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變數;2. 字元編碼;3.分支語句;4.註釋;5.字元串的輸出;6.運算符 ...
1.變數
1.1命名規則
由字母、數字、下劃線組成;
不能數字開頭,不能用中文字元;
不能和關鍵字重名;
區分大小寫。
1.2 變數的概念基本上和初中代數的方程變數是一致的,只是在電腦程式中,變數不僅可以是數字,還可以是任意數據類型。
1.3 系統關鍵字:
['and', 'as', 'assert', 'break', 'class', 'continue', 'def', 'del', 'elif', 'else', 'except', 'exec', 'finally', 'for', 'from', 'global', 'if', 'import', 'in', 'is', 'lambda', 'not', 'or', 'pass', 'print', 'raise', 'return', 'try', 'while', 'with', 'yield']
2. 字元編碼
2.1 發展歷史
因為電腦只能處理數字,如果要處理文本,就必須先把文本轉換為數字才能處理。最早的電腦在設計時採用8個比特(bit)作為一個位元組(byte),所以,一個位元組能表示的最大的整數就是255(二進位11111111=十進位255),如果要表示更大的整數,就必須用更多的位元組。比如兩個位元組可以表示的最大整數是65535
,4個位元組可以表示的最大整數是4294967295
。
由於電腦是美國人發明的,因此,最早只有127個字元被編碼到電腦里,也就是大小寫英文字母、數字和一些符號,這個編碼表被稱為ASCII
編碼,比如大寫字母A
的編碼是65
,小寫字母z
的編碼是122
。
但是要處理中文顯然一個位元組是不夠的,至少需要兩個位元組,而且還不能和ASCII編碼衝突,所以,中國制定了GB2312
編碼,用來把中文編進去。
你可以想得到的是,全世界有上百種語言,日本把日文編到Shift_JIS
里,南韓把韓文編到Euc-kr
里,各國有各國的標準,就會不可避免地出現衝突,結果就是,在多語言混合的文本中,顯示出來會有亂碼。
因此,Unicode應運而生。Unicode把所有語言都統一到一套編碼里,這樣就不會再有亂碼問題了。
Unicode標準也在不斷發展,但最常用的是用兩個位元組表示一個字元(如果要用到非常偏僻的字元,就需要4個位元組)。現代操作系統和大多數編程語言都直接支持Unicode。
現在,捋一捋ASCII編碼和Unicode編碼的區別:ASCII編碼是1個位元組,而Unicode編碼通常是2個位元組。
字母A
用ASCII編碼是十進位的65
,二進位的01000001
;
字元0
用ASCII編碼是十進位的48
,二進位的00110000
,註意字元'0'
和整數0
是不同的;
漢字中
已經超出了ASCII編碼的範圍,用Unicode編碼是十進位的20013
,二進位的01001110 00101101
。
你可以猜測,如果把ASCII編碼的A
用Unicode編碼,只需要在前面補0就可以,因此,A
的Unicode編碼是00000000 01000001
。
新的問題又出現了:如果統一成Unicode編碼,亂碼問題從此消失了。但是,如果你寫的文本基本上全部是英文的話,用Unicode編碼比ASCII編碼需要多一倍的存儲空間,在存儲和傳輸上就十分不划算。
所以,本著節約的精神,又出現了把Unicode編碼轉化為“可變長編碼”的UTF-8
編碼。UTF-8編碼把一個Unicode字元根據不同的數字大小編碼成1-6個位元組,常用的英文字母被編碼成1個位元組,漢字通常是3個位元組,只有很生僻的字元才會被編碼成4-6個位元組。如果你要傳輸的文本包含大量英文字元,用UTF-8編碼就能節省空間:
3.分支語句
3.1雙分支語句
variable_a=1
variable_b=2
if variable_a<variable_b:
print("you are correct")
else:
print("you are wrong")
說明:分支體要退格,並且退格要一致(統一退格來把C語言中的{}省略),假如使用Tab鍵,最好在編程環境中設置Tab鍵為四個空格。
3.2 多分支語句
score=int(input("please input your score>>"))
if score>=90:
print("your grade is A.")
elif score>=80:
print("your grade is B.")
elif score>=70:
print("your grade is C.")
elif score>=60:
print("your grade is D.")
else:
print("your grade is E.")
註意:
(1)elseif的書寫形式為elif;
(2)input()語句輸入的內容為字元型
(3)int()強制類型轉換成整型
4.註釋
4.1單行註釋
int() #強制類型轉換函數:轉換成整形
4.2多行註釋
‘’‘湖南科技大學’‘’ 或 “”“湖南科技大學”“” 為三個單引號或三個雙引號,但要配對好。
三引號:還可以進行多行列印,如下代碼所示
msg='''湖南
科技
大學’‘’
print(msg)
結果顯示為:湖南
科技
大學
5.字元串的輸出
print("湖南科技大學"+"湖南大學"+"中南大學") +為字元串的連接符
print("我今年",18,"周歲") ,為輸出分隔符
print("湖南科技大學",end=" ") end=" "表示輸出“湖南科技大學”後空兩格繼續執行下一條語句,預設狀態下為end="/n":回車換行後執行下一條語句。
print("電腦科學與工程學院")
6.運算符
6.1 加法
>>>1+2
3
6.2 減法
>>>3-1
2
6.3 乘法
>>>3*4
12
6.4 除法
>>>5/2
2.5
6.5 整除
>>>5//2
2
6.6 求餘
>>>9/5
4
6.7乘方
>>>2**10
1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