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大綱 一、Linux發展史二、Linux系統的安裝三、Linux系統的文件四、學習資料下載五、參考文章 一、Linux發展史 1. Linux前身-Unix 1968年 Multics項目MIT、Bell實驗室、美國通用電氣有限公司走到了一起,致力於開發Multics項目。到後期由於開發進度不是 ...
文章大綱
一、Linux發展史
二、Linux系統的安裝
三、Linux系統的文件
四、學習資料下載
五、參考文章

一、Linux發展史
1. Linux前身-Unix
1968年 Multics項目
MIT、Bell實驗室、美國通用電氣有限公司走到了一起,致力於開發Multics項目。到後期由於開發進度不是很好,MIT和Bell實驗室相繼離開這個項目的開發,最終導致項目擱淺。
1970年(Unix元年,時間戳) Unix誕生
當時在開發Multics項目的時候,實驗室中有一個開發成員開發了一款游戲(travel space:遨游太空),因為兩個實驗室相繼離開項目開發,導致這名開發人員沒法玩游戲,後來他提議組織人員重新在Multics項目之上重新的開發,也就出現了1970年的Unix。當時Unix操作系統是使用的彙編語言(機器語言)開發的。
1973年 用C語言重寫Unix
因為彙編語言有一個最大的局限性:對於電腦硬體過於依賴。導致移植性不好,所以後期在1973年使用了C語言對其進行重新開發。
1975年 Bell實驗室允許大學使用Unix。
1975年,bell實驗室允許大學使用Unix操作系統用於教學作用,而不允許用於商業用途。
2. Linux誕生
人物 Linus
Linux的開發作者,Linux之父,李納斯·托瓦茲。Linux誕生時是荷蘭在校大學生。

1991年 0.0.1版本
李納斯當時學校使用的就是Unix操作系統,然後其對系統的底層代碼進行了修改,放到了學校為學生開放的網站上,原先他把文件命名寫成了Linus’s Unix,後期網路管理髮現之後覺得這個名字不好,自己手動的將名字改成Linux。隨後其他同學下載之後發現這個版本還是挺好用的,隨後都把自己代碼貢獻給李納斯。
1992年 0.0.2版本
1994年 1.0版本
2003年 2.6版本
上述所提及的版本號並不是分支版本,而是指Linux的內核版本。
3. 開源文化
Linux是開源的操作系統。所謂開源就是指開放源代碼。
人 物 Stallman 斯特曼,開源文化的倡導人。
1983年 GNU計劃
1985年 FSF基金會
1990年 Emacs、GCC(c語言的編譯器)、程式庫
1991年 Stallman去找Linus,商談讓Linux加入其開源計劃(GNU計劃)
1992年 GNU/Linux
4. Linux系統特點
開放性(開源)、多用戶、多任務、良好的用戶界面、優異的性能與穩定性
多用戶多任務:
單用戶:一個用戶,在登錄電腦(操作系統),只能允許同時登錄一個用戶;
單任務:一個任務,允許用戶同時進行的操作任務數量;
多用戶:多個用戶,在登錄電腦(操作系統),允許同時登錄多個用戶進行操作;
多任務:多個任務,允許用戶同時進行多個操作任務;
Windows屬於:單用戶、多任務。
Linux屬於:多用戶、多任務。
5. Linux分支
分支:Linux分支有很多,現在比較有名的ubuntu、debian、centos(Community Enterprise Operating System)、redhat、suse等等。
二、Linux系統的安裝
1. 安裝方式
目前安裝操作系統方式有2種:真機安裝、虛擬機安裝。
真機安裝:使用真實的電腦進行安裝,像安裝windows操作系統一樣,真機安裝的結果就是替換掉當前的windows操作系統;
虛擬機安裝:通過一些特定的手段,來進行模擬安裝,並不會影響當前電腦的真實操作系統;
如果是學習或者測試使用,強烈建議使用虛擬機安裝方式。
2. 虛擬機軟體(瞭解)
什麼是虛擬機?
虛擬機,有些時候想模擬出一個真實的電腦環境,礙於使用真機安裝代價太大,因此而誕生的一款可以模擬操作系統運行的軟體。
虛擬機目前有2個比較有名的產品:vmware出品的vmware workstation、oracle 出品的virtual Box。
3. 虛擬機的安裝
3.1 VMware Workstation的安裝(本次教程使用)
①打開安裝程式

②進行下一步開始安裝

③同意許可協議

④根據需要決定是否需要更改軟體的安裝位置

點擊下一步:

⑤用戶體驗設置

⑥快捷方式創建的步驟

⑦點擊安裝按鈕

⑧點擊完成

⑨最重要的地方,在安裝完之後需要檢查,檢查虛擬機軟體是否有安裝2個虛擬網卡!

