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做性能優化,具體優化手段,網上鋪天蓋地,這裡就不重覆了。性能優化可分為以下幾個維度:代碼層面、構建層面、網路層面。本文主要是從代碼層面探索前端性能,主要分為以下 4 個小節。使用 CSS 替代 JS、深度剖析 JS、前端演算法、電腦底層 ...
前言
最近在做性能優化,具體優化手段,網上鋪天蓋地,這裡就不重覆了。
性能優化可分為以下幾個維度:代碼層面、構建層面、網路層面。
本文主要是從代碼層面探索前端性能,主要分為以下 4 個小節。
-
使用 CSS 替代 JS
-
深度剖析 JS
-
前端演算法
-
電腦底層
使用 CSS 替代 JS
這裡主要從動畫和 CSS 組件兩個方面介紹。
CSS 動畫
CSS2 出來之前,哪怕要實現一個很簡單的動畫,都要通過 JS 實現。比如下麵紅色方塊的水平移動:
對應 JS 代碼:
let redBox = document.getElementById('redBox')
let l = 10
setInterval(() => {
l+=3
redBox.style.left = `${l}px`
}, 50)
1998 年的 CSS2 規範,定義了一些動畫屬性,但由於受當時瀏覽器技術限制,這些特性並沒有得到廣泛的支持和應用。
直到 CSS3 的推出,CSS 動畫得到了更全面地支持。同時,CSS3 還引入了更多的動畫效果,使得 CSS 動畫在今天的 Web 開發中得到了廣泛的應用。
那麼 CSS3 都能實現什麼動畫,舉幾個例子:
-
過渡(Transition)- 過渡是 CSS3 中常用的動畫效果之一,通過對一個元素的某些屬性進行變換,使元素在一段時間內從一個狀態平滑地過渡到另一個狀態。
-
動畫(Animation)- 動畫是 CSS3 中另一個常用的動畫效果,其用於為一個元素添加一些複雜的動畫效果,可以通過關鍵幀(@keyframes)來定義一串動畫序列。
-
變換(Transform)- 變換是 CSS3 中用於實現 2D/3D 圖形變換效果的一種技術,包括旋轉、縮放、移動、斜切等效果。
把上面的例子改寫成 CSS 代碼如下:
#redBox {
animation: mymove 5s infinite;
}
@keyframes mymove
{
from {left: 0;}
to {left: 200px;}
}
同樣的效果,用樣式就能實現,何樂而不為呢。
需要指出的是,CSS 的動畫仍在不斷發展和改進,隨著新的瀏覽器特性和 CSS 版本的出現,CSS 動畫的特性也在不斷地增加和優化,以滿足日益複雜的動畫需求和更好的用戶體驗。
CSS 組件
在一些知名的組件庫中,有些組件的大部分 props 是通過修改 CSS 樣式實現的,比如 Vant 的Space組件。
Props | 功能 | CSS 樣式 |
---|---|---|
direction | 間距方向 | flex-direction: column; |
align | 對齊方式 | align-items: xxx; |
fill | 是否讓 Space 變為一個塊級元素,填充整個父元素 | display: flex; |
wrap | 是否自動換行 | flex-wrap: wrap; |
再比如 Ant Design 的Space組件。
Props | 功能 | CSS 樣式 |
---|---|---|
align | 對齊方式 | align-items: xxx; |
direction | 間距方向 | flex-direction: column; |
size | 間距大小 | gap: xxx; |
wrap | 是否自動換行 | flex-wrap: wrap; |
這類組件完全可以封裝成 SCSS 的 mixin 實現(LESS 也一樣),既能減少項目的構建體積(兩個庫的 Space 組件 gzip 後的大小分別為 5.4k 和 22.9k),又能提高性能。
查看組件庫某個組件的體積,可訪問連接。
比如下麵的 space mixin:
/*
* 間距
* size: 間距大小,預設是 8px
* align: 對齊方式,預設是 center,可選 start、end、baseline、center
* direction: 間距方向,預設是 horizontal,可選 horizontal、vertical
* wrap: 是否自動換行,僅在 horizontal 時有效,預設是 false
*/
@mixin space($size: 8px, $direction: horizontal, $align: center, $wrap: false) {
display: inline-flex;
gap: $size;
@if ($direction == 'vertical') {
flex-direction: column;
}
@if ($align == 'center') {
align-items: center;
}
@if ($align == 'start') {
align-items: flex-start;
}
@if ($align == 'end') {
align-items: flex-end;
}
@if ($align == 'baseline') {
align-items: baseline;
}
