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查詢 版本要求 MySQL 4.1引入了對子查詢的支持,所以要想使用 本章描述的SQL,必須使用MySQL 4.1或更高級的版本。 SELECT語句 是SQL的查詢。迄今為止我們所看到的所有 SELECT 語句 都是簡單查詢,即從單個資料庫表中檢索數據的單條語句。 查詢(query) 任何SQL語 ...
子查詢
版本要求 MySQL 4.1引入了對子查詢的支持,所以要想使用
本章描述的SQL,必須使用MySQL 4.1或更高級的版本。
SELECT語句 是SQL的查詢。迄今為止我們所看到的所有 SELECT 語句
都是簡單查詢,即從單個資料庫表中檢索數據的單條語句。
查詢(query) 任何SQL語句都是查詢。但此術語一般指 SELECT
語句。
SQL還允許創建子查詢(subquery),即嵌套在其他查詢中的查詢。
為什麼要這樣做呢?
利用子查詢進行過濾
本書所有章中使用的資料庫表都是關係表。訂單存儲在兩個表中。對於包含訂單號、客戶ID、
訂單日期的每個訂單, orders 表存儲一行。各訂單的物品存儲在相關的
orderitems 表中。 orders 表不存儲客戶信息。它只存儲客戶的ID。實際
的客戶信息存儲在 customers 表中
現在,假如需要列出訂購物品 TNT2 的所有客戶,應該怎樣檢索?下
面列出具體的步驟
(1) 檢索包含物品 TNT2 的所有訂單的編號。
(2) 檢索具有前一步驟列出的訂單編號的所有客戶的ID。
(3) 檢索前一步驟返回的所有客戶ID的客戶信息
上述每個步驟都可以單獨作為一個查詢來執行。可以把一條 SELECT
語句返回的結果用於另一條 SELECT 語句的 WHERE 子句
也可以使用子查詢來把3個查詢組合成一條語句。
第一條 SELECT 語句的含義很明確,對於 prod_id 為 TNT2 的所有訂單物
品,它檢索其 order_num 列。輸出列出兩個包含此物品的訂單:
下一步,查詢具有訂單 20005 和 20007 的客戶ID。利用第7章介紹的 IN
子句,編寫如下的 SELECT 語句:
現在,把第一個查詢(返回訂單號的那一個)變為子查詢組合兩個
查詢。請看下麵的 SELECT 語句
在 SELECT 語句中,子查詢總是從內向外處理。在處理上面的
SELECT 語句時,MySQL實際上執行了兩個操作。
格式化SQL 包含子查詢的 SELECT 語句難以閱讀和調試,特
別是它們較為複雜時更是如此。如上所示把子查詢分解為多行
並且適當地進行縮進,能極大地簡化子查詢的使用。
為了執行上述 SELECT 語句,MySQL實際上必須執行3條 SELECT
語句。最裡邊的子查詢返回訂單號列表,此列表用於其外面的
子查詢的 WHERE 子句。外面的子查詢返回客戶ID列表,此客戶ID列表用於
最外層查詢的 WHERE 子句。最外層查詢確實返回所需的數據。
可見,在 WHERE 子句中使用子查詢能夠編寫出功能很強並且很靈活的
SQL語句。對於能嵌套的子查詢的數目沒有限制,不過在實際使用時由於
性能的限制,不能嵌套太多的子查詢
雖然子查詢一般與 IN 操作符結合使用,但也可以用於測試等於( = )、
不等於( <> )等
子查詢和性能 這裡給出的代碼有效並獲得所需的結果。但
是,使用子查詢並不總是執行這種類型的數據檢索的最有效
的方法。
作為計算欄位使用子查詢
使用子查詢的另一方法是創建計算欄位。假如需要顯示 customers
表中每個客戶的訂單總數。訂單與相應的客戶ID存儲在 orders 表中。
為了執行這個操作,遵循下麵的步驟。
(1) 從 customers 表中檢索客戶列表。
(2) 對於檢索出的每個客戶,統計其在 orders 表中的訂單數目。
正如前兩章所述,可使用 SELECT COUNT ( ) 對錶中的行進行計數,並
且通過提供一條 WHERE 子句來過濾某個特定的客戶ID,可僅對該客戶的訂
單進行計數。例如,下麵的代碼對客戶 10001 的訂單進行計數:
為了對每個客戶執行 COUNT() 計算,應該將 COUNT(*) 作為一個子查
詢。請看下麵的代碼
這 條 SELECT 語 句 對 customers 表 中 每 個 客 戶 返 回 3 列 :
cust_name 、 cust_state 和 orders 。 orders 是一個計算欄位,
它是由圓括弧中的子查詢建立的。該子查詢對檢索出的每個客戶執行一
次。在此例子中,該子查詢執行了5次,因為檢索出了5個客戶
相關子查詢(correlated subquery) 涉及外部查詢的子查詢
種類型的子查詢稱為相關子查詢。任何時候只要列名可能有多義
性,就必須使用這種語法(表名和列名由一個句點分隔)。為什麼這樣?
我們來看看如果不使用完全限定的列名會發生什麼情況:
顯然,返回的結果不正確(請比較前面的結果),那麼,為什麼
會這樣呢?有兩個 cust_id 列,一個在 customers 中,另一個在
orders 中,需要比較這兩個列以正確地把訂單與它們相應的顧客匹配。
如果不完全限定列名,MySQL將假定你是對 orders 表中的 cust_id 進行
自身比較。而 SELECT COUNT(*) FROM orders WHERE cust_id = cust_id;
總是返回 orders 表中的訂單總數(因為MySQL查看每個訂單的 cust_id
是否與本身匹配,當然,它們總是匹配的)。
雖然子查詢在構造這種 SELECT 語句時極有用,但必須註意限制有歧
義性的列名
不止一種解決方案 正如本章前面所述,雖然這裡給出的樣
例代碼運行良好,但它並不是解決這種數據檢索的最有效的
方法
逐漸增加子查詢來建立查詢 用子查詢測試和調試查詢很有
技巧性,特別是在這些語句的複雜性不斷增加的情況下更是如
此。用子查詢建立(和測試)查詢的最可靠的方法是逐漸進行,
這與MySQL處理它們的方法非常相同。首先,建立和測試最
內層的查詢。然後,用硬編碼數據建立和測試外層查詢,並且
僅在確認它正常後才嵌入子查詢。這時,再次測試它。對於要
增加的每個查詢,重覆這些步驟。這樣做僅給構造查詢增加了
一點點時間,但節省了以後(找出查詢為什麼不正常)的大量
時間,並且極大地提高了查詢一開始就正常工作的可能性。
本章學習了什麼是子查詢以及如何使用它們。子查詢最常見的使用
是在 WHERE 子句的 IN 操作符中,以及用來填充計算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