise.exception(4))
  })
  .done(value => {
    console.log(value)
    return Promise.done(5)
  })
  .warn(value => {
    console.log('warn', value)
    return Promise.done(6)
  })
  .exception(value => {
    console.log(value)
    return Promise.warn(7)
  })
  .error(value => {
    console.log(value)
    return Promise.error(8)
  })
  .exception(value => {
    console.log(value)
    return
  })
  .done(value => {
    console.log(value)
    return Promise.warn(9)
  })
  .warn(value => {
    console.log(value)
  })
  .error(value => {
    console.log(value)
  })

以上代碼中:


  • 如果運行第一行被註釋的代碼,這段程式將沒有任何輸出,因為所有後面的鏈都被“停”掉了

  • 如果運行第二行被註釋的代碼,將輸出1 5 9

  • 如果運行第三行被註釋的代碼,將輸出2 6 9

  • 如果運行第四行被註釋的代碼,將輸出3 8

  • 如果運行第五行被註釋的代碼,將輸出4 7

即return Promise.done(value)將跳到最近的done回調里

依次類推。

這樣就實現了Promise鏈的多分支跳轉。針對不同的業務,可以封裝出不同語義的靜態方法和實例方法,實現任意多的分支跳轉。

但這個方案目前有一點不足,就是不能用then來捕獲任意分支:

new Promise((resolve) => {
  resolve(Promise.warn(2))
})
.then(value => {

})
.warn(value => {

})

這種寫法中,從語義或者經驗上講,then應該捕獲前面的任意值,然而經過前面的改動,這裡的then將捕獲到這樣的對象:

{
  flag: WARN,
  value: 2
}

而不是2,看看前面的代碼就明白了:

Promise.prototype.then = function(onResolved, onRejected) {
  return this._then(result => {
    if (result === STOP) {
      return result
    } else {
      return onResolved(result)// 將會走這條分支,而此時result還是被包裹的對象
    }
  }, onRejected)
}

目前我還沒有找到比較好的方案,試了幾種都不太理想(也許代碼寫醜一點可以實現,但我並不想這麼做)。所以只能在用到多分支跳轉時不用then來捕獲傳來的值。

不過從有語義的回調跳轉到then是可以正常工作的:

doSth()
.warn()
.done()
.exception()
.then()
.then()
.catch()

同樣還是可以根據上面的代碼看出來。

最後,此文使用到的一個anti pattern是對原生對象做了更改,這在一般的開發中是不被推薦的,本文只是提供一個思路。在真正的工程中,可以繼承Promise類以達到幾乎相同的效果,此處不再熬述。

多謝各位同僚的閱讀,如有紕漏之處還請留言指正~

原文鏈接:https://github.com/xieranmaya/blog/issues/5


您的分享是我們最大的動力!

