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常用熱鍵 【Tab】它具有“命令補全”與“文件補全”的功能【Ctrl+C】中斷執行中的程式組合鍵【Ctrl+d】鍵盤輸入結束。也可以用來替代 exit 2、Linux 常用編輯器 vi 和 vim vi 編輯器(vim 大同小異) (1)一般模式 【可以 刪除,複製,粘貼】 (2)編輯模式【可以 ...
1、常用熱鍵
【Tab】它具有“命令補全”與“文件補全”的功能
【Ctrl+C】中斷執行中的程式組合鍵
【Ctrl+d】鍵盤輸入結束。也可以用來替代 exit
2、Linux 常用編輯器 vi 和 vim
vi 編輯器(vim 大同小異)
(1)一般模式 【可以 刪除,複製,粘貼】
(2)編輯模式【可以 刪除,複製,粘貼,無法編輯內容,按下i l o O a A r R任何一個健才會進入編輯模式,要回到一般模式按Esc】
3、Linux 目錄配置
1、根目錄(/)
根目錄(/)所在分區應該越小越好,且應用程式所安裝的軟體最好不要與根目錄放在同一個分區內,保持根目錄越小越好。如此不但性能較好,根目錄所在的文件系統也比較不容易發生問題
2、執行文件目錄(/bin)
系統有很多放置執行文件的目錄,但 /bin 比較特殊。因為 /bin 放置的是在單用戶維護模式下還能被操作的命令。在 /bin 下麵的命令可以被 root 與一般賬號所使用,主要有 cat,chmod,chown,date,mv,mkdir,cp,bash 等常用的命令。
3、開機文件目錄(/boot):
這個目錄主要放置開機會使用到的文件,包括 Linux 內核文件以及開機菜單與開機所需配置文件等。
4、驅動設備目錄(/dev)
在 Linux 系統上,任何設備與介面設備都是以文件的形式存在於這個目錄當中的。你只要通過訪問這個目錄下麵的某個文件,就等於訪問某個設備。比較重要的文件有 /dev/null,/dev/zero,/dev/tty 等。
5、配置文件目錄(/etc)
系統主要的配置文件幾乎都放置在這個目錄內,例如人員的賬號密碼文件、各種服務的起始文件等。一般來說,這個目錄下的各個文件屬性是可以讓一般用戶查閱的,但只有 root 有權利修改。比較重要的文件有 /etc/init.d,/etc/inittab,/etc/sysconfig 等。
6、用戶主文件夾(/home)
這是系統預設的用戶主文件夾(home directory)。在你創建一個一般用戶賬號時,預設的用戶主文件夾都會規範到這裡來。~ 代表當前用戶的主文件夾。
7、系統函數庫(/lib)
系統的函數庫非常多,而 /lib 放置的則是在開機時會用到的函數庫,以及在 /bin 或 /sbin 下麵的命令會調用的函數庫而已。
* 你可以把函數庫想象成是“外掛”,某些命令必須要有這些“外掛”才能夠順利完成程式的執行之意。
8、第三方軟體安裝目錄(/opt)
這個目錄是用於安裝第三方應用程式的,可以由用戶自己指定安裝位置。當需要卸載第三方應用程式時,可以直接刪除安裝目錄,而不影響系統其它任何設置。
9、管理員主文件夾(/root)
系統管理員(root)的主文件夾。之所以放在這裡,是因為如果進入單用戶維護模式而僅掛載根目錄時,該目錄就能夠擁有root的主文件夾,所以我們會希望root的主文件夾與根目錄放置在同一個分區中。
10、服務數據存放目錄(/srv)
srv 可以視為“service”的縮寫,是一些網路服務啟動之後,這些服務所需要取用的數據目錄。常見的服務例如 WWW、FTP 等。舉例來說,WWW 服務需要的網頁數據就可以放置在 /srv/www/ 里。
11、虛擬文件系統目錄(/proc)
這個目錄本身是一個虛擬文件系統(virtual filesystem)。它放置的數據都是在記憶體當中,例如系統內核、進程、外部設備以及網路狀態等。因為這個目錄下的數據都是在記憶體當中的,所以本身並不占任何硬碟空間。
12、虛擬文件系統目錄(/sys)
這個目錄其實跟 /proc 非常類似,也是一個虛擬的文件系統,主要也是記錄與內核相關的信息。包括目前已載入的內核模塊與內核檢測到的硬體設備信息等。這個目錄同樣不占硬碟容量。
13、系統軟體資源目錄(/usr)
很多小白都會誤以為 /usr 是 user 的縮寫,其實 usr 是 Unix Software Resource 的縮寫,也就是 “UNIX 操作系統軟體資源” 所放置的目錄,而不是用戶的數據,這點需要註意。
5、sudo 指令
執行root 的指令。且需要用戶輸入自己的秘密,因此多人共同管理一部主機時,至少root密碼不會留出去!
