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tcd 分散式資料庫概念初探

来源:https://www.cnblogs.com/qsyqian/archive/2018/07/12/9300116.html
-Advertisement-
Play Games

Lease(租約): 其實就是一個定時器。首先申請一個TTL=N的lease(定時器),然後創建key的時候傳入該lease,那麼就實現了一個定時的key。 在程式中可以定時為該lease續約,也就是不斷重覆的重置TTL=N。當lease過期的時候,其所關聯的所有key都會自動刪除。 Raft協議: ...


Lease(租約):

其實就是一個定時器。首先申請一個TTL=N的lease(定時器),然後創建key的時候傳入該lease,那麼就實現了一個定時的key。

在程式中可以定時為該lease續約,也就是不斷重覆的重置TTL=N。當lease過期的時候,其所關聯的所有key都會自動刪除。

Raft協議:

etcd基於Raft協議實現數據同步(K-V數據),集群由多個節點組成。
Raft協議理解起來相比Paxos並沒有簡單到哪裡,因為都很難理解,所以我簡單描述一下:

  • 每次寫入都是在一個事務(tx)中完成的。
  • 一個事務(tx)可以包含若幹put(寫入K-V鍵值對)操作。
  • etcd集群有一個leader,寫入請求都會提交給它。
  • leader先將數據保存成日誌形式,並定時的將日誌發往其他節點保存。
  • 當超過1/2節點成功保存了日誌,則leader會將tx最終提交(也是一條日誌)。
  • 一旦leader提交tx,則會在下一次心跳時將提交記錄發送給其他節點,其他節點也會提交。
  • leader宕機後,剩餘節點協商找到擁有最大已提交tx ID(必須是被超過半數的節點已提交的)的節點作為新leader。


這裡最重要的是知道:

  • Raft中,後提交的事務ID>先提交的事務ID,每個事務ID都是唯一的。
  • 無論客戶端是在哪個etcd節點提交,整個集群對外表現出數據視圖最終都是一樣的。

 

K-V存儲

etcd根本上來說是一個K-V存儲,它在記憶體中維護了一個btree(B樹),就和MySQL的索引一樣,它是有序的。
在這個btree中,key就是用戶傳入的原始key,而value並不是用戶傳入的value,具體是什麼後面再說,整個k-v存儲大概就是這樣:

type treeIndex struct {
sync.RWMutex
tree *btree.BTree
} 

當存儲大量的K-V時,因為用戶的value一般比較大,全部放在記憶體btree里記憶體耗費過大,所以etcd將用戶value保存在磁碟中。
簡單的說,etcd是純記憶體索引,數據在磁碟持久化,這個模型整體來說並不複雜。在磁碟上,etcd使用了一個叫做bbolt的純K-V存儲引擎(可以理解為leveldb),那麼bbolt的key和value分別是什麼呢?

MVCC多版本

如果僅僅維護一個K-V模型,那麼連續的更新只能保存最後一個value,歷史版本無從追溯,而多版本可以解決這個問題,怎麼維護多個版本呢?下麵是幾條預備知識:

  • 每個tx事務有唯一事務ID,在etcd中叫做main ID,全局遞增不重覆。
  • 一個tx可以包含多個修改操作(put和delete),每一個操作叫做一個revision(修訂),共用同一個main ID。
  • 一個tx內連續的多個修改操作會被從0遞增編號,這個編號叫做sub ID。
  • 每個revision由(main ID,sub ID)唯一標識。

下麵是revision的定義:

// A revision indicates modification of the key-value space.
// The set of changes that share same main revision changes the key-value space atomically.
type revision struct {
// main is the main revision of a set of changes that happen atomically.
main int64

// sub is the the sub revision of a change in a set of changes that happen
// atomically. Each change has different increasing sub revision in that
// set.
sub int64
} 

