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ux 用戶和組 1、用戶和組的概念 用戶的作用: Authentication:認證 Authorization:授權 Accouting:審計 用戶存在的最終目的: 為了實現資源的分派 組的作用: 將具有相同特征的用戶放在一起組成一個整體 當用戶過多時方便管理 1.1Linux安全上下文 L ...
Linux 用戶和組
1、用戶和組的概念
用戶的作用:
- Authentication:認證
- Authorization:授權
- Accouting:審計
用戶存在的最終目的:
- 為了實現資源的分派
組的作用:
- 將具有相同特征的用戶放在一起組成一個整體
- 當用戶過多時方便管理
1.1Linux安全上下文
Linux通過安全上下文的概念完成用戶許可權的指派。
- 先判斷用戶是否是某文件的屬主
- 再判斷用戶是否是該文件屬組中的一員
- 最後定其為其它用戶
運行中的程式:進程(process)
- 以進程發起者的身份運行
- root:cat
- zsl:cat
- 進程所能夠訪問的所有資源的許可權取決於進程的發起者身份
2 用戶分類
Linux分為root用戶、系統用戶、普通用戶:
用戶分類 | 用戶ID(uid) |
---|---|
root用戶 | 0 |
系統用戶 | 1~499(為守護類進程獲取系統資源而完成許可權指派的用戶) |
普通用戶 | 500~65535(為了完成互動式登錄使用的用戶) |
3 組的分類
用戶組分類 | 特性 |
---|---|
基本組 | 用戶的預設組 |
附加組(額外組) | 基本組以外的其它組 |
4、用戶和組相關的配置文件
4.1各種配置文件
配置文件 | 作用 |
---|---|
/etc/passwd | 用戶及其屬性信息(用戶名稱、uid、基本組id等等) |
/etc/shadow | 用戶密碼及其相關屬性 |
/etc/group | 組及其屬性信息 |
/etc/gshadow | 組密碼及其相關屬性 |
4.2 配置文件解析
- /etc/passwd
root:x:0:0:root:/root:/bin/bash
欄位 | 含義 |
---|---|
第一欄位 | 用戶名 |
第二欄位 | 密碼占位符 |
第三欄位 | UID |
第四欄位 | GID |
第五欄位 | 用戶的描述信息 |
第六欄位 | 用戶家目錄 |
第七欄位 | 用戶的登錄shell |
- /etc/shadow
adm:*:18397:0:99999:7:::
欄位 | 含義 |
---|---|
第一欄位 | 用戶名 |
第二欄位 | 加密後的密碼 |
第三欄位 | 最近一次更改密碼的日期 |
第四欄位 | 密碼的最小使用期限 |
第五欄位 | 密碼的最大使用期限 |
第六欄位 | 密碼警告時間段 |
第七欄位 | 密碼禁用期 |
第八欄位 | 賬號的過期日期 |
第九欄位 | 保留欄位 |
- /etc/group
root:x:0:
欄位 | 意義 |
---|---|
第一欄位 | 組名 |
第二欄位 | 組密碼 |
第三欄位 | GID |
第四欄位 | 以當前組為附加組的用戶列表 |
- /etc/gshadow
root:::
欄位 | 意義 |
---|---|
第一欄位 | 用戶組 |
第二欄位 | 用戶組密碼 |
第三欄位 | 用戶組管理者 |
第四欄位 | 組成員 |
5、用戶管理命令
5.1 查看用戶信息命令—id
id //查看用戶的賬號屬性信息
-u //查看UID
-g //查看GID
-G //查看Gruops
5.2 創建用戶命令—useradd
//語法格式:useradd [option] USERNAME
-u UID //指定用戶uid
-g GID //指定用戶所屬基本組,可為組名或GID,組必須事先存在
-G gruopname //附加組,可以有多個,用逗號隔開。組必須事先存在
-c "COMMENT" //註釋信息
-d directory //指定用戶的家目錄。此目錄不能事先存在
-s shell //指定用戶的shell,最好使用/etc/shells裡面有的shell
-M //創建用戶時不給其創建家目錄
-r //添加一個系統用戶
5.3 刪除用戶命令—userdel
//語法格式:userdel [option] USERNAME
-r //刪除用戶的同時刪除其家目錄(userdel預設不會刪除其家目錄)
5.4 修改用戶屬性命令—usermod
//語法格式:usermod [option] USERNAME
-u UID
-g GID
-a -G groupname //不使用-a選項,會覆蓋此前的附加組
-m -d //改變用戶家目錄的同時把原來家目錄的文件移動到新的家目錄中
