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識 多表連接查詢 ,我感覺應該是關係型資料庫最能體現其價值和靈活性的地方吧. 我覺得資料庫的作用, 歸納起來無非就是 存儲和查詢 . 一言蔽之,資料庫就是能靈活地存儲和查詢數據. 存儲上, 也是以文件的方式存的(Linux觀點, 一切皆文件), 文件就是存儲數據的載體, 資料庫文件跟其他的數據文件 ...
認識
多表連接查詢,我感覺應該是關係型資料庫最能體現其價值和靈活性的地方吧. 我覺得資料庫的作用, 歸納起來無非就是存儲和查詢.
一言蔽之,資料庫就是能靈活地存儲和查詢數據. 存儲上, 也是以文件的方式存的(Linux觀點, 一切皆文件), 文件就是存儲數據的載體, 資料庫文件跟其他的數據文件區別在於其是有規則的. 有約束和規範, 不像工作那樣,很多地方都在瞎搞,正是因為有事先約定, 因此資料庫檢索數據是非常快速的.
當然存儲方式上,我平時自己用的話就單機存即可, 公司的話一般都是分散式存儲的, 數據其實都是分佈在各台機器上的,什麼主從配置之類的. 我平時學慣用對於存儲倒不太關註,當然也會練習配置下主從.
顯然查詢時用的最多的, 我們部門到現在都沒有真正用上資料庫, 每個系統間的書都有些小問題,日常工作都是從各系統導出查詢集,讓後手工Excel進行Vlookup, 純人工做數便是打算離職的主要原因了. 畢竟vlookup+sumifs/contifs/pivote table 的工作效率上,是遠不及sql的select ,join, aggregation的. 但二者完成的工作卻是一樣的,只是效率的差別.
表連常用的有左(外)連接, 右(外)連接, 內連接, 笛卡爾積等. 平時用的vlookup 其實就是左連接. 表與表之間能進行連接,必然有進行連接的依據,即共同的欄位(key), 不然就是直接拼接,而非連接了.
- inner join: 兩個表的"交集", 即左表與右表通過共同鍵的方式連接起來中, 共有的記錄
- left join: 就是vlookup, 左表記錄全部顯示, 右表只顯示"匹配"上的記錄, 右表沒有匹配上左表的地方顯示為Null
- right join: 跟left是一樣的,只不過是right視角
我這大半年的業務,都是vlookup 左連接, 基本不用inner join, 為啥, 業務的要求, 就是要以左表為做數的基礎, 不然不斷從其他表(右表)去匹配數據, 導致很難程式程式化.這裡仍然以前面 student, classes 表進行演示.
簡單連接查詢(inner, left, right)
-- 登錄mysql客戶端, 查看下使用的數據集
mysql> use student_db;
Database changed
mysql> show tables;
+----------------------+
| Tables_in_student_db |
+----------------------+
| classes |
| clock_in |
| students |
+----------------------+
3 rows in set (0.04 sec)
mysql> select * from classes;
+----+------+
| id | name |
+----+------+
| 1 | 科學 |
| 2 | 藝術 |
+----+------+
2 rows in set (0.09 sec)
mysql> select * from students;
+----+----------+-----+--------+--------+----------+-----------+
| id | name | age | height | gender | class_id | is_delete |
+----+----------+-----+--------+--------+----------+-----------+
| 1 | 愛因斯坦 | 18 | 180.00 | 男 | 1 | 0 |
| 2 | 居裡夫人 | 18 | 180.00 | 女 | 2 | 1 |
| 3 | 小王子 | 14 | 185.00 | 男 | 1 | 0 |
| 4 | 李銀河 | 59 | 175.00 | 男 | 2 | 1 |
| 5 | 黃蓉 | 38 | 160.00 | 女 | 1 | 0 |
| 6 | 冰心 | 28 | 150.00 | 女 | 2 | 1 |
| 7 | 王祖賢 | 18 | 172.00 | 女 | 1 | 1 |
| 8 | 周傑倫 | 36 | NULL | 男 | 1 | 0 |
| 9 | 王小波 | 57 | 181.00 | 男 | 2 | 0 |
| 10 | 林徽因 | 25 | 166.00 | 女 | 2 | 0 |
| 11 | 小星 | 33 | 162.00 | 未填寫 | 3 | 1 |
| 12 | 張愛玲 | 12 | 180.00 | 女 | 4 | 0 |
| 13 | 馮唐 | 12 | 170.00 | 男 | 4 | 0 |
| 14 | 胡適 | 34 | 176.00 | 男 | 5 | 0 |
+----+----------+-----+--------+--------+----------+-----------+
14 rows in set (0.25 sec)
如果沒有測試數據, 就是自己create database / table, 然後 create table .. 然後 insert into tb_name values (), (),...了呀.
關聯依據: students 表的 class_id 和 classes 表的 id 表示的是同一個東西(班級id)
補充個寫sql的技巧(大致模擬電腦的運行順序來)
- 先寫from tb_name1 as a, tb_name2 as b (取別名)
- 然後再 連接條件 join on ....(用上別名)
- 然後再寫where......
