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錄1.前期準備1.1 製作啟動盤1.2關閉快速啟動、安全啟動、bitlocker1.2.1 原因1.2.2 進入BIOSshell命令行進入BIOSwindows設置中高級啟動在開機時狂按某個鍵進入BIOS1.2.3 關閉Fast boot和Secure boot1.3 劃分磁碟空間1.3.1 ...
@
目錄本文介紹了在windows環境下從零開始安裝Ubuntu系統的方法,並提供了卸載Ubuntu系統的步驟,還介紹了一些在Ubuntu系統下查找、安裝、卸載軟體的方法。
1.前期準備
1.1 製作啟動盤
先下載一下Ubuntu系統映像。官網下載得比較慢,可以去其他鏡像源網站下載比如清華源。下載好的鏡像是iso
尾碼。
隨便準備一個硬碟(U盤),不需要用太好的硬碟,而且製作啟動盤之後硬碟裡面所有的內容都會銷毀。然後用一些硬碟製作工具燒錄進去即可。這裡推薦rufus
。下麵演示一下操作:
選擇好映像文件之後什麼都不用動,一路確定之後就是等待燒錄完成。由於rufus不會自動彈出燒錄完成的彈窗,有的小白可能不知道燒錄完成了,這裡我們只要等狀態進度條跑滿就好了。
1.2關閉快速啟動、安全啟動、bitlocker
1.2.1 原因
- 在安裝時,我們要進入的是啟動盤。如果不關閉快速啟動,電腦就會快速地載入Windows系統,進不去啟動盤。
- 如果不關閉安全啟動,電腦可能會拒絕載入不受信任的外部設備,從而無法進入啟動盤。
- 如果不關閉bitlocker,外部設盤就無法對硬碟進行寫入,也就無法安裝。這個關閉比較容易,請自行查閱資料,此處就不具體講解了。
1.2.2 進入BIOS
進入主板的BIOS界面可以關閉。BIOS是英文"Basic Input Output System"的縮略詞,直譯過來後中文名稱就是"基本輸入輸出系統"。在IBM PC相容系統上,是一種業界標準的固件介面。BIOS是個人電腦啟動時載入的第一個軟體,是一組固化到電腦內主板上一個ROM晶元上的程式,它保存著電腦最重要的基本輸入輸出的程式、開機後自檢程式和系統自啟動程式,它可從CMOS中讀寫系統設置的具體信息。 其主要功能是為電腦提供最底層的、最直接的硬體設置和控制。此外,BIOS還向作業系統提供一些系統參數。系統硬體的變化是由BIOS隱藏,程式使用BIOS功能而不是直接控制硬體。現代作業系統會忽略BIOS提供的抽象層並直接控制硬體組件。
這裡列舉幾種進入BIOS界面的方法。
shell命令行進入BIOS
首先查詢一下shutdown.exe
指令的用法
PS C:\Users\Xu Han> shutdown.exe
用法: C:\Windows\system32\shutdown.exe [/i | /l | /s | /sg | /r | /g | /a | /p | /h | /e | /o] [/hybrid] [/soft] [/fw] [/f]
[/m \\computer][/t xxx][/d [p|u:]xx:yy [/c "comment"]]
沒有參數 顯示幫助。這與鍵入 /? 是一樣的。
/? 顯示幫助。這與不鍵入任何選項是一樣的。
/i 顯示圖形用戶界面(GUI)。
這必須是第一個選項。
/l 註銷。這不能與 /m 或 /d 選項一起使用。
/s 關閉電腦。
/sg 關閉電腦。在下一次啟動時,如果啟用了
自動重啟登錄,則將自動登錄並鎖定上次交互用戶。
登錄後,重啟任何已註冊的應用程式。
/r 完全關閉並重啟電腦。
/g 完全關閉並重啟電腦。重新啟動系統後,
如果啟用了自動重啟登錄,則將自動登錄並
鎖定上次交互用戶。
登錄後,重啟任何已註冊的應用程式。
/a 中止系統關閉。
這隻能在超時期間使用。
與 /fw 結合使用,以清除任何未完成的至固件的引導。
/p 關閉本地電腦,沒有超時或警告。
可以與 /d 和 /f 選項一起使用。
/h 休眠本地電腦。
可以與 /f 選項一起使用。
/hybrid 執行電腦關閉併進行準備以快速啟動。
必須與 /s 選項一起使用。
/fw 與關閉選項結合使用,使下次啟動轉到
固件用戶界面。
/e 記錄電腦意外關閉的原因。
/o 轉到高級啟動選項菜單並重新啟動電腦。
必須與 /r 選項一起使用。
/m \\computer 指定目標電腦。
/t xxx 將關閉前的超時時間設置為 xxx 秒。
有效範圍是 0-315360000 (10 年),預設值為 30。
