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主要講解基於Linux環境的Redis服務搭建,Redis服務配置、客戶端訪問和防火強配置等技術,適合具有一定Linux基礎和Redis基礎的讀者閱讀。 一 Redis服務搭建 1.在根路徑建立目錄 myredis mkdir myredis 2.進入myredis目錄 cd myredis ...
本篇文章主要講解基於Linux環境的Redis服務搭建,Redis服務配置、客戶端訪問和防火強配置等技術,適合具有一定Linux基礎和Redis基礎的讀者閱讀。
一 Redis服務搭建
1.在根路徑建立目錄 myredis
mkdir myredis
2.進入myredis目錄
cd myredis/
3.Redis搭建
(1)下載Redis
wget http://download.redis.io/releases/redis-5.0.4.tar.gz
(2)解壓Redis包
tar xzf redis-5.0.4.tar.gz
(3)切換到(2)解壓的包
cd redis-5.0.4
(4)編譯包
make
二 Redis服務配置
Redis服務相關配置,主要集中在Redis.conf文件中。 在除此配置Redis服務時,有六個參數是比較重要的:requirepass, bind,port,protected-mode,daemonize,logfile
1.requirepass:配置redis登錄密碼
redis.conf中,requirepass參數預設是不需要的,即不需要密碼登錄。
這裡,我將其更改為123456
2.bind:配置ip
redis.conf中,bind預設綁定的ip為127.0.0.1
為了讓遠程能夠訪問,請使用Linux伺服器ip地址代替,查看ip命令:ifconfig
3.port:配置埠號
redis.conf預設埠號為6379,你可以改為你自己的埠號
如下更改為6399
4.protected-mode:設置保護模式
redis.conf的protected-mode預設是開啟保護模式的,需要更改為非開啟模式
如下設置為不保護模式
5.daemonize
daemonize表示是否在後臺啟動redis-server,預設表示為非在後臺啟動服務,將其設置為後臺運行
6.logfile
redis.conf的logfile表示redis的配置文件,大家可以理解為sl4j.log等日誌文件,
創建文件:myredis.log
vim /myredis/redis-5.0.4/myredis.log
配置logfile參數,其路徑為myredis.log路徑
三 防火牆配置
如下為防火前配置的基本流程
1.查看防火牆狀態
防火牆狀態為running或not running,若非running,則設置為running
2.向防火牆添加開放埠
firewall-cmd --permanent --zone=public --add-port=6399/tcp
--permanet參數表示永久,否則表示臨時
3.載入配置
firewall-cmd --reload
4.查看開啟的埠
firewall-cmd --permanent --zone=public --list-ports
5.啟動redis服務
需要註意的是,啟動服務時,要帶上redis配置文件
src/redis-server redis.conf
查看配置文件,發現redis已經啟動成功
四 訪問Redis服務
1.通過xshell訪問
src/redis-cli -h 192.168.202.134 -p 6399 -a 123456
如下為成功訪問redis的截圖
測試一下:
2.通過redisDeskManager來訪問redis服務
打開db0,就能看到剛纔set 的name
關於redis客戶端工具,目前市場上還是比較多的,這裡我推薦兩款:
RedisDeskManager和RedisClient
五 相關命令
(1)關閉redis服務
redis-cli -h ip -p port shutdown
六 參考文獻
【01】redis.cn
【02】redis.i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