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於 Node.js、Express.js 和 MongoDB 通過Mongoose驅動進行 REST API 開發的輕量級樣板。集成了Swagger UI、JWT、session、發送郵箱驗證、日誌管理、統一的預定義狀態碼響應格式等,對於為前端平臺構建純凈的Web API非常有用。 ...
近年來,超級APP逐漸崛起,各大互聯網巨頭紛紛推出小程式開放平臺。在此背景之下,是否需要實現自己的小程式開放平臺?又該如何實現?這些問題困擾著很多公司。作為當前市面上商業化程度最高的小程式容器技術,FinClip 幫助多家大型企業成功構建起小程式開放平臺。以下通過某雲盤APP為例,簡單聊聊小程式開放平臺的技術架構。
行業背景:某雲盤App
用戶體量:千萬級用戶
需求實現:通過構建小程式開放平臺,安全引入第三方服務
小程式開放平臺需要的技術架構會依據具體的業務需求和規模而有所不同。基本的技術架構包括:前端框架、後端服務、資料庫、緩存、容器與編排、監控和日誌、安全性等方面。FinClip 輔助該雲盤打造的⼩程式開放平臺在以下方面具有一些值得分享的經驗。
從前端框架來說,⼩程式平臺前端框架借鑒了主流前端框架 Vue 的設計思路,從⼩程式的應⽤形態,提供了簡潔的編程模型,定義了⼀套組件和 API 接⼝的規範,降低了學習⻔檻,⽅便開發者快速開發⼩程式。
在⼩程式框架內部提供了⼩程式的⽣命周期管理,通過事件的⽅式把⼩程式每個階段都註⼊到⼩程式⾥⾯,開發者可以通過這些事件來處理⼩程式每個階段需要完成的業務邏輯。同時框架內部使⽤了虛擬 DOM 來處理⻚⾯的每次更新,提升了⻚⾯的渲染性能。
前端框架下⾯是⼩程式 Native 引擎,包括了⼩程式容器、渲染引擎和 JavaScript 引擎,這塊主要是把客戶端 Native 的能⼒和前端框架結合起來,給開發者提供系統底層能⼒的接⼝。
在渲染引擎上,FinClip ⼩程式不僅提供 JavaScript + WebView 的⽅式,還提供JavaScript + Native 的⽅式,在對性能要求較⾼的場景,可以選擇 Native 的渲染模式,小程式開放平臺為開發者提供更多的研發⽀撐和運維⽀撐服務,可以幫助開發者更有效率的開發⼩程式,也提供IDE、打包工具、數據統計、性能分析等眾多的⼯具幫助開發者管理和運營線上的⼩程式。
從安全性來說,小程式平臺的關鍵優勢在於提供了一個安全可控的環境, 使之可以安心的向外部開發者暴露大量原來不可外露的原生能力。
SDK 為業務代碼提供⼀個封閉的安全沙箱,有效對抗外部代碼的⼲擾和數據泄露⻛險;第三⽅ App 只能通過 SDK 暴露的接⼝啟動 SDK,SDK 完全管控對業務代碼所需要的運⾏環境以及業務代碼所有對外通信,可以通過多種機制保證⽹絡通信不被攔截和⼲擾;SDK 內部使⽤獨⽴的瀏覽器內核,運⾏環境與系統瀏覽器完全隔離。
監控和日誌方面,小程式開放平臺系統擁有完善的監控系統,包括日誌監控和系統監控,主備從三個機房都將採用同樣的方式部署,能夠有效的檢測服務的健康狀態,用於監控和日誌的伺服器,會被添加相應的標簽加入到k8s集群中,用於運行監控系統和日誌系統。
總體來說,⼩程式開放平臺的打造過程借鑒了⽬前主流微信⼩程式、⽀付寶⼩程式等互聯⽹成熟的⼩程式技術⽅案,整個平臺主要由 iOS/Android SDK、基礎庫&組件、⼩程式管理後臺、企業端功能以及監控與安全⼯具共同組成。
通過部署整套小程式技術,該APP實現了自有輕應用集散中心(應用商店)的打造。生態架構搭建完畢後,引入優質第三方合作面臨2個難題:一、如何降低三方合作門檻?二、多邊合作者如何有效融合?
建立技術標準規、統一平臺規範成為必然的選擇。FinClip 幫助平臺建立標準與規範,將多邊參與方融合在一起,共同構建一個既開放又合規可控的小程式生態。
- 內部研發:開放平臺提供標準的介面規範及接入流程等。
- 內部運營:FinClip 提供完善的後臺管理系統,平臺運營者可以通過管理後臺負責小程式的審核、發佈、數據統計分析等運營管理工作。
- 小程式開發者:第三方開發者可在小程式管理中心中完成小程式開發、編譯、上架、發佈、查看數據等操作。
另外,FinClip支持主流小程式語法特性,不僅高度支持wxml 微信小程式運行,同時也支持包括 uniapp、 Taro、kbone 等第三方框架集成的小程式。使得第三方入駐門檻變得極低,當前已有的微信小程式業務功能,無需太多代碼改動,可以直接入駐運行。
通過平臺生態架構的搭建,結合平臺生態運營的需要,平臺可以整合優質第三方小程式,實現小程式應用的平臺建設、合作接入、托管分發、流量互引,並與合作伙伴探索小程式平臺商務模式,進一步解決用戶量和收入的難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