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AM數據格式解析 Raw格式是sensor的輸出格式,是未經處理過的數據,表示sensor接受 到的各種光的強度。 Raw數據在輸出的時候是有一定的順序的,一般為以下四種: 00: GR/BG 01: RG/GB 10: BG/GR 11: GB/RG 為什麼每種情況里有兩個G分量呢?這時因為人的 ...
RAM數據格式解析
Raw格式是sensor的輸出格式,是未經處理過的數據,表示sensor接受 到的各種光的強度。
Raw數據在輸出的時候是有一定的順序的,一般為以下四種:
- 00: GR/BG
- 01: RG/GB
- 10: BG/GR
- 11: GB/RG
為什麼每種情況里有兩個G分量呢?這時因為人的眼睛對綠色比較敏感,所以增加了對綠色的採樣。其中每個分量代表一個piexl。所以GR/BG就代表四個piexl,在物理sensor上就表示4個晶體管,用一個晶體管只採樣一個顏色分量,然後通過插值計算得到每個piexl,這樣做的主要目的是降低功耗。
sensor輸出的數據一般要送到ISP中處理才會得到一個好的效果,這就需要ISP知道sensor輸出的raw數據的順序與大小,其中順序一般通過配置ISP的pattern寄存器來實現,大小一般配置在ISP的輸入格式控制寄存器中。
下麵說以下raw數據幾種常用的格式:
RAW8:
Raw8即是用8bits表示G/R/B/G中的一個分量,而不是使用8bits表示RG/GB四個分量。在sensor中,為了降低功耗,使用一個晶體來表示一種顏色,然後利用差值計算出相鄰像素的值。
Raw10:
Raw10就是使用10bit表示上述的一個G/R/B/G,但是數據中是16bit的,高6位沒用。
Raw12:
Raw12: 就是使用12bit表示上述的一個G/R/B/G,但是數據中是16bit的,高4位沒用。
看raw數據的工具
看raw數據工具有很多,再此我只介紹我使用的三款:
1 > picasa
Google 的免費圖片管理工具Picasa,數秒鐘內就可找到並欣賞電腦上的圖片。 Picasa 原為獨立收費的圖像管理、處理軟體,其界面美觀華麗, 功能實用豐富。後來被 Google 收購併改為免費軟體, 成為了 Google 的一部分,它最突出的優點是搜索硬碟中的相片圖片的速度很快,當你輸入一個字後,準備輸入第二個字時,它已經即時顯示出搜索出的圖片。不管照片有多少,空間有多大,幾秒內就可以查找到所需要的圖片.
使用比較簡單,將文件尾碼名修改為raw,然後拖到軟體中即可。
2>irfanview
僅僅不到2M的小軟體,功能卻能與體積大到幾十M的ACDSee相媲美!這個軟體就是IrfanView。圖片、音頻、視頻瀏覽,圖片批量格式轉換、批量重命名,JPE圖片無損旋轉等只是IrfanView最基本的功能。IrfanView是世界第一個支持多頁Gif動畫的Windows圖像查看器,另外強大的插件外掛功能、自定義皮膚功能以及多種熱鍵支持讓你可以定製一個完全屬於自己的IrfanView!
使用時,需要將文件尾碼名改為raw,然後拖到軟體中,填入raw的長寬,然後選擇depth,主要是選擇pattern,需要知道raw數據是RG/GB等的順序。這個軟體有個問題就是打開的raw數據是上下顛倒的。
3>photoshop
功能強大,不需多言。這裡只說一下怎樣使用其看raw數據:
首先打開raw數據,在彈出的對話框中填入寬度,然後選擇通道為1,如果是raw10,depth選擇16,然後選擇IBM,打開,發現是一張全黑的圖片,然後選擇:濾鏡->其他->自定義。。。"在彈出的對話框中將中間的白框填入64,其他填入0,即可得到raw圖,不過圖片是黑白的,但是正反是正常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