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知道 OpenWrt 經常拿來做軟路由軟體。最近買了個二手小主機升騰 C92 來做旁路由伺服器,其被歸為瘦客戶機一類,感覺和工控機差不多,現價百元以內。想就著這個機會,瞭解體驗一下 OpenWrt。 ...
文字更新時間:2024/02/04
一直知道 OpenWrt 經常拿來做軟路由軟體。最近買了個二手小主機升騰 C92 來做旁路由伺服器,其被歸為瘦客戶機一類,感覺和工控機差不多,現價百元以內。想就著這個機會,瞭解體驗一下 OpenWrt。
大體思路
下載預設置好的固件,製作U盤啟動盤,設置好升騰 C92 的 BIOS,刷入 OpenWrt 固件。為了方便區域網設備互聯,主路由配置好 IP-MAC 綁定和 DHCP,然後旁路由 OpenWrt 配置 DNS 伺服器。最後,擴容 OpenWrt 系統分區,設置 swap 交換分區。
用到的東西
OpenWrt是適用於嵌入式設備的一個Linux發行版。
相對原廠固件而言,OpenWrt不是一個單一、靜態的固件,而是提供了一個可添加軟體包的可寫的文件系統。這使用戶可以自由的選擇應用程式和配置,而不必受設備提供商的限制,並且可以使用一些適合某方面應用的軟體包來定製你的設備。對於開發者來說,OpenWrt是一個框架,開發者不必麻煩地構建整個固件就能得到想要的應用程式;對於用戶來說,這意味著完全定製的能力,與以往不同的方式使用設備,OPKG包含超過3500個軟體。 預設使用LuCI作為web交互界面。
項目 | 參數 |
---|---|
旁路由 | 升騰 C92 |
OpenWrt 類型 | haiibo/OpenWrt |
OpenWrt 固件版本 | R24.01.27 |
CPU 型號 | Intel(R) Celeron(R) CPU J1800 |
CPU 頻率 | 2.41GHz |
CPU 線程數 | 2C2T |
CPU 工藝 | 22納米 |
CPU TDP | 10 W |
記憶體 | 2G DDR3L 1333MHz |
硬碟 | Centerm SSD 14.75GB |
網卡 | Intel I211 Gigabit Network Connection |
主路由 | 移動 X333 定製路由器 |
原版 OpenWrt 不大好用,很多功能都沒有預裝,要手動配置比較麻煩。於是選擇了提前配置好的 OpenWrt 版本,我用的是 haiibo/OpenWrt,裡面集成了 LuCI 面板、Docker 和各種常用插件
區域網系統拓撲圖
區域網系統拓撲圖
U盤準備
製作 Ventoy U盤
Ventoy 版本:1.0.97
-
製作 Ventoy 啟動盤:
打開
Ventoy2Disk.exe
,設置分區類型為GPT
格式(為了讓升騰C92能進行 UEFI 引導),找到需要格式化的U盤(註意保存數據),其他預設,安裝即可 -
加速鏡像搜索過程:
在U盤根目錄下創建
Images
文件夾,需要將鏡像文件複製到此文件夾下。打開
VentoyPlugson.exe
,啟動服務,在打開的網頁中選擇 全局控制插件 → VTOY_DEFAULT_SEARCH_ROOT —— 指定搜索目錄 設置為 Images 的絕對路徑(比如:H:\Images
)
下載處理 OpenWrt 鏡像
-
方式一(簡單):使用預先構建好的固件:
OpenWrt 倉庫 release 版本:R2024-01-27 06:51:01 for X86_64
-
下載 OpenWrt 鏡像
因為硬體就是一個 x86 的小電腦,所以下載 x86 版本的 OpenWrt 鏡像,我使用的是
openwrt-x86-64-generic-squashfs-combined-efi.img.gz
類型的鏡像(squashfs 是一種用於 Linux 的壓縮的只讀文件系統,可以還原系統) -
解壓鏡像壓縮包
下載的是鏡像的壓縮文件,需要解壓,實測 7z 解壓不了,用 Gzip 和 WinRAR 可以解壓,比如:使用 gzip 解壓:
.\gzip\bin\gzip.exe -dkv .\openwrt-x86-64-generic-squashfs-combined-efi.img.gz
等待片刻後,解壓得到 .img 尾碼的鏡像文件
-
-
方式二(自定義):自定義構建固件:
可以刪除一些不用的軟體。分區格式可以改為 ext4,方便在裝機時,在 PE 系統內進行分區擴容。
製作微PE鏡像
微PE 版本:2.3
打開微PE,生成可啟動 ISO 鏡像,放入U盤 Images 文件夾
下載硬碟燒錄工具
physdiskwrite 版本:0.5.3
用於燒錄系統鏡像,放入U盤根目錄方便實用
U盤文件結構
.
