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首先引入摩爾定律: 每18個月所享受的電子產品價值會翻倍,這一理論在1972年提出,說是經過了前面50年的實際驗證, 後又更改為每兩年所享受的電子產品價值會翻倍,但是隨著時代的發展,目前的摩爾定律時間越來越長,每兩年實現翻倍,越來越不現實, 以後電腦可能要往量子電腦方向進行發展,那個時候可能 ...
1、首先引入摩爾定律:
每18個月所享受的電子產品價值會翻倍,這一理論在1972年提出,說是經過了前面50年的實際驗證,
後又更改為每兩年所享受的電子產品價值會翻倍,但是隨著時代的發展,目前的摩爾定律時間越來越長,每兩年實現翻倍,越來越不現實,
以後電腦可能要往量子電腦方向進行發展,那個時候可能會再次驗證摩爾定律。
2、電腦的發展史:
由早期的大型電腦,進而演變為越來越小的電腦,便攜的筆記本,CPU越來越小,功能卻越來越強大。
3、常用的鍵盤快捷鍵:
shift + F4:強制刪除,不經過回收站;
徽鍵 + e :打開文件管理器
4、DOS常用的命令:
5、開發語言的發展史:
C語言:1972年出現 C++語言:1982年出現 Java語言(可以理解為C++,--語言,去除了C++中的一些不好的東西):1995年出現
hadoop語言:2006年出現,主要是大數據方面 Android語言:2008年出現,主要應用於移動端(手機、pad等)
區別:
1)C語言是一門面向過程的語言,C++和Java是一門面向對象的語言
2)C語言:裡面有指針和記憶體管理,比較貼近於硬體,運行快,效率高;
C++語言:是在圖形領域、游戲等小有所成
Java語言:它的語法和C相似,沒有指針和記憶體管理,可移植性強,實現了一次編譯,到處執行,面向對象
3)Java是一種類型安全的語言,它有高質量的類庫;
4)Java有JVM(Java虛擬機)的底層支持,真正的實現一次編譯,到處執行的操作,因為Java寫的程式基本上最後都是在JVM上運行,所以體現了Java的跨平臺的特點;
6、三高問題:
三高指的是:高可用、高性能、高併發,貌似這塊現在交給了中間件來進行處理。
Java主要是用來處理解決一些比較複雜的問題和場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