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寫高質量代碼:改善Java程式的151個建議(第5章:數組和集合___建議65~69)

来源:http://www.cnblogs.com/selene/archive/2016/09/20/5885370.html
-Advertisement-
Play Games

建議65:避開基本類型數組轉換列表陷阱 我們在開發中經常會使用Arrays和Collections這兩個工具類和列表之間轉換,非常方便,但也有時候會出現一些奇怪的問題,來看如下代碼: 也許你會說,這很簡單,list變數的元素數量當然是5了。但是運行後列印出來的列表數量為1。 事實上data確實是一個 ...


建議65:避開基本類型數組轉換列表陷阱

   我們在開發中經常會使用Arrays和Collections這兩個工具類和列表之間轉換,非常方便,但也有時候會出現一些奇怪的問題,來看如下代碼: 

1 public class Client65 {
2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3         int data [] = {1,2,3,4,5};
4         List list= Arrays.asList(data);
5         System.out.println("列表中的元素數量是:"+list.size());
6     }
7 }

  也許你會說,這很簡單,list變數的元素數量當然是5了。但是運行後列印出來的列表數量為1。

  事實上data確實是一個有5個元素的int類型數組,只是通過asList轉換成列表後就只有一個元素了,這是為什麼呢?其他4個元素到什麼地方去了呢?

  我們仔細看一下Arrays.asList的方法說明:輸入一個變長參數,返回一個固定長度的列表。註意這裡是一個變長參數,看源碼:

  public static <T> List<T> asList(T... a) {
        return new ArrayList<>(a);
    }

  asList方法輸入的是一個泛型變長參數,我們知道基本類型是不能泛型化的,也就是說8個基本類型不能作為泛型參數,要想作為泛型參數就必須使用其所對應的包裝類型,那前面的例子傳遞了一個int類型的數組,為何程式沒有報編譯錯誤呢?

  在Java中,數組是一個對象,它是可以泛型化的,也就是說我們的例子是把一個int類型的數組作為了T的類型,所以在轉換後在List中就只有一個類型為int數組的元素了,我們列印出來看看,代碼如下: 

1 public class Client65 {
2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3         int data [] = {1,2,3,4,5};
4         List list= Arrays.asList(data);
5         System.out.println("元素類型是:"+list.get(0).getClass());
6         System.out.println("前後是否相等:"+data.equals(list.get(0)));    
7     }
8 }

  輸出的結果是: 元素類型是:class [I   前後是否相等:true

  很明顯,放在列表中的元素時一個int數組,可能有人要問了,為什麼"元素類型:"後的class是"[I"?我們並沒有指明是數組(Array)類型呀!這是因為JVM不可能輸出Array類型,因為Array是屬於java.lang.reflect包的,它是通過反射訪問數組元素的工具類。在Java中任何一個一維數組的類型都是 " [I " ,究其原因就是Java並沒有定義數組這一個類,它是在編譯器編譯的時候生成的,是一個特殊的類,在JDK的幫助中也沒有任何數組類的信息。

  弄清楚了問題,修改也很easy,直接使用包裝類即可,部分代碼如下: 

Integer data [] = {1,2,3,4,5};

  把int替換為Integer即可讓輸出元素數量為5.需要說明的是,不僅僅是int類型的數組有這個問題,其它7個基本類型的數組也存在相似的問題,這就需要大家註意了,在把基本類型數組轉換為列表時,要特別小心asList方法的陷阱,避免出現程式邏輯混亂的情況。

  註意:原始類型數組不能作為asList的輸入參數,否則會引起程式邏輯混亂。

建議66:asList方法產生的List的對象不可更改

  上一個建議指出了asList方法在轉換基本類型數組時存在的問題,接著我們看一下asList方法返回的列表有何特殊的地方,代碼如下:  

