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海鵬:如何進行 OpenHarmony 音頻特性架構設計和開發工作

来源:https://www.cnblogs.com/openharmony/archive/2022/05/11/16256972.html
-Advertisement-
Play Games

本期 OpenAtom OpenHarmony(以下簡稱“OpenHarmony”)開發者故事,我們特別採訪了 2 月代碼最佳貢獻者、一位接觸 OpenHarmony 1 年左右,2022 年初便完成高難度開發項目的開發者——潤和軟體資深軟體開發工程師趙海鵬。 ...


編者按:在 OpenHarmony 生態發展過程中,涌現了大批優秀的代碼貢獻者,本專題旨在表彰貢獻、分享經驗,文中內容來自嘉賓訪談,不代表 OpenHarmony 工作委員會觀點。

 

趙海鵬 江蘇潤和軟體股份有限公司 資深軟體開發工程師

 

本期 OpenAtom OpenHarmony(以下簡稱“OpenHarmony”)開發者故事,我們特別採訪了 2 月代碼最佳貢獻者、一位接觸 OpenHarmony 1 年左右,2022 年初便完成高難度開發項目的開發者——潤和軟體資深軟體開發工程師趙海鵬。


趙海鵬是潤和 OpenHarmony 南向業務媒體領域負責人,主要承擔 Audio 開發工作。在 RK3568 平臺 Audio Driver Model 適配開發過程中,在突遇西安疫情的情況下,硬體和溝通問題都面臨巨大的挑戰,面對急迫性的項目需求,趙海鵬和他的伙伴迎難而上,通過各種渠道去協調設備,把做好的固件寄送出去,協調軟體所的伙伴們做遠程測試,包括焊接等等,幾乎每天線上工作及溝通 12 個小時以上,最終剋服困難圓滿完成任務。


我們與趙海鵬一起聊了他加入 OpenHarmony 生態的初心、對 OpenHarmony 架構適配的理解、工作中遇到的難題和攻剋的過程、以及開源過程的心得與教訓等話題。現將專訪內容整理如下,希望對你有所啟發。

 

Q=OpenHarmony A=趙海鵬


Q1:請簡要介紹下自己,以及所在開發團隊


大家好,我是潤和軟體資深軟體開發工程師趙海鵬。我從 2020 年 10 月份開始正式接觸 OpenHarmony 開源項目,開始瞭解框架和結構。目前在潤和軟體主要負責 OpenHarmony 南向業務媒體領域。

 

Q2:作為開發領域知名的技術大牛,您最初為什麼會選擇加入OpenHarmony生態、參與開源共建呢?您認為,OpenHarmony項目最吸引人的點在哪裡?

 

第一個層面,從大的環境來說,OpenHarmony 是創新的操作系統,這是吸引我的首要因素。

 

第二個層面,從個人成長來說,我希望在 OpenHarmony 發展的初期加入進來,這樣會讓我對整個系統框架的演變更為清楚,個人的成長機會點相對比較多。

 

Q3:您方便給我們介紹一下這個產品嗎,或者這段經歷嗎?這麼短時間達成了這樣好的效果,請問您的“秘訣”都有哪些呢?

 

"秘訣"談不上,主要學習和工作過程中,多給自己提問題,帶著問題去學習與研究;同時,針對過程遇到問題不斷總結與積累,形成知識庫。

 

我接著說一下主要貢獻的特性。我們目標是,把社區上非海思晶元第三方平臺 RK3568 的 Audio 驅動適配起來。因為 Openharmony Audio 驅動框架是 ADM,原生的驅動是 ALSA,差異相對來說比較大。為了加快進度協調軟體所的一個伙伴和我一起聯合開發,正好趕上西安的疫情,我就一直在家裡專註的搞研發,需要交流就通過線上溝通。過程中會遇到很多困難,調試 Audio 驅動,需要一些硬體設備(示波器、邏輯分析儀等)的支撐,而處在疫情環境下,有的設備是缺少的,西安的快遞也很難進來,我們通過各種渠道去協調設備,然後把做好的固件發出去,讓中科院軟體所的伙伴做遠程測試,包括焊接等等。

