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天 一,linux系統的基本概念以及命令終端欄位含義介紹 linux系統的基本概念: ·多用戶的系統:允許同時執行多個任務 ·多任務的系統:允許同時執行多個任務 ·嚴格區分大小寫:命令,選項,參數文件名,目錄名,都嚴格區分大小寫 ·一切皆文件:硬體設備(記憶體,cpu,網卡,顯示器,硬碟等等)都是 ...
第一天
一,linux系統的基本概念以及命令終端欄位含義介紹
linux系統的基本概念:
·多用戶的系統:允許同時執行多個任務
·多任務的系統:允許同時執行多個任務
·嚴格區分大小寫:命令,選項,參數文件名,目錄名,都嚴格區分大小寫
·一切皆文件:硬體設備(記憶體,cpu,網卡,顯示器,硬碟等等)都是以文件的形式存在的
·不管是文件還是目錄都是以倒掛的樹形結構,存在於系統的'/'根目錄下,根目錄是linux系統的起點
·對於linux系統而言,目錄/文件沒有擴展名的說法(.sh(腳本文件)、.conf(配置文件)、.log(日誌文件)、.rpm(軟體包)、.tar(壓縮包)都是方便人的,讓使用者能分辨)
·沒有提示就是最好的提示(成功)
命令終端欄位含義:
[root@localhost~]#
當前用戶名為root@主機名為localhost當前所在目錄為~家目錄#當前用戶身份是超級管理員,root超級管理員家目錄:/root
tips:
普通用戶提示符為¥,普通用戶的家目錄:/home/用戶名同名,例如:list用戶的家目錄:/home/list
[list@localhost~]$
二,命令格式和命令行編輯技巧
命令格式:
命令字[-選項...][參數...]
·命令字:命令本身(功能)
·選項:調整命令功能
短選項 | -h -d -a (單個字元)可以合併用 -ahd |
---|---|
長選項 | --help(單詞),長選項通常不能合併使用的 |
參數:命令的執行對象,文件/目錄/程式等
[]:可選的
...:可以同時有多個選項或參數
命令行的編輯技巧:
·上下鍵調出歷史命令
·Ctrl+c:取消當前執行的命令
·Ctrl+l,clear:清屏
·tab鍵自動補齊:可以補齊命令,選項,參數,文件路徑,軟體名,服務名
·esc+.:將上一條命令參數變成當前命令的執行對象
·Ctrl+a:將游標移動至行首
·Ctrl+e:將當前游標移動至行尾
·Ctrl+u:從當前游標清空至行首
·Ctrl+w:刪除游標所在的單詞
·exit:退出系統
三,linux文件類型
藍色:目錄
白色:文件
淺藍色:鏈接文件(類似與windows的系統快捷方式)
綠色:可執行文件(腳本,命令程式文件)
紅色:壓縮文件
黃色:設備文件(硬碟鍵盤滑鼠,網卡,cpu硬體設備都是以文件的形式存在的)
紅色閃動:表示鏈接文件不可用
ll
查看文件類型開頭第一個字元代表他的文件類型:
- 文件類型
- 文件
d 目錄
l 鏈接文件
b 跨設備文件
c 字元設備文件
p 管道設備文件
s 套接字
. 隱藏文件
四,ls命令
ls 查看目錄及其目錄和文件的詳細屬性信息
格式:
ls [-選項...] [參數...]