 1 public class Client66 {
 2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3         // 五天工作制
 4         Week days[] = { Week.Mon, Week.Tue, Week.Wed, Week.Thu, Week.Fri };
 5         // 轉換為列表
 6         List<Week> list = Arrays.asList(days);
 7         // 增加周六為工作日
 8         list.add(Week.Sat);
 9         /* do something */
10     }
11 }
12 enum Week {
13     Sun, Mon, Tue, Wed, Thu, Fri, Sat
14 }

  很簡單的程式呀,預設聲明的工作日(workDays)是從周一到周五,偶爾周六也會算作工作日加入到工作日列表中,不過,這段程式執行時會不會有什麼問題呢?編譯沒有任何問題,但是一運行,卻出現瞭如下結果:

  

UnsupportedOperationException,不支持的操作,居然不支持list的add方法,這是什麼原因呢?我們看看asList方法的源代碼:

 public static <T> List<T> asList(T... a) {
        return new ArrayList<>(a);
    }

  直接new了一個ArrayList對象返回,難道ArrayList不支持add方法,不可能呀!可能,問題就出現在這個ArrayList類上,此ArrayList非java.util.ArrayList,而是Arrays工具類的一個內部類,其構造函數如下所示: 

 1 private static class ArrayList<E> extends AbstractList<E>
 2         implements RandomAccess, java.io.Serializable
 3     {
 4         private static final long serialVersionUID = -2764017481108945198L;
 5         private final E[] a;
 6 
 7         ArrayList(E[] array) {
 8             if (array==null)
 9                 throw new NullPointerException();
10             a = array;
11         }
12      /*其它方法略*/   
13 }    

  這個ArrayList是一個靜態私有內部類,除了Arrays能訪問外,其它類都不能訪問,仔細看這個類,它沒有提供add方法,那肯定是父類AbstractList提供了,來看代碼:  

1  public boolean add(E e) {
2         add(size(), e);
3         return true;
4     }
5 
6  public void add(int index, E element) {
7         throw new UnsupportedOperationException();
8     }

  父類確實提供了,但沒有提供具體的實現,所以每個子類都需要自己覆寫add方法,而Arrays的內部類ArrayList沒有覆寫,因此add一個元素就報錯了。

  我們深入地看看這個ArrayList靜態內部類,它僅僅實現了5個方法:

  1. size:元素數量
  2. get:獲得制定元素
  3. set:重置某一元素值
  4. contains:是否包含某元素
  5. toArray:轉化為數組,實現了數組的淺拷貝

  把這幾個方法的源代碼展示一下: 

 1  //元素數量
 2        public int size() {
 3             return a.length;
 4         }
 5 
 6         public Object[] toArray() {
 7             return a.clone();
 8         }
 9         //轉化為數組,實現了數組的淺拷貝
10         public <T> T[] toArray(T[] a) {
11             int size = size();
12             if (a.length < size)
13                 return Arrays.copyOf(this.a, size,
14                                      (Class<? extends T[]>) a.getClass());
15             System.arraycopy(this.a, 0, a, 0, size);
16             if (a.length > size)
17                 a[size] = null;
18             return a;
19         }
20         //獲得指定元素
21         public E get(int index) {
22             return a[index];
23         }
24         //重置某一元素
25         public E set(int index, E element) {
26             E oldValue = a[index];
27             a[index] = element;
28             return oldValue;
29         }
30 
31         public int indexOf(Object o) {
32             if (o==null) {
33                 for (int i=0; i<a.length; i++)
34                     if (a[i]==null)
35                         return i;
36             } else {
37                 for (int i=0; i<a.length; i++)
38                     if (o.equals(a[i]))
39                         return i;
40             }
41             return -1;
42         }
43         //是否包含元素
44         public boolean contains(Object o) {
45             return indexOf(o) != -1;
46         }

  對於我們經常使用list.add和list.remove方法它都沒有實現,也就是說asList返回的是一個長度不可變的列表,數組是多長,轉換成的列表也就是多長,換句話說此處的列表只是數組的一個外殼,不再保持列表的動態變長的特性,這才是我們關註的重點。有些開發人員喜歡這樣定義個初始化列表: 

