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t core 自定義規範響應的中間件

来源:https://www.cnblogs.com/ke210/archive/2023/04/08/17298562.html
-Advertisement-
Play Games

在本文中,我們將介紹如何使用 .NET Core 中的中間件來自定義規範響應,以便在 API 調用時返回統一的格式和錯誤信息。中間件是一種可以在請求和響應管道中執行邏輯的軟體組件,它可以對請求或響應進行修改、攔截或處理。我們將使用一個簡單的示例來演示如何創建和使用自定義規範響應的中間件。 首先,我們 ...


在本文中,我們將介紹如何使用 .NET Core 中的中間件來自定義規範響應,以便在 API 調用時返回統一的格式和錯誤信息。中間件是一種可以在請求和響應管道中執行邏輯的軟體組件,它可以對請求或響應進行修改、攔截或處理。我們將使用一個簡單的示例來演示如何創建和使用自定義規範響應的中間件。

首先,我們需要創建一個類來表示規範響應的格式,這個類可以包含以下屬性:

  • Code:響應的狀態碼,例如 200 表示成功,400 表示客戶端錯誤,500 表示伺服器錯誤等。
  • Message:響應的消息,例如 "OK" 表示成功,"Bad Request" 表示客戶端錯誤,"Internal Server Error" 表示伺服器錯誤等。
  • Data:響應的數據,可以是任意類型的對象,例如用戶信息、產品列表、訂單詳情等。

這個類的代碼如下:

public class ApiResponse
{
    public bool Success { get; set; }
    public string Message { get; set; }
    public object Data { get; set; }

    public ApiResponse(bool success, string message, object data)
    {
        Success = success;
        Message = message;
        Data = data;
    }

    public ApiResponse(bool success, string message)
        : this(success, message, null)
    {
    }

    public ApiResponse(bool success)
        : this(success, null, null)
    {
    }
}

中間件

接下來,我們需要創建一個中間件類來實現自定義規範響應的邏輯,這個類需要有以下特點:

  • 接收一個 RequestDelegate 類型的參數,表示下一個中間件或終端處理程式。
  • 實現一個 InvokeAsync 方法,接收一個 HttpContext 類型的參數,表示當前請求的上下文。
  • InvokeAsync 方法中,使用 await next(context) 來調用下一個中間件或終端處理程式,並獲取其返回的響應。
  • InvokeAsync 方法中,根據響應的狀態碼和內容來構造一個 ApiResponse對象,並將其序列化為 JSON 格式。
  • InvokeAsync 方法中,修改響應的內容類型為 application/json,並將 JSON 格式的 ApiResponse寫入到響應體中。
  • GetStatusCodeMessage()根據響應狀態給出信息
  • GetResponseData()獲取其返回的響應

CustomResponseMiddleware

public class CustomResponseMiddleware
{
    private readonly RequestDelegate _next;

    public CustomResponseMiddleware(RequestDelegate next)
    {
        _next = next;
    }

    public async Task InvokeAsync(HttpContext context)
    {
        var originalBodyStream = context.Response.Body;

        using (var responseBody = new MemoryStream())
        {
            context.Response.Body = responseBody;

            await _next(context);

            if (context.Response.StatusCode >= 400 && context.Response.StatusCode <= 599)
            {
                context.Response.ContentType = "application/json";

                var response = new ApiResponse
                {
                    Success = false,
                    Message = GetStatusCodeMessage(context.Response.StatusCode),
                    Data = await GetResponseData(context.Response)
                };

                var jsonResponse = JsonConvert.SerializeObject(response);
                await context.Response.WriteAsync(jsonResponse, Encoding.UTF8);
            }
            else
            {
                context.Response.ContentType = "application/json";

                var response = new ApiResponse
                {
                    Success = true,
                    Message = GetStatusCodeMessage(context.Response.StatusCode),
                    Data = await GetResponseData(context.Response)
                };

                var jsonResponse = JsonConvert.SerializeObject(response);
                await context.Response.WriteAsync(jsonResponse, Encoding.UTF8);
            }

            await responseBody.CopyToAsync(originalBodyStream);
        }
    }
}

GetStatusCodeMessage()

 private static string GetStatusCodeMessage(int statusCode)
    {
        switch (statusCode)
        {
            case 200:
                return "OK";
            case 201:
                return "Created";
            case 204:
                return "No Content";
            case 400:
                return "Bad Request";
            case 401:
                return "Unauthorized";
            case 403:
                return "Forbidden";
            case 404:
                return "Not Found";
            case 500:
                return "Internal Server Error";
            default:
                return "Unknown Status Code";
        }
    }