- 最後再寫select....
select 最後寫, 進行分塊查詢, 再拼接(join, union...), 腦海裡時刻有表的形象.
-- 檢索出學生和班級能對應上的信息
select s.*, c.*
from students s, classes c -- as可省略
where s.class_id = c.id;
-- 這種預設的where等值連接, 其實就跟 inner join 是一樣的
-- out
+----+----------+-----+--------+--------+----------+-----------+----+------+
| id | name | age | height | gender | class_id | is_delete | id | name |
+----+----------+-----+--------+--------+----------+-----------+----+------+
| 1 | 愛因斯坦 | 18 | 180.00 | 男 | 1 | 0 | 1 | 科學 |
| 2 | 居裡夫人 | 18 | 180.00 | 女 | 2 | 1 | 2 | 藝術 |
| 3 | 小王子 | 14 | 185.00 | 男 | 1 | 0 | 1 | 科學 |
| 4 | 李銀河 | 59 | 175.00 | 男 | 2 | 1 | 2 | 藝術 |
| 5 | 黃蓉 | 38 | 160.00 | 女 | 1 | 0 | 1 | 科學 |
| 6 | 冰心 | 28 | 150.00 | 女 | 2 | 1 | 2 | 藝術 |
| 7 | 王祖賢 | 18 | 172.00 | 女 | 1 | 1 | 1 | 科學 |
| 8 | 周傑倫 | 36 | NULL | 男 | 1 | 0 | 1 | 科學 |
| 9 | 王小波 | 57 | 181.00 | 男 | 2 | 0 | 2 | 藝術 |
| 10 | 林徽因 | 25 | 166.00 | 女 | 2 | 0 | 2 | 藝術 |
+----+----------+-----+--------+--------+----------+-----------+----+------+
-- inner join on
select s.*, c.*
from students s
inner join classes c
on s.class_id = c.id;
-- out
+----+----------+-----+--------+--------+----------+-----------+----+------+
| id | name | age | height | gender | class_id | is_delete | id | name |
+----+----------+-----+--------+--------+----------+-----------+----+------+
| 1 | 愛因斯坦 | 18 | 180.00 | 男 | 1 | 0 | 1 | 科學 |
| 2 | 居裡夫人 | 18 | 180.00 | 女 | 2 | 1 | 2 | 藝術 |
| 3 | 小王子 | 14 | 185.00 | 男 | 1 | 0 | 1 | 科學 |
| 4 | 李銀河 | 59 | 175.00 | 男 | 2 | 1 | 2 | 藝術 |
| 5 | 黃蓉 | 38 | 160.00 | 女 | 1 | 0 | 1 | 科學 |
| 6 | 冰心 | 28 | 150.00 | 女 | 2 | 1 | 2 | 藝術 |
| 7 | 王祖賢 | 18 | 172.00 | 女 | 1 | 1 | 1 | 科學 |
| 8 | 周傑倫 | 36 | NULL | 男 | 1 | 0 | 1 | 科學 |
| 9 | 王小波 | 57 | 181.00 | 男 | 2 | 0 | 2 | 藝術 |
| 10 | 林徽因 | 25 | 166.00 | 女 | 2 | 0 | 2 | 藝術 |
+----+----------+-----+--------+--------+----------+-----------+----+------+
給表, 欄位取別名 as
-- 查詢前3個藝術班女生的姓名和班級
select s.name as "姓名", c.name as "班級"
from students s
inner join classes c
on s.class_id = c.id
where (s.gender = "女") and (c.name = "藝術")
limit 3;
-- out
+----------+------+
| 姓名 | 班級 |
+----------+------+
| 居裡夫人 | 藝術 |
| 冰心 | 藝術 |
| 林徽因 | 藝術 |
+----------+------+
3 rows in set (0.15 sec)
不難發現, 其實sql還是很簡單的, 只要你的邏輯是清晰的, 一點一點地查詢出來. 其實無非也就兩種形式, 多表連接+where+... 或者配合子查詢然後再進行union, 套路都是一樣的.