    List<String> names= Arrays.asList("張三","李四","王五");

  一句話完成了列表的定義和初始化,看似很便捷,卻隱藏著重大隱患---列表長度無法修改。想想看,如果這樣一個List傳遞到一個允許添加的add操作的方法中,那將會產生何種結果,如果有這種習慣的javaer,請慎之戒之,除非非常自信該List只用於只讀操作。

建議67:不同的列表選擇不同的遍歷演算法

   我們思考這樣一個案例:統計一個省的各科高考平均值,比如數學平均分是多少,語文平均分是多少等,這是每年招生辦都會公佈的數據,我們來想想看該演算法應如何實現。當然使用資料庫中的一個SQL語句就可能求出平均值,不過這不再我們的考慮之列,這裡還是使用純Java的演算法來解決之,看代碼:  

 1 public class Client67 {
 2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3         // 學生數量 80萬
 4         int stuNum = 80 * 10000;
 5         // List集合,記錄所有學生的分數
 6         List<Integer> scores = new ArrayList<Integer>(stuNum);
 7         // 寫入分數
 8         for (int i = 0; i < stuNum; i++) {
 9             scores.add(new Random().nextInt(150));
10         }
11         // 記錄開始計算 時間
12         long start = System.currentTimeMillis();
13         System.out.println("平均分是:" + average(scores));
14         long end = System.currentTimeMillis();
15         System.out.println("執行時間:" + (end - start) + "ms");
16     }
17 
18     public static int average(List<Integer> scores) {
19         int sum = 0;
20         // 遍歷求和
21         for (int i : scores) {
22             sum += i;
23         }
24         return sum / scores.size();
25     }
26 }

  把80萬名學生的成績放到一個ArrayList數組中,然後通過foreach方法遍歷求和,再計算平均值,程式很簡單,輸出結果:

  平均分是:74
     執行時間:11ms

  僅僅計算一個算術平均值就花了11ms,不要說什麼其它諸如加權平均值,補充平均值等演算法,那花的時間肯定更長。我們仔細分析一下average方法,加號操作是最基本的,沒有什麼可以優化的,剩下的就是一個遍歷了,問題是List的遍歷可以優化嗎?

  我們嘗試一下,List的遍歷還有另外一種方式,即通過下標方式來訪問,代碼如下:

1 public static int average(List<Integer> scores) {
2         int sum = 0;
3         // 遍歷求和
4         for (int i = 0; i < scores.size(); i++) {
5             sum += scores.get(i);
6         }
7         return sum / scores.size();
8     }

  不再使用foreach遍歷,而是採用下標方式遍歷,我們看看輸出結果:

          平均分是:74
             執行時間:8ms
  執行時間已經下降,如果數據量更大,會更明顯。那為什麼我們使用下標方式遍曆數組可以提高的性能呢?

  這是因為ArrayList數組實現了RandomAccess介面(隨機存取介面),這樣標志著ArrayList是一個可以隨機存取的列表。在Java中,RandomAccess和Cloneable、Serializable一樣,都是標誌性介面,不需要任何實現,只是用來表明其實現類具有某種特質的,實現了Cloneable表明可以被拷貝,實現了Serializable介面表明被序列化了,實現了RandomAccess介面則表明這個類可以隨機存取,對我們的ArrayList來說也就標志著其數據元素之間沒有關聯,即兩個位置相鄰的元素之間沒有相互依賴和索引關係,可以隨機訪問和存取。我們知道,Java的foreach語法時iterator(迭代器)的變形用法,也就是說上面的foreach與下麵的代碼等價:

for (Iterator<Integer> i = scores.iterator(); i.hasNext();) {
            sum += i.next();
        }

  那我們再想想什麼是迭代器,迭代器是23中設計模式中的一種,"提供一種方法訪問一個容器對象中的各個元素,同時又無須暴露該對象的內部細節",也就是說對於ArrayList,需要先創建一個迭代器容器,然後屏蔽內部遍歷細節,對外提供hasNext、next等方法。問題是ArrayList實現RandomAccess介面,表明元素之間本來沒有關係,可是,為了使用迭代器就需要強制建立一種相互"知曉"的關係,比如上一個元素可以判斷是否有下一個元素,以及下一個元素時什麼等關係,這也就是foreach遍歷耗時的原因。

  Java的ArrayList類加上了RandomAccess介面,就是在告訴我們,“ArrayList是隨機存取的,採用下標方式遍歷列表速度回更快”,接著又有一個問題,為什麼不把RandomAccess介面加到所有List的實現類上呢?

