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讓伺服器監聽客戶端的連接請求 1.1 代碼塊 #include <sys/socket.h> #include <netinet/in.h> #include <string.h> #include<stdio.h> #include<stdlib.h> #define BUFFER_LEN 1 ...
裝飾器是Python中非常重要的一個概念,如果你會Python的基本語法,你可以寫出能夠跑通的代碼,但是如果你想寫出高效、簡潔的代碼,我認為離不開這些高級用法,當然也包括本文要講解的裝飾器,就如同前面提到的代碼調試神器PySnooper一樣,它就是主要通過裝飾器調用的方式對Python代碼進行調試。
1.什麼是Python裝飾器?
顧名思義,從字面意思就可以理解,它是用來"裝飾"Python的工具,使得代碼更具有Python簡潔的風格。換句話說,它是一種函數的函數,因為裝飾器傳入的參數就是一個函數,然後通過實現各種功能來對這個函數的功能進行增強。
2.為什麼用裝飾器?
前面提到了,裝飾器是通過某種方式來增強函數的功能。當然,我們可以通過很多方式來增強函數的功能,只是裝飾器有一個無法替代的優勢--簡潔。
你只需要在每個函數上方加一個@就可以對這個函數進行增強。
3.在哪裡用裝飾器?
裝飾器最大的優勢是用於解決重覆性的操作,其主要使用的場景有如下幾個:
- 計算函數運行時間
- 給函數打日誌
- 類型檢查
當然,如果遇到其他重覆操作的場景也可以類比使用裝飾器。
4.簡單示例
前面都是文字描述,不管說的怎麼天花爛墜,可能都無法體會到它的價值,下麵就以一個簡單的例子來看一下它的作用。
如果你要對多個函數進行統計運行時間,不使用裝飾器會是這樣的,
from time import time, sleep
def fun_one():
start = time()
sleep(1)
end = time()
cost_time = end - start
print("func one run time {}".format(cost_time))
def fun_two():
start = time()
sleep(1)
end = time()
cost_time = end - start
print("func two run time {}".format(cost_time))
def fun_three():
start = time()
sleep(1)
end = time()
cost_time = end - start
print("func three run time {}".format(cost_time))
在每個函數里都需要獲取開始時間start、結束時間end、計算耗費時間cost_time、加上一個輸出語句。
使用裝飾器的方法是這樣的,
def run_time(func):
def wrapper():
start = time()
func() # 函數在這裡運行
end = time()
cost_time = end - start
print("func three run time {}".format(cost_time))
return wrapper
@run_time
def fun_one():
sleep(1)
@run_time
def fun_two():
sleep(1)
@run_time
def fun_three():
sleep(1)
通過編寫一個統計時間的裝飾器run_time,函數的作為裝飾器的參數,然後返回一個統計時間的函數wrapper,這就是裝飾器的寫法,用專業屬於來說這叫閉包,簡單來說就是函數內嵌套函數。然後再每個函數上面加上@run_time來調用這個裝飾器對不同的函數進行統計時間。
可見,統計時間這4行代碼是重覆的,一個函數需要4行,如果100個函數就需要400行,而使用裝飾器,只需要幾行代碼實現一個裝飾器,然後每個函數前面加一句命令即可,如果是100個函數,能少300行左右的代碼量。
5.帶參數的裝飾器
通過前面簡單的例子應該已經明白裝飾器的價值和它的簡單用法:通過閉包來實現裝飾器,函數作為外層函數的傳入參數,然後在內層函數中運行、附加功能,隨後把內層函數作為結果返回。
除了上述簡單的用法還有一些更高級的用法,比如用裝飾器進行類型檢查、添加帶參數的的裝飾器等。它們的用法大同小異,關於高級用法,這裡以帶參數的裝飾器為例進行介紹。
不要把問題想的太複雜,帶參數的裝飾器其實就是在上述基本的裝飾器的基礎上在外面套一層接收參數的函數,下麵通過一個例子說明一下。
以上述例子為基礎,前面的簡單示例輸出的信息是,
func three run time 1.0003271102905273
func three run time 1.0006263256072998
func three run time 1.000312328338623
現在我認為這樣的信息太單薄,需要它攜帶更多的信息,例如函數名稱、日誌等級等,這時候可以把函數名稱和日誌等級作為裝飾器的參數,下麵來時實現以下。
def logger(msg=None):
def run_time(func):
def wrapper(*args, **kwargs):
start = time()
func() # 函數在這裡運行
end = time()
cost_time = end - start
print("[{}] func three run time {}".format(msg, cost_time))
return wrapper
return run_time
@logger(msg="One")
def fun_one():
sleep(1)
@logger(msg="Two")
def fun_two():
sleep(1)
@logger(msg="Three")
def fun_three():
sleep(1)
fun_one()
fun_two()
fun_three()
可以看出,我在示例基本用法里編寫的裝飾器外層又嵌套了一層函數用來接收參數msg,這樣的話在每個函數(func_one、func_two、func_three)前面調用時可以給裝飾器傳入參數,這樣的輸出結果是,
[One] func three run time 1.0013229846954346
[Two] func three run time 1.000720500946045
[Three] func three run time 1.0001459121704102