如果超時期限大於 0,則 /f 參數為
/f 參數。
/c "comment" 註釋重啟或關閉的原因。
最多允許 512 個字元。
/f 強制關閉正在運行的應用程式而不事先警告用戶。
當大於 0 的值為
時,隱含 /f 參數 則默示為 /f 參數。
/d [p|u:]xx:yy 提供重新啟動或關閉的原因。
p 指示重啟或關閉是計劃內的。
u 指示原因是用戶定義的。
如果未指定 p 和 u,則
重新啟動或關閉 是計劃外的。
xx 是主要原因編號(小於 256 的正整數)。
yy 是次要原因編號(小於 65536 的正整數)。
此電腦上的原因:
(E = 預期 U = 意外 P = 計劃內,C = 自定義)
類別 主要 次要 標題
U 0 0 其他(計劃外)
E 0 0 其他(計劃外)
E P 0 0 其他(計劃內)
U 0 5 其他故障: 系統沒有反應
E 1 1 硬體: 維護(計劃外)
E P 1 1 硬體: 維護(計劃內)
E 1 2 硬體: 安裝(計劃外)
E P 1 2 硬體: 安裝(計劃內)
E 2 2 操作系統: 恢復(計劃外)
E P 2 2 操作系統: 恢復(計劃內)
P 2 3 操作系統: 升級(計劃內)
E 2 4 操作系統: 重新配置(計劃外)
E P 2 4 操作系統: 重新配置(計劃內)
P 2 16 操作系統: Service Pack (計劃內)
2 17 操作系統: 熱修補(計劃外)
P 2 17 操作系統: 熱修補(計劃內)
2 18 操作系統: 安全修補(計劃外)
P 2 18 操作系統: 安全修補(計劃內)
E 4 1 應用程式: 維護(計劃外)
E P 4 1 應用程式: 維護(計劃內)
E P 4 2 應用程式: 安裝(計劃內)
E 4 5 應用程式: 沒有反應
E 4 6 應用程式: 不穩定
U 5 15 系統故障: 停止錯誤
U 5 19 安全問題(計劃外)
E 5 19 安全問題(計劃外)
E P 5 19 安全問題(計劃內)
E 5 20 網路連接丟失(計劃外)
U 6 11 電源故障: 電線被拔掉
U 6 12 電源故障: 環境
P 7 0 舊版 API 關機
然後我們就知道用如下命令就可以高級啟動
shutdown.exe -o -r -t 0
通過高級啟動,然後選擇疑難解答
-高級選項
-UEFI固件設置
,就可以進入BIOS了
windows設置中高級啟動
如圖,高級啟動後同上。
在開機時狂按某個鍵進入BIOS
這個按鍵根據機型有所不同,可以自行查閱,以下是一些常用的:
機型 | 方式 |
---|---|
華碩Asus、神舟Hasee、小米、海爾、明基、技嘉、方正、清華同方、雷神、未來人類、外星人 | 啟動時按F2 |
戴爾dell | 啟動和重新啟動時按F2 |
微星msi | 啟動時按Delete |
惠普hp | 啟動和重新啟動時按F2或者F10,或者先按ESC再按F10 |
ibm/thinkpad | 冷開機按F1,部分新型號可以在重新啟動時啟動按F1,少數機型是Fn+F1或F2 |
1.2.3 關閉Fast boot
和Secure boot
這個根據主板BIOS的圖形化界面有所不同,但多半都在Boot
這一欄目中,以下列舉一下華碩的:
1.3 劃分磁碟空間
在磁碟管理
中,划出一塊分區用作Ubuntu的空間即可,不需要分配。下圖我划出了100GB。
這裡建議留出充足的空間,否則後續空間不足擴容將極為麻煩。因為Linux在大多數情況下不能向左擴容。
1.3.1 查看目前的虛擬記憶體大小
等會安裝Ubuntu的時候,可能會需要手動分區,需要設置虛擬記憶體的大小,這裡可以先查看win系統下的虛擬記憶體大小作為參考:
2.開始安裝
2.1 使用啟動盤啟動
2.1.1 法一:BIOS調整啟動順序
關機進入BIOS,在Boot那一欄選擇啟動順序,找到你的啟動盤的名字,調整到最優先即可。
2.1.2 法二:使用windows高級啟動直接進入啟動盤
高級啟動後,點擊使用設備
即可。
2.2 語言
語言方面,對於自己英語有信心的可以選擇英語。
2.3 聯網
暫時先不要聯網,不然等會會自動下載,安裝會很慢。
選擇最小安裝
或者正常安裝
都是可以的。
2.4 分區
2.4.1 與windows共存
網上很多教程都在極力勸說不要選擇第一個選項與windows共存
,實際上,Ubuntu會自動檢測空白的分區(就是我剛剛分配的100GB),並不會覆蓋windows的文件數據。
