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線程池的優點 1、線程池能夠復用已經創建了的線程來執行任務,從而降低了頻繁創建和銷毀線程所帶來的資源消耗; 2、任務創建完成時,不必等待線程的創建,能夠立即執行,提高了任務響應的速度。 二、創建線程池的七大核心參數 1、corePoorSize 核心線程數 線程池中長期存活的線程數量。一般情況下 ...
一、線程池的優點
1、線程池能夠復用已經創建了的線程來執行任務,從而降低了頻繁創建和銷毀線程所帶來的資源消耗;
2、任務創建完成時,不必等待線程的創建,能夠立即執行,提高了任務響應的速度。
二、創建線程池的七大核心參數
1、corePoorSize 核心線程數
線程池中長期存活的線程數量。一般情況下,當線程處於空閑狀態時也不會被銷毀。
2、maximumPoorSize 最大線程數
線程池中允許創建的最大線程數量。當線程池隊列滿後,能夠創建的最大線程數量(核心線程總數量 + 非核心線程總數量)。
3、keepAliveTime 存活時間
非核心線程的最大空閑時間。當非核心線程處於空閑狀態的時長到達這個時間,就會被銷毀。
4、TimeUnit 時間單位
存活時間的時間單位。
5、workQueue 線程池工作隊列
存放工作任務的阻塞隊列。當有任務被提交時,若沒有線程能夠處理,該任務就會被放到隊尾,等待線程執行。
6、threadFactory 線程工廠
創建一個新的線程時,用到的線程工程。可以用來設置線程名等線程參數。
7、handler 拒絕策略
當線程池中的工作線程數量達到了最大線程數量,並且工作隊列也容量也滿了,此時有任務提交進來時,需要做的處理。
三、線程池的執行流程
如圖,線程池的執行策略可以分為三個步驟:
1、當任務提交時,若此時的工作線程數小於核心線程數,則會創建一個線程來執行任務;
2、當核心線程數已滿時,如果此時阻塞隊列沒有滿,則將任務放入到阻塞隊列中,等待線程執行;
3、若核心線程數和阻塞隊列都已滿時,會去判斷當前線程數是否達到最大線程數,沒有達到就會創建一個非核心線程來執行任務,達到就執行拒絕策略。
四、常用的四種工作隊列
1、ArrayBlockingQueue 基於數組的有界阻塞隊列
當核心線程數已滿,會將新的任務放到隊列當中,並按照FIFO的順序等待線程調度。若隊列中的任務達到給定的數值,則會啟動新的線程去執行任務,若當前線程數量到達最大線程數量,則拒絕執行任務。
2、LinkedBlockingQuene 基於鏈表的無界阻塞隊列
也是按照FIFO的,容量為Integer類型的最大值,所以近似於無界。所以maxPoolSize此時就是無效的,因為隊列無界,能夠不斷添加任務,導致不會去創建非核心線程,線程數量最多等於核心線程數量,達不到最大線程數量。
3、SynchronousQuene 不緩存任務的阻塞隊列
相當於沒有隊列,噹噹前線程數達到corePoolSize時,直接創建非核心線程執行任務,噹噹前線程數到達maxPoolSize後,則拒絕任務。
4、PriorityBlockingQueue 具有優先順序的無界阻塞隊列
預設情況下,元素採用自然順序升序排列,也可以自定義類,然後實現compareTo()方法來指定元素排序規則。
五、常用的四種拒絕策略
1、AbortPolicy
中止策略,直接拋出 RejectedExecutionException 錯誤。線程池預設使用的策略。
編寫一個簡單的執行deno: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 創建一個線程池 ThreadPoolExecutor poolExecutor = new ThreadPoolExecutor(2, 5, 3L, TimeUnit.MINUTES, new ArrayBlockingQueue<>(1), new ThreadPoolExecutor.AbortPolicy() ); for (int i = 0; i < 100; i++) { int finalI = i; poolExecutor.execute(() -> { try { Thread.sleep(1000); System.out.println("[" + Thread.currentThread().getName() + "]:" + finalI + "同學完成"); } catch (InterruptedException e) { e.printStackTrace(); } }); } poolExecutor.shutdown(); }
執行結果:達到最大線程數後,直接拋出錯誤
2、CallerRunsPolicy
調用者執行策略,將任務返回給提交該任務的線程執行。
執行demo不變,將執行策略換為CallerRunsPolicy,運行結果:
可見,因為我們的main線程提交任務給線程池後,線程池隊列及線程數量都已滿,便將執行的任務返回給main線程,由main線程執行。
3、DiscardPolicy
丟棄策略,將該任務丟棄,且不拋出異常。
執行demo不變,將執行策略換為DiscardPolicy,運行結果:
達到最大線程數後,不執行提交的任務。
4、DiscardOldestPolicy
丟棄最老的策略,丟棄隊列最前面的任務。
執行demo不變,將執行策略換為DiscardOldestPolicy,運行結果:
0~5號任務執行過程中,不斷有新的任務提交,最後執行到了第99號任務,因為前面的不斷被丟棄,99最後被放入隊列並被線程執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