@if ($wrap == true) {
@if $direction == 'horizontal' {
flex-wrap: wrap;
}
}
}
類似的組件還有 Grid、Layout 等。
再說下圖標,下麵是 Ant Design 圖標組件的第一屏截圖,有很多僅用 HTML + CSS 就可以輕鬆實現。
實現思路:
-
優先考慮只使用樣式實現
-
僅靠樣式滿足不了,就先增加一個標簽,通過這個標簽和它的兩個偽元素 ::before 和 ::after 實現
-
一個標簽實在不夠,再考慮增加額外的標簽
比如實現一個支持四個方向的實心三角形,僅用幾行樣式就可以實現(上面截圖是 4 個圖標):
/* 三角形 */
@mixin triangle($borderWidth: 10, $shapeColor: #666, $direction: up) {
width: 0;
height: 0;
border: if(type-of($borderWidth) == 'number', #{$borderWidth} + 'px', #{$borderWidth}) solid transparent;
$doubleBorderWidth: 2 * $borderWidth;
$borderStyle: if(type-of($doubleBorderWidth) == 'number', #{$doubleBorderWidth} + 'px', #{$doubleBorderWidth}) solid #{$shapeColor};
@if($direction == 'up') {
border-bottom: $borderStyle;
}
@if($direction == 'down') {
border-top: $borderStyle;
}
@if($direction == 'left') {
border-right: $borderStyle;
}
@if($direction == 'right') {
border-left: $borderStyle;
}
}
總之,能用 CSS 實現的就不用 JS,不僅性能好,而且還跨技術棧,甚至跨端。
深度剖析 JS
介紹完了 CSS,再來看 JS,主要從基本語句和框架源碼兩個方面深入。
if-else 語句的優化
先瞭解下 CPU 是如何執行條件語句的。參考如下代碼:
const a = 2
const b = 10
let c
if (a > 3) {
c = a + b
} else {
c = 2 * a
}
CPU 執行流程如下:
我們看到,在執行到指令 0102 時候,由於不滿足 a > 3 這個條件,就直接跳轉到 0104 這個指令去執行了;而且,電腦很聰明,如果它在編譯期間發現 a 永遠不可能大於 3,它就會直接刪除 0103 這條指令,然後,0104 這條指令就變成了下一條指令,直接順序執行,也就是編譯器的優化。
那麼回到正題,假如有以下代碼:
function check(age, sex) {
let msg = ''
if (age > 18) {
if (sex === 1) {
msg = '符合條件'
} else {
msg = ' 不符合條件'
}
} else {
msg = '不符合條件'
}
}
邏輯很簡單,就是篩選出 age > 18 並且 sex == 1 的人,代碼一點兒問題都沒有,但是太啰嗦,站在 CPU 的角度來看,需要執行兩次跳轉操作,當 age > 18 時,就進入內層的 if-else 繼續判斷,也就意味著再次跳轉。
其實我們可以直接優化下這個邏輯(通常我們也是這樣做的,但是可能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
function check(age, sex){
if (age > 18 && sex ==1) return '符合條件'
return '不符合條件'
}
所以,邏輯能提前結束就提前結束,減少 CPU 的跳轉。
Switch 語句的優化
其實 switch 語句和 if-else 語句的區別不大,只不過寫法不同而已,但是,switch 語句有個特殊的優化,那就是數組。
參考以下代碼:
function getPrice(level) {
if (level > 10) return 100
if (level > 9) return 80
if (level > 6) return 50
if (level > 1) return 20
return 10
}
我們改成 switch 語句:
function getPrice(level) {
switch(level)
case 10: return 100
case 9: return 80
case 8:
case 7:
case 6: return 50
case 5:
case 4:
case 3:
case 2:
case 1: return 20
default: return 10
}
看著沒啥區別,其實編譯器會把它優化成一個數組,其中數組的下標為 0 到 10,不同下標對應的價格就是 return 的數值,也就是:
而我們又知道,數組是支持隨機訪問的,速度極快,所以,編譯器對 switch 的這個優化就會大大提升程式的運行效率,這可比一條一條執行命令快多了。
那麼,我還寫個毛的 if-else 語句啊,我直接全部寫 switch 不就行了?
