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設計模式之旅,使用 Golang 實現。本節實現策略模式與簡單工廠。編程旅途是漫長遙遠的,在不同時刻有不同的感悟,本文會一直更新下去。 ...
一個菜鳥的設計模式之旅,文章可能會有不對的地方,懇請大佬指出錯誤。
編程旅途是漫長遙遠的,在不同時刻有不同的感悟,本文會一直更新下去。
程式介紹
本程式實現收銀員對顧客收銀時可以採用不同的促銷策略,支持原價,按折扣促銷,滿多少返利多少三種策略。使用策略模式與簡單工廠模式。簡單工廠使用依賴註入方法,通過配置文件 config.json 能夠動態實例化對象。
PS C:\Users\小能喵喵喵\Desktop\設計模式\策略模式_簡單工廠_反射> go run .
商品數量 10
單價 100
當前商品總額¥700
--------------------------------
商品數量 30
單價 50
當前商品總額¥1700
--------------------------------
商品數量 -1
顧客需要支付¥1700
程式代碼
typeRegister.go
package main
import (
"errors"
"reflect"
"runtime"
)
var TypeReg = make(TypeRegister)
func init() {
TypeReg.Set(Discount{})
TypeReg.Set(MoneyOff{})
TypeReg.Set(Normal{})
runtime.GC()
}
type TypeRegister map[string]reflect.Type
func (t TypeRegister) Set(i interface{}) {
t[reflect.TypeOf(i).Name()] = reflect.TypeOf(i)
}
func (t TypeRegister) Get(name string) (interface{}, error) {
if typ, ok := t[name]; ok {
return reflect.New(typ).Interface(), nil // ^ 新建對象獲取指針並以空介面類型返回
}
return nil, errors.New("no one")
}
- 維護一個
TypeRegister
字典結構是為了實現依賴註入,什麼是依賴註入?
var TypeReg = make(TypeRegister)
首先介紹一種設計思想,控制反轉。正常情況下,對函數或方法的調用是調用方主動的行為,調用方清楚地知道被調的函數名是什麼,參數有哪些類型直接主動調用,包括對象的初始化也是顯式直接初始化。控制反轉就是將主動行為變為間接行為,調用方需要通過框架代碼進行間接調用和初始化。
這樣的好處就是能夠解耦調用方和被調方,調用者的代碼不用寫死,可以讓控制反轉的框架代碼讀取配置,動態構建對象。依賴註入是實現控制反轉的一種方法,通過註入參數或實例的方式實現控制反轉。通常這兩者是同一個東西。
golang沒有java的class.forName
動態生成類實例的方法。需要自行維護一套類型註冊字典。該字典類型有添加類和生成類實例兩大方法。init
函數會在main
函數之前運行,在函數體創建各個類型的實例來進行註冊,使字典保存各個類型的類名和對應的reflect.Type
結構。reflect.Type
通過的New
函數創建一個新的實例並返回它的指針。這樣我們可以實現依賴註入,控制反轉(通過外部的 config.json
配置文件,動態生成實例)
- 為什麼要返回空介面類型?
return reflect.New(typ).Interface(), nil
New出來的是reflect.Value類型,不是原有的具體類型,轉換成空介面,該介面內部存放具體類型實例,可以使用介面類型查詢去還原為具體類型。
jsonConfig.go
package main
// 載入 config.json 文件並創建維護策略實例的上下文實例對象
// by 小能喵喵喵 2022年9月8日
import (
"encoding/json"
"io/ioutil"
"log"
"strings"
)
const (
configPath = "./config.json" // 配置文件絕對路徑
)
type Config struct {
Promotion string `json:"promotion"` // 從json字元串轉換成結構體
}
func loadConfig() (c Context) {
config := getConfig(configPath)
params := strings.Split(config.Promotion, " ")
c.set(params[0], params[1:]) // 動態生成結構體實例並調用實例的config函數填入參數
return
}
func getConfig(path string) Config {
f, err := ioutil.ReadFile(path)
if err != nil {
log.Fatal("Error when opening file: ", err)
}
var config Config
err = json.Unmarshal(f, &config)
if err != nil {
log.Fatal("Error during Unmarshal(): ", err)
}
return config
}
strategy.go
package main
import (
"math"
"strconv"
)
// ^ 策略介面定義所有支持的演算法的公共介面
type IStrategy interface {
acceptCash(money float64) float64
config(args []string)
}
type Normal struct{}
type Discount struct {
Percent float64
}
type MoneyOff struct {
Threshold float64
Back float64
}
func (d Normal) acceptCash(money float64) float64 {
return money
}
func (d *Normal) config(args []string) {}
func (d Discount) acceptCash(money float64) float64 {
return money * d.Percent
}
func (d *Discount) config(args []string) {
d.Percent = GetFloat(args[0])
}
func (m MoneyOff) acceptCash(money float64) float64 {
if money >= m.Threshold {
money -= math.Floor(money/m.Threshold) * m.Back
}
return money
}
func (m *MoneyOff) config(args []string) {
m.Threshold = GetFloat(args[0])
m.Back = GetFloat(args[1])
}
// ^ 字元串轉float64
func GetFloat(s string) float64 {
f, _ := strconv.ParseFloat(s, 64)
return f
}
/* -------------------------------------------------------------------------- */
// ^ 上下文對象用於生成策略實例
type Context struct {
strategy IStrategy
}
// ^ 依賴註入生成策略實例
func (c *Context) set(str string, args []string) {
var strategy IStrategy
s, err := TypeReg.Get(str)
if err != nil {
return
}
strategy = s.(IStrategy)
strategy.config(args)
c.strategy = strategy
}
// ^ 上下文執行策略
func (c *Context) cal(f float64) float64 {
if c.strategy == nil {
return f
}
return c.strategy.acceptCash(f)
}
main.go
package main
// 策略模式_簡單工廠_反射
// by 小能喵喵喵 2022年9月8日
import (
"fmt"
"strings"
)
var (
cost float64
quantity int
price float64
)
func main() {
c := loadConfig()
for {
fmt.Print("商品數量 ")
fmt.Scanln(&quantity)
if quantity <= 0 {
break
}
fmt.Print("單價 ")
fmt.Scanln(&price)
// ^ 使用策略
cost += c.cal(price * float64(quantity))
fmt.Printf("當前商品總額¥%v\n", cost)
fmt.Println(strings.Repeat("-", 32))
}
fmt.Printf("顧客需要支付¥%v\n", cost)
}
config.json
{
"promotion": "MoneyOff 300 100"
}
可以改成 Normal
,也可以改成 Discount 0.5
打五折
Console
PS C:\Users\小能喵喵喵\Desktop\設計模式\策略模式_簡單工廠_反射> go run .
