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概念介紹 下麵這副圖是我們單鏈表運煤車隊。 每節運煤車就是單鏈表裡的元素,每節車廂里的煤炭就是元素中保存的數據。前後車通過鎖鏈相連,作為單鏈表運煤車,從1號車廂開始,每節車廂都知道後面拉著哪一節車廂,卻不知道前面是哪節車廂拉的自己。第一節車廂沒有任何車廂拉它,我們就叫它車頭,第五節車廂後面拉其他 ...
一、概念介紹
下麵這副圖是我們單鏈表運煤車隊。
每節運煤車就是單鏈表裡的元素,每節車廂里的煤炭就是元素中保存的數據。前後車通過鎖鏈相連,作為單鏈表運煤車,從1號車廂開始,每節車廂都知道後面拉著哪一節車廂,卻不知道前面是哪節車廂拉的自己。第一節車廂沒有任何車廂拉它,我們就叫它車頭,第五節車廂後面拉其他車廂,我們稱為車尾。
作為單鏈表它最大的特點就是能隨意增加車隊的長度,也能隨意減少車隊的長度。這是比數組公交車最大的優點。
二、Go語言實現講解
1、節點
每節車廂都由車體、繩索和煤炭構成。在Go語言中表示這種自定義組合體的類型就是結構,當然為了通用性,我們這裡要把車廂轉換成節點也就是元素,煤炭轉換成數據,繩索轉換成指針。
type Node struct {
data Object
next *Node
}
用張圖來描述這種對應關係。
這裡結構體Node表示車廂,data表示煤炭用Object類型,next是牽著下節車廂的繩索,用指針表示。
對於車廂來說,除了放煤炭外,還能放瓜果、衣物、飯菜等等,所以這裡data的類型必須通用,當然Go里是沒有Java里的Object類型的,所以我們就自己定義了一個。
type Object interface{}
2、鏈表
光有車廂還不夠,我們還要描述車廂組成的車隊。每個單鏈表車隊都有車頭、車尾和車廂數量,我們同樣以結構來表現。
type List struct {
size uint64 // 車輛數量
head *Node // 車頭
tail *Node // 車尾
}
3、方法
(1)初始化
第一步就是組裝單鏈表車隊,這就是初始化。不過開始的時候車隊是個空殼,一個車廂沒有。
func (list *List) Init() {
(*list).size = 0 // 此時鏈表是空的
(*list).head = nil // 沒有車頭
(*list).tail = nil // 沒有車尾
}
(2)添加元素
當前的單鏈表是空的,所以我們要向裡面添加元素。
func (list *List) Append(node *Node) {
(*list).head = node // 這是單鏈表的第一個元素,也是鏈表的頭部
(*list).tail = node // 同時是單鏈表的尾部
(*list).size = 1 // 單鏈表有了第一個元素
}
現在單鏈表有了第一個元素,我還想再添加一個元素,當然是添加到單鏈表尾部。
func (list *List) Append(node *Node) {
if (*list).size == 0 { // 無元素的時候添加
(*list).head = node // 這是單鏈表的第一個元素,也是鏈表的頭部
(*list).tail = node // 同時是單鏈表的尾部
(*list).size = 1 // 單鏈表有了第一個元素
} else { // 有元素了再添加
oldTail := (*list).tail
(*oldTail).next = node // node放到尾部元素後面
(*list).tail = node // node成為新的尾部
(*list).size++ // 元素數量增加
}
}
分析上面的代碼存在3處疑點,元芳你怎麼看?屬下認為
第一,node如果為空,則添加無任何意義;
第二,代碼中存在重覆的地方;
這第三麽,卑職如何才能知道新增結果?
下麵大衛哥順著元芳的思路改進下代碼。
func (list *List) Append(node *Node) bool {
if node == nil {
return false
}
(*node).next = nil
// 將新元素放入單鏈表中
if (*list).size == 0 {
(*list).head = node
} else {
oldTail := (*list).tail
(*oldTail).next = node
}
// 調整尾部位置,及鏈表元素數量
(*list).tail = node // node成為新的尾部
(*list).size++ // 元素數量增加
return true
}
(3)插入元素
一天領導讓大衛哥把他小舅子安排到第一個,於是大衛哥為了拍好領導馬屁。絞盡腦汁弄了一個方法。
func (list *List) Insert(node *Node) bool {
if node == nil {
return false
}
(*node).next = (*list).head // 領導小舅子排到之前第一名前面
(*list).head = node // 領導小舅子成為第一名
(*list).size++
return true
}
來托關係插隊的人越來越多,領導的關係戶不能動,只能插後面人的隊了。於是大衛哥又修改了代碼,增加了位置參數。
func (list *List) Insert(i uint,node *Node) bool {
// 空的節點、索引超出範圍和空鏈表都無法做插入操作
if node == nil || i > (*list).size || (*list).size == 0 {
return false
}
if i == 0 { // 直接排第一,也就領導小舅子才可以
(*node).next = (*list).head
(*list).head = node
} else {
// 找到前一個元素
preItem := (*list).head
for j := 1 ; j < i; j++ { // 數前面i個元素
preItem = (*preItem).next
}
// 原來元素放到新元素後面,新元素放到前一個元素後面
(*node).next = (*preItem).next
(*preItem).next = preItem
}
(*list).size++
return true
}
(4)刪除元素
插隊的關係戶太多,影響了正常排隊的人,被人投訴,大衛哥只好想辦法刪除一些。
func (list *List) Remove(i uint, node *Node) bool {
if i >= (*list).size {
return false
}
if i == 0 { // 刪除頭部
node = (*list).head
(*list).head = (*node).next
if (*list).size == 1 { // 如果只有一個元素,那尾部也要調整
(*list).tail = nil
}
} else {
preItem := (*list).head
for j := 1; j < i; j++ {
preItem = (*preItem).next
}
node = (*preItem).next
(*preItem).next = (*node).next
if i == ((*list).size - 1) { // 若刪除的尾部,尾部指針需要調整
(*list).tail = preItem
}
}
(*list).size--
return true
}
(5)獲取
為了獲取某個位置的元素,我們需要一個方法。
func (list *List) Get(i uint) *Node {
if i >= (*list).size {
return nil
}
item := (*list).head
for j := 0; j < i ; j++ { // 從head數i個
item = (*item).next
}
return item
}
到這裡基本框架已經出來了,不過還有幾個介面還沒實現,作為課後作業。
三、小結
單鏈表就和列車類似,一個接著一個,所以本節從列車類比介紹了單鏈表的Go語言實現。在介面實現部分大衛哥以序號作為鏈表中每個節點的操作關鍵字。在實際應用中,我們往往以data中的某一個欄位作為操作關鍵字。所以這也衍生出鏈表的不同介面,大家可以參考大衛哥留的鏈接中的代碼實現作為理解。同時有些實現將表頭獨立出來並不存放數據,這在一定程度上簡化了代碼的實現。
四、習題
(1)補全GetSize,RemoveAll,GetHead和GetTail的定義和實現。
(2)以data作為參數,考慮單鏈表的實現。
(3)將單鏈表的head獨立出來,此時的head是獨立的,不存放data,如下圖,考慮單鏈表的實現,並比較這種實現。
(4)如果將head和tail都獨立出來,都不存放data,此時的單鏈表如何實現?這樣實現的代碼在插入刪除操作時候是不是更容易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