├── Images # 鏡像文件夾
│ ├── WePE_64_V2.3.iso # 微PE鏡像
│ └── openwrt-x86-64-generic-squashfs-combined-efi.img # OpenWrt鏡像
├── VentoyPlugson.log # Ventoy插件記錄
├── physdiskwrite.exe # 鏡像燒錄工具
└── ventoy # Ventoy配置文件目錄
├── ventoy.json # Ventoy配置文件
└── ventoy_backup.json # Ventoy配置文件備份
安裝 OpenWrt
主板 BIOS 設置
我手中的升騰 C92 可以使用 USB 引導,省去了刷 BIOS 的步驟:
升騰 C92 進入 BIOS 的方法是開機按 F2
鍵(按 F12
可選擇啟動設備)
-
設置設備引導方式
在 BIOS 的 Advanced → CSM Configuration 中,將 Boot option filter 和 Video 都設置為
Legacy only
,將 Storage 設置為UEFI only
(如果覺得 Ventoy 鏡像選項界面顯示異常,看著不舒服的話,可設置為 Legacy only 解決)
BIOS 內設備引導方式 -
設置 BIOS 設備啟動優先順序
在 BIOS 的 Boot → Boot Option Priorities 中,將U盤設置為第一啟動設備,將硬碟設置為第二啟動設備
-
按
F10
保存並退出 BIOS
安裝 OpenWrt 鏡像到硬碟
-
設置好 BIOS,開機進入 Ventoy 後選擇從 WePE 啟動 PE 系統
-
用硬碟分區工具刪除硬碟的所有分區
-
燒錄鏡像:
打開命令行,使用 physdiskwrite 燒錄 OpenWrt 鏡像到硬碟,比如:
U:\physdiskwrite.exe -u U:\Images\openwrt-x86-64-generic-squashfs-combined-efi.img
輸入數字選擇要燒錄到的設備(我這裡選擇的是
0
,燒錄到硬碟) -
關機拔下U盤後再開機
初始化配置 OpenWrt
設置 root 密碼
passwd
設置 OpenWrt IP 地址
設置 OpenWrt 的 IP 地址為 DHCP 動態分配:
vim /etc/config/network
將其中的 lan
相關選項改為 dhcp
模式,比如:
config interface 'lan'
option type 'bridge'
option ifname 'eth0'
option proto 'dhcp'
option ip6assign '60'
重啟網路:
/etc/init.d/network restart
或者通過網頁面板在 網路 → 介面 中選擇 LAN → 修改 選擇 一般配置 → 基本設置 → 協議 設置為 DHCP客戶端
。
然後在路由器中設置好 DHCP 服務,讓升騰 C92 能分配到固定的 IP,之後即可通過 IP 地址訪問 OpemWrt
主路由配置
各個路由器廠商,不同的路由器型號,其的後臺配置大同小異。此處以我手頭上的移動 X333 定製路由器為例,其後臺地址、用戶名和密碼都貼在路由器外殼上。輸入後臺地址,進入 高級設置界面。
IP-MAC 綁定
網路服務功能 → MAC-Based 指定
DHCP 伺服器配置
-
先設置路由器自身的 IP 地址:區域網 → IP地址(比如:
192.168.0.1
) -
後設置 DHCP 服:網路服務功能 → DHCP 設置
- IP池範圍:旁路由的IP只能在這個範圍內設置(比如:
192.168.0.2
-192.168.0.254
)(有些路由器可在範圍外設置) - 網關地址:路由器本身 IP(比如:
192.168.0.1
) - DNS 選項:手動設置 OpenWrt 的 IP 為首選,其他公共 DNS 為次選(比如:首選
192.168.0.2
,次選223.5.5.5
)
(因為我的手機 MIUI 的傳統藝能,不支持 IPv6,所以只好關閉主路由器的
IPv6
功能) - IP池範圍:旁路由的IP只能在這個範圍內設置(比如:
主路由器 DHCP 設置
LuCI 面板設置 OpenWrt
在同一區域網內其他設備上,瀏覽器輸入 OpenWrt 的 IP 地址,進入 LuCI 面板,以 GUI 的方式繼續設置 OpenWrt
DNS 伺服器配置
比如:要解析 server.mydns
到 192.168.0.2
-
添加 DNS 頂級功能變數名稱:
在 網路 → DHCP/DNS 中的 伺服器設置 → 基本設置 中添加 本地伺服器 和 本地功能變數名稱 (比如:本地伺服器填
/mydns/
,本地功能變數名稱填mydns
) -
添加主機名:
在 網路 → 主機名 中進行添加主機名(比如:主機名填
server
,IP地址填192.168.0.2
)(系統會自動添加自定義挾持功能變數名稱)
磁碟擴容設置 swap 分區
此步驟用於 squashfs 格式的分區擴容(使用 overlay),ext4格式的分區擴容可在裝機時手動設置。
-
擴展分區
-
方式一:使用官方分區擴展腳本(擴展根目錄),也許需要先手動新建分區。
wget -U "" -O expand-root.sh "https://openwrt.org/_export/code/docs/guide-user/advanced/expand_root?codeblock=0" . ./expand-root.sh
-
方式二:手動擴展分區(掛載到根目錄下的 overlay 文件夾)
使用新的分區替代原有
/overlay
的掛載點:這裡擴展10G的空間到 /overlay,然後將剩餘的磁碟空間都用作 swap 分區。
-
新建 ext4 分區
打開 系統 → 磁碟管理 找到需要進行操作的磁碟,點擊 修改 後在空閑空間處新建一個10G的新分區,在 終止扇區 處填寫
+10g
,然後再 格式化 為ext4
格式(系統會自動掛載新的分區) -
複製原有 /overlay 內的數據到新分區中:比如:
cp -r /overlay/* /mnt/sda3
打開 系統 → 掛載點,添加掛載點,讓新的分區(比如:
/dev/sda3
)掛載到/overlay
然後重啟生效,需要註意設置 docker, istore, opkg 等軟體的根路徑,以及下載文件的路徑。讓擴展到 /overlay 下的分區得到使用。 -
如果沒問題,打開軟體包界面,可以發現空閑空間變大了
-
-
新建 swap 分區
操作與新建 ext4 分區類似,終止扇區預設到磁碟尾部,格式選擇
swap
。然後在 系統 → 掛載點 處啟用 自動掛載未配置的 Swap 分區 -
重啟
其實後面還有其他的一些功能配置,比如 Docker,下載軟體,網盤文件軟體等,不過我最後沒有繼續使用 OpetWrt,而是換成了 Ubuntu,其原因有二:
- 本人水平有限,設置的 swap 功能無法觸發(swap 分區使用的空間極少,接近0),導致記憶體使用率一高系統就會變的卡頓。
- 安裝 opkg 和 ipk安裝包 之外的軟體較麻煩,多需要手動進行編譯和調試。
感覺相比於一般通用的 Linux 發行版來說,OpenWrt 適合在功能較固定的路由器上使用。因為可定製固件,所以適合在硬體受到限制的嵌入式設備上使用。
本文由 Tsanfer's Blog 發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