商品數量 10
單價 100
當前商品總額¥700
--------------------------------
商品數量 30
單價 50
當前商品總額¥1700
--------------------------------
商品數量 -1
顧客需要支付¥1700
思考總結
什麼是策略模式
一個類的行為或其演算法可以在運行時更改。這種類型的設計模式屬於行為型模式。
策略模式:定義了演算法家族,分別封裝起來,讓它們之間可以相互替換,此模式讓演算法的變化,不會影響到使用演算法的客戶。
可能有點抽象,晦澀難懂,用自己的話來說就是
策略模式(白話文):完成一件事有多種方法,比如刷碗可以人工刷也可以機器刷,做的都是刷碗的工作。把各個方法封裝到類裡面去,每個類都能完成同樣的工作,我們可以抽象出行為共性,即介面,介面內有這個公共方法,各個子類實現這個介面。客戶端(使用方)聲明一個介面接收一個具體的子類方法實例,然後調用聲明介面的公共方法(里氏替換原則)。如果未來需要添加新的方法,只需要添加子類,原來的客戶端不會受到影響(開放-封閉原則)。如果需要修改原來的方法,只需要修改客戶端new實例的地方(最小的改動)。
使用策略模式能夠降低具體演算法與使用者之間耦合程度。封裝的演算法完成的是同一份工作,只是實現不同。這些演算法隨時都可能相互替換的,策略模式封裝了變化點。雖然嚴格定義上策略模式是用來封裝演算法的,但實踐中可以用來封裝任何類型的規則(需要在不同時間應用不同的業務規劃)。
完成一個工作有多個方法,如果不用策略模式,而是直接在單個類中使用方法,如果每個方法的執行有一定的條件要求,那麼肯定會導致方法在這個類的堆積(大量的switch,if判斷),這既不靈活,也不好維護。如果有了新的方法,拓展了子類,卻還要修改客戶端的判斷,這顯然違背了開放-封閉原則
。
通過里氏代換原則
,子類必須能夠替換父類而不影響代碼的正常運行;迪米特法則
,如果兩個類不直接通信,儘量讓兩個類之間保持松耦合。策略模式的設計,客戶端使用context對象,該對象維護了一個策略實例,實際上變數聲明的是抽象父類或抽象介面(里氏代換原則),用戶通過context對象調用具體策略的方法,而不再通過各個分支判斷new出具體策略實例調用方法。
基本策略模式優點
- 封裝了變化點,消除客戶端繁雜的條件語句。
- 符合里氏代換原則、迪米特法則。
- 提供了統一介面方法,每個子類都是一個策略,方便進行單元測試。
基本策略模式缺點
- 選擇策略的職責依舊是客戶端承擔,將選擇的策略轉給Context對象。可以實現依賴註入。
- Context用switch來判斷生成哪個子類實例,每添加一個子類就要修改Context,違反了
開放-封閉原則
。可以用反射解決。
策略模式為什麼要context
有人說為啥要 context ,乾脆在客戶端聲明介面然後new具體策略不就行了?既然要context肯定有它設計的原因。我認為主要有兩點
- 可以在context做一些必要工作,難不成你客戶端每次new具體策略前都要寫一遍額外工作的重覆代碼?
- context用於實現簡單工廠模式。將客戶端判斷分支的邏輯遷移到context中去,那麼每次擴展策略類,只要修改context了。而這個判斷分支的邏輯也能進一步用反射優化,通過反射動態實例化對象,去除分支判斷(具體可以看上面的例子)
什麼是簡單工廠
簡單工廠模式屬於創建型模式的一種。創建型模式隱藏了這些類的實例是如何被創建和放在一起,整個系統關於這些對象所知道的是由抽象類所定義的介面。
案常式序中Context使用了改進後的簡單工廠,客戶端調用set函數,使用了反射技術和依賴註入,Context可以動態生成實例對象。
簡單工廠模式優點
- 工廠類包含必要邏輯判斷,根據客戶端的選擇條件動態實例化相關的類,對於客戶端來說,去除了與具體產品的依賴。
簡單工廠模式缺點
- 不符合
開放-封閉原則
,每一次更改都要更改工廠類。
擴展應用場景
參考資料
- 《Go語言核心編程》李文塔
- 《Go語言高級編程》柴樹彬、曹春輝
- 《大話設計模式》程傑
- 策略模式 | 菜鳥教程 (runoob.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