  在記憶體索引中,每個用戶原始key會關聯一個key_index結構,裡面維護了多版本信息:

type keyIndex struct {
key         []byte
modified    revision // the main rev of the last modification
generations []generation
}

key欄位就是用戶的原始key,modified欄位記錄這個key的最後一次修改對應的revision信息。
多版本(歷史修改)保存在Generations數組中,它的定義:

// generation contains multiple revisions of a key.
type generation struct {
ver     int64
created revision // when the generation is created (put in first revision).
revs    []revision
} 

我稱generations[i]為第i代,當一個key從無到有的時候,generations[0]會被創建,其created欄位記錄了引起本次key創建的revision信息。
當用戶繼續更新這個key的時候,generations[0].revs數組會不斷追加記錄本次的revision信息(main,sub)。
在多版本中,每一次操作行為都被單獨記錄下來,那麼用戶value是怎麼存儲的呢?就是保存到bbolt中。
在bbolt中,每個revision將作為key,即序列化(revision.main+revision.sub)作為key。因此,我們先通過記憶體btree在keyIndex.generations[0].revs中找到最後一條revision,即可去bbolt中讀取對應的數據。
相應的,etcd支持按key首碼查詢,其實也就是遍歷btree的同時根據revision去bbolt中獲取用戶的value。
如果我們持續更新同一個key,那麼generations[0].revs就會一直變大,這怎麼辦呢?在多版本中的,一般採用compact來壓縮歷史版本,即當歷史版本到達一定數量時,會刪除一些歷史版本,只保存最近的一些版本。
下麵的是一個keyIndex在compact時,Generations數組的變化:

// For example: put(1.0);put(2.0);tombstone(3.0);put(4.0);tombstone(5.0) on key "foo"
// generate a keyIndex:
// key:     "foo"
// rev: 5
// generations:
//    {empty}
//    {4.0, 5.0(t)}
//    {1.0, 2.0, 3.0(t)}
//
// Compact a keyIndex removes the versions with smaller or equal to
// rev except the largest one. If the generation becomes empty
// during compaction, it will be removed. if all the generations get
// removed, the keyIndex should be removed.

// For example:
// compact(2) on the previous example
// generations:
//    {empty}
//    {4.0, 5.0(t)}
//    {2.0, 3.0(t)}
//
// compact(4)
// generations:
//    {empty}
//    {4.0, 5.0(t)}
//
// compact(5):
// generations:
//    {empty} -> key SHOULD be removed.
//
// compact(6):
// generations:
//    {empty} -> key SHOULD be removed. 

Tombstone就是指delete刪除key,一旦發生刪除就會結束當前的Generation,生成新的Generation,小括弧里的(t)標識Tombstone。
compact(n)表示壓縮掉revision.main <= n的所有歷史版本,會發生一系列的刪減操作,可以仔細觀察上述流程。
多版本總結來說:記憶體btree維護的是用戶key => keyIndex的映射,keyIndex內維護多版本的revision信息,而revision可以映射到磁碟bbolt中的用戶value。
最後,在bbolt中存儲的value是這樣一個json序列化後的結構,包括key創建時的revision(對應某一代generation的created),本次更新版本,sub ID(Version ver),Lease ID(租約ID):

kv := mvccpb.KeyValue{
    Key:            key,
    Value:          value,
    CreateRevision: c,
    ModRevision:    rev,
    Version:        ver,
    Lease:          int64(leaseID),
} 

