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裡給大家分享我在網上總結出來的一些知識,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目前平臺前端使用的是原生CSS+BEM命名,在多人協作的模式下,容易出現樣式衝突。為了減少這一類的問題,提升研效,我調研了業界上主流的7種CSS解決方案,並將最終升級方案落地到了工程中。 樣式衝突的原因 目前遇到的樣式衝突的原因,其實根本 ...
這裡給大家分享我在網上總結出來的一些知識,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目前平臺前端使用的是原生CSS+BEM命名,在多人協作的模式下,容易出現樣式衝突。為了減少這一類的問題,提升研效,我調研了業界上主流的7種CSS解決方案,並將最終升級方案落地到了工程中。
樣式衝突的原因
目前遇到的樣式衝突的原因,其實根本原因還是css樣式混亂使用導致的:
- 多人協作,樣式互相污染,這是項目中的主要問題。用開發規範來限定、用CR流程來保障,並不可靠
- 引用大量第三方組件庫,組件庫對CSS的使用不規範。比如bee.css中使用了大量
!important
,破壞了項目中的樣式優先順序;rsuit是前端非常強大的表格組件庫,他的css文件中也有直接覆蓋底層樣式的寫法label{ marign:2px }
- 直接使用組件庫引入的css文件,比如
import material-icons.css
,如果引用順序靠後,這些文件可能會覆蓋開發人員手寫的樣式。 - ...
調研方案
CSS作為前端三劍客之一,幾乎是所有前端同學最先學習的樣式表語言。在生產環境的項目工程中,很少見到直接原生使用CSS的。但目前業界還沒有通用的CSS工程化方案。這篇文章先簡單介紹下7種在React/Next.js中較為流行使用CSS的方式,並說說他們的優缺點。
原生 CSS
這是一種用選擇器來劃分css作用域的方式。
- 缺點:
- 作用域問題 CSS樣式之間會層疊覆蓋,需要用大量的classname來指定選擇器,來限定CSS的作用域範圍。頻繁的命名給開發人員增加不少心智負擔,而且容易搞錯搞重覆。
// pure css example .card { /* styles */ } .card__header { /* styles */ } .card--focus { /* styles */ }
採用BEM規則來進行命名或許會簡單些。 但在需要維護特別多樣式的時候,BEM還是不夠用。尤其是當代碼中開始大量出現!important
這種破壞優先順序的東西的時候。
// css with !important .card { color: blue !important; } .card { color: red; }
- 打包體積大 使用大量冗長的原生CSS,可能會導致 打出來的包變大。包越大,項目自然跑的就越慢。
CSS MODULES
這是一種在原生CSS的基礎上,通過modules(也可以理解為文件)來劃分CSS的作用域。
首先先建一些以.module.css結尾的文件,這些文件里的樣式可以只針對某個組件(某個module)生效。這種做法在Next.js尤為常見,因為CSS modules在Next.js是可以開箱即用的。
下麵是一個例子,在Home.module.css
和other.module.css
對同樣的類名書寫樣式,也不會產生衝突。
@file Home.module.css .page { color: bule; }
@file other.module.css .page { color: yellow; }
// 只會生效這裡import的樣式 import styles from '../styles/Home.module.css'; export default function Home(){ return ( // 藍色 <div className={styles.page}> <h1> Home Page </h1> <div> ) }
- 優勢:
- 當需要復用樣式的時候,不同的組件可以import同一份樣式文件,減少很多重覆樣式代碼,減輕打包體積~
- 說到樣式復用,CSS modules還有個特殊的composes屬性,能引入別的module的css樣式,也能重寫(override)。
.page { composes: className from "./shared.css" }
- 缺點:
- 不夠“程式化” CSS modules在原生CSS的基礎上增加了以modules(文件)劃分的作用域,解決了作用域問題,但仍逃不過在單個module內以原生的方式書寫CSS。原生的CSS只能純純的枚舉出每一條樣式,如果能在書寫CSS的時候也支持一些程式特性豈不是更好?比如最常用的迴圈、遍歷、函數、繼承...
CSS PREPROCESSOR 預處理器
Sass、Less、Stylus... 這些預處理器就是為瞭解決CSS不夠“程式化”而誕生的。他們允許你用一種不一樣的語法來寫CSS,之後再經過編譯轉化成原生CSS。
這裡是一個例子:
// 只需一鍵安裝sass $ npm install sass // 然後把原本的css尾碼文件改成scss
// 就可以直接使用sass的方式來編寫css啦,比如變數名、迴圈、... @ file Home.module.scss $ primary-color: red; $ font-stack:Helvetica body { font: 100% $font-stack; color: $primary-color; }
- 優勢:
- 可以用變數、繼承、迴圈、函數、...等程式特性
- 缺點:
- 學習成本 每種預處理器都有各自特定的語法,雖然是用一種類CSS的語言來編寫,但總有有些差異。這意味著開發人員必須配合工具掌握新的語法。
- 樣式和項目代碼微微割裂 在解決完作用域、程式化問題後,樣式在前端項目中完完全全的獨立出來了,似乎少了一些聯動能力。既然我們有JSX這樣整合JS和HTML的合體語言,為什麼不能把CSS也合體進來呢?