6、軟體安裝( RPM, SRPM 與 YUM 功能)
distribution 代表 | 軟體管理機制 | 使用指令 | 線上升級機制(指令) |
Red Hat/Fedora | RPM | rpm, rpmbuild | YUM (yum) |
Debian/Ubuntu | DPKG | dpkg | APT (apt-get) |
rpm 安裝
rpm -ivh package_name
rpm -ivh rp-pppoe-3.5-32.1.i386.rpm 安裝一個
rpm -ivh a.i386.rpm b.i386.rpm 安裝多個(用空格分開)
rpm -ivh http://xxxx/pkgname.rpm 安裝網路上的(常用)
rpm -e --nodeps 要卸載的軟體包
選項不參數:
-i :install 的意思
-v :察看更紳部的安裝信息畫面
-h :以安裝信息列顯示安裝迚度
yum 安裝
yum list xxx* 查詢軟體 yum install 安裝的軟體 yum update 接要升級的軟體,若要整個系統都升級,就直接 update 即可 yum remove xxx 移除軟體
7、常用命令
(1)目錄及路徑
. 代表此層目錄 .. 代表上一層目錄 - 代表前一個工作目錄 ~ 代表“目前用戶身份”所在的主文件夾
cd: 切換目錄
pwd: 顯示當前目錄
mkdir: 新建一個新的目錄
rmdir:刪除一個空的目錄,ps:只能是空目錄
mkdir -p test1/test2/test3 直接遞歸創建所需路徑
mkdir -m 711 test 創建文件夾許可權
rmdir -p test1/test2/test3 可以直接刪除
(2)複製
cp /var/log/wtmp wtmp2 #將wtmp 複製 重名名wtmp2(PS:複製的許可權,創建時間會改變) cp -a /var/log/wtmp wtmp2 #將wtmp 複製 重名名wtmp2(PS:完全複製,許可權,創建時間一致) cp -i /var/log/wtmp wtmp2 --如果當前地址存在此文件會詢問是否覆蓋 cp -p /var/log/wtmp wtmp2 --連同文件屬性一起複制過去,而非使用預設屬性 cp -r /test/ /test2 --遞歸持續複製,用於目錄複製行為 cp -r elasticsearch-6.5.4/* /home/elasticsearch6.5.4
(3)移動/剪切
mv bashrc mvtest 將某個文件bashrc 移動到某個目錄中
mv mvtest mvtest2 重命名
(4)關機命令
shutdown -h now # 立刻關機 shutdown -h 0 #立刻關機 shutdown -h 20:15 #系統將在今天指定時間關機 shutdown -r now #立即重啟 shutdown -r +10 '要重啟伺服器了' #再過10分鐘系統重啟,顯示後面的信息給所有線上用戶 shutdown -k now '伺服器警告信息' # 僅僅發出警告信息參數,系統不會關機
(5)文件許可權
chgrp #改變文件所屬用戶組 chown #改變文件所有者 chmod #改變文件的許可權 r : 4 #讀取許可權(對應的數字許可權) w : 2 #寫的許可權 x : 1 #執行許可權 rwx=4+2+1=7 -777 #最大許可權
(6)查找
find / -name *.sh
(7)下載(wget)
yum install wget #安裝
# 下載指定地址 wget https://nginx.org/download/nginx-1.16.0.tar.gz # -c 斷點續傳 wget -c https://nginx.org/download/nginx-1.16.0.tar.gz #批量下載的情形,把所有需要下載文件的地址放到 filename.txt 中,然後 CentOS wget 就會自動為你下載所有文件了 wget -i filename.txt
(8)解壓
tar -xvzf pip-10.0.1.tar.gz #把war包複製到ROOT文件下麵,解壓縮:jar -xvf xxxx.war
(9)查看埠號占用
lsof -i:埠號
(10)查看埠號占用
1、ps 命令用於查看當前正在運行的進程,grep 是搜索 例如: ps -ef | grep java,表示查看所有進程里 CMD 是 java 的進程信息 2、ps -aux | grep java,-aux 顯示所有狀態 3. kill 命令用於終止進程,-9 表示強迫進程立即停止,例如: kill -9 [PID]
(11)防火牆(CentOS firewalld)
1.firewalld的基本使用
#啟動:
systemctl start firewalld
#關閉:
systemctl stop firewalld
#查看狀態:
systemctl status firewalld
#開機禁用:
systemctl disable firewalld
開機啟用:
systemctl enable firewalld
2.systemctl是CentOS7的服務管理工具中主要的工具,它融合之前service和chkconfig的功能於一體。
#啟動一個服務: systemctl start firewalld.service #關閉一個服務: systemctl stop firewalld.service #重啟一個服務: systemctl restart firewalld.service #顯示一個服務的狀態: systemctl status firewalld.service #在開機時啟用一個服務: systemctl enable firewalld.service #在開機時禁用一個服務: systemctl disable firewalld.service #查看服務是否開機啟動: systemctl is-enabled firewalld.service #查看已啟動的服務列表: systemctl list-unit-files|grep enabled #查看啟動失敗的服務列表: systemctl --failed
3.配置firewalld-cmd
#查看版本: firewall-cmd --version #查看幫助: firewall-cmd --help #顯示狀態: firewall-cmd --state #查看所有打開的埠: firewall-cmd --zone=public --list-ports #更新防火牆規則: firewall-cmd --reload #查看區域信息: firewall-cmd --get-active-zones #查看指定介面所屬區域: firewall-cmd --get-zone-of-interface=eth0 #拒絕所有包: firewall-cmd --panic-on #取消拒絕狀態: firewall-cmd --panic-off #查看是否拒絕: firewall-cmd --query-panic
4.配置firewalld 埠
#添加 firewall-cmd --zone=public --add-port=80/tcp --permanent (--permanent永久生效,沒有此參數重啟後失效) #重新載入 firewall-cmd --reload #查看 firewall-cmd --zone=public --query-port=80/tcp #刪除 firewall-cmd --zone=public --remove-port=80/tcp --perman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