-e YYYY-MM-DD //指明用戶帳號過期日期
-f INACTIVE //設定非活動期限
-L //鎖定帳號;被鎖定的帳號在/etc/shadow文件中密碼前面會有一個!感嘆號
-U //解鎖帳號
-s SHELL //修改用戶登錄shell
5.5 修改用戶密碼過期信息—change
//語法格式:chage [option] USERNAME
-d //最近一次更改密碼的時間
-E //改變賬號的過期日期
-I //設置賬號非活動期限
-l //列出用戶的密碼信息
-m //設置賬號密碼的最小使用天數
-M //設置賬號密碼的最大使用天數
-W //設置賬號密碼過期警告時間
5.6切換用戶命令su
- su 命令用法
管理員用戶 su 切換至其他用戶不需要密碼,非管理員用戶 su 切換至其他用戶時需要輸入目標用戶的密碼
//語法:su [options] [-] [USER NAME]
-c 'COMMAND' //切換身份執行命令,命令執行結束後又回到原來的身份
su的用法 | 特點 |
---|---|
su USERNAME | 非登錄式切換,即不會讀取目標用戶的配置文件 |
su - USERNAME | 登錄式切換,即會讀取目標用戶的配置文件。完全切換 |
- bash的配置文件:
配置文件類型 | 配置文件路徑 |
---|---|
全局配置 | /etc/profile,/etc/profile.d/*.sh,/etc/bashrc |
用戶配置 | ~/.bash_profile,~/.bashrc |
配置文件類型 | 功能 |
---|---|
profile類 | 為互動式登錄的shell提供配置,用來設定環境變數、運行命令或腳本 |
bashrc類 | 為非互動式登錄的shell提供配置,用來設定本地變數、定義命令別名 |
- 非登錄式shell如何讀取配置文件?
~/.bashrc --> /etc/bashrc --> /etc/profile.d/*.sh
- 登錄式shell如何讀取配置文件?
/etc/profile --> /etc/profile.d/*.sh --> ~/.bash_profile --> ~/.bashrc --> /etc/bashrc
6、密碼管理命令
6.1 密碼管理命令passwd
語法:passwd [options] [USERNAME]
--stdin //從標準輸入獲取用戶密碼;例:echo "redhat"|passwd --stdin user1
-l //鎖定用戶
-u //解鎖用戶
-d //刪除用戶密碼
-n mindays //指定最短使用期限
-x maxdays //指定最長使用期限
-w warndays //提前多少天開始警告
-i inactivedays //非活動期限,密碼過期後到禁用前的這段時間
6.2 密碼生成工具openssl
//語法:openssl command [command_opts] [command_args]
command //包含標準命令、消息摘要命令、加密命令
version //查看程式版本號
dgst //提取特征碼
passwd //生成密碼
rand //生成偽隨機數
//提取特征碼
[root@localhost ~]# openssl dgst -md5 /etc/fstab
MD5(/etc/fstab)= 1e5e9207c47ba4e9393b153dc3b0375a
//生成密碼 openssl passwd -1 -salt 'string'
[root@localhost ~]# echo "zsl" | openssl passwd -1 -salt hellonihao -stdin
$1$hellonih$hSAyL4yP5lbKiUh76Z6W30
//生成隨機數 openssl rand -base64 NUM ; NUM表示隨機數的長度
[root@localhost ~]# openssl rand -base64 20
aVQYKyrx8pX3y4Vjb8QBtxMbY9k=
7、組管理命令
7.1 創建組命令groupadd
//語法:groupadd [options] GROUP
-g GID //指定GID
-r //添加一個系統組
7.2 刪除組命令groupdel
//語法:groupdel [options] GROUP 刪除組時只需要指定組名即可
我的博客即將同步至騰訊雲開發者社區,邀請大家一同入駐:https://cloud.tencent.com/developer/support-plan?invite_code=2dvc41qyytj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