不行!因為編譯器對 switch 的優化是有條件的,它要求你的 code 必須是緊湊的,也就是連續的。
這是為什麼呢?因為我要用數組來優化你啊,你如果不是緊湊的,比如你的 code 是 1、50、51、101、110,我就要創建一個長度 110 的數組來存放你,只有這幾個位置有用,豈不是浪費空間!
所以,我們在使用 switch 的時候,儘量保證_code 是緊湊的數字類型_的。
迴圈語句的優化
其實迴圈語句跟條件語句類似,只不過寫法不同而已,迴圈語句的優化點是以減少指令為主。
我們先來看一個中二的寫法:
function findUserByName(users) {
let user = null
for (let i = 0; i < users.length; i++) {
if (users[i].name === '張三') {
user = users[i]
}
}
return user
}
如果數組長度是 10086,第一個人就叫張三,那後面 10085 次遍歷不就白做了,真拿 CPU 不當人啊。
你直接這樣寫不就行了:
function findUserByName(users) {
for (let i = 0; i < users.length; i++) {
if (users[i].name === '章三') return users[i]
}
}
這樣寫效率高,可讀性強,也符合我們上述的_邏輯能提前結束就提前結束_這個觀點。CPU 直接感謝你全家。
其實,這裡還有一點可以優化的地方,就是我們的數組長度可以提取出來,不必每次都訪問,也就是這樣:
function findUserByName(users) {
let length = users.length
for (let i = 0; i < length; i++) {
if (users[i].name === '章三') return users[i]
}
}
這看起來好像有點吹毛求疵了,確實是,但是如果考慮到性能的話,還是有點用的。比如有的集合的 size() 函數,不是簡單的屬性訪問,而是每次都需要計算一次,這種場景就是一次很大的優化了,因為省了很多次函數調用的過程,也就是省了很多個 call 和 return 指令,這無異是提高了代碼的效率的。尤其是在迴圈語句這種容易量變引起質變的情況下,差距就是從這個細節拉開的。
函數調用過程參考:
對應代碼如下:
let a = 10
let b = 11
function sum (a, b) {
return a + b
}
說完了幾個基礎語句,再來看下我們經常使用的框架內部,很多地方的性能都值得探索。
diff 演算法
Vue 和 React 中都使用了虛擬 DOM,當執行更新時,要對比新舊虛擬 DOM。如果沒有任何優化,直接嚴格 diff 兩顆樹,時間複雜度是 O(n^3),根本不可用。所以 Vue 和 React 必須使用 diff 演算法優化虛擬 DOM:
Vue2 - 雙端比較:
類似上面的圖:
-
定義 4 個變數,分別為:oldStartIdx、oldEndIdx、newStartIdx 和 newEndIdx
-
判斷 oldStartIdx 和 newStartIdx 是否相等
-
判斷 oldEndIdx 和 newEndIdx 是否相等
-
判斷 oldStartIdx 和 newEndIdx 是否相等
-
判斷 oldEndIdx 和 newStartIdx 是否相等
-
同時 oldStartIdx 和 newStartIdx 向右移動;oldEndIdx 和 newEndIdx 向左移動
Vue3 - 最長遞增子序列:
整個過程是基於 Vue2 的雙端比較再次進行優化。比如上面這個截圖:
-
先進行雙端比較,發現前面兩個節點(A 和 B)和最後一個節點(G)是一樣的,不需要移動
-
找到最長遞增子序列 C、D、E(新舊 children 都包含的,最長的順序沒有發生變化的一組節點)
-
把子序列當成一個整體,內部不用進行任何操作,只需要把 F 移動到它的前面,H 插入到它的後面即可
React - 僅右移:
上面截圖的比較過程如下:
-
遍歷 Old 存下對應下標 Map
-
遍歷 New,b 的下標從 1 變成了 0,不動(是左移不是右移)
-
c 的下標從 2 變成了 1,不動(也是左移不是右移)
-
a 的下標從 0 變成了 2,向右移動,b、c 下標都減 1
-
d 和 e 位置沒變,不需要移動
總之,不管用什麼演算法,它們的原則都是:
-
只比較同一層級,不跨級比較
-
Tag 不同則刪掉重建(不再去比較內部的細節)
-
子節點通過 key 區分(key 的重要性)
最後也都成功把時間複雜度降低到了 O(n),才可以被我們實際項目使用。
setState 真的是非同步嗎
很多人都認為 setState 是非同步的,但是請看下麵的例子:
clickHandler = () => {
console.log('--- start ---')
Promise.resolve().then(() => console.log('promise then'))
this.setState({val: 1}, () => {console.log('state...', this.state.val)})
console.log('--- end ---')
}
render() {
return <div onClick={this.clickHandler}>setState</div>
}
實際列印結果:
如果是非同步的話,state 的列印應該在微任務 Promise 後執行。
為瞭解釋清這個原因,必須先瞭解 JSX 里的事件機制。
JSX 里的事件,比如 onClick={() => {}},其實叫合成事件,區別於我們常說的自定義事件:
// 自定義事件
document.getElementById('app').addEventListener('click', () => {})
合成事件都是綁定在 root 根節點上,有前置和後置操作,拿上面的例子舉例:
function fn() { // fn 是合成事件函數,內部事件同步執行
// 前置
clickHandler()
// 後置,執行 setState 的 callback
}
可以想象有函數 fn,裡面的事件都是同步執行的,包括 setState。fn 執行完,才開始執行非同步事件,即 Promise.then,符合列印的結果。
那麼 React 為什麼要這麼做呢?