GetResponseData()

private async Task<object> GetResponseData(HttpResponse response)
    {
        var body = await new StreamReader(response.Body).ReadToEndAsync();
        response.Body.Seek(0, SeekOrigin.Begin);

        try
        {
            return JsonConvert.DeserializeObject(body);
        }
        catch (JsonReaderException)
        {
            return new { Message = body };
        }
    }

在上面的示例中,我們創建了一個名為 CustomResponseMiddleware 的中間件。該中間件攔截每個響應,並根據需要修改響應格式。具體來說,如果響應的狀態碼為 4xx 或5xx,則中間件將返回一個包含錯誤消息和數據的 ApiResponse 對象;否則,中間件將返回一個包含成功消息和數據的 ApiResponse 對象。

常用類

定義常用的類可以幫助我們標準化 ASP.NET Core 應用程式中的響應格式,提高代碼重用性,並使前端更加輕鬆地處理所有響應。

除了 ApiResponse 類之外,還可以定義其他常用類,如 ApiError 類、ApiResponse 泛型類等,以滿足不同的需求。例如,ApiError 類可以用於標準化應用程式中的錯誤響應格式,ApiResponse 泛型類可以用於在響應中包含更具體的數據類型。

下麵是 ApiError 類的示例代碼:

public class ApiError
{
    public int StatusCode { get; set; }
    public string Message { get; set; }

    public override string ToString()
    {
        return JsonConvert.SerializeObject(this);
    }
}

ApiError 類包含兩個屬性:StatusCodeMessageStatusCode 屬性指示錯誤的狀態碼,Message 屬性包含有關錯誤的消息。

使用 ApiError 類可以幫助我們標準化應用程式中的錯誤響應格式。例如,在某些情況下,我們可能需要返回一個包含單個錯誤消息的響應,而在其他情況下,我們可能需要返回一個包含多個錯誤消息的響應。通過使用 ApiError 類,我們可以在應用程式中統一處理這些情況,並返回一個標準的錯誤響應格式。

結論

通過使用 ASP.NET Core 中間件和常用類,我們可以自定義 ASP.NET Core 應用程式中的響應格式,並標準化應用程式中的響應格式。這可以提高代碼重用性,並使前端更加輕鬆地處理所有響應。在開發 ASP.NET Core 應用程式時,我們應該始終考慮使用中間件和常用類來提高代碼的可讀性、可維護性和可重用性。


您的分享是我們最大的動力!