  那是因為有些List的實現類不是隨機存取的,而是有序存取的,比如LinkedList類,LinkedList類也是一個列表,但它實現了雙向鏈表,每個數據節點都有三個數據項:前節點的引用(Previous Node)、本節點元素(Node Element)、後繼結點的引用(Next Node),這是數據結構的基本知識,不多講了,也就是說在LinkedList中的兩個元素本來就是有關聯的,我知道你的存在,你也知道我的存在。那大家想想看,元素之間已經有關聯了,使用foreach也就是迭代器方式是不是效率更高呢?我們修改一下例子,代碼如下:

 1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2         // 學生數量 80萬
 3         int stuNum = 80 * 10000;
 4         // List集合,記錄所有學生的分數
 5         List<Integer> scores = new LinkedList<Integer>();
 6         // 寫入分數
 7         for (int i = 0; i < stuNum; i++) {
 8             scores.add(new Random().nextInt(150));
 9         }
10         // 記錄開始計算 時間
11         long start = System.currentTimeMillis();
12         System.out.println("平均分是:" + average(scores));
13         long end = System.currentTimeMillis();
14         System.out.println("執行時間:" + (end - start) + "ms");
15     }
16 
17     public static int average(List<Integer> scores) {
18         int sum = 0;
19         // 遍歷求和
20         for (int i : scores) {
21             sum += i;
22         }
23         return sum / scores.size();
24     }

輸出結果為:  平均分是:74 執行時間:12ms 。執行效率還好。但是比ArrayList就慢了,但如果LinkedList採用下標方式遍歷:效率會如何呢?我告訴你會很慢。直接分析一下源碼: 

1 public E get(int index) {
2         checkElementIndex(index);
3         return node(index).item;
4     }

  由node方法查找指定下標的節點,然後返回其包含的元素,看node方法: 

 1 Node<E> node(int index) {
 2         // assert isElementIndex(index);
 3 
 4         if (index < (size >> 1)) {
 5             Node<E> x = first;
 6             for (int i = 0; i < index; i++)
 7                 x = x.next;
 8             return x;
 9         } else {
10             Node<E> x = last;
11             for (int i = size - 1; i > index; i--)
12                 x = x.prev;
13             return x;
14         }
15     }

  看懂了嗎?程式會先判斷輸入的下標與中間值(size右移一位,也就是除以2了)的關係,小於中間值則從頭開始正向搜索,大於中間值則從尾節點反向搜索,想想看,每一次的get方法都是一個遍歷,"性能"兩字從何說去呢?  

  明白了隨機存取列表和有序存取列表的區別,我們的average方法就必須重構了,以便實現不同的列表採用不同的遍歷方式,代碼如下: 

 1 public static int average(List<Integer> scores) {
 2         int sum = 0;
 3 
 4         if (scores instanceof RandomAccess) {
 5             // 可以隨機存取,則使用下標遍歷
 6             for (int i = 0; i < scores.size(); i++) {
 7                 sum += scores.get(i);
 8             }
 9         } else {
10             // 有序存取,使用foreach方式
11             for (int i : scores) {
12                 sum += i;
13             }
14         }
15         return sum / scores.size();
16     }

