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小伙伴們為 前端導航倉庫 點star https://github.com/pfan123/fr...前端導航平臺訪問 CommonJS 和 AMD 是用於 JavaScript 模塊管理的兩大規範,前者定義的是模塊的同步載入,主要用於 NodeJS ;而後者則是非同步載入,通過 RequireJ ...
歡迎小伙伴們為 前端導航倉庫
點star https://github.com/pfan123/fr...
前端導航平臺訪問
CommonJS 和 AMD 是用於 JavaScript 模塊管理的兩大規範,前者定義的是模塊的同步載入,主要用於 NodeJS ;而後者則是非同步載入,通過 RequireJS 等工具適用於前端。隨著 npm 成為主流的 JavaScript 組件發佈平臺,越來越多的前端項目也依賴於 npm 上的項目,或者自身就會發佈到 npm 平臺。因此,讓前端項目更方便的使用 npm 上的資源成為一大需求。
web 開發中常用到的靜態資源主要有 JavaScript、CSS、圖片等文件,webpack 中將靜態資源文件稱之為模塊。 webpack 是一個 module bundler (模塊打包工具),其可以相容多種 js 書寫規範,且可以處理模塊間的依賴關係,具有更強大的 js 模塊化的功能。Webpack 對它們進行統一的管理以及打包發佈,下麵這張圖來說明 Webpack 的作用:
Webpack的核心原理
Webpack的兩個最核心的原理分別是:
1.一切皆模塊
正如js文件可以是一個“模塊(module)”一樣,其他的(如css、image或html)文件也可視作模 塊。因此,你可以require('myJSfile.js')亦可以require('myCSSfile.css')。這意味著我們可以將事物(業務)分割成更小的易於管理的片段,從而達到重覆利用等的目的。
2.按需載入
傳統的模塊打包工具(module bundlers)最終將所有的模塊編譯生成一個龐大的bundle.js文件。但是在真實的app裡邊,“bundle.js”文件可能有10M到15M之大可能會導致應用一直處於載入中狀態。因此Webpack使用許多特性來分割代碼然後生成多個“bundle”文件,而且非同步載入部分代碼以實現按需載入。
webpack 官網文檔
中文官網:https://doc.webpack-china.org/
webpack 的優勢
對 CommonJS 、 AMD 、ES6 的語法做了相容
對 js、css、圖片等資源文件都支持打包
串聯式模塊載入器以及插件機制,讓其具有更好的靈活性和擴展性,例如提供對 CoffeeScript、ES6的支持
有獨立的配置文件 webpack.config.js
可以將代碼切割成不同的 chunk,實現按需載入,降低了初始化時間
支持 SourceUrls 和 SourceMaps,易於調試
具有強大的 Plugin 介面,大多是內部插件,使用起來比較靈活
webpack 使用非同步 IO 並具有多級緩存。這使得 webpack 很快且在增量編譯上更加快
webpack 安裝和配置
安裝
npm install -g webpack //全局安裝
npm install --save-dev webpack //局部安裝
執行
webpack —config webpack.config.js
配置
每個項目下都必須配置有一個 webpack.config.js通常放在項目的根目錄中,它本身也是一個標準的Commonjs規範的模塊。在導出的配置對象中有幾個關鍵的參數:
entry
entry 參數定義了打包後的入口文件,可以是個字元串或數組或者是對象;如果是數組,數組中的所有文件會打包生成一個filename文件;如果是對象,可以將不同的文件構建成不同的文件:
entry: {
index: "./page1/index.js",
//支持數組形式,將載入數組中的所有模塊,但以最後一個模塊作為輸出
login: ["./entry1/login.js", "./entry2/register.js"]
}
output
output參數是個對象,定義了輸出文件的位置及名字:
output: {
path: path.resolve(__dirname, "build"), //打包輸出路徑,建議絕對路徑
// 配置文件在html中引用的根路徑,改變靜態資源引入的相對路徑
publicPath: "/assets/",
//publicPath: "http://cdn.com/assets/",//可加上完整的url,效果與上面一致
filename: "js/bundle.js", // 單頁應用只有一個入口文件時使用,引用入口模塊
filename: "js/[name].js", // 傳統多頁應用有多個入口文件時使用,[name] 代入entry配置中的任意一項模塊的名稱,如:index
filename: "js/[hash]/[chunkhash].js", // 為生產環境實現前端靜態資源增量更新時使用,[hash]是根據每次編譯後項目總體文件的hash值, [chunkhash]是根據每個模塊內容計算出的hash值
}
module
在webpack中JavaScript,CSS,LESS,TypeScript,JSX,CoffeeScript,圖片等靜態文件都是模塊,不同模塊的載入是通過模塊載入器(webpack-loader)來統一管理的:
module: {
rules: [
{
test: /\.(png|jpe?g|gif|svg)(\?.*)?$/,
loader: 'file-loader',
query: {
limit: 8192,
name: './images/[name].[ext]?[hash]'
},
},
// 使用多個插件,使用use,sass文件使用style-loader, css-loader, less-loader來處理
{
test: /\.(sass|scss)$/,
use: [
'style-loader',
'css-loader',
'sass-loader',
extractTextPlugin.extract(['style','css', 'less'])
],
}
]
}
註意: webpack 2.x 之後 module.loaders改成了module.rules
resolve
webpack在構建包的時候會按目錄的進行文件的查找,resolve屬性中的extensions數組中用於配置程式可以自行補全哪些文件尾碼:
resolve: {
modules: [path.resolve(__dirname, "node_modules")]
extensions: ['', '.js', '.json', '.scss'],
//模塊別名定義,方便後續直接引用別名,無須多寫長長的地址
alias: {
AppStore : 'js/stores/AppStores.js',//後續直接 require('AppStore') 即可
ActionType : 'js/actions/ActionType.js',
AppAction : 'js/actions/AppAction.js'
}
}
plugin
webpack提供了[豐富的組件]用來滿足不同的需求,當然我們也可以自行實現一個組件來滿足自己的需求:
plugins: [
//your plugins list
]
常用插件:
-
HotModuleReplacementPlugin --開啟全局的模塊熱替換(HMR)
-
NamedModulesPlugin --當模塊熱替換(HMR)時在瀏覽器控制台輸出對用戶更友好的模塊名字信息
-
CommonsChunkPlugin --提取chunk公共部分
-
ExtractTextPlugin --獨立生成css文件,以外鏈的形式載入
-
UglifyJsPlugin --壓縮js
-
HtmlWebpackPlugin --使用模版生成html
externals
防止將某些 import 的包(package)打包到 bundle 中,而是在運行時(runtime)再去從外部獲取這些擴展依賴(external dependencies)。
例如,從 CDN 引入 jQuery,而不是把它打包:
<script src="https://code.jquery.com/jquery-3.1.0.js"
integrity="sha256-slogkvB1K3VOkzAI8QITxV3VzpOnkeNVsKvtkYLMjfk="
crossorigin="anonymous"></script>
externals: {
"jquery": "jQuery"
}
這樣就剝離了那些不需要改動的依賴模塊,換句話,下麵展示的代碼還可以正常運行:
import $ from 'jquery';
$('.my-element').animate(...);
webpack-dev-server
webpack-dev-server是一個小型的node.js Express伺服器,它使用webpack-dev-middleware中間件來為通過webpack打包生成的資源文件提供Web服務。它還有一個通過Socket.IO連接著webpack-dev-server伺服器的小型運行時程式。webpack-dev-server發送關於編譯狀態的消息到客戶端,客戶端根據消息作出響應。
webpack-dev-server有兩種模式支持自動刷新:
-
iframe模式
-
inline模式
iframe模式
頁面是嵌套在一個iframe下的,在代碼發生改動的時候,這個iframe會重新載入。
使用iframe模式無需額外的配置,只需在瀏覽器輸入 http://localhost:8080/webpack-dev-server/index.html
,顯然webpack-dev-server預設的模式就是iframe
inline模式
的webpack-dev-server客戶端會作為入口文件打包,會在後端代碼改變的時候刷新頁面。配置方式有兩種:CLI配置和通過Node.js Api手動配置
CLI 方式
此方式比較簡單,只需在webpack.dev.server啟動的命令中加入--inline即可
-
修改package.json中scripts配置,添加--inline:
"scripts":{
"start":"webpack-dev-server --inline --config webpack.config.dev.js"
}
-
重新運行
npm start
,瀏覽器訪問http://localhost:8080
即可,修改代碼後保存,瀏覽器自動刷新
Node.js Api方式
-
第一種方案:將webpack/hot/dev-server配置到所有webpack入口文件中
var config = require("./webpack.config.js");