選項 | 含義 |
---|---|
-a | 顯示目錄下所有內容,包含隱藏內容 |
-l | 以長格式顯示目錄下的內容及詳細屬性 |
-h | 人性化顯示目錄下的諾瞳大小(kb,mb,gb) |
-d | 僅顯示目錄本身而不顯示目錄下的內容 |
-i | 產看inode號(系統任何人間或目錄都有一個唯一的編號) |
-R | 遞歸查看目錄下的所有內容(從頭到尾) |
- 文件類型
rw-:代表所屬用戶對於文件的許可權
r--:代表所屬用戶組對於文件的許可權
r--:代表其他用戶對於文件的許可權
1:代表文件的引用次數,只針對與做了硬連接的文件才有效
root(第一個):代表文件的所有者
root(第二個):代表文件的所有組
1831:文件的大小,預設以位元組為計算單位
3月 13 17:45:文件最近一次的修改時間
initial-setup-ks.cfg:文件名
第二天
一,mkdir命令
作用:新建目錄
· mkdir 用於創建新目錄
格式 :
mkdir [-選項] 目錄名
常用選項:
-p 遞歸創建多個目錄
eg:
- 無論目錄還是文件都不能叫‘/’
- 名字不能超過255個字元
mkdir test #沒有指定目錄,預設創在當前目錄下
mkdir test txt dir{1,2} test{1..8} #(創建多個)目錄時候要用空格隔開,否則系統會認為是一個目錄
mkdir /tmp/mmm /opt/hhh /mnt/ooo #mkdir後面直接加路徑 系統會識別沒有的目錄然後創建
mkdir -p /opt/mmm/ooo/kkk #遞歸創建
cd 命令
作用:進入目錄
命令格式:
cd [-選項] [參數]
選項 | 解釋 |
---|---|
.. | 回上一級 |
- | 回退到上次所在的目錄 |
~ | 進入當前用戶的家目錄 |
~ 用戶名 | 進入指定用戶的家目錄 |
. | 當前目錄 |
touch命令
作用:創建文件
命令格式:
touch [-選項] 文件名
touch fire #後面不跟路徑 預設在當前目錄下創建文件
touch h1 h2 h3 h4 #同時創建多個問價,用空格分隔
touch /opt/h1 /opt/h8 #加上路徑,創建在指定路徑里,同也可以創建多個 用空格分隔
#如果文件已經存在,則刷新該文件的時間戳,原文件,不會被覆蓋
#如果在同一文件夾記憶體在同名的文件夾時,無法新建文件
cp命令
作用:複製
命令格式:
cp [-選項] 源文件或目錄 目標目錄
常用選項:
選項 | 解釋 |
---|---|
-r | 拷貝目錄 |
-p | 拷貝目錄時保留源文件的許可權和時間戳 |
-a | 拷貝目錄的同時一併拷貝文件的屬性 |
目標目錄 | 拷貝/覆蓋 |
---|---|
不存在 | 拷貝過去 |
存在 | 覆蓋 |
不存在且指定名稱 | 拷貝且重命名 |
mv命令
作用:移動文件或者文件夾,也可以用於修改目錄或文件名
命令格式:
mv [-選項] 源文件 目標路徑|新名字
實例:
mv hello /opt #移動文件或文件夾
mv t1 t2 t3 /mnt #同時移動多個文件
mv /opt/mmm /mnt/nnn #移動非當前目錄下的文件或文件夾
mv hello hi #修改文件或文件夾的名字
cat命令
作用:查看文本文件內容(如果文件過大,不建議使用)
命令格式:
cat [-選項] 文件名
常用選項:
-n #查看文件內容時顯示行號
less命令
作用:查看文本文件內容(可以使用pgup,pgdn翻面)
less [-選項] 文件名
進入less閱讀模式後,屏幕左下方會有一個冒號
翻面方法:
1.用滑鼠 上下滑動
2.空格鍵 下一面
3.f鍵 下一面
4.pgon 下一行
5.回車 下一行
5.b 上一面
6.g 一鍵回到頂部
7.G 一鍵回到底部
8.q 退出
9.:行號 f|空格
跳轉到該行
10.:行號 b
回退到改行
第三天
head命令
作用:顯示文件開頭部分,預設顯示10行
命令格式:head [-選項] 參數
常用選項:
-n <行數> 顯示指定的行數
tail命令
作用:顯示文件末尾的部分
命令格式:tail [-選項] 參數
常用選項:
-n <行數> 顯示指定行數
-f 動態顯示
rm命令
作用:刪除文件或者目錄
命令格式:rm [-選項] 參數
常用選項:
選項 | 解釋 |
---|---|
-f | 不詢問,強制刪除 |
-r | 刪除目錄 |
'*' | 特殊字元用來代表任意所有字元 |
軟鏈接與硬鏈接
Linux中的鏈接文件類似於windows中的快捷方式
·軟鏈接的特點:
- 可以跨分區
- 可以對目錄進行鏈接
- 源文件被刪除後,鏈接文件不可用
命令格式:
ln -s 源文件路徑 目標路徑
ps:創建鏈接時候,一定要寫目錄或文件的絕對路徑,哪怕是在當前路徑下,也要寫絕對路徑
·硬鏈接的特點:
- 硬鏈接不可以跨分區
- 不可以隊目錄進行鏈接
- 源文件刪除後,鏈接文件仍然可以用
命令格式:
ln 源文件路徑 目標路徑
軟鏈接ll查看時候會有小箭頭
硬鏈接ll查看的時候不會有
硬鏈接可以看ls -i 看唯一編號
硬鏈接與拷貝的區別在於前者可以同步更新(軟連接也可以)
鏈接文件的許可權都以源文件的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