  如此一來,列表的遍歷就可以"以不變應萬變"了,無論是隨機存取列表還是有序列表,它都可以提供快速的遍歷。

  註意:列表遍歷不是那麼簡單的,適時選擇最優的遍歷方式,不要固化為一種。  

建議68:頻繁插入和刪除時使用LinkList

   上一個建議介紹了列表的遍歷方式,也就是“讀” 操作,本建議將介紹列表的"寫"操作:即插入、刪除、修改動作。

  (1)、插入元素:列表中我們使用最多的是ArrayList,下麵來看看它的插入(add方法)演算法,源代碼如下:

 1 public void add(int index, E element) {
 2         //檢查下標是否越界
 3         rangeCheckForAdd(index);
 4         //若需要擴容,則增大底層數組的長度
 5         ensureCapacityInternal(size + 1);  // Increments modCount!!
 6         //給index下標之後的元素(包括當前元素)的下標加1,空出index位置
 7         System.arraycopy(elementData, index, elementData, index + 1,
 8                          size - index);
 9         //賦值index位置元素
10         elementData[index] = element;
11         //列表長度加1
12         size++;
13     }

  註意看arrayCopy方法,只要插入一個元素,其後的元素就會向後移動一位,雖然arrayCopy是一個本地方法,效率非常高,但頻繁的插入,每次後面的元素都要拷貝一遍,效率就更低了,特別是在頭位置插入元素時,現在的問題是,開發中確實會遇到要插入的元素的情況,哪有什麼更好的方法解決此效率問題嗎?

  有,使用LinkedList即可。我麽知道LinkedList是一個雙向列表,它的插入只是修改了相鄰元素的next和previous引用,其插入演算法(add方法)如下:

  

1 public void add(int index, E element) {
2         checkPositionIndex(index);
3 
4         if (index == size)
5             linkLast(element);
6         else
7             linkBefore(element, node(index));
8     }
 1  void linkLast(E e) {
 2         final Node<E> l = last;
 3         final Node<E> newNode = new Node<>(l, e, null);
 4         last = newNode;
 5         if (l == null)
 6             first = newNode;
 7         else
 8             l.next = newNode;
 9         size++;
10         modCount++;
11     }
 1 void linkBefore(E e, Node<E> succ) {
 2         // assert succ != null;
 3         final Node<E> pred = succ.prev;
 4         final Node<E> newNode = new Node<>(pred, e, succ);
 5         succ.prev = newNode;
 6         if (pred == null)
 7             first = newNode;
 8         else
 9             pred.next = newNode;
10         size++;
11         modCount++;
12     }

這個方法,第一步檢查是否越界,下來判斷插入元素的位置與列表的長度比較,如果相等,調用linkLast,否則調用linkBefore方法。但這兩個方法的共同點都是雙向鏈表插入演算法,把自己插入到鏈表,然後再把前節點的next和後節點的previous指向自己。想想看,這樣插入一個元素的過程中,沒有任何元素會有拷貝過程,只是引用地址變了,那效率自然就高了。

  (2)、刪除元素:插入瞭解清楚了,我們再來看看刪除動作。ArrayList提供了刪除指定位置上的元素,刪除指定元素,刪除一個下標範圍內的元素集等刪除動作。三者的實現原理基本相似,都是找索引位置,然後刪除。我們以最常用的刪除指定下標的方法(remove方法)為例來看看刪除動作的性能到底如何,源碼如下:  

 1 public E remove(int index) {
 2         //下標校驗
 3         rangeCheck(index);
 4         //修改計數器加1
 5         modCount++;
 6         //記錄要刪除的元素
 7         E oldValue = elementData(index);
 8         //有多少個元素向前移動
 9         int numMoved = size - index - 1;
10         if (numMoved > 0)
11             //index後的元素向前移動一位
12             System.arraycopy(elementData, index+1, elementData, index,
13                              numMoved);
14         //列表長度減1
15         elementData[--size] = null; // Let gc do its work
16         //返回刪除的值
17         return oldValue;
18     }

  註意看,index位置後的元素都向前移動了一位,最後一個位置空出來了,這又是一個數組拷貝,和插入一樣,如果數據量大,刪除動作必然會暴露出性能和效率方面的問題。ArrayList其它的兩個刪除方法與此類似,不再贅述。