watch機制

etcd的事件通知機制是基於MVCC多版本實現的。
客戶端可以提供一個要監聽的revision.main作為watch的起始ID,只要etcd當前的全局自增事務ID > watch起始ID,etcd就會將MVCC在bbolt中存儲的所有歷史revision數據,逐一順序的推送給客戶端。
這顯然和ZooKeeper是不同的,ZooKeeper總是獲取最新數據並建立一個一次性的監聽後續變化。而etcd支持客戶端從任意歷史版本開始訂閱事件,並且會推送當時的數據快照給客戶端。
那麼,etcd大概是如何實現基於MVCC的watch機制的呢?
etcd會保存每個客戶端發來的watch請求,watch請求可以關註一個key(單key),或者一個key首碼(區間)。
etcd會有一個協程持續不斷的遍歷所有的watch請求,每個watch對象都維護了其watch的key事件推送到了哪個revision。
etcd會拿著這個revision.main ID去bbolt中繼續向後遍歷,實際上bbolt類似於leveldb,是一個按key有序的K-V引擎,而bbolt中的key是revision.main+revision.sub組成的,所以遍歷就會依次經過歷史上發生過的所有事務(tx)記錄。
對於遍歷經過的每個k-v,etcd會反序列化其中的value,也就是mvccpb.KeyValue,判斷其中的Key是否為watch請求關註的key,如果是就發送給客戶端。

// syncWatchersLoop syncs the watcher in the unsynced map every 100ms.
func (s *watchableStore) syncWatchersLoop() {
defer s.wg.Done()

for {
    s.mu.RLock()
    st := time.Now()
    lastUnsyncedWatchers := s.unsynced.size()
    s.mu.RUnlock()

    unsyncedWatchers := 0
    if lastUnsyncedWatchers > 0 {
        unsyncedWatchers = s.syncWatchers()
    }
    syncDuration := time.Since(st)

    waitDuration := 100 * time.Millisecond
    // more work pending?
    if unsyncedWatchers != 0 && lastUnsyncedWatchers > unsyncedWatchers {
        // be fair to other store operations by yielding time taken
        waitDuration = syncDuration
    }

    select {
    case <-time.After(waitDuration):
    case <-s.stopc:
        return
    }
}
} 

上述代碼是一個迴圈,不停的調用syncWatchers:

// syncWatchers syncs unsynced watchers by:
//  1. choose a set of watchers from the unsynced watcher group
//  2. iterate over the set to get the minimum revision and remove compacted watchers
//  3. use minimum revision to get all key-value pairs and send those events to watchers
//  4. remove synced watchers in set from unsynced group and move to synced group
func (s *watchableStore) syncWatchers() int {
s.mu.Lock()
defer s.mu.Unlock()

if s.unsynced.size() == 0 {
    return 0
}

s.store.revMu.RLock()
defer s.store.revMu.RUnlock()

// in order to find key-value pairs from unsynced watchers, we need to
// find min revision index, and these revisions can be used to
// query the backend store of key-value pairs
curRev := s.store.currentRev
compactionRev := s.store.compactMainRev

wg, minRev := s.unsynced.choose(maxWatchersPerSync, curRev, compactionRev)
minBytes, maxBytes := newRevBytes(), newRevBytes()
revToBytes(revision{main: minRev}, minBytes)
revToBytes(revision{main: curRev + 1}, maxBytes)

// UnsafeRange returns keys and values. And in boltdb, keys are revisions.
// values are actual key-value pairs in backend.
tx := s.store.b.ReadTx()
tx.Lock()
revs, vs := tx.UnsafeRange(keyBucketName, minBytes, maxBytes, 0)
evs := kvsToEvents(wg, revs, vs)
tx.Unlock() 

代碼比較長不全貼,它會每次從所有的watcher選出一批watcher進行批處理(組成為一個group,叫做watchGroup),這批watcher中觀察的最小revision.main ID作為bbolt的遍歷起始位置,這是一種優化。
你可以想一下,如果為每個watcher單獨遍歷bbolt並從中摘出屬於自己關註的key,那性能就太差了。通過一次性遍歷,處理多個watcher,顯然可以有效減少遍歷的次數。
也許你覺得這樣在watcher數量多的情況下性能仍舊很差,但是你需要知道一般的用戶行為都是從最新的Revision開始watch,很少有需求關註到很古老的revision,這就是關鍵。
遍歷bbolt時,json反序列化每個mvccpb.KeyValue結構,判斷其中的key是否屬於watchGroup關註的key,這是由kvsToEvents函數完成的:

