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bjective-C語言的動態性主要體現在以下3個方面 (1)動態類型:運行時確定對象的類型。 (2)動態綁定:運行時確定對象的方法。 (3)動態載入:運行時載入需要的資源或者或代碼模塊。 一、動態類型 動態類型指對象指針類型的動態性,具體地說就是使用id類型將對象的類型推遲到運行時才確定,由賦給 ...
Objective-C語言的動態性主要體現在以下3個方面
(1)動態類型:運行時確定對象的類型。
(2)動態綁定:運行時確定對象的方法。
(3)動態載入:運行時載入需要的資源或者或代碼模塊。
一、動態類型
動態類型指對象指針類型的動態性,具體地說就是使用id類型將對象的類型推遲到運行時才確定,由賦給它的對象類型決定該對象類型(說起來怎麼這麼繞口),也就是說id修飾的對象是動態類型對象,其他在編譯期指明類型的為靜態類型對象,所以開發中如果不是涉及到多態,儘量還是使用靜態的類型,這樣編寫錯誤,編譯器會提前查出問題,可讀性更高一點。
//編譯時認為是NSString,這是賦值了一個NSData對象編譯器會給出警告信息:Incompatible pointer types initializing 'NSString *' with an expression of type 'NSData *' NSString *testObject = [[NSData alloc]init]; //編譯其認為是NSString,所以允許使用NSString的方法,不會有警告和錯誤, [testObject stringByAppendingString:@"string"]; //編譯期不允許使用NSData的方法,錯誤提示;No visible @interface for 'NSString' declares the selector 'base64EncodedDataWithOptions:' [testObject base64EncodedDataWithOptions:NSDataBase64Encoding64CharacterLineLength];
如以上代碼,testObject在編譯時,指針的類型是NSString,也就是說編譯時期是被當做一個NSString類型來處理,編譯器在類型檢查時發現類型不匹配會給出警告信息,testObject在運行時,指針指向的是一個NSData對象,因此如果指針調用了NSString的方法,那麼雖然編譯通過了,但運行時會出現崩潰,
二、動態綁定
動態綁定是建立在動態類型的基礎之上,在OC的消息分發機制下將要執行的方法推遲到運行時才確定,可以動態的添加方法。也就是說一個OC對象是否調用某個方法不是在編譯器確定的,方法的調用不和代碼綁定在一起,而是到了運行時根據發出的具體消息,才去動態的確定需要調用的代碼。
三、動態載入
動態載入分為兩部分:動態資源的載入(如:圖片資源),代碼模塊的載入;這些都是在運行時根據需要有選擇性的添加到程式中的,是一種代碼和資源的“懶載入”模式,這樣降低編譯時期對記憶體的開銷,提供程式的性能。
如:資源在動態載入圖片進行屏幕適配時,因為同一個圖片對象可能會準備幾種不同解析度的圖片資源,程式就會根據當前機型動態的選擇對應解析度的圖片,如:@1x,@2x,@3x的。
四、消息傳遞機制
在OC中,方法的調用不能再去理解為對象調用其方法,而是要理解成對象接收消息。消息的發送採用“動態綁定”的機制,具體會調用那個方法直到運行時才確定。方法的調用其實就是告訴對象要做些什麼事,給對象發送一個消息,對象為就是接收者recevier,調用的方法及其參數就是消息message,如果要給一個對象傳遞消息,可以表示為:[receiver message:xxx]。
在消息傳遞機制中,當開發者編寫[receiver message:xxx]語句進行發送消息後,編譯器都會將其轉換成objc_msgSend C語言的發送格式。格式為:
void objc_msgSend(id self, SEL sel ...);
這個函數參數可變,第一個參數填入消息的接收者,第二個參數傳入的是消息,後面可以跟一下可選的消息參數。有了這些參數,objc_msgSend就能根據接收者的isa指針,到其對象的方法列表中以sel 的名稱尋找對應的方法。若找到對應的方法,就會轉到它的實現代碼執行,如果找不到,就去父類中尋找,如果找到了根類還是無法找到對應的方法,說明接收者對象無法響應該消息,那麼就會觸發消息轉發機制,給開發者一次補救程式的機會。
五、消息轉發機制
如果在消息傳遞過程中,接收者無法響應收到的消息,那麼就會觸發到消息轉發機制。
消息轉發提供了3道防線,任何一個起了作用,都能補救此次消息轉發。依次為:
(1)動態的補加方法的實現
+(BOOL)resolveClassMethod:(SEL)sel
+(BOOL)resolveInstanceMethod:(SEL)
(2)直接返回消息到轉發到的對象(就是將消息發送到另一個對象去處理)
-(id)forwardingTargetForSelector:(SEL)aSelector
(3)手動生成簽名並轉發給另外一個對象
-(NSMethodSignature *)methodSignatureForSelector:(SEL)aSelector -(void)forwardInvocation:(NSInvocation *)anInvocation
六、OC的編譯時和運行時都做了哪些工作?
編譯時:該階段,編譯器對語言進行編譯,編譯器只會對語言進行最基本的檢查報錯、語法分析等,並將程式代碼翻譯成電腦能夠識別的語言。那編譯通過了,是不是就可以成功執行呢?你太單純了,想的美。
運行時:程式通過了編譯之後,就會將編譯好的代碼轉載到記憶體中,這時候就會對類型進行檢查,不僅僅是簡單的掃描分析,此時若出現問題,程式可就Game Over了。
編譯時就是一個靜態的階段,類型明顯錯誤,就會被直接檢查出來,運行時時動態的階段,會將程式與開發環境結合起來。
OC是動態運行時語言,主要指的是OC語言的動態性。
動態性即OC的動態類型、動態綁定、動態載入,將對象類型的確定、方法調用的確定、代碼和資源的轉載推遲到運行時記性,靈活方便。
Runtime的相關內容之前在一篇博客中已經寫過:https://www.cnblogs.com/xjf125/p/101544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