在下圖中,nvme1是我的第二塊硬碟,我在windows下使用了nvme1p1分區,而Ubuntu很完美地避開了這一塊區域,自動做出了相應的更改。
nvme
的意思是我的這塊硬碟是nvme固態硬碟。p1
的意思是partition 1
,即第一分區。
2.5 合併分區
其實,這裡Ubuntu自動分出的nvme1n1p2作為ESP分區也是沒必要的。因為我們是雙系統,後續還是用grub啟動,不需要再劃分EFI系統啟動分區。因此,後續我們可以把這個扇區合併到根目錄下。
合併的方法比較多,無論是win系統還是Linux,都有圖形化的界面,這裡就不演示了。
而且,如果不合併這個ESP分區的話,我們是沒有辦法再進行擴容的。因為硬碟只能合併相鄰的扇區。 nvme1n1p2阻隔了nvme1n1p1和nvme1n1p3,而我們在擴容時希望把nvme1n1p1的空間划出一些給nvme1n1p3,這是一種向左擴容的操作,比較麻煩,請看筆者的另一篇篇教程。
2.4.2 如果要手動分區...
這裡建議分三個區:
- 划出256MB用於
EFI系統分區
,邏輯分區,並設置安裝啟動引導器的設備
為你剛剛設置的EFI系統分區
的分區。這裡千萬不要讓安裝啟動引導器的設備
和你的windows系統的efi啟動分區
重合,否則你的兩個系統都啟動不了!
- 划出一些空間用於
交換空間
,邏輯分區,作為虛擬記憶體使用。分配的大小可以使用在1.3.1
中查看的推薦
。
- 其他所有空間都用於預設的
Ext4日誌文件系統
,主分區,掛載點/
。
- 對於其他諸如
/usr
、/home
這樣的掛載點,是可以不手動選擇的。這樣的話,/home
、/usr
這些目錄就會自動與/
根目錄共用一塊磁碟的分區,這也是符合Windows用戶的文件樹方式。
主分區和邏輯分區
這裡稍微解釋一下主分區和邏輯分區的區別。對於一塊硬碟來說,主分區只能有4個。 因此,我們最好把交換空間設置為邏輯分區。
在windows下,文件樹是基於硬碟的分區的,windows系統會自動給硬碟的分區分配盤符。下麵,我的C盤就是硬碟0的第0分區:
DISKPART> list disk
磁碟 ### 狀態 大小 可用 Dyn Gpt
-------- ------------- ------- ------- --- ---
磁碟 0 聯機 476 GB 1024 KB *
磁碟 1 聯機 953 GB 1024 KB
DISKPART> sel disk 0
磁碟 0 現在是所選磁碟。
DISKPART> list partition
捲 ### LTR 標簽 FS 類型 大小 狀態 信息
---------- --- ----------- ----- ---------- ------- --------- --------
捲 0 C 這很C NTFS 磁碟分區 453 GB 正常 啟動
捲 1 RESTORE NTFS 磁碟分區 22 GB 正常
捲 2 Z SYSTEM FAT32 磁碟分區 260 MB 正常 系統
捲 3 RECOVERY NTFS 磁碟分區 750 MB 正常 已隱藏
捲 4 MYASUS FAT32 磁碟分區 200 MB 正常 已隱藏
捲 5 D NTFS 磁碟分區 953 GB 正常
DISKPART>
而我C盤中的所有的目錄,都在磁碟0的分區0之內,不可能在其他分區。
但是在Linux中,同一目錄下的兩個子目錄可以分管磁碟的兩個分區。比方說,/home
可以獨占磁碟1的第1分區,/usr
也可以獨占磁碟1的第2分區,但/home
和/usr
都是在根目錄/
之下的。
3.完全卸載Ubuntu
3.1 刪除Ubuntu分區
在磁碟管理
中,Ubuntu作為系統分區,是無法直接在圖形化界面中操作的,如圖中的win分區一樣:
因此需要使用diskpart
工具去刪除之前建立的分區:
以管理員許可權
打開shell,列出所有磁碟(如果您有多個磁碟的話)並選中存放了Ubuntu的磁碟,然後,列出所有捲並逐一選中Ubuntu的分區刪除。
DISKPART> list disk //列出所有磁碟
DISKPART> sel disk 1 //選中目標磁碟
DISKPART> list partition //列出磁碟所有分區
DISKPART> sel partition2 //選中目標分區
DISKPART> delete partition override //刪除目標分區
然後就可以在磁碟管理中直接合併了,剛剛划出的100GB又回來了!