// kvsToEvents gets all events for the watchers from all key-value pairs
func kvsToEvents(wg *watcherGroup, revs, vals [][]byte) (evs []mvccpb.Event) {
for i, v := range vals {
    var kv mvccpb.KeyValue
    if err := kv.Unmarshal(v); err != nil {
        plog.Panicf("cannot unmarshal event: %v", err)
    }

    if !wg.contains(string(kv.Key)) {
        continue
    }

    ty := mvccpb.PUT
    if isTombstone(revs[i]) {
        ty = mvccpb.DELETE
        // patch in mod revision so watchers won't skip
        kv.ModRevision = bytesToRev(revs[i]).main
    }
    evs = append(evs, mvccpb.Event{Kv: &kv, Type: ty})
}
return evs
} 

可見,刪除key對應的revision也會保存到bbolt中,只是bbolt的key比較特別:
put操作的key由main+sub構成:

ibytes := newRevBytes()
idxRev := revision{main: rev, sub: int64(len(tw.changes))}
revToBytes(idxRev, ibytes)

delete操作的key由main+sub+”t”構成:

idxRev := revision{main: tw.beginRev + 1, sub: int64(len(tw.changes))}
revToBytes(idxRev, ibytes)
ibytes = appendMarkTombstone(ibytes)


// appendMarkTombstone appends tombstone mark to normal revision bytes.
func appendMarkTombstone(b []byte) []byte {
if len(b) != revBytesLen {
    plog.Panicf("cannot append mark to non normal revision bytes")
}
return append(b, markTombstone)
}

// isTombstone checks whether the revision bytes is a tombstone.
func isTombstone(b []byte) bool {
return len(b) == markedRevBytesLen && b[markBytePosition] == markTombstone
} 

 

  


您的分享是我們最大的動力!