  我麽再來看LinkedList的刪除動作。LinkedList提供了非常多的刪除操作,比如刪除指定位置元素,刪除頭元素等,與之相關的poll方法也會執行刪除動作,下麵來看最基本的刪除指定位置元素的方法remove,源代碼如下: 

 public E remove(int index) {
        checkElementIndex(index);
        return unlink(node(index));
    }
 1  E unlink(Node<E> x) {
 2         // assert x != null;
 3         final E element = x.item;
 4         final Node<E> next = x.next;
 5         final Node<E> prev = x.prev;
 6 
 7         if (prev == null) {
 8             first = next;
 9         } else {
10             prev.next = next;
11             x.prev = null;
12         }
13 
14         if (next == null) {
15             last = prev;
16         } else {
17             next.prev = prev;
18             x.next = null;
19         }
20 
21         x.item = null;
22         size--;
23         modCount++;
24         return element;
25     }
 1 private static class Node<E> {
 2         E item;
 3         Node<E> next;
 4         Node<E> prev;
 5 
 6         Node(Node<E> prev, E element, Node<E> next) {
 7             this.item = element;
 8             this.next = next;
 9             this.prev = prev;
10         }
11     }

  這也是雙向鏈表標準刪除演算法,沒有任何耗時的操作,全部都是引用指針的變更,效率自然高了。

  (3)、修改元素:寫操作還有一個動作,修改元素值,在這一點上LinkedList輸給了ArrayList,這是因為LinkedList是按順序存儲的,因此定位元素必然是一個遍歷過程,效率大打折扣,我們來看Set方法的代碼:  

1   public E set(int index, E element) {
2         checkElementIndex(index);
3         //定位節點
4         Node<E> x = node(index);
5         E oldVal = x.item;
6         //節點元素替換
7         x.item = element;
8         return oldVal;
9     }

  看似很簡潔,但是這裡使用了node方法定位元素,上一個建議中我們已經說明瞭LinkedList這種順序存取列表的元素定位方式會折半遍歷,這是一個極耗時的操作,而ArrayList的修改動作則是數組元素的直接替換,簡單高效。

  在修改動作上,LinkedList比ArrayList慢很多,特別是要進行大量的修改時,兩者完全不在一個數量級上。

  上面通過分析源碼完成了LinkedList與ArrayList之間的PK,其中LinkedList勝兩局:刪除和插入效率高ArrayList勝一局:修改元素效率高。總體來說,在寫方面LinkedList占優勢,而且在實際使用中,修改是一個比較少的動作。因此有大量寫的操作(更多的是插入和刪除),推薦使用LinkedList。不過何為少量?何為大量呢?

  這就依賴於咱們在開發中系統了,具體情況具體分析了。

建議69:列表相等只關心元素數據

   我們來看一個比較列表相等的例子,代碼如下:

 1 public class Client69 {
 2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3         ArrayList<String> strs = new ArrayList<String>();
 4         strs.add("A");
 5         
 6         Vector<String> strs2 = new Vector<String>();
 7         strs2.add("A");
 8         
 9         System.out.println(strs.equals(strs2));
10     }
11 }

  兩個類都不同,一個是ArrayList,一個是Vector,那結果肯定不相等了。真是這樣嗎?但其實結果為true,也就是兩者相等。

  我們分析一下,兩者為何相等,兩者都是列表(List),都實現了List介面,也都繼承了AbstractList抽象類,其equals方法是在AbstractList中定義的,我們來看源代碼:

 1 public boolean equals(Object o) {
 2             if (o == this)
 3                 return true;
 4             //是否是列表,註意這裡:只要實現List介面即可
 5             if (!(o instanceof List))
 6                 return false;
 7             //通過迭代器訪問List的所有元素
 8             ListIterator<E> e1 = listIterator();
 9             ListIterator e2 = ((List) o).listIterator();
10             //遍歷兩個List的元素
11             while (e1.hasNext() && e2.hasNext()) {
12                 E o1 = e1.next();
13                 Object o2 = e2.next();
14                 //只要存在著不相等就退出
15                 if (!(o1==null ? o2==null : o1.equals(o2)))
16                     return false;
17             }
18             //長度是否也相等
19             return !(e1.hasNext() || e2.hasNext());
20         }

  看到沒,這裡只要實現了List介面就成,它不關心List的具體實現類,只要所有元素相等,並且長度也相等就表明兩個List是相等的,與具體的容量類型無關。也就是說,上面的例子雖然一個是Arraylist,一個是Vector,只要裡面的元素相等,那結果也就相等。

  Java如此處理也確實是在為開發者考慮,列表只是一個容器,只要是同一種類型的容器(如List),不用關心,容器的細節差別,只要確定所有的元素數據相等,那這兩個列表就是相等的,如此一來,我們在開發中就不用太關註容器的細節了,可以把註意力更多地放在數據元素上,而且即使中途重構容器類型,也不會對相等的判斷產生太大的影響。

  其它的集合類型,如Set、Map等於此相同,也是只關心集合元素,不用考慮集合類型。

  註意:判斷集合是否相等時只須關註元素是否相等即可。


您的分享是我們最大的動力!