-Advertisement-
Play Games
更多相關文章
  • 從一開始接觸編程就多次聽到編程得養成好的編碼習慣。的確,不讓好的編碼成為習慣,也就只能在隨意的代碼風格裡放縱了(網上瀏覽到的代碼是有這樣的吧)。 在網上也看了很多人的總結,學到很多。將其中的部分進行彙總,這次的隨筆大部分只是文字的搬運工,如有誤還請指正。 一.標識符命名(儘量以最少的字元表達完整的含 ...
  • 前言 18年元旦三天內和朋友突擊了下,勉強是將雛形做出來了,後續的API慢慢完善。(當然了,主力還是那個朋友,本人只是初涉iOS,勉強能看懂,修修改改而已) 大致內容如下: JSBridge核心交互部分 、`page`等部分常用API的實現(其它慢慢完善) 組件(自定義)API拓展的實現 API的權 ...
  • 1.1 基本介紹 我們先去github上面瞭解它https://github.com/alibaba/AndFix 請原諒我的盜圖行為,英文解釋我就不貼了我自己也看不懂,大致的意思的就是要想盡一切辦法給導致我們崩潰的那個類的某個方法去動手術把它弄好,而這裡就有一個概念那就AndFix.apatch補 ...
  • 開篇三問 1. AJAX請求真的不安全麽? 2. AJAX請求哪裡不安全? 3. 怎麼樣讓AJAX請求更安全? 前言 本文包含的內容較多,包括AJAX,CORS,XSS,CSRF等內容,要完整的看完並理解需要付出一定的時間。 另外,見解有限,如有描述不當之處,請幫忙及時指出。 __正文開始...__ ...
  • [1]數據結構 [2]圖的表示 [3]創建Graph類 [4]圖的遍歷 [5]最短路徑演算法 [6]最小生成樹 ...
  • 選擇器實例選取 * $("*") 所有元素 #id $("#lastname") id="lastname" 的元素 .class $(".intro") class="intro" 的所有元素 .class,.class $(".intro,.demo") class 為 "intro" 或 "d ...
  • [1]數據結構 [2]二叉樹 [3]樹的遍歷 [4]樹的搜索 [5]自平衡樹 ...
  • 本文寫給有一定Promise使用經驗的人,如果你還沒有使用過Promise,這篇文章可能不適合你,建議先瞭解Promise的使用 Promise標準解讀 1.只有一個then方法,沒有catch,race,all等方法,甚至沒有構造函數 Promise標準中僅指定了Promise對象的then方法的 ...
一周排行
    -Advertisement-
    Play Games
  • 移動開發(一):使用.NET MAUI開發第一個安卓APP 對於工作多年的C#程式員來說,近來想嘗試開發一款安卓APP,考慮了很久最終選擇使用.NET MAUI這個微軟官方的框架來嘗試體驗開發安卓APP,畢竟是使用Visual Studio開發工具,使用起來也比較的順手,結合微軟官方的教程進行了安卓 ...
  • 前言 QuestPDF 是一個開源 .NET 庫,用於生成 PDF 文檔。使用了C# Fluent API方式可簡化開發、減少錯誤並提高工作效率。利用它可以輕鬆生成 PDF 報告、發票、導出文件等。 項目介紹 QuestPDF 是一個革命性的開源 .NET 庫,它徹底改變了我們生成 PDF 文檔的方 ...
  • 項目地址 項目後端地址: https://github.com/ZyPLJ/ZYTteeHole 項目前端頁面地址: ZyPLJ/TreeHoleVue (github.com) https://github.com/ZyPLJ/TreeHoleVue 目前項目測試訪問地址: http://tree ...
  • 話不多說,直接開乾 一.下載 1.官方鏈接下載: https://www.microsoft.com/zh-cn/sql-server/sql-server-downloads 2.在下載目錄中找到下麵這個小的安裝包 SQL2022-SSEI-Dev.exe,運行開始下載SQL server; 二. ...
  • 前言 隨著物聯網(IoT)技術的迅猛發展,MQTT(消息隊列遙測傳輸)協議憑藉其輕量級和高效性,已成為眾多物聯網應用的首選通信標準。 MQTTnet 作為一個高性能的 .NET 開源庫,為 .NET 平臺上的 MQTT 客戶端與伺服器開發提供了強大的支持。 本文將全面介紹 MQTTnet 的核心功能 ...
  • Serilog支持多種接收器用於日誌存儲,增強器用於添加屬性,LogContext管理動態屬性,支持多種輸出格式包括純文本、JSON及ExpressionTemplate。還提供了自定義格式化選項,適用於不同需求。 ...
  • 目錄簡介獲取 HTML 文檔解析 HTML 文檔測試參考文章 簡介 動態內容網站使用 JavaScript 腳本動態檢索和渲染數據,爬取信息時需要模擬瀏覽器行為,否則獲取到的源碼基本是空的。 本文使用的爬取步驟如下: 使用 Selenium 獲取渲染後的 HTML 文檔 使用 HtmlAgility ...
  • 1.前言 什麼是熱更新 游戲或者軟體更新時,無需重新下載客戶端進行安裝,而是在應用程式啟動的情況下,在內部進行資源或者代碼更新 Unity目前常用熱更新解決方案 HybridCLR,Xlua,ILRuntime等 Unity目前常用資源管理解決方案 AssetBundles,Addressable, ...
  • 本文章主要是在C# ASP.NET Core Web API框架實現向手機發送驗證碼簡訊功能。這裡我選擇是一個互億無線簡訊驗證碼平臺,其實像阿裡雲,騰訊雲上面也可以。 首先我們先去 互億無線 https://www.ihuyi.com/api/sms.html 去註冊一個賬號 註冊完成賬號後,它會送 ...
  • 通過以下方式可以高效,並保證數據同步的可靠性 1.API設計 使用RESTful設計,確保API端點明確,並使用適當的HTTP方法(如POST用於創建,PUT用於更新)。 設計清晰的請求和響應模型,以確保客戶端能夠理解預期格式。 2.數據驗證 在伺服器端進行嚴格的數據驗證,確保接收到的數據符合預期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