-Advertisement-
Play Games
更多相關文章
  • 資料庫sql優化總結-百萬級資料庫優化方案+數據分析 有三張百萬級數據表 知識點表(ex_subject_point)9,316條數據 試題表(ex_question_junior)2,159,519條數據 有45個欄位 知識點試題關係表(ex_question_r_knowledge)3,156,... ...
  • 摘要: 本文著重介紹 DRDS 執行計劃中各個操作符的含義,以便用戶通過查詢計划了解 SQL 執行流程,從而有針對性的調優 SQL。 DRDS分散式SQL引擎 — 執行計劃介紹 前言 資料庫系統中,執行計劃是對 SQL 如何執行的形式化表示,往往由若幹關係操作符構成,用戶可以通過對應的 EXPLAI ...
  • Oracle簡介Oracle Database,又名Oracle RDBMS,或簡稱Oracle。是甲骨文公司的一款關係資料庫管理系統。它是在資料庫領域一直處於領先地位的產品。可以說Oracle資料庫系統是目前世界上流行的關係資料庫管理系統,系統可移植性好、使用方便、功能強,適用於各類大、中、小、微 ...
  • 返回 "ProxySQL系列文章:http://www.cnblogs.com/f ck need u/p/7586194.html"   1.關於ProxySQL路由的簡述 當ProxySQL收到前端app發送的SQL語句後,它需要將這個SQL語句(或者重寫後的SQL語句)發送給後端的M ...
  • 一、進入MySQL與退出MySQL 1.進入MySQL步驟:先打開CMD命令行;命令:C:\Users\admin> mysql -h(功能變數名稱,可填或不填) -u(賬號) -p(密碼); 連接成功時會跳出以下命令: Connection id: 9 【這個表示:連接次數】Current databas ...
  • 占座 ...
  • 概念 庫級操作 #集合操作 文檔操作 插入 查詢 更新 刪除 mongodb配置 mongodb許可權 ...
  • 一.概述 在mysql 里不同存儲引擎有不同的鎖,預設情況下,表鎖和行鎖都是自動獲得的,不需要額外的命令, 有的情況下,用戶需要明確地進行鎖表或者進行事務的控制,以便確保整個事務的完整性。這樣就需要使用事務控制和鎖定語句來完成。 特點 myisam innodb memory merge ndb 事 ...
一周排行
    -Advertisement-
    Play Games
  • 移動開發(一):使用.NET MAUI開發第一個安卓APP 對於工作多年的C#程式員來說,近來想嘗試開發一款安卓APP,考慮了很久最終選擇使用.NET MAUI這個微軟官方的框架來嘗試體驗開發安卓APP,畢竟是使用Visual Studio開發工具,使用起來也比較的順手,結合微軟官方的教程進行了安卓 ...
  • 前言 QuestPDF 是一個開源 .NET 庫,用於生成 PDF 文檔。使用了C# Fluent API方式可簡化開發、減少錯誤並提高工作效率。利用它可以輕鬆生成 PDF 報告、發票、導出文件等。 項目介紹 QuestPDF 是一個革命性的開源 .NET 庫,它徹底改變了我們生成 PDF 文檔的方 ...
  • 項目地址 項目後端地址: https://github.com/ZyPLJ/ZYTteeHole 項目前端頁面地址: ZyPLJ/TreeHoleVue (github.com) https://github.com/ZyPLJ/TreeHoleVue 目前項目測試訪問地址: http://tree ...
  • 話不多說,直接開乾 一.下載 1.官方鏈接下載: https://www.microsoft.com/zh-cn/sql-server/sql-server-downloads 2.在下載目錄中找到下麵這個小的安裝包 SQL2022-SSEI-Dev.exe,運行開始下載SQL server; 二. ...
  • 前言 隨著物聯網(IoT)技術的迅猛發展,MQTT(消息隊列遙測傳輸)協議憑藉其輕量級和高效性,已成為眾多物聯網應用的首選通信標準。 MQTTnet 作為一個高性能的 .NET 開源庫,為 .NET 平臺上的 MQTT 客戶端與伺服器開發提供了強大的支持。 本文將全面介紹 MQTTnet 的核心功能 ...
  • Serilog支持多種接收器用於日誌存儲,增強器用於添加屬性,LogContext管理動態屬性,支持多種輸出格式包括純文本、JSON及ExpressionTemplate。還提供了自定義格式化選項,適用於不同需求。 ...
  • 目錄簡介獲取 HTML 文檔解析 HTML 文檔測試參考文章 簡介 動態內容網站使用 JavaScript 腳本動態檢索和渲染數據,爬取信息時需要模擬瀏覽器行為,否則獲取到的源碼基本是空的。 本文使用的爬取步驟如下: 使用 Selenium 獲取渲染後的 HTML 文檔 使用 HtmlAgility ...
  • 1.前言 什麼是熱更新 游戲或者軟體更新時,無需重新下載客戶端進行安裝,而是在應用程式啟動的情況下,在內部進行資源或者代碼更新 Unity目前常用熱更新解決方案 HybridCLR,Xlua,ILRuntime等 Unity目前常用資源管理解決方案 AssetBundles,Addressable, ...
  • 本文章主要是在C# ASP.NET Core Web API框架實現向手機發送驗證碼簡訊功能。這裡我選擇是一個互億無線簡訊驗證碼平臺,其實像阿裡雲,騰訊雲上面也可以。 首先我們先去 互億無線 https://www.ihuyi.com/api/sms.html 去註冊一個賬號 註冊完成賬號後,它會送 ...
  • 通過以下方式可以高效,並保證數據同步的可靠性 1.API設計 使用RESTful設計,確保API端點明確,並使用適當的HTTP方法(如POST用於創建,PUT用於更新)。 設計清晰的請求和響應模型,以確保客戶端能夠理解預期格式。 2.數據驗證 在伺服器端進行嚴格的數據驗證,確保接收到的數據符合預期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