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模塊re - 以一定規則,快速檢索文本,或是實現一些替換操作 - 預設下,區分大小寫 # 2.常見的匹配字元表 | 字元 | 描述 | | : : | : : | | \d | 代表任意數字,就是阿拉伯數字 0-9 這些 | | `\D` | 代表非數字的字元。與\d完全相反 | | `\w ...
函數傳參
1、函數中定義的變數屬於該函數,出了該函數就不能再被別的函數直接使用
2、實參與形參之間是以賦值的方式進行傳遞數據的,並且是單向值傳遞
3、return語句其實是把返回值數據放入公共區域記憶體中(調用者和被調用者都可以訪問),調用者會從該區域獲取返回值;如果不寫return語句,該區域會是一個隨機的垃圾數據,調用者也能拿到返回值但是無意義。
4、數組作為函數的參數傳遞時,數組的長度會丟失,需要額外增加一個變數把數組的長度傳遞過去
void func(int arr[],int len);
int arr[10];
func(arr,10)
5、數組作為參數傳遞時,是"址傳遞",相當於調用者與函數共用數組
練習1:實現一個函數,找出數組中的最大值
練習2:實現一個函數,對數組進行排序
練習3:實現一個函數,查找數組中是否存在某個值,如果存在返回該數值在數組中的下標
設計函數的準則:
1、一般一個函數最好不要超過50行,確保一個函數只負責完成一項功能,降低出錯概率,提高可讀性
2、數據一般要由調用者提供,只把結果返回給調用者,確保函數的通用性
3、考慮調用者提供的非法數據,可以先判斷後使用,也可以通過註釋或說明來寫明情況,提高函數的健壯性
進程映像:
程式:存儲在磁碟上的可執行文件(二進位文件、腳本文件)
進程:正在系統中運行的程式
進程映像:進程的記憶體分佈情況 //註意:在記憶體中,從地址到高地址依次是:text、data、bss、heap、stack(其他映像都是從低地址往高地址走,而stack是從高地址往低地址走的,
//這樣的原因是:1、空間利用率:設計使得堆和棧可以動態地使用剩餘的記憶體
//2、防止衝突:防止相互覆蓋溢出
//3、安全性:棧的增長方向通常是向下的,這是因為大多數系統中的棧是用來存儲函數調用和局部變數的,這些數據的生命周期短且易變。
//如果棧向上增長,那麼棧溢出可能會覆蓋到靜態數據或者程式代碼,這會帶來安全性問題。)
text 代碼段:(代碼段+只讀段)
存儲的是二進位指令、常量,許可權是只讀,如果強制修改會產生段錯誤
data 數據段:
初始化的全局變數、初始化過的靜態局部變數
bss 靜態數據段:
未初始化的全局變數、未初始化的靜態局部變數(//需要註意的是這兩種變數初始化的值為0時,也是存儲在bss段中的)
在該段記憶體中的數據在程式開始前會自動清理為0
stack 棧:
局部變數和塊變數,會隨著程式的運行不斷地申請、釋放,由操作系統管理,使用方便,記憶體小
heap 堆:
該段記憶體由程式員手動管理,使用麻煩,足夠大
局部變數和全局變數:
全局變數:定義在函數外的變數
存儲位置:data(初始化) 或者 bss(未初始化)
生命周期:程式開始到程式結束
使用範圍:程式的任意位置都可以使用
局部變數:定義在函數內的變數
存儲位置:stack 棧記憶體
生命周期:從函數開始到函數結束
使用範圍:只能在該函數內使用
塊變數:定義在if/for/while等語句塊內的變數
存儲位置:stack 棧記憶體
生命周期:從語句塊開始到語句塊結束
使用範圍:只能在語句內使用
註意:同名的局部變數會屏蔽同名的全局變數
同名的塊變數會屏蔽同名的全局、局部變數
因此建議全局變數首字母大寫,局部變數全部小寫
類型限定符:
auto
用於定義自動申請、自動釋放的變數(局部變數),不加就代表加了
註意:在C11語法標準中用於自動類型識別
auto num = 10; //int
auto num = 3.13;//double
註意:不用用它修飾全局變數
extern
用於聲明外部變數,意思是告訴編譯器此變數在程式的其他地方已經定義了,先讓程式通過編譯,如果在鏈接時找不到該變數依然會報錯
不建議在extern時賦值,它只是聲明
static
改變存儲位置:
改變局部變數的存儲位置,由stack改為data(初始化)或者bss(未初始化)
延長生命周期:
延長局部變數的生命周期,直到程式結束才釋放
限製作用範圍:
限制全局變數、函數的使用範圍,限制只能在本文件內使用
註意:使用static修飾全局變數,可以防止該變數被別的文件使用,以及防止命名衝突
const
"保護"變數的值不被顯式地修改
註意:如果通過記憶體進行修改,還是可以改的
註意:使用const修飾data段數據,那麼該數據會存儲到text段中,如果強制修改會段錯誤
volatile
C編譯器會對普通變數的取值進行"取值優化",只要在使用變數過程中該變數沒有顯式改變,那麼編譯器會直接使用上一次的結果,而不會每次都去記憶體讀取數據
加上volatile修飾,讓編譯器不要對該變數進行"取值優化"
一般在驅動編程、硬體編程、多線程編程時使用
volatile int num = 10;
if(num == num)
{
// 可能為假
}
register
存儲介質:
硬碟->記憶體->高級緩存->寄存器->CPU
申請把變數的存儲介質由記憶體改為寄存器,但是由於寄存器數量有限,不一定百分百成功
註意:寄存器變數不能取地址
typedef
類型重定義
在定義變數前,加上typedef,那麼原本的變數名就變成了這種數據類型,可以像數據類型一樣定義變數
typedef int num;
num n1;
討論:關於typedef和巨集定義的區別
例:
typedef int INT
INT n1;
#define INT int
INT n1; //以上這兩個其實在使用時是效果一樣的,一個類型重定義,一個是巨集替換。
例:
typedef int* INTP
INTP p1,p2,p3;
define INTP int*
INT p1,p2,p3;這次兩個是有區別的,因為上面的那個還是定義了三個指針,但是第二個變成了int *p1,p2,p3;這樣只是定義了一個p1指針,p2和p3是整型
一、什麼是指針
指針是一種特殊的數據類型,使用它可以定義指針變數,指針變數中存儲的是整型數據,該數據代表了記憶體的編號(地址),可以通過這個編號訪問到對應的記憶體
二、為什麼要使用指針
1、函數之間記憶體是相互獨立的,但有時候需要函數之間共用變數
普通傳參是單向值傳遞
全局變數容易命名衝突
使用數組還需要額外傳遞長度
雖然函數之間記憶體空間和命名空間是相互獨立的,但是地址空間是同一個,所以使用指針可以解決這個問題
2、由於函數之間普通變數是單向值傳遞(拷貝),因此對於一些位元組數比較多的變數,值傳遞的效率很低,如果傳遞的是地址只需要4(32位)\8(64位)位元組,可以提高傳參效率
3、堆記憶體無法取名字,它不像data、bss、stack這些可以讓變數名與對應的記憶體建立聯繫,只能使用指針變數記錄堆記憶體的地址從而使用堆記憶體
三、如何使用指針
定義:
類型名* 變數名_p;
1、指針變數與普通變數的用法有很大區別,建議在取名時以p結尾加以區分
2、指針變數的類型表示它存儲的是什麼類型變數的地址,它決定了通過該指針變數能夠連續訪問的位元組數
3、一個只能定義一個指針變數
int a,b,c; // a是指針變數,bc是int類型變數
int p1,p2,*p3; //p1p2p3都是指針變數
4、指針變數與普通變數一樣,預設初始值是隨機的,一般初始化為NULL
2、賦值
變數名_p = 地址; //必須是有許可權且有意義的記憶體地址
棧記憶體: int num;int* p;
p = #
堆記憶體:
p = malloc(4);
3、解引用
*變數名_p;
*p = 10;
printf("%d",*p);
通過該指針變數中存儲的記憶體編號去訪問對應的記憶體,具體連續訪問的位元組數由該指針類型決定
註意:該過程可能會產生段錯誤,根源是該指針變數中存儲的是非法記憶體地址
四、使用指針需要註意的問題
空指針:值為NULL的指針變數叫做空指針,如果對空指針解引用就會產生段錯誤
NULL一般用於初始化指針變數
NULL是一種錯誤標誌,如果一個函數的返回值類型是指針類型時,該函數執行出錯則可以返回NULL
NULL可以被判斷 if(NULL == p) if(!p)
註意:絕大多數系統中NULL就是0,個別系統中是1
如何避免空指針帶來的段錯誤?
