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運算符邏輯運算and:兩邊都真則真or:有真則真not:非假是真順序:()>==>not==>and>=or二.while.. elsewhile 條件: 代碼塊else: 當條件為假的時候執行三.主要內容1.編碼 1.最早的電腦編碼是ASCII,美國人創建的,包含了英文字母(大小寫字母). ...
一.運算符
邏輯運算
and:兩邊都真則真
or:有真則真
not:非假是真
順序:()>==>not==>and>=or
二.while.. else
while 條件:
代碼塊
else:
當條件為假的時候執行
三.主要內容
1.編碼
1.最早的電腦編碼是ASCII,美國人創建的,包含了英文字母(大小寫字母). 數字. 標點等特殊符號+-*/$&
128個碼位 2**7 在此基礎上加上了一位 2**8
2.GBK 國標碼 16位.2個直接(雙位元組字元)
3.Unicode 萬國碼 usc-2 16位 2個位元組 usc-4 32位,4個位元組
4.utf-8:英文 8 bit 1位元組
歐洲文字 16bit2個位元組
中文24bit 3個位元組
8bit=1byte
1024byte=1kb
2.python基本數據類型
1.int 整數.主要用來進行數學運算
bit_length().計算整數在記憶體中占用的二進位碼的長度
2.str 字元串,可以保存少量數據併進行相應的操作
1.str索引和切片:
索引:起始下標是0(從左往右),(-1)從右往左
切片:s[起始位置:結束位置:步長]
特點:顧頭不顧尾
2.字元串的常用操作:常用方法
字元串不可變
1.upper()/lower() 轉換大小寫
ret=s1.lower()
print(ret)
2.strip() 去掉空格
s2=" alex wusir haha "
ret=s2.strip() #去掉左右兩端的空格
username=input("用戶名").strip() #去掉空格
s3="馬衚衕設定是的撒大所多馬衚衕"
print(s3.strip("馬衚衕")) #去掉左右兩邊的馬衚衕
3.replace()替換
s4="jack_chen_taobao_mark_zhan"
ret=s4.repalce('jack','詹姆士') #把jack替換成詹姆士
print(ret) #print(s4)是無變化,print(ret)才會變
4.split() 切割
s5="Jack,tom,chen,taoabo"
lst=s5.split(",") 字元串切割,根據,進行切割,切完的東西是列表,列表裡面裝的是字元串
print(lst)
s6="網王啥的撒的環境是滴是滴網王所得稅網王"
lst=s6.split("網王") #['','啥的撒的環境是滴是滴','所得稅','']
#如果切割符在左右兩邊,一定會出現空字元串,請註意
5.format() 格式化輸出
s7="我叫%s,今年%d歲了,我喜歡%s" %('jack',18,'馬克思')
s7="我叫{},今年{}歲了,我喜歡{}" .format("jack",18,"馬克思") #按位置格式化
s7="我叫{0},今年{2}歲了,我喜歡{詹姆士}" .format("jack",18,"馬克思") #指定位置
s7="我叫{name},今年{age}歲了,我喜歡{singer}" .format(name="jack",age=18,singer="劉歡") #指定關鍵字
6.startswith() 判斷是否以xxx開頭
7.find() 查找.找不到返回-1
ret1=s5.find("tom")
ret2=s5.find("c",8,22) #切片找 從8到22,a出現的位置
ret3=s5.index("jack") #求索引的位置,找不到會報錯
8.len() 內置函數.直接使用,不用點操作,直接求字元串長度
s8="我愛學習,學習不愛我"
ret=len(s8) #計算字元串的長度
print(ret)
3.迭代
for 變數 in 可迭代對象:
迴圈體
else:
for c in s:把s中的每個字元交給前面的c
print(c)
3.bool 判斷真假,Ture,False
類型轉換:
1.想轉換成什麼類型,就用什麼包裹起來
2.帶空的是False,不帶空的是True
4.list 列表,存儲大量數據,用[]表示,["大東哥","大喜哥"]
增刪改查
列表可以裝大量的數據,不限制數據類型,表示方式:[]方括弧中每一項用,隔開
列表和字元串一樣,也有索引和切片
常用的功能:
1.增:append(),insert(),extend()
2.刪:remove() pop(),del,clear()
3.改:索引切片修改
4.查詢:
for 變數 in 可迭代對象:
迴圈體
else:
操作
常用的方法:
1.len()求長度
2.count()計數
3.sort(reverse=True)排序
4.reverse() 翻轉
list的嵌套
降維操作
5.tuple 元祖,不可以發生改變 用()表示
不可變的列表,制度列表,有索引和切片.
不可變的是它內部的子元素.如果子元素是列表.列表中的元素是可變的
解構,解包
a,b=1,2
range(10) 0-9
range(5,10) 5-9
range(5,10,3) 5,8
數數
有一個參數:結束為止
兩個參數:1.起始位置,2.結束位置
三個參數:1.起始位置,2.結束位置3.步長
6.dict 字典,一對一的存儲數據.存儲key:value 鍵值對,根據key來計算hash值,找到對應的記憶體地址
key必須是可hash的.不可變的.int,str,元組,bool
key:value{"辰東":"大東哥","喜洋洋":"大喜哥"}
操作:
增加: dict[key]=value
setdefault(key,value)
刪除: pop(key), del,popitems(),clear()
修改:dict[key]=value
查詢:dict[key],get(key,預設值),
setdefault() 先執行新增的那個流程.然後,獲取到key所對應的值.
常規操作:
keys()獲取所有的key.返回的像個列表
vaules() 獲取所有的value
items() 獲取所有的key,value,裝成元組.返回列表[(key,value),(key,value)]
通過items()獲取的是k,v
for k,v in dict.items():
直接迴圈遍歷,拿到的是key
for k in dict:
7.set集合,保存大量數據,元素是不可以重覆,無序的,
裡面的元素必須是hash的(int,str,tuple,bool).但是set本身是不可hash的,set本身是可變的.
其實就是不保存value的dict,只保存key,set也用{}表示
1.增加
s={"劉嘉玲","關之琳","王祖賢"}
s.add("鄭裕玲")
print(s)
s.add("鄭裕玲") #重覆的不會添加
s={"劉嘉玲","關之琳","王祖賢"}
s.update("鄭裕玲") #迭代更新
print(s)
s.update(["鄭裕玲","李丹蕊","李丹蕊"])
print(s)
2.刪除
s={"劉嘉玲","關之琳","王祖賢","鄭裕玲","李丹蕊"}
item=s.pop() #隨機彈出一個
print(s)
print(item)
s.remove("關之琳") #直接刪除元素,不存在會報錯
print(s)
s.clear() #清空,如果原本是空,列印是set()
3.修改
沒法直接修改,沒有索引,索引先刪除,後修改
s={"劉嘉玲","關之琳","王祖賢","鄭裕玲","李丹蕊"}
s.remove("劉嘉玲")
s.add("趙雲")
print(s)
4.查詢
set是一個可迭代對象,所以可以用for迴圈
for el in s:
print(el)
5.常規操作
#交集
print(s1&s2)
print(s1.intersection(s2))
#並集
print(s1|s2)
print(s1.union(s2))
#差集
print(s1-s2)
print(s1.difference(s2))
#子集
print(s1<s2)
print(s1.issubset(s2))
#超集
print(s1>s2)
print(s1.isuperset(s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