config.entry.app.unshift("webpack-dev-server/client?http://localhost:8080/");
var compiler = webpack(config);
var server = new WebpackDevServer(compiler, {...});
server.listen(8080);
-
第二種方案:將webpack-dev-server客戶端腳本插入到html中即可:
<script src="http://localhost:8080/webpack-dev-server.js"></script>
Hot Module Replacement
使用webpack-dev-server的自動刷新功能時,瀏覽器會整頁刷新。而熱替換的區別就在於,前端代碼變動時,無需刷新整個頁面,只把變化的部分替換掉。配置的關鍵在於將
webpack/hot/dev-server` 文件加入到webpack所有入口文件中。
ps: 使用前要註入 HMR插件
// 開啟全局的模塊熱替換(HMR)
new webpack.HotModuleReplacementPlugin(),
// 當模塊熱替換(HMR)時在瀏覽器控制台輸出對用戶更友好的模塊名字信息
new webpack.NamedModulesPlugin()
使用HMR同樣同樣有兩種方式:CLI和Node.js Api
CLI方式
命令行配置比較簡單,只需在自動刷新的基礎上,加上 --hot
配置即可。
此配置會自動將 webpack/hot/dev-server
添加到webpack所有入口點中。
"scripts":{
"start":"webpack-dev-server --inline --hot --config webpack.config.dev.js"
}
Node.js Api方式
var config = require("./webpack.config.js");
config.entry.app.unshift("webpack-dev-server/client?http://localhost:8080/", "webpack/hot/dev-server");
var compiler = webpack(config);
var server = new webpackDevServer(compiler, {
hot: true
...
});
server.listen(8080);
ps:要使HMR功能生效,就是要在應用熱替換的模塊或者根模塊裡面加入允許熱替換的代碼。否則,熱替換不會生效,還是會重刷整個頁面。下麵是摘自webpack在github上docs的原話:
ps: 註意 webpack-dev-server 輸出日誌
//webpack-dev-server.js輸出信息,可以發現
//contentBase存在,都會列印日誌 Content not from webpack is served from
//webpack output is served from信息取自 output.publicPath 路徑
function reportReadiness(uri, options) {
const useColor = argv.color;
let startSentence = `Project is running at ${colorInfo(useColor, uri)}`
if(options.socket) {
startSentence = `Listening to socket at ${colorInfo(useColor, options.socket)}`;
}
console.log((argv["progress"] ? "\n" : "") + startSentence);
console.log(`webpack output is served from ${colorInfo(useColor, options.publicPath)}`);
const contentBase = Array.isArray(options.contentBase) ? options.contentBase.join(", ") : options.contentBase;
if(contentBase)
console.log(`Content not from webpack is served from ${colorInfo(useColor, contentBase)}`);
if(options.historyApiFallback)
console.log(`404s will fallback to ${colorInfo(useColor, options.historyApiFallback.index || "/index.html")}`);
if(options.open) {
open(uri).catch(function() {
console.log("Unable to open browser. If you are running in a headless environment, please do not use the open flag.");
});
}
}
如何寫好.babelrc?Babel的presets和plugins配置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