CSS IN JS
這是一種把CSS寫進JS的解決方案,就像把HTML寫進JS後就有了JSX。這一類的庫有styled components、emotion、jss、style tron、...
舉個使用styled jsx的例子:
import styles from '../styles/Home.module.css'; export default function Home(){ const [color, serColor] = useState('orange'); return ( <div className={styles.page}> <style jsx>{` h1 { // 取的是組件state,可以隨state變化! color: ${color}; } `}</style> <h1> Home Page </h1> <div> ) }
- 優勢:
- 輕鬆能實現的程式化能力 在sass里的程式化能力,CSS in JS都能做到,甚至更強,這種方式可以直接使用JS書寫這種程式化語言,也不需要額外學習成本。
- 創建動態樣式 在sass里,程式代碼或許和樣式文件是完全獨立開來的。而使用CSS in JS,樣式和JS強綁定,我們的樣式能夠跟著代碼、跟著組件的state等特性實現動態樣式,特別靈活!
- 不會有作用域問題 類似module,CSS in JS的樣式只會綁定在樣式定義的組件內,不會污染全局樣式~
- 缺點:
- CSS和JS混寫,代碼管理困難。
UTILITY CLASSES 原子類
時下最火的新概念就是tailwindcss、windi css這些原子類CSS庫,能夠提供大量的原子類樣式,幫助我們快速構建樣式。
// 配置好tailwind之後 export default function Home(){ return ( // 在這裡寫上tailwind的原子類classname,而不需要寫樣式 <div className="text-5xl font-bold"> <h1> Home Page </h1> <div> ) }
- 缺點
- 需要比較麻煩的額外配置
- 打包後,生成的HTML文件可讀性非常非常低
- 沒有任何的內置組件
- 優勢
- 打包時,能自動優化,去除沒有使用的css樣式,減輕打包產物體積。
CSS FRAMEWORK
bootstrap、bulma、這一類庫既能提供特定的樣式主題,又有內置的組件,比如bottom、cards、...等等。我個人在自己倒騰東西的時候非常喜歡用這一類框架,因為實在是太方便啦!這種方式在生產上幾乎很少採用,因為開發人員往往需要根據產品原型來繪製前端界面,而不是這些框架固定的樣式。另外採用這種方式,也容易對線上性能造成比較大影響。
// 想使用這一類框架,只用一鍵安裝上 $ npm install bootstrap // 引入框架的樣式文件 import 'bootstrap/dist/css/bootstrap.css' export default function Home(){ return ( // 想要使用的樣式都在bootstrap中用各種classname封裝好啦,直接調用boostrap的預留classname,搞定 <div className="alert alert-primary"> <h1> Home Page </h1> <div> ) }
- 缺點:
- 在只使用bootstrap來搭建組件和修改樣式的話,會不太方便 由於這類框架已經自帶了許多預留組件,而bootstrap的樣式又是用classname來獲取的。假設我需要頻繁使用
<Bottom />
組件,卻又不想在每次使用的時候,都重覆的寫相同的classname,那麼就會將他們封裝成<CustomButtom />
。這麼做的話,項目代碼中就可能會有大量的僅僅是為了封裝classname而存在的組件。 - 打包文件過大 整個bootstrap文件是直接import進來的。因此在打包時,會把大量沒使用到的classname也打包進來,會造成打包產物較大~
組件庫
這是大家最熟悉的方式啦,ant design、material design、t design、rebase、....
最終落地的升級方案
不同的CSS處理方式各有優劣,在實際開發中,可以自行選擇和搭配合適的CSS處理手段。
在我目前工作中,是將項目的原生CSS,升級成css module + less 的組合,這樣既能解決當前項目的核心矛盾:作用域和樣式污染問題,又能讓CSS的編寫過程變得更“程式”,比如使用變數、繼承等特性。
沒有使用css in js 是因為當前項目沒有主題切換和動態樣式這樣場景,此外css in js 會讓一個組件文件變得非常冗長,尤其是目前我的工作特別多複雜圖表的封裝,僅jsx部分代碼行數已經非常長,再引入CSS代碼容易變得更混亂。我個人也更加偏向能用獨立文件區分出CSS代碼的方式,這樣展示出更好的項目分層。
沒有使用原子類的理由就更簡單了,配置麻煩,可讀性低,而且對團隊內每個人都有較高的學習成本,不方便團隊管理,直接pass了。
在前端工程開發的過程中,面對多人協作的場景,建立標準和團隊內的規範是非常重要的一個環節。尤其當前業界的前端,就是沒有通用標準的情況下,影響項目工程穩健性的往往是缺乏規範和標準,而不是開發人員的水平。在我工作的項目中,最初就是因為大量人員流動,大家在項目中各按各自的方式寫CSS,導致在一個項目中存在3種以上CSS寫法,非常難維護,也出現了樣式互相污染、互相衝突的情況,所以才有了這次對CSS的調研,以及對項目進行升級和改造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