-Advertisement-
Play Games
更多相關文章
  • 第二章 線程管控 std::thread 簡介 構造和析構函數 /// 預設構造 /// 創建一個線程,什麼也不做 thread() noexcept; /// 帶參構造 /// 創建一個線程,以 A 為參數執行 F 函數 template <class Fn, class... Args> exp ...
  • 作者:袁首京 原創文章,轉載時請保留此聲明,並給出原文連接。 元編程並不象它聽起來那麼時髦和新奇。常用的 decorator 就可以認為是一種元編程。簡單來說,元編程就是編寫操作代碼的代碼。 有點繞,是吧?彆著急,咱們一點一點來討論。 註意:本文中的代碼適用於 Python 3.3 及以上。 元類 ...
  • 哈嘍大家好,我是鹹魚 在《Flask Web 開髮指南 pt.1》中,鹹魚跟大家介紹了 Flask 的由來——誕生於一個愚人節玩笑,簡單介紹了一些關於 Flask 的概念,並且編寫了一個簡單的 Flask 程式 在編寫 Flask 程式的時候,你需要註意你的程式文件不要命名為 flask.py,建議 ...
  • Java之SPI機制詳解 1: SPI機制簡介 SPI 全稱是 Service Provider Interface,是一種 JDK 內置的動態載入實現擴展點的機制,通過 SPI 技術我們可以動態獲取介面的實現類,不用自己來創建。這個不是什麼特別的技術,只是 一種設計理念。 2: SPI原理 Jav ...
  • 一、為什麼要確定付費客戶特征? 先講個案例,以 Shopify 網站為例進行分析。該網站提供了許多功能,圍繞著潛在客戶在全生命周期中所需的業務需求,包括從創建業務開始、賺取收益等整個閉環鏈上所需的任何工具,如: 開始做生意:Business name generator 線上工具、功能變數名稱選擇頁面、Bu ...
  • 前言 一、人物簡介 第一位閃亮登場,有請今後會一直教我們C語言的老師 —— 自在。 第二位上場的是和我們一起學習的小白程式猿 —— 逍遙。 二、構成和表達方式 位運算符是一組用於在二進位數之間進行操作的運算符 | 運算符 | 名稱 | 示例 | | : : | : : | : : | | & | 位 ...
  • CommunityToolkit.Mvvm包(又名MVVM 工具包,以前名為 Microsoft.Toolkit.Mvvm)是一個現代、快速且模塊化的 MVVM 庫。它支持:.NET Standard 2.0、 .NET Standard 2.1 和 .NET 6(UI Framework 不支持) ...
  • 首先就是要下載Visual Studio,具體可以登錄官網查看下載教程。 首次打開Visual Studio,就會顯示新建的頁面,若是使用過的則根據以下操作進行: 以下界面則與新使用的新建界面一致:選擇ASP.NET Web,點擊下一步 填寫項目名稱,選擇項目存放的位置,選擇框架,點擊創建 在這裡選 ...
一周排行
    -Advertisement-
    Play Games
  • 移動開發(一):使用.NET MAUI開發第一個安卓APP 對於工作多年的C#程式員來說,近來想嘗試開發一款安卓APP,考慮了很久最終選擇使用.NET MAUI這個微軟官方的框架來嘗試體驗開發安卓APP,畢竟是使用Visual Studio開發工具,使用起來也比較的順手,結合微軟官方的教程進行了安卓 ...
  • 前言 QuestPDF 是一個開源 .NET 庫,用於生成 PDF 文檔。使用了C# Fluent API方式可簡化開發、減少錯誤並提高工作效率。利用它可以輕鬆生成 PDF 報告、發票、導出文件等。 項目介紹 QuestPDF 是一個革命性的開源 .NET 庫,它徹底改變了我們生成 PDF 文檔的方 ...
  • 項目地址 項目後端地址: https://github.com/ZyPLJ/ZYTteeHole 項目前端頁面地址: ZyPLJ/TreeHoleVue (github.com) https://github.com/ZyPLJ/TreeHoleVue 目前項目測試訪問地址: http://tree ...
  • 話不多說,直接開乾 一.下載 1.官方鏈接下載: https://www.microsoft.com/zh-cn/sql-server/sql-server-downloads 2.在下載目錄中找到下麵這個小的安裝包 SQL2022-SSEI-Dev.exe,運行開始下載SQL server; 二. ...
  • 前言 隨著物聯網(IoT)技術的迅猛發展,MQTT(消息隊列遙測傳輸)協議憑藉其輕量級和高效性,已成為眾多物聯網應用的首選通信標準。 MQTTnet 作為一個高性能的 .NET 開源庫,為 .NET 平臺上的 MQTT 客戶端與伺服器開發提供了強大的支持。 本文將全面介紹 MQTTnet 的核心功能 ...
  • Serilog支持多種接收器用於日誌存儲,增強器用於添加屬性,LogContext管理動態屬性,支持多種輸出格式包括純文本、JSON及ExpressionTemplate。還提供了自定義格式化選項,適用於不同需求。 ...
  • 目錄簡介獲取 HTML 文檔解析 HTML 文檔測試參考文章 簡介 動態內容網站使用 JavaScript 腳本動態檢索和渲染數據,爬取信息時需要模擬瀏覽器行為,否則獲取到的源碼基本是空的。 本文使用的爬取步驟如下: 使用 Selenium 獲取渲染後的 HTML 文檔 使用 HtmlAgility ...
  • 1.前言 什麼是熱更新 游戲或者軟體更新時,無需重新下載客戶端進行安裝,而是在應用程式啟動的情況下,在內部進行資源或者代碼更新 Unity目前常用熱更新解決方案 HybridCLR,Xlua,ILRuntime等 Unity目前常用資源管理解決方案 AssetBundles,Addressable, ...
  • 本文章主要是在C# ASP.NET Core Web API框架實現向手機發送驗證碼簡訊功能。這裡我選擇是一個互億無線簡訊驗證碼平臺,其實像阿裡雲,騰訊雲上面也可以。 首先我們先去 互億無線 https://www.ihuyi.com/api/sms.html 去註冊一個賬號 註冊完成賬號後,它會送 ...
  • 通過以下方式可以高效,並保證數據同步的可靠性 1.API設計 使用RESTful設計,確保API端點明確,並使用適當的HTTP方法(如POST用於創建,PUT用於更新)。 設計清晰的請求和響應模型,以確保客戶端能夠理解預期格式。 2.數據驗證 在伺服器端進行嚴格的數據驗證,確保接收到的數據符合預期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