溫馨提示:如果沒有這2個網卡的話,則會影響後期windows系統與虛擬機其中操作系統之間的相互通信(比如共用網路、文件傳輸等)。
3.2 Virtual Box的安裝
①運行安裝程式

②點擊下一步

③選擇性更改安裝的位置

④安裝的選項設置

⑤斷網警告,點擊是即可

點擊安裝按鈕

⑥完成

⑦檢查是否有對應的虛擬網卡存在

兩個軟體安裝完成之後在桌面上都有對應的快捷方式

4. Linux版本的選擇
版本選擇:CentOS 6.5 【鏡像一般都是xxx.iso文件】
問題:為什麼不選擇最新版的7.x版本?
6.x目前依然是主流
6.x的各種系統操作模式是基礎
7.x實際上也支持大多數6.x的操作形式
5. 新建虛擬機
5.1 使用VMware Workstation(重點)
①點擊“文件”菜單,選擇“新建虛擬機…”選項,選擇“自定義”點擊下一步

②選擇相容性,預設即可,直接下一步

③選擇鏡像文件的時候選擇“稍後….”,點擊下一步

④選擇需要安裝的操作系統

⑤選擇虛擬機的名稱(名稱將會後期出現在左側)和設置虛擬系統的安裝位置

⑥cpu設置

⑦分配記憶體

⑧選擇網路類型,選擇nat即可
NAT:配置好之後windows即可和虛擬機進行互相通信,但是教室內的其他同學是訪問不了的,只能自己可以訪問虛擬機中的操作系統;
橋接:配置好之後其他同學也可以訪問你的虛擬機操作系統;

⑨後續預設的步驟,直接下一步





⑩點擊完成

5.2 使用Virtual Box(瞭解)
①點擊左上角的新建按鈕

②選擇操作系統,由於centos在列表中是沒有的,所以選擇centos對應的主線redhat 32位

③選擇記憶體大小

④創建磁碟,預設即可
⑤選擇磁碟類型,預設即可

⑥選擇磁碟大小的分配方式,方式為動態分配即可

⑦設置磁碟的位置和大小確認

6. Linux操作系統安裝
6.1 VMware workstation進行安裝(重點)
a. 由於之前沒有指定iso鏡像文件,因此此處需要先指定系統鏡像文件

b. 運行此虛擬機

註意:如果開機之後滑鼠點進去虛擬機出不來,則可以按下組合快捷鍵“ctrl+alt”。
如果啟動之後出現類似提示框(不是錯誤框)則勾選不再提示,並且確定即可:

如果在啟動時候出現下述錯誤,則說明電腦沒有開啟cpu的 虛擬化,如果需要開啟,則需要重啟電腦,並且在開啟的時候進入主板的BIOS設置開啟虛擬化,然後保存設置重啟電腦:

c. 選擇升級/安裝已經存在的系統(通過↑/↓方向鍵)按下回車

d. 在檢測到光碟(disc)之後選擇跳過完整性檢測直接進行安裝

隨後提示不支持的硬體,忽略直接下一步

e. 點擊下一步

f. 選擇在安裝過程中使用的語言

g. 選擇鍵盤類型,美國式英語

h. 選擇存儲設備類型

i. 對磁碟進行空白盤的初始化操作,選擇“是,忽略所有的數據”

j. 設置網卡自動連接,依次應用 – 關閉 – 下一步

k. 設置時區,預設亞洲/上海

l. 設置密碼,設置好了之後下一步

m. 使用全部的磁碟空間來安裝Linux系統,點擊下一步


n. 選擇安裝的Linux類型


o. 選擇開發 – 開發工具,前面覆選框√,點擊下一步

p. 等待軟體包的安裝

等待完成,點擊重新引導

q. 重新引導之後點擊“前進”