因為要考慮性能,如果要多次修改 state,React 會先合併這些修改,合併完只進行一次 DOM 渲染,避免每次修改完都渲染 DOM。
所以 setState_本質是同步_,日常說的“非同步”是不嚴謹的。
前端演算法
講完了我們的日常開發,再來說說演算法在前端中的應用。
友情提示:演算法一般都是針對大數據量而言,區別於日常開發。
能用值類型就不用引用類型
先來看一道題。
求 1-10000 之間的所有對稱數,例如:0, 1, 2, 11, 22, 101, 232, 1221...
思路 1 - 使用數組反轉、比較:數字轉換為字元串,再轉換為數組;數組 reverse,再 join 為字元串;前後字元串進行對比。
function findPalindromeNumbers1(max) {
const res = []
if (max <= 0) return res
for (let i = 1; i <= max; i++) {
// 轉換為字元串,轉換為數組,再反轉,比較
const s = i.toString()
if (s === s.split('').reverse().join('')) {
res.push(i)
}
}
return res
}
思路 2 - 字元串頭尾比較:數字轉換為字元串;字元串頭尾字元比較。
function findPalindromeNumbers2(max) {
const res = []
if (max <= 0) return res
for (let i = 1; i <= max; i++) {
const s = i.toString()
const length = s.length
// 字元串頭尾比較
let flag = true
let startIndex = 0 // 字元串開始
let endIndex = length - 1 // 字元串結束
while (startIndex < endIndex) {
if (s[startIndex] !== s[endIndex]) {
flag = false
break
} else {
// 繼續比較
startIndex++
endIndex--
}
}
if (flag) res.push(res)
}
return res
}
思路 3 - 生成翻轉數:使用 % 和 Math.floor 生成翻轉數;前後數字進行對比(全程操作數字,沒有字元串類型)。
function findPalindromeNumbers3(max) {
const res = []
if (max <= 0) return res
for (let i = 1; i <= max; i++) {
let n = i
let rev = 0 // 存儲翻轉數
// 生成翻轉數
while (n > 0) {
rev = rev * 10 + n % 10
n = Math.floor(n / 10)
}
if (i === rev) res.push(i)
}
return res
}
性能分析:越來越快
-
思路 1- 看似是 O(n),但數組轉換、操作都需要時間,所以慢
-
思路 2 VS 思路3 - 操作數字更快(電腦原型就是計算器)
總之,儘量不要轉換數據結構,尤其數組這種有序結構,儘量不要用內置 API,如 reverse,不好識別複雜度,數字操作最快,其次是字元串。
儘量用“低級”代碼
還是直接上一道題。
輸入一個字元串,切換其中字母的大小寫
如,輸入字元串 12aBc34,輸出字元串 12AbC34
思路 1 - 使用正則表達式。
function switchLetterCase(s) {
let res = ''
const length = s.length
if (length === 0) return res
const reg1 = /[a-z]
const reg2 = /[A-Z]
for (let i = 0; i < length; i++) {
const c = s[i]
if (reg1.test(c)) {
res += c.toUpperCase()
} else if (reg2.test(c)) {
res += c.toLowerCase()
} else {
res += c
}
}
return res
}
思路 2 - 通過 ASCII 碼判斷。
function switchLetterCase2(s) {
let res = ''
const length = s.length
if (length === 0) return res
for (let i = 0; i < length; i++) {
const c = s[i]
const code = c.charCodeAt(0)
if (code >= 65 && code <= 90) {