當使用來歷不明的指針前一定要先做判斷
1、當函數的返回值是指針類型,獲取後先判斷後使用
2、當你函數的參數是指針時,別人可能會傳空指針,使用前先判斷
野指針:指向不確定的記憶體空間的指針叫做野指針
對野指針解引用有什麼後果:
1、一切正常
2、段錯誤
3、臟數據
野指針比空指針危害更大,因為它無法判斷出來,並且它的問題可能是隱藏性的短時間內不暴露而已
所有的野指針都是程式員自己製造
如何避免產生野指針:
1、定義指針變數時一定要初始化
2、函數不要返回局部變數(棧記憶體)的地址
3、當指針所指向的記憶體被釋放後,指針變數要及時置空
int* p = malloc(4);
free(p);
p = NULL;
五、指針的運算
指針變數中存儲的是整數,理論上整形數據可以使用的運算符它都可以使用,但是絕大多數運算都無意義
指針 + n <=> 指針+指針類型位元組數n 前進了n個元素
指針 - n <=> 指針-指針類型位元組數n 後退了n個元素
運算後得到的結果依然是一個臨時的指針
指針 - 指針 <=> (指針-指針)/類型位元組數 計算出兩個指針變數之間間隔了多少個指針元素個數
必須類型相同的指針才可以相減
六、const與指針
就近原則:看const右邊先跟著的是*(記憶體) 還是 p(指向)
const int* p; 保護指針所指向的記憶體數據不能修改
int const *p; 同上
int* const p; 保護指針的指向不能修改
const int* const p; 保護指針指向的記憶體和指向都不能修改
int const * const p; 同上
當我們為了提高傳參效率而使用指針時,傳參效率提高了,但是變數共用後有被修改的風險,因此配合const可以進行保護
七、指針數組與數組指針
指針數組:
就是由指針組成的數組,它的成員都是類型相同的指針變數
類型* arr[長度] = {};
int* arr[10];
數組指針:
專門指向數組的指針
類型 (arrp)[長度];
int (arrp)[10];
含義:arrp是一個專門指向類型為int,長度為10的數組的指針
當使用堆記憶體的二維數組時會使用它倆
八、指針與數組名
數組名是一種特殊的"指針",它與數組在記憶體中的首地址之間存在映射關係,它沒有自己的存儲空間,數組名是常量,不能修改它所代表的值
&arr[0] == &arr == arr
指針變數有自己的存儲空間,它與記憶體之間是指向關係,如果它存儲了數組的首地址時,那麼指針可以當做數組使用,同時數組名也可以當做指針使用
int* p = arr;
p[i] == *(p+i)
arr[i] == *(arr+i)
九、二級指針
二級指針就是指向指針的指針,裡面存儲的是指針變數的地址
定義:
類型名** 變數名_pp;
賦值:
變數名_pp = &指針變數;
解引用:
*變數名_pp == 指針變數;
**變數名_pp == *指針變數 == 數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