 

另外,我們任務的時間節點比較緊張,只有不到一個月左右的時間,Audio 驅動代碼裁剪過後還有三萬行,也就是我們要把三萬代碼讀懂再適配到 OpenHarmony 上,給我們的工作也增加了難度,但是我們都一一剋服,堅挺過來,最終完成了任務。

 

Q4:能開發出這麼一個優秀的產品,將核心代碼合入主幹,您和您的團隊一定付出了很多。可以請您給我們分享一下,開發這個產品的整個過程,包括前期、中期、後期,您們具體都做了哪些工作,投入了多少人力和資源嗎?

 

在前期,內核代碼中 Audio 相關的有 10w+ 的代碼,需要做裁剪成最小集合,另外,需要梳理主線上 ADM 的代碼框架,參考:https://gitee.com/openharmony/docs/blob/master/zh-cn/device-dev/driver/driver-peripherals-audio-des.md

 

中間階段,進入真正的開發過程中,我先把框架做好,然後按照模塊分工合作開發。當時因為是線上辦公,每天的工作時間都在 12 小時以上,雙方通過線上會議交流,出現問題及時溝通及時解決。

 

後期主要是調試階段,當時信號有一些問題,中科院軟體所的硬體工程師幫我們焊接,然後採樣並把信號圖像回傳到我們這邊,再做分析,然後再做下一個方案的調整,遇到一些難以解決的問題,也會求助 ADM 框架負責人。為了保證較高的工作效率,這些都線上上會議進行溝通。

 

另外,調試過程中發現框架存在一些不友好不完善的地方,在適配過程中不斷完善,形成了 Linux 相對簡單適配的方案並形成文檔,在社區上發佈。該方案存在的問題是不相容 LiteOS,沒有完全實現 ADM 的優化能力。

 

 

Q5:在整個開發進程中,您和您的團隊遇到過哪些技術上或其他方面的難題呢?這些難題又是如何被逐一解決的?在這些難題被解決的過程中,您總結了哪些寶貴的經驗or教訓呢?

 

技術問題:RK3568 平臺的 codec 組件使用的 RK809,此晶元不是單一的 Codec 功能還包含電源管理的模塊,使用同一路 I2C 控制通道,拆分難度大,可能還要設計電源管理模塊。

 

解決方案:藉助 Linux 原生驅動,ADM 的驅動介面初始化節點調用對應的 probe 函數,按照此思路觸類旁通,其餘模塊也按照的這樣的操作,減少驅動代碼開發對寄存器的依賴,提升開發效率。具體的方案在 RK3568 驅動適配文檔中有說明,請關註。

 

Q6:加入OpenHarmony生態以來,您最大的驚喜是什麼?或者有哪些具體的收穫?

 

收穫的第一個層面,是我以前的工作經歷相對來說是單個模塊或者單個特性,而現在有機會面對整個系統。同時,OpenHarmony 正經歷從 0 到 1 的過程,在我們工作的過程中可以深入瞭解整個系統,獲得比較全面的認知,對能力的提升空間比較大。

 

第二層面針對系統的設計,以前我只需要考慮需求內部實現邏輯、流程、介面等。現在做需求設計的時候,先考慮外部依賴,定義介面,然後再去設計具體的需求的框架,軟體分層等等。

 

Q7:OpenHarmony目前仍處在開發探索階段,很多共建單位和生態伙伴還不清楚開源項目的玩法,或不知該如何著手進行開發。可以請您給大家分享一條,您認為最重要或最值得分享的心得嗎?