res += c.toLowerCase()
} else if (code >= 97 && code <= 122) {
res += c.toUpperCase()
} else {
res += c
}
}
return res
}
性能分析:前者使用了正則,慢於後者
所以,儘量用“低級”代碼,慎用語法糖、高級 API 或者正則表達式。
電腦底層
最後說一些前端需要瞭解的電腦底層。
從“記憶體”讀數據
我們通常說的:從記憶體中讀數據,就是把數據讀入寄存器中,但是我們的數據不是直接從記憶體讀入寄存器的,而是先讀入一個高速緩存中,然後才讀入寄存器的。
寄存器是在 CPU 內的,也是 CPU 的一部分,所以 CPU 從寄存器讀寫數據非常快。
這是為啥呢?因為從記憶體中讀數據太慢了。
你可以這麼理解:CPU 先把數據讀入高速緩存中,以備使用,真正使用的時候,就從高速緩存中讀入寄存器;當寄存器使用完畢後,就把數據寫回到高速緩存中,然後高速緩存再在合適的時機將數據寫入到存儲器。
CPU 運算速度非常快,而從記憶體讀數據非常慢,如果每次都從記憶體中讀寫數據,那麼勢必會拖累 CPU 的運算速度,可能執行 100s,有 99s 都在讀取數據。為瞭解決這個問題,我們就在 CPU 和存儲器之間放了個高速緩存,而 CPU 和高速緩存之間的讀寫速度是很快的,CPU 只管和高速緩存互相讀寫數據,而不管高速緩存和存儲器之間是怎麼同步數據的。這樣就解決了記憶體讀寫慢的問題。
二進位的位運算
靈活運用二進位的位運算不僅能提高速度,熟練使用二進位還能節省記憶體。
假如給定一個數 n,怎麼判斷 n 是不是 2 的 n 次方呢?
很簡單啊,直接求餘就行了。
function isPowerOfTwo(n) {
if (n <= 0) return false
let temp = n
while (temp > 1) {
if (temp % 2 != 0) return false
temp /= 2
}
return true
}
嗯,代碼沒毛病,不過不夠好,看下麵代碼:
function isPowerOfTwo(n) {
return (n > 0) && ((n & (n - 1)) == 0)
}
大家可以用 console.time 和 console.timeEnd 對比下運行速度便知。
我們可能還會看到一些源碼裡面有很多 flag 變數,對這些 flag 進行按位與或按位或運算來檢測標記,從而判斷是否開啟了某個功能。他為什麼不直接用布爾值呢?很簡單,這樣效率高還節省記憶體。
比如 Vue3 源碼中的這段代碼,不僅用到了按位與和按位或,還用到了左移:
export const enum ShapeFlags {
ELEMENT = 1,
FUNCTIONAL_COMPONENT = 1 << 1,
STATEFUL_COMPONENT = 1 << 2,
TEXT_CHILDREN = 1 << 3,
ARRAY_CHILDREN = 1 << 4,
SLOTS_CHILDREN = 1 << 5,
TELEPORT = 1 << 6,
SUSPENSE = 1 << 7,
COMPONENT_SHOULD_KEEP_ALIVE = 1 << 8,
COMPONENT_KEPT_ALIVE = 1 << 9,
COMPONENT = ShapeFlags.STATEFUL_COMPONENT | ShapeFlags.FUNCTIONAL_COMPONENT
}
if (shapeFlag & ShapeFlags.ELEMENT || shapeFlag & ShapeFlags.TELEPORT) {
...
}
if (hasDynamicKeys) {
patchFlag |= PatchFlags.FULL_PROPS
} else {
if (hasClassBinding) {
patchFlag |= PatchFlags.CLASS
}
if (hasStyleBinding) {
patchFlag |= PatchFlags.STYLE
}
if (dynamicPropNames.length) {
patchFlag |= PatchFlags.PROPS
}
if (hasHydrationEventBinding) {
patchFlag |= PatchFlags.HYDRATE_EVENTS
}
}
結語
文章從代碼層面講解了前端的性能,有深度維度的:
-
JS 基礎知識深度剖析
-
框架源碼
也有廣度維度的:
-
CSS 動畫、組件
-
演算法
-
電腦底層
希望能讓大家拓寬前端性能的視野,如果對文章感興趣,歡迎留言討論~~~
作者:京東零售 楊進軍
來源:京東雲開發者社區 轉載請註明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