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米特原則定義 迪米特原則,也叫最少知道原則,即一個類應該 對自己依賴的類知道的越少越好 ,而你被依賴的類多麼複雜,對我都沒有關係。也就是說,對於別依賴的類來說,不管業務邏輯多麼複雜,都應該儘量封裝在類的內部;對外除了必備的public方法,不再泄露任何信息。 1.問題由來 我們知道,類和類是有耦合 ...
迪米特原則定義
迪米特原則,也叫最少知道原則,即一個類應該對自己依賴的類知道的越少越好,而你被依賴的類多麼複雜,對我都沒有關係。也就是說,對於別依賴的類來說,不管業務邏輯多麼複雜,都應該儘量封裝在類的內部;對外除了必備的public方法,不再泄露任何信息。
1.問題由來
我們知道,類和類是有耦合關係的,關係越密切的兩個類之間,其耦合關係越大。
2.對應措施
迪米特原則要求:一個類應該只和之間的直接朋友通信。
1.直接朋友的定義
在上面我們提到了“直接朋友”這個概念,其實,在一個程式對象中,每個類都會和其他類有耦合關係,不然也就沒有必要存在了。耦合的方式包括:依賴、關聯、組合、聚合等。我們說,有耦合關係的兩個類之間的關係,就是朋友關係。
那麼,什麼是“直接朋友”呢?
例如A類和B類具有耦合關係,若A類作為B類的成員變數、方法的形參、返回值,則說這兩個類就是直接朋友;若A類作為B類的方法內的局部變數,則A類就不是B類的直接朋友。也就是說,陌生的類最好不要以局部變數的形式出現在類的內部。
3.應用實踐
迪米特原則要求我們做到以下四點:
1.只和直接朋友溝通
為了說明這點,我們需要一個例子:比如在一所大學內有各個學院,現在要求列印出各個學院和學校總部的員工ID。代碼演示如下:
public class Demeter1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SchoolManager schoolManager = new SchoolManager();
schoolManager.printAllEmp(new CollegeManager());
}
}
class SchoolManager {
public void printAllEmp(CollegeManager collegeManager) {
List<Employee> empList = this.getAllEmployee();
System.out.println("列印學校總部的員工");
for (Employee employee: empList) {
employee.printId();
}
//分析問題
//1. 這裡的 CollegeEmployee 不是 SchoolManager的直接朋友
//2. CollegeEmployee 是以局部變數方式出現在 SchoolManager
//3. 違反了 迪米特法則
List<CollegeEmployee> collegeEmpList = collegeManager.getAllEmployee();
System.out.println("列印學院員工");
for (CollegeEmployee collegeEmployee: collegeEmpList) {
collegeEmployee.printId();
}
}
//返回所用總部信息
public List<Employee> getAllEmployee() {
List<Employee> list = new ArrayList<>();
//添加5名總部的員工
for (int i=0; i<5;i++) {
Employee employee = new Employee();
employee.setId(i);
list.add(employee);
}
return list;
}
}
//學院員工的管理類
class CollegeManager {
//返回學院的所有員工
public List<CollegeEmployee> getAllEmployee() {
List<CollegeEmployee> list = new ArrayList<>();
//添加10名學院員工
for (int i = 0; i < 10; i++) {
CollegeEmployee emp = new CollegeEmployee();
emp.setId(i);
list.add(emp);
}
return list;
}
}
//學校員工類
class Employee {
private Integer id;
public Integer getId() {
return id;
}
public void setId(Integer id) {
this.id = id;
}
public void printId() {
System.out.println("學校員工,ID=" + this.getId());
}
}
//學院員工類
class CollegeEmployee {
private Integer id;
public Integer getId() {
return id;
}
public void setId(Integer id) {
this.id = id;
}
public void printId() {
System.out.println("學院員工,ID=" + this.getId());
}
}
根據上面的代碼,我們來找一下類SchoolManager的直接朋友:Employee、CollegeManager,而CollegeEmployee 是以局部變數方式出現在 SchoolManager,這就違背了“迪米特原則”。
改進措施
既然如此,我們就要將CollegeEmployee從SchoolManager類中抽離出來,使其不被依賴。
在CollegeManager中增加一個列印學院員工的方法printCollegeEmps(),這樣,SchoolManager就只需調用這個方法就行了。
public void printCollegeEmps() {
List<CollegeEmployee> list = this.getAllEmployee();
for (CollegeEmployee collegeEmployee: list) {
collegeEmployee.printId();
}
}
2.和朋友也要保持適當距離
看到這裡你可能會困惑,既然已經要求我們做到:一個類只和直接朋友溝通,那麼為什麼還要保持距離呢?還是舉例說明:現在有兩個類A、B,類A中有三個public方法,類B需要調用A中的三個方法來完成一個流程:
public class Demeter2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A a = new A();
B b = new B();
b.invokerA(a);
}
}
class A {
public void method1() {
System.out.println("執行第一個方法");
}
public void method2() {
System.out.println("執行第二個方法");
}
public void method3() {
System.out.println("執行第三個方法");
}
}
class B {
public void invokerA(A a) {
System.out.println("調用A的buildMethod()...");
a.method1();
a.method2();
a.method3();
}
}
OK,功能完成了,但是,類B需要依次調用類A的三個方法,需要保持三個方法對類B都是可見的。也就是說,類B和類A的耦合度太高了,我們可以改善一下兩者的關係,適度的降低一下耦合度。在類A中定義一個public方法,來封裝類B的邏輯,其餘方法設置為private。
//類A的相應修改
private void method1() {
System.out.println("執行第一個方法");
}
private void method2() {
System.out.println("執行第二個方法");
}
private void method3() {
System.out.println("執行第三個方法");
}
public void buildMethod() {
System.out.println("流程開始");
method1();
method2();
method3();
System.out.println("流程結束");
}
3.是自己的就是自己的
當一個方法放在本類和其他類中都可以的時候,那麼,如果,一個方法放在本類中,不會增加類之間的耦合度,也不會造成不良影響,放在本類中。
4.慎用Serializable
舉例來說,在一個項目中使用RMI方式傳遞一個VO對象時,這個對象就必須實現Serializable介面,也就是進行序列化。當你突然將客戶端這個VO對象的訪問許可權從private更改為public的時候,而服務端沒有進行對應的改變,就會出現錯誤。
4.迪米特原則的註意事項和細節
1.迪米特原則的核心就是降低類之間的耦合。只有耦合降低了,類的復用率才能提高。
2.註意事項:
凡事講究適度,迪米特原則要求降低類之間的耦合,並不是要求沒有耦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