 

我覺得最主要的是結合自己過往的工作背景或者環境,如果沒有太多經驗,可以從 mini system 入手,如果有一些安卓或者 Linux 的經驗,可以從 standard system 入手。總之,一定要從自己熟悉的模塊入手,這樣才能觸類旁通,通過邊學邊拆的方式,熟悉度才會越來越高。

 

入手之後,需要集中在單點上深入研究,把一個點深度瞭解後,其他點學習的就會比較快。同時也要看看整體的架構,如果對架構都不瞭解的話,是不足以支撐後續開發和項目工作,至少需要有概念性的認知。

 

Q8:開放性問題,可以暢所欲言,請問您還有話想告訴大家?

 

從驅動系統上來講,目前 OpenHarmony 的驅動是基於 HDF 開發的,既可以在 Linux 上運行,也可以在 LiteOS 上運行,便於移植。但目前成熟度不夠,適配難度較高。對開發者來說不太友好,希望各共建單位和開源開發者一起去完善,讓平臺驅動適配更容易。

 

 

搜索

複製


您的分享是我們最大的動力!

-Advertisement-
Play Games
更多相關文章
  • 本文和接下來的幾篇文章為閱讀郭霖先生所著《第一行代碼:Android(篇第2版)》的學習筆記,按照書中的內容順序進行記錄,書中的Demo本人全部都做過了。 每一章節本人都做了詳細的記錄,以下是我學習記錄(包含大量書中內容的整理和自己在學習中遇到的各種bug及解決方案),方便以後閱讀和查閱。最後,非常 ...
  • 本文和接下來的幾篇文章為閱讀郭霖先生所著《第一行代碼:Android(篇第2版)》的學習筆記,按照書中的內容順序進行記錄,書中的Demo本人全部都做過了。 每一章節本人都做了詳細的記錄,以下是我學習記錄(包含大量書中內容的整理和自己在學習中遇到的各種bug及解決方案),方便以後閱讀和查閱。最後,非常 ...
  • 本文和接下來的幾篇文章為閱讀郭霖先生所著《第一行代碼:Android(篇第2版)》的學習筆記,按照書中的內容順序進行記錄,書中的Demo本人全部都做過了。 每一章節本人都做了詳細的記錄,以下是我學習記錄(包含大量書中內容的整理和自己在學習中遇到的各種bug及解決方案),方便以後閱讀和查閱。最後,非常 ...
  • 本文和接下來的幾篇文章為閱讀郭霖先生所著《第一行代碼:Android(篇第2版)》的學習筆記,按照書中的內容順序進行記錄,書中的Demo本人全部都做過了。 每一章節本人都做了詳細的記錄,以下是我學習記錄(包含大量書中內容的整理和自己在學習中遇到的各種bug及解決方案),方便以後閱讀和查閱。最後,感激 ...
  • 本文和接下來的幾篇文章為閱讀郭霖先生所著《第一行代碼:Android(篇第2版)》的學習筆記,按照書中的內容順序進行記錄,書中的Demo本人全部都做過了。 每一章節本人都做了詳細的記錄,以下是我學習記錄(包含大量書中內容的整理和自己在學習中遇到的各種bug及解決方案),方便以後閱讀和查閱。最後,感激 ...
  • 本文和接下來的幾篇文章為閱讀郭霖先生所著《第一行代碼:Android(篇第2版)》的學習筆記,按照書中的內容順序進行記錄,書中的Demo本人全部都做過了。 每一章節本人都做了詳細的記錄,以下是我學習記錄(包含大量書中內容的整理和自己在學習中遇到的各種bug及解決方案),方便以後閱讀和查閱。最後,感激 ...
  • 本文和接下來的幾篇文章為閱讀郭霖先生所著《第一行代碼:Android(篇第2版)》的學習筆記,按照書中的內容順序進行記錄,書中的Demo本人全部都做過了。 每一章節本人都做了詳細的記錄,以下是我學習記錄(包含大量書中內容的整理和自己在學習中遇到的各種bug及解決方案),方便以後閱讀和查閱。最後,感激 ...
  • 信息爆發時代,有效率有質量地整理視頻、音頻、文字等信息變得尤為重要。會議、講座、採訪、客服電話等場景均需要形成完整的文字記錄材料,音視頻文件也要配有字幕。語音轉文字的智能化,讓信息錄入即時高效。 在直播類、會議類、筆記類的應用中都具備實時語音轉寫功能。例如,在音視頻會議中,可以將發言內容可視化,即時 ...