-- 查詢能對應上班級的學生和班級信息, 並按照班級名稱降序
select *
from students s, classes c
where s.class_id = c.id
order by c.name desc
limit 3;
-- out
+----+--------+-----+--------+--------+----------+-----------+----+------+
| id | name | age | height | gender | class_id | is_delete | id | name |
+----+--------+-----+--------+--------+----------+-----------+----+------+
| 4 | 李銀河 | 59 | 175.00 | 男 | 2 | 1 | 2 | 藝術 |
| 6 | 冰心 | 28 | 150.00 | 女 | 2 | 1 | 2 | 藝術 |
| 10 | 林徽因 | 25 | 166.00 | 女 | 2 | 0 | 2 | 藝術 |
+----+--------+-----+--------+--------+----------+-----------+----+------+
3 rows in set (0.07 sec)
-- 先按班級名降序, 如果班級名相同, 則按身高降序, 再則按學生id升序
select s.name, s.height, c.name
from students s, classes c
where s.class_id = c.id
order by c.name desc, s.height desc, s.id asc
limit 6;
-- out
+----------+--------+------+
| name | height | name |
+----------+--------+------+
| 王小波 | 181.00 | 藝術 |
| 居裡夫人 | 180.00 | 藝術 |
| 李銀河 | 175.00 | 藝術 |
| 林徽因 | 166.00 | 藝術 |
| 冰心 | 150.00 | 藝術 |
| 小王子 | 185.00 | 科學 |
+----------+--------+------+
6 rows in set (0.09 sec)
left join 我在工作中每天都在用, 功能跟Excel的vlookup一樣的, 都以左表為基礎進行匹配, 沒匹配上則顯示為Null
-- 從classes表中, 匹配出student的姓名和班級
select s.name as "姓名", c.name as "班級"
from students s
left join classes c
on s.class_id = c.id;
-- out
+----------+------+
| 姓名 | 班級 |
+----------+------+
| 愛因斯坦 | 科學 |
| 小王子 | 科學 |
| 黃蓉 | 科學 |
| 王祖賢 | 科學 |
| 周傑倫 | 科學 |
| 居裡夫人 | 藝術 |
| 李銀河 | 藝術 |
| 冰心 | 藝術 |
| 王小波 | 藝術 |
| 林徽因 | 藝術 |
| 小星 | NULL |
| 張愛玲 | NULL |
| 馮唐 | NULL |
| 胡適 | NULL |
+----------+------+
14 rows in set (0.18 sec)
-- 查詢出沒有對應班級的學生姓名
select s.name, c.name
from students s
left join classes c
on s.class_id = c.id
having c.name is null;
+--------+------+
| name | name |
+--------+------+
| 小星 | NULL |
| 張愛玲 | NULL |
| 馮唐 | NULL |
| 胡適 | NULL |
+--------+------+
4 rows in set (0.05 sec)
-- 過濾條件用where也是可以的
select s.name, c.name
from students s
left join classes c
on s.class_id = c.id
where c.name is null;
where 與 having的區別
- where 是在分組前對數據進行過濾, where 後邊不能用聚合函數
- hvaing 是在分組後對數據進行過濾, having 後面可以用聚合函數
查詢中的執行順序: from > where > group by 及 聚合函數 > having > order > select
having 即用來彌補where在group by 時的不足, 因為where > 聚合函數
子查詢
所謂子查詢,無法就是select 嵌套呀, 這個只要有學過一點編程的小伙伴都立馬能get, 就算不會編程, 我看我同事用Excel的公式嵌套也很厲害的, 外層一個sumifs, 裡面一個vlookup.... 反正原理都一樣的.
- 標量子查詢: 查詢的結果是一個值
- 列子查詢: 返回的結果是一個列
- 行子查詢: 返回的結果是一個行
-- 標量: 查詢出高於平均身高的學生姓名, 身高, 所在班級
-- step 1: 先查出身高均值(標量)
select avg(height) from students;
+-------------+
| avg(height) |
+-------------+
| 172.076923 |
+-------------+
1 row in set (0.07 sec)
-- step2: 嵌套進來呀
select s.name, s.height, c.name
from students s
left join classes c
on class_id = c.id
where s.height > (select avg(height) from students);
+----------+--------+------+
| name | height | name |
+----------+--------+------+
| 愛因斯坦 | 180.00 | 科學 |
| 小王子 | 185.00 | 科學 |
| 居裡夫人 | 180.00 | 藝術 |
| 李銀河 | 175.00 | 藝術 |
| 王小波 | 181.00 | 藝術 |
| 張愛玲 | 180.00 | NULL |
| 胡適 | 176.00 | NULL |
+----------+--------+------+
7 rows in set (0.11 sec)
列子查詢: 即一查多, 關鍵字: in
-- 查詢出, 根據班級id, 所對應的學生名字
-- 分析,一個班級ID -> 多個名字, 是一查多(列子查詢)
select s.name
from students s
where s.class_id in (select id from classes)
-- out
| name |
+----------+
| 愛因斯坦 |
| 居裡夫人 |
| 小王子 |
| 李銀河 |
| 黃蓉 |
| 冰心 |
| 王祖賢 |
| 周傑倫 |
| 王小波 |
| 林徽因 |
+----------+
行級子查詢 (將多個欄位合成一個行元素)
-- 查詢出 年齡最大, 且身高最高的的學生信息
select *
from students s
where (s.age, s.height) = (select max(age), max(height) from students);
-- out: 可能不存在這樣牛逼的記錄
Empty set
小結
資料庫最核心的兩個功能在於存儲和檢索數據
- 查詢高效的原因在於,數據文件的組織,存儲方式等是有規則約定的.
執行順序是from > where > group by 及 聚合函數 > having > order > select
- 常用的表連接有inner join, left join, right join ... 我平時用最多的left join 因為Excel的vlookup 原因
子查詢其實就是sql的嵌套, 根據返回的結果有標量, 列, 行的形式
接下的講講自連接, 多表聯合查詢進階, 即子查詢配合表連接, where, union這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