-Advertisement-
Play Games
更多相關文章
  • 相同點: 1、都可以被繼承 2、都不能被實例化 3、都可以包含方法聲明 4、派生類必須實現未實現的方法 區別: 1、抽象基類可以定義欄位、屬性、方法實現。介面只能定義屬性、索引器、事件、和方法聲明,不能包含欄位。 2、抽象類是一個不完整的類,需要進一步細化,而介面是一個行為規範。微軟的自定義介面總是 ...
  • 1.出現invalid signature 如果是微信web開發著工具出現的話,那麼可以用手機試試看,是不是有問題。 2.出現支付一閃而過 一般是授權問題,需要在微信支付-開發配置-測試授權目錄裡面添加授權目錄(註意是區分大小寫的,精確到Controller就行了,也就是二級目錄) 2.Redire ...
  • 使用jQuery調用WebApi有時會遇到跨域的問題,今天介紹一種可以簡單解決跨域問題的方法。 當我們跨域請求WebAPI的時候會提示以下信息: XMLHttpRequest cannot load http://localhost:9641/api/news/GetData. No 'Access ...
  • 0 Asp.Net Core 項目實戰之許可權管理系統(0) 無中生有 1 Asp.Net Core 項目實戰之許可權管理系統(1) 使用AdminLTE搭建前端 2 Asp.Net Core 項目實戰之許可權管理系統(2) 功能及實體設計 3 Asp.Net Core 項目實戰之許可權管理系統(3) 通過 ...
  • 一、Paramiko模塊 1.Paramiko安裝 Python的目錄下有個Scripts目錄,cd到這個目錄用這裡面的pip命令(如果添加的環境變數可以在cmd直接輸入命令):pip install paramiko。如果pip版本低會有提示,python -m pip install --upg ...
  • ➠更多技術乾貨請戳:聽雲博客 基本術語定義 1.系統棧(system stack)是一個記憶體區,位於進程地址空間的末端。 2.在將數據壓棧時,棧是自頂向下增長的,該記憶體區用於函數的局部變數提供記憶體。它也支持在調用函數時傳遞參數。 3.如果調用了嵌套的過程,棧會自上而下增長,並接受新的活動記錄(act ...
  • 題意:已知有n個城市,某歌手每月進行一場演唱會,共持續c個月,可連續兩個月在同一個城市。城市間的路費已給出,且已知每個城市在第k(1<=k<=c)個月舉辦演唱會的所得利潤,求最終的最大利潤。 分析:第i個月在第j個城市舉辦演唱會,最終可得最大利潤,由此可得狀態轉移方程:dp[i][j] = max( ...
  • 1.python使用對象模型來存儲數據。構造任何類型的值都是一個對象。”儘管python被當成一種面向對象的腳本的編程語言“,但你完全能夠寫出不使用任何類和實例的腳本。 python對象都擁有三個特性:(1)身份、(2)類型、(3)值、 (1)身份:每個對象都有一個唯一的身份來標識自己。可以使用內建 ...
一周排行
    -Advertisement-
    Play Games
  • 移動開發(一):使用.NET MAUI開發第一個安卓APP 對於工作多年的C#程式員來說,近來想嘗試開發一款安卓APP,考慮了很久最終選擇使用.NET MAUI這個微軟官方的框架來嘗試體驗開發安卓APP,畢竟是使用Visual Studio開發工具,使用起來也比較的順手,結合微軟官方的教程進行了安卓 ...
  • 前言 QuestPDF 是一個開源 .NET 庫,用於生成 PDF 文檔。使用了C# Fluent API方式可簡化開發、減少錯誤並提高工作效率。利用它可以輕鬆生成 PDF 報告、發票、導出文件等。 項目介紹 QuestPDF 是一個革命性的開源 .NET 庫,它徹底改變了我們生成 PDF 文檔的方 ...
  • 項目地址 項目後端地址: https://github.com/ZyPLJ/ZYTteeHole 項目前端頁面地址: ZyPLJ/TreeHoleVue (github.com) https://github.com/ZyPLJ/TreeHoleVue 目前項目測試訪問地址: http://tree ...
  • 話不多說,直接開乾 一.下載 1.官方鏈接下載: https://www.microsoft.com/zh-cn/sql-server/sql-server-downloads 2.在下載目錄中找到下麵這個小的安裝包 SQL2022-SSEI-Dev.exe,運行開始下載SQL server; 二. ...
  • 前言 隨著物聯網(IoT)技術的迅猛發展,MQTT(消息隊列遙測傳輸)協議憑藉其輕量級和高效性,已成為眾多物聯網應用的首選通信標準。 MQTTnet 作為一個高性能的 .NET 開源庫,為 .NET 平臺上的 MQTT 客戶端與伺服器開發提供了強大的支持。 本文將全面介紹 MQTTnet 的核心功能 ...
  • Serilog支持多種接收器用於日誌存儲,增強器用於添加屬性,LogContext管理動態屬性,支持多種輸出格式包括純文本、JSON及ExpressionTemplate。還提供了自定義格式化選項,適用於不同需求。 ...
  • 目錄簡介獲取 HTML 文檔解析 HTML 文檔測試參考文章 簡介 動態內容網站使用 JavaScript 腳本動態檢索和渲染數據,爬取信息時需要模擬瀏覽器行為,否則獲取到的源碼基本是空的。 本文使用的爬取步驟如下: 使用 Selenium 獲取渲染後的 HTML 文檔 使用 HtmlAgility ...
  • 1.前言 什麼是熱更新 游戲或者軟體更新時,無需重新下載客戶端進行安裝,而是在應用程式啟動的情況下,在內部進行資源或者代碼更新 Unity目前常用熱更新解決方案 HybridCLR,Xlua,ILRuntime等 Unity目前常用資源管理解決方案 AssetBundles,Addressable, ...
  • 本文章主要是在C# ASP.NET Core Web API框架實現向手機發送驗證碼簡訊功能。這裡我選擇是一個互億無線簡訊驗證碼平臺,其實像阿裡雲,騰訊雲上面也可以。 首先我們先去 互億無線 https://www.ihuyi.com/api/sms.html 去註冊一個賬號 註冊完成賬號後,它會送 ...
  • 通過以下方式可以高效,並保證數據同步的可靠性 1.API設計 使用RESTful設計,確保API端點明確,並使用適當的HTTP方法(如POST用於創建,PUT用於更新)。 設計清晰的請求和響應模型,以確保客戶端能夠理解預期格式。 2.數據驗證 在伺服器端進行嚴格的數據驗證,確保接收到的數據符合預期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