一周排行
    -Advertisement-
    Play Games
  • ## 引言 最近發現自己喜歡用的 Todo 軟體總是差點意思,畢竟每個人的習慣和工作流不太一樣,我就想著自己寫一個小的[Todo 項目]( https://github.com/circler3/TodoTrack ),核心的功能是自動記錄 Todo 執行過程中消耗的時間(尤其面向程式員),按照自己 ...
  • ### 前言 當我們編寫 C# 代碼時,經常需要處理大量的數據集合。在傳統的方式中,我們往往需要先將整個數據集合載入到記憶體中,然後再進行操作。但是如果數據集合非常大,這種方式就會導致記憶體占用過高,甚至可能導致程式崩潰。 C# 中的`yield return`機制可以幫助我們解決這個問題。通過使用`y ...
  • 1. ADO.NET的前世今生 ADO.NET的名稱起源於ADO(ActiveX Data Objects),是一個COM組件庫,用於在以往的Microsoft技術中訪問數據。之所以使用ADO.NET名稱,是因為Microsoft希望表明,這是在NET編程環境中優先使用的數據訪問介面。 ADO.NE ...
  • 1. 為什麼需要單元測試 在我們之前,測試某些功能是否能夠正常運行時,我們都將代碼寫到Main方法中,當我們測試第二個功能時,我們只能選擇將之前的代碼清掉,重新編寫。此時,如果你還想重新測試你之前的功能時,這時你就顯得有些難為情了,因為代碼都被你清掉了。當然你完全可以把代碼寫到一個記事本中進行記錄, ...
  • 1. 透過現象看本質 反射被譽為是 c#中的黑科技 ,在很多領域中都有反射的身影,例如,我們經常使用的ORM框架,ABP框架 等。 反射指程式可以訪問、檢測和修改它本身狀態或行為的一種能力。. 程式集包含模塊,而模塊包含類型,類型又包含成員。. 反射則提供了封裝程式集、模塊和類型的對象。. 您可以使 ...
  • # Rust Web 全棧開發之 Web Service 中的錯誤處理 ## Web Service 中的統一錯誤處理 ### Actix Web Service 自定義錯誤類型 -> 自定義錯誤轉為 HTTP Response - 資料庫 - 資料庫錯誤 - 串列化 - serde 錯誤 - I/ ...
  • 在前面的幾篇文章中,詳細地給大家介紹了Java里的集合。但在介紹集合時,我們涉及到了泛型的概念卻並沒有詳細學習,所以今天我們要花點時間給大家專門講解什麼是泛型、泛型的作用、用法、特點等內容 ...
  • ###BIO:同步阻塞 主線程發起io請求後,需要等待當前io操作完成,才能繼續執行。 ###NIO:同步非阻塞 引入selector、channel、等概念,當主線程發起io請求後,輪詢的查看系統是否準備好執行io操作,沒有準備好則主線程不會阻塞會繼續執行,準備好主線程會阻塞等待io操作完成。 # ...
  • 摘要:在讀多寫少的環境中,有沒有一種比ReadWriteLock更快的鎖呢?有,那就是JDK1.8中新增的StampedLock! 本文分享自華為雲社區《【高併發】高併發場景下一種比讀寫鎖更快的鎖》,作者: 冰 河。 什麼是StampedLock? ReadWriteLock鎖允許多個線程同時讀取共 ...
  • ## 併發與並行😣 ### 併發與並行的概念和區別 並行:同一個時間段內多個任務同時在不同的CPU核心上執行。強調同一時刻多個任務之間的”**同時執行**“。 併發:同一個時間段內多個任務都在進展。強調多個任務間的”**交替執行**“。 ![](https://img2023.cnblogs.co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