r. 在協議許可界面選擇同意,然後點擊前進

s. 創建普通用戶帳號(可選),然後點擊前進

t. 時間設置,設置好之後前進


u. 關於kdump,之後點擊完成

v. 登錄界面

如果需要使用非列出的用戶進行登錄則點擊其他,否則雙擊列出的用戶名即可,隨後輸入密碼。
w. 使用root帳號登錄之後的提示

x. 看到的桌面

6.2 使用virtual Box安裝Linux(瞭解)
a. 選擇需要安裝的系統鏡像

b. 啟動虛擬機

註意:如果滑鼠在虛擬機中想退出到windows,則需要按下ctrl+alt組合鍵(空格右側的)
c. 後續全部操作按照上面6.1章節中的步驟繼續安裝即可。
7. 終端
問題:在目前的桌面系統中,如果需要關機可以通過“系統”“關機”進行關機,那麼後期伺服器都是命令行模式的,屆時這種方式將不好用,那會要怎麼關機呢?

答:可以通過命令行方式進行關機。命令的輸入需要在終端中進行輸入。
所謂終端,其實類似於windows下cmd命令行模式。在終端中可以輸入需要執行的一些指令,同樣可以通過終端進行關機(註意:以後在工作中很少會去使用關機命令,會使用重啟比較多)。
終端的形式:

終端組成部分:

如何使用終端命令進行關機?
在Linux中關機命令 有以下幾個:shutdown -h now(正常關機)、halt(關閉記憶體)、init 0
8. 使用VMware備份操作系統
在vm中備份方式有2種:快照、克隆。
快照:又稱還原點,就是保存在拍快照時候的系統的狀態(包含了所有的內容),在後期的時候隨時可以恢復。【側重在於短期備份,需要頻繁備份的時候可以使用快照,做快照的時候虛擬的操作系統一般處於開啟狀態】
①在菜單“虛擬機”-“快照”-“拍攝快照”

輸入相關信息,點擊拍攝快照
②搞事情

③使用快照恢復搞事情之前的狀態
路徑:虛擬機 – 快照 – 快照管理器

恢復好之後的狀態:

克隆:就是複製的意思。【側重長期備份,做克隆的時候是必須得關閉】
路徑:先關機 – 右鍵需要克隆的虛擬機 – 管理 – 克隆



上述的名稱和位置與之前新建虛擬機的時候是一樣的含義。
等待克隆完成

克隆好的伺服器相關密碼帳號等信息與被克隆的系統一致。
9. 系統語言改成中文簡體方法
(1)在root許可權下
切換到root下:su - root
查看當前語言環境:locale -a (註意中間有空格)
如果看到 zh_CN.UTF-8(這個是中文簡體)說明你的系統支持中文語言;
沒有的話,執行以下命令
yum install fonts-chinese.noarch
yum install m17n-db-common-cjk
yum install m17n-db-chinese 安裝上面的幾個語言包重啟就正常了
(2)編輯i18n配置文件: vi /etc/sysconfig/i18n
進行如下配置並保存退出:
#LANG="en_US.UTF-8"
LANG="zh_CN.UTF-8"
SYSFONT="latarcyrheb-sun16"
3、使用命令:shutdown -r now 立刻重啟(root用戶使用),重啟系統,即可成功修改!
三、Linux系統的文件
1. 文件與文件夾(目錄)
什麼是文件?
一般都是一個獨立的東西,可以通過一些特定的工具進行打開,並且其中不能在包含除了文字以外的東西。例如:

什麼是文件夾?
可以在其中包含其他文件的東西。

為什麼先講文件?
1:日常運維工作中,有近一半以上的工作內容 精力 其實都是對文件的操作。
2: Linux 本身也是一個基於文件形式表示的操作系統。
Linux一切皆文件。
①在windows是文件的,在Linux下同樣也是文件;
②在windows不是文件的,在Linux下也是以文件的形式存儲的;
日常學習中和日常工作中,對於文件的操作的都有哪些種類?
創建文件、編輯文件、保存文件、關閉文件、重命名文件、刪除文件、恢覆文件。
2. Linux系統的文件目錄結構

目錄結構:
Bin:全稱binary,含義是二進位。該目錄中存儲的都是一些二進位文件,文件都是可以被運行的。
Dev:該目錄中主要存放的是外接設備,例如盤、其他的光碟等。在其中的外接設備是不能直接被使用的,需要掛載(類似windows下的分配盤符)。
Etc:該目錄主要存儲一些配置文件。
Home:表示“家”,表示除了root用戶以外其他用戶的家目錄,類似於windows下的User/用戶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