3.2 刪除Ubuntu殘餘的efi引導(切記)
如果你忘記了刪除Ubuntu殘餘的efi引導就關機,那麼可以直接跳到此處了,你的windows系統已經進不去了!
以管理員許可權
打開shell,找到並選中SYSTEM
分區,分配捲標,然後刪除Ubuntu
。
PS C:\Users\Xu Han> diskpart.exe
Microsoft DiskPart 版本 10.0.22621.1
Copyright (C) Microsoft Corporation.
在電腦上: LAPTOP-3V5JAOO8
DISKPART> sel disk 0
磁碟 0 現在是所選磁碟。
DISKPART> list vol
捲 ### LTR 標簽 FS 類型 大小 狀態 信息
---------- --- ----------- ----- ---------- ------- --------- --------
捲 0 C 這很C NTFS 磁碟分區 453 GB 正常 啟動
捲 1 RESTORE NTFS 磁碟分區 22 GB 正常
捲 2 SYSTEM FAT32 磁碟分區 260 MB 正常 系統
捲 3 RECOVERY NTFS 磁碟分區 750 MB 正常 已隱藏
捲 4 MYASUS FAT32 磁碟分區 200 MB 正常 已隱藏
捲 5 D NTFS 磁碟分區 853 GB 正常
DISKPART> sel vol 2
捲 2 是所選捲。
DISKPART> assign letter=Z
DiskPart 成功地分配了驅動器號或裝載點。
分配完捲標後,再次用管理員許可權打開shell,然後進入剛剛我們分配的捲標,刪除即可:
PS C:\Users\Xu Han> cd Z:
PS Z:\> ls
目錄: Z:\
Mode LastWriteTime Length Name
---- ------------- ------ ----
d----- 2024/1/18 22:59 EFI
PS Z:\> cd .\EFI
PS Z:\EFI> ls
目錄: Z:\EFI
Mode LastWriteTime Length Name
---- ------------- ------ ----
d----- 2022/6/10 23:32 Microsoft
d----- 2024/1/18 22:59 Boot
d----- 2024/1/18 22:59 ubuntu
PS Z:\EFI> rmdir .\ubuntu\
確認
Z:\EFI\ubuntu\ 處的項具有子項,並且未指定 Recurse 參數。如果繼續,所有子項均將隨該項刪除。是否確實要繼續?
[Y] 是(Y) [A] 全是(A) [N] 否(N) [L] 全否(L) [S] 暫停(S) [?] 幫助 (預設值為“Y”): Y
這裡千萬別刪錯了,要是把Microsoft
刪了,win系統就無法啟動了!
4.基礎環境配置
4.1 換源以及更新
如果不進行換源,使用apt
下載的速度將變得令人難以忍受的慢。
目前,換源完全只需要滑鼠點點點就可以完成了,打開應用列表裡的Software & Updates
,選擇中國的鏡像源即可,我這裡選的mirror.nju.edu.cn
是南京大學的。
換好源之後輸入以下兩個指令去更新和升級:
sudo apt update
sudo apt upgrade
4.2 deb類應用安裝
使用dpkg
命令即可。qq,網盤在官網下載的都是deb類文件。下麵以qq為例子,官網下載好文件,終端輸入指令即可,別忘記加上--install
或者-i
。
4.3 軟體包管理
修複依賴關係(經常用到)
sudo apt -f install
查看安裝歷史
/var/log/apt/history.log
保存apt安裝的歷史記錄。/var/log/dpkg.log
保存dpkg安裝的歷史記錄。
關鍵字查找軟體包
- 查找軟體源里所有的
sudo apt list | grep -i <keyword>
- 查找本機已經安裝的
sudo apt list --installed | grep -i <keyword>
卸載
- 僅卸載
sudo apt remove <name of software>
以卸載qq為例:
sudo apt remove linuxqq
- 卸載並刪除配置文件
sudo apt purge <name of software>
清理
- 自動刪除不再需要的軟體包
sudo apt autoclean
- 刪除已經安裝過的軟體包
sudo apt clean
- 自動刪除不再需要的依賴
sudo apt autoremove
本文由博客一文多發平臺 OpenWrite 發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