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目錄 將多個放大電路前後連接起來,即可得到一個放大倍數更大的級聯放大電路,理論上來講,級聯電路的總放大倍數相當於所有單個放大電路放大倍數的乘積。但是實際上,由於負載效應等原因,實際的電路總放大倍數比理論值要小一些,本小節我們將詳細講述級聯繫統(cascaded system)的分析方法。 1. ...
將多個放大電路前後連接起來,即可得到一個放大倍數更大的級聯放大電路,理論上來講,級聯電路的總放大倍數相當於所有單個放大電路放大倍數的乘積。但是實際上,由於負載效應等原因,實際的電路總放大倍數比理論值要小一些,本小節我們將詳細講述級聯繫統(cascaded system)的分析方法。
1. 級聯的分析方法
如果將每個基本的放大電路看作一個雙埠網路,級聯繫統的原理框圖如下圖所示:
圖4-09.01
以放大電路Av1和Av2級聯為例:前一級放大電路的輸出Vo1,等於後一級放大電路的輸入Vi2;前一級放大電路的輸出阻抗Zo1,對後一級放大電路來說,相當於輸入信號源的內阻,所以進入後一級放大電路的真正信號電壓,會被前級的輸出阻抗Zo1和後級的輸入阻抗Zi2分一次壓,而使得進入後級放大電路的真正信號電壓,會比前級空載時的輸出電壓要小。這個就是所謂的負載效應。
對一個典型的放大電路來說,當未接負載(即空載)時,其電壓放大倍數為最大,我們記為:AvNL,NL的含義是空載(No Load)。我們前面4-5~4-8小節計算的電壓放大倍數Av都是空載時的放大倍數。在實際工作電路中,輸入信號電壓必然會有信號源內阻,輸出的電壓必然會接負載(即便你只用個萬用表測量輸出電壓,萬用表也相當於一個負載,只不過負載是兆歐級的而已),如下圖所示:
圖4-09.02
設放大器空載時的電壓放大倍數為AvNL,接入非理想信號源和負載後,實際的電壓放大倍數Av會減小,計算方法如下:
案例4-9-1:對於下圖的級聯繫統,試求:(1)每一級的實際含負載電壓增益;(2)系統實際總電壓增益AvT;(3)去除射極跟隨器後的系統總增益。
圖4-09.a1
解:(1)第1級的實際含負載電壓增益Av1為:
第2級的含負載實際電壓增益Av2為:
(2)總電壓增益AvT為各級的含負載電壓增益的乘積,再乘以非理想信號源影響:
(3)去除射極跟隨器後的總增益為Av為:
跟上面的結果比較,可見射極跟隨器對阻抗匹配帶來的巨大改善。
2. 共射-共射級聯
共射放大電路的性能一般比較平均,在實際中,常可見到兩個級聯的共射放大電路的級聯電路,我們通過下麵的案例來說明級聯的共射放大電路的計算方法:
案例4-9-2:對於下圖的共射-共射級聯放大電路,試求:(1)每一級的靜態工作點;(2)每一級的輸入阻抗Zi、輸出阻抗Zo、空載電壓放大倍數AvNL;(3)每一級的含負載實際電壓增益;(4)系統實際總增益AvT。
圖4-09.a2
解:(1)第一級的各個直流參量計算如下:
然後驗證BJT晶體管是否工作於放大區:
VCE1>VCEsat(共射CE飽和電壓一般為0.3V左右),故Q1和Q2確實工作於放大區。
第二級的各個電阻參數和第一級完全相同,且由於直流部分被耦合電容CC完全隔開,故第二級的各個直流參量完全同第一級:
(2)第一級的各個小信號交流參量為:
第二級的各個電阻參數和第一級完全相同,故第二級的各個小信號交流參量為:
(3)由於條件中未給出信號電壓源內阻,故可視為理想信號源;第一級的負載即為第二級的輸入阻抗,因此第一級的含負載實際電壓增益為:
同理,條件中未給出第二級的負載大小,故可視負載阻抗為無窮大的理想負載,因此第二級的含負載實際電壓增益為:
(4)系統總增益AvT為:
可見,級聯後的電壓放大倍數比單個放大器大大增加。
3. 共射-共基級聯
共射放大電路的輸入阻抗較高,一般可作為級聯繫統的第一級,而共基放大電路的主要作用是提供更好的高頻性能,關於共基電路的頻率響應我們在後面的頻率響應章節細講。這裡我們僅僅需要掌握級聯放大電路的計算方法就可以了。
下圖是一個概念比較清楚的共射-共基級聯結構:
圖4-09.03
不過實際中常常會將一些電路稍作變形,這個你要能看得出來:
圖4-09.04
上圖中,靠下的Q1為第一級共射放大,上面的Q2為第二級的共基放大。這樣做的好處是不需要像前面的概念電路那樣配npn與pnp兩種不同類型的BJT晶體管,這裡只要同一種類型的npn晶體管就可以了。在實際應用中,可以降低生產成本。下麵我們通過一個案例來說明共射-共基級聯放大電路的計算方法。
案例4-9-3:對於下圖的共射-共基級聯放大電路,試求:(1)電路的靜態工作點;(2)每一級的輸入阻抗Zi、輸出阻抗Zo、空載電壓放大倍數AvNL;(3)系統實際總電壓增益AvT。
圖4-09.a3
解:(1)各個直流參量計算如下:
然後驗證2個BJT是否都工作於放大區:
VCE1>VCEsat1(共射CE飽和電壓一般為0.3V左右),故Q1確實工作於放大區。
VCE2>VCEsat2(共基CE飽和電壓一般為0V),故Q2確實工作於放大區。
(2)先計算re:
第一級共射電路的輸入阻抗Zi1為:
第一級的輸出阻抗Zo1按照公式應為:
第一級共射電路不存在顯式的RC1,但在小信號交流等效電路中,Q1的集電極接的是Q2的re2然後re2在另一端接交流地,因此Q2的re2就相當於第一級的集電極電阻RC1:
第一級的空載電壓放大倍數AvNL1為:
第二級共基電路的輸入阻抗Zi2為:
第二級的輸出阻抗Zo2(按我們先前對共基電路的分析)近似於無窮大:
第二級的空載電壓放大倍數AvNL2為:
(3)由於條件中沒有給出信號源內阻和負載阻值,故視為理想信號源(RS=0)和理想負載(RL=∞):
這裡比較特殊的第一級和第二級之間的負載效應的分析,由於第一級共射電路的輸出電阻由re2產生,第二級的共基電路的輸入電阻也由re2產生,因此可視為所有的電壓都吃在了re2上,第一級輸出信號到第二級的輸入並沒有被分壓,因此實際總電壓放大倍數AvT為:
你可能會感到有點疑惑,第一級共射放大電路的電壓增益為1,有什麼意義?其實,這個設計主要是為了降低第一級的密勒效應輸入電容,使系統的高頻響應性能更好。關於密勒效應電容,這個我們以後在頻率響應章節再細講。
歡迎關註本博公眾號,可方便在手機端訪問和索引本博技術文章:
( end of 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