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提: Xcode 16.0 beta 設置 Scheme設置中勾選Malloc Scribble、Malloc Stack Logging。 這麼做是為了在Memory Graph、Profile中追溯數據在哪句代碼生成。 此設置會導致App硬碟占用異常增多,調試完畢之後需要把選項關閉。 Allo ...
前提:
Xcode 16.0 beta
設置
Scheme設置中勾選Malloc Scribble、Malloc Stack Logging。
這麼做是為了在Memory Graph、Profile中追溯數據在哪句代碼生成。
此設置會導致App硬碟占用異常增多,調試完畢之後需要把選項關閉。
Allocations
許多人剛開始用它第一能看懂的是上方圖標記憶體的實時變化。但對下方的各種數據和選項就一臉懵逼。本文首先想介紹上下交界的選項。
選中不同選項會切換到不同的視角,本文會著重提及後三個。
Allocations List
在這裡需要註意的是可以點擊黃色劃線處來更改數據排序,右側會顯示創建這項數據時的方法堆棧。
點擊橙色處則是過濾選項,光看選項名字其實是有些猜不懂意思,但鑒於小果果“優秀”的交互設計,用戶把滑鼠指針停留一會會自動顯示選項的詳細顯示(設計真優秀的話就不會取這麼難懂的名字了)。
解釋這三種選項:
- All Allocations:所有
- Created & Persistent:顯示所選時間範圍內,結束時仍然存在的分配情況。
- Created & Destroyed:顯示所選時間範圍內,結束時已經不存在的分配情況。
這個選項個人也是經常用到的,因為我們看記憶體一般會選定一段記憶體開始分配到應該釋放的時間段進行觀察,這樣過濾掉之後會發現有哪些記憶體數據在這個階段應該釋放但沒有釋放的問題(甚至對於編譯器來講都不算記憶體泄露)。
Call Trees
這裡主要是從方法的角度來統計記憶體占用的空間,每一條數據都對應著一個方法,同時可以通過Bytes Used說明總占用記憶體空間,用Count表示總共調用此方法的次數。
在看的時候我其實還推薦在列表中右鍵,增加顯示兩組數據:Self Bytes和Self %,這樣看到是否當前方法是否占用記憶體,還是要再往深處尋找。
和上一節一樣,右側能看到詳細的方法堆棧,橙色劃線的選項功能也在上節介紹過,這裡不再贅述。在這裡還需要關註的是紅色劃線的Call Tree這個過濾選項。
五個選項一般能用到的就這三個:
- Separate by Thread: 按照線程分類,比如向查看主線程是否任務過於繁重時可以用上
- Invert Call Tree: 反向顯示樹
- Hide System Libraries: 隱藏系統庫,很多方法會最終調用到系統方法內,而很多系統方法內接著沒完沒了地向下調用系統方法,我們開發者一般對此不會太感興趣(問題真出在系統方法裡面也沒法改),一般會先選上。
Generations限於篇幅原因姑且略過,其實也是十分有用的機制。它通過在時間軸增加節點,然後能返回到上一個時間節點之間出現的記憶體分配。另外提醒有心人,節點是是時間軸上的小旗子,並且可以移動小旗子更改標記的時間點
實踐:記憶體圖分享至Instruments
其實這一節的內容才是讓我萌生寫文章的動機,畢竟我們日常開發場景時debug中才能遇到了記憶體暴漲之類的問題,這個時候我們才想去修理記憶體,debug時檢查記憶體一般會點擊Debug Memory Graph。
這裡可以看到各種變數之間的引用關係,對於查找迴圈引用會十分直觀,但是如果我們遇到問題是想找記憶體暴漲問題原因的話就十分困難。
解決的方法是點擊上圖中紅線位置的分享按鈕,然後選擇Instruments。
於是來到了熟悉的界面。
你可以在這個基礎上繼續查找記憶體的問題,而且提醒一下,如果你還沒有中斷剛纔的debug的話,你可以在這個界面里把感興趣的記憶體地址複製回Xcode,在記憶體圖的角度繼續檢查。
總結
這次對Xcode的記憶體調試工具做了進一步的學習,同時解決了我一個疑惑:記憶體圖可以從引用的維度調試問題,但應該如何銜接到Instruments繼續研究,畢竟看問題的角度不應該只有一個。
本文來自博客園,作者:MrYu4,轉載請註明原文鏈接:https://www.cnblogs.com/MrYU4/p/18262471/xcode-tiao-shi-nei-cun-zui-xin-li-ji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