6.自定義屬性的裝飾器
上述介紹的幾種用法中其實有一個問題,就是裝飾器不夠靈活,我們預先定義了裝飾器run_time,它就會按照我們定義的流程去工作,只具備這固定的一種功能,當然,我們前面介紹的通過帶參數的裝飾器讓它具備了一定的靈活性,但是依然不夠靈活。其實,我們還可以對裝飾器添加一些屬性,就如同給一個類定義實現不同功能的方法那樣。
以輸出日誌為例,初學Python的同學都習慣用print列印輸出信息,其實這不是一個好習慣,當開發商業工程時,你很用意把一些信息暴露給用戶。在開發過程中,我更加鼓勵使用日誌進行輸出,通過定義WARNING、DEBUG、INFO等不同等級來控制信息的輸出,比如INFO是可以給用戶看到的,讓用戶直到當前程式跑到哪一個階段了。DEBUG是用於開發人員調試和定位問題時使用。WARING是用於告警和提示。
那麼問題來了,如果我們預先定義一個列印日誌的裝飾器,
def logger_info(func):
logmsg = func.__name__
def wrapper():
func()
log.log(logging.INFO, "{} if over.".format(logmsg))
return wrapper
http://logging.INFO是列印日誌的等級,如果我們僅僅寫一個基本的日誌裝飾器logger_info,那麼它的靈活度太差了,因為如果我們要輸出DEBUG、WARING等級的日誌,還需要重新寫一個裝飾器。
解決這個問題,有兩個解決方法:
- 利用前面所講的帶參數裝飾器,把日誌等級傳入裝飾器
- 利用自定義屬性來修改日誌等級
由於第一種已經以統計函數運行時間的方式進行講解,這裡主要講解第二種方法。
先看一下代碼,
import logging
from functools import partial
def wrapper_property(obj, func=None):
if func is None:
return partial(attach_wrapper, obj)
setattr(obj, func.__name__, func)
return func
def logger_info(level, name=None, message=None):
def decorate(func):
logmsg = message if message else func.__name__
def wrapper(*args, **kwargs):
log.log(level, logmsg)
return func(*args, **kwargs)
@wrapper_property(wrapper)
def set_level(newlevel):
nonlocal level
level = newlevel
@wrapper_property(wrapper)
def set_message(newmsg):
nonlocal logmsg
logmsg = newmsg
return wrapper
return decorate
@logger_info(logging.WARNING)
def main(x, y):
return x + y
這裡面最重要的是wrapper_property這個函數,它的功能是把一個函數func編程一個對象obj的屬性,然後通過調用wrapper_property,給裝飾器添加了兩個屬性set_message和set_level,分別用於改變輸出日誌的內容和改變輸出日誌的等級。
看一下輸出結果,
main(3, 3)
# 輸出
# WARNING:Test:main
# 6
來改改變一下輸出日誌等級,
main.set_level(logging.ERROR)
main(5, 5)
# 輸出
# ERROR:Test:main
# 10
輸出日誌等級改成了ERROR。
7.保留元信息的裝飾器
很多教程中都會介紹裝飾器,但是大多數都是千篇一律的圍繞基本用法在展開,少部分會講一下帶參數的裝飾器,但是有一個細節很少有教程提及,那就是保留元信息的裝飾器。
什麼是函數的元信息?
就是函數攜帶的一些基本信息,例如函數名、函數文檔等,我們可以通過func.name獲取函數名、可以通過func.doc獲取函數的文檔信息,用戶也可以通過註解等方式為函數添加元信息。
例如下麵代碼,
from time import time
def run_time(func):
def wrapper(*args, **kwargs):
start = time()
func() # 函數在這裡運行
end = time()
cost_time = end - start
print("func three run time {}".format(cost_time))
return wrapper
#學習中遇到問題沒人解答?小編創建了一個Python學習交流群:711312441
@run_time
def fun_one():
'''
func one doc.
'''
sleep(1)
fun_one()
print(fun_one.__name__)
print(fun_one.__doc__)
# 輸出
# wrapper
# None
可以看出,通過使用裝飾器,函數fun_one的元信息都丟失了,那怎麼樣才能保留裝飾器的元信息呢?
可以通過使用Python自帶模塊functools中的wraps來保留函數的元信息,
from time import time
from functools import wraps
def run_time(func):
@wraps(func) # <- 這裡加 wraps(func) 即可
def wrapper(*args, **kwargs):
start = time()
func() # 函數在這裡運行
end = time()
cost_time = end - start
print("func three run time {}".format(cost_time))
return wrapper
@run_time
def fun_one():
'''
func one doc.
'''
sleep(1)
fun_one()
print(fun_one.__name__)
print(fun_one.__doc__)
# 輸出
# fun_one
# func one doc.
只需要在代碼中加入箭頭所指的一行即可保留函數的元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