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面向對象出現之前,已有面向過程的分析方法,為什麼面向對象被提出了呢?究其本質原因,人們發現面向過程並不是按照人正常認識事物的方式去分析軟體,那麼人究竟是怎麼認識事物的呢,Yourdon 在《面向對象的分析》一書中提到,人類認識事物是遵循分類學的原理,分類學主要包含三點:區分對象及其屬性;區分整體對... ...
1 面向對象是符合人認識事物的基本方法
01 人是怎麼認識事物的
在面向對象出現之前,已有面向過程的分析方法,為什麼面向對象被提出了呢?究其本質原因,人們發現面向過程並不是按照人正常認識事物的方式去分析軟體,那麼人究竟是怎麼認識事物的呢,Yourdon 在《面向對象的分析》一書中提到,人類認識事物是遵循分類學的原理,分類學主要包含三點:區分對象及其屬性;區分整體對象及其組成部分;不同對象類的形成及區分。
我們現在可以回想下我們認識事物的過程,是不是和分類學所提到的 3 個要點很相似,看到一個事物,大概會感知到它的組成結構是怎樣的,形狀是怎樣的,屬於什麼分類。所以,人認識事物是以對象的視角切入的,然後賦於對象具體的概念,比如蘋果、梨子、汽車等等概念名稱。
02 分類與分層的兩種思維
我們面對的現實世界是非常複雜的,應對複雜事物的有一個重要的方法即是抽象,抽象在實際應用過程中,又體現在兩種方法上:分層和分類。分類即是將有差異的事物歸類到不同的分組中,正如我們常聽到的"物以類聚、人以群分"的道理一樣,產生分類的原因有兩點:一點是事物間的關聯緊密程度,不需要將所有的事物都耦合在一起;另一點是人掌握事物是有局限的,只能掌握少量的要點,比如 5~7 個要點,超過了容易忘記。
分層是通過不同的視角看事物,每一層的關註點是不一樣的,這種關註點不同是由自己的視角造成的,比如我們理解電腦,並不需要深入到二進位電信號去理解電腦。層次特性在軟體設計中我們經常遇到,比如電腦體繫結構、TCP 七層協議等,層次特性有一個特點:越往上越具體、越往下越抽象,越往上的內容越不穩定,也即是容易變化。
03 問題域到解空間的映射
我們把需要解決的問題稱之為問題域,或者問題空間,把解決方案稱之為解空間。正向上一小節中提到的事物有層次特性,不同的人理解的事物是站在各自理解的視角,這樣大家的理解、溝通並不一致的。如果我們看到的問題空間是表層的,那麼基於淺層次理解設計出來的方案就會不穩定,可能下次有一個小變化導致方案需要重新設計。
我們可以把一個軟體劃分成三層:場景、功能和實體,場景層是經常會變的,比如發放優惠券場景就非常多,比如有天降紅包領取優惠、分享有禮領取優惠券、新人註冊領取優惠券等,這種場景的更迭隨著業務的調整變化得非常快,因此場景層是不穩定的。功能支撐某一些的場景集合,對比場景,功能相對而言穩定些,就像前面提到的發放優惠券場景,本質就是給用戶發放優惠券,只需要提供發放優惠券的功能即可,至於哪些場景來調用它並不關註,但功能還是基於場景的集合抽象出來的,如果場景場景類型變化了,功能也就隨之變化,比如擔保交易和預售交易就不一樣。實體是穩定的,以擔保交易和預售交易為例,它的訂單模型大致是一樣的,只是新增加了一些信息而已。
因此,我們希望從問題空間到解空間,大家看到的、理解的是一致的,而且看到的是問題的本質而非表象,往往場景、功能是不穩定的,而面向過程又是以功能驅動的,所以在易變化的場景下,它面臨的問題就比較多。比較穩定的是問題空間中的實體對象,所以面向對象分析是現實的需要。面向過程和麵向對象是兩個不同的視角的分析方法:面向過程是一種歸納的分析方法,由外到內的過程;面向對象是一種演繹的分析方法,由內到外的過程。
04 三個一致性
軟體開發會經歷需要分析、概要設計、詳細設計、編碼、測試、上線主要階段,我們不希望每塊是割裂的,比如分析做完之後,做設計階段又要重新去做分析的工作,那麼這裡面就涉及到一致性的問題,即需求到分析的一致性、分析到設計的一致性、設計到編碼的一致性。這樣做的好處可以保證無信息失真,因此我們急需求一種分析設計方法能做到這一點,面向對象分析與設計就能做到,因此全流程是以對象作為分析與設計的目標,在最終編碼中也都是對象。
05 面向對象的底層邏輯
提到面向對象,有部分人會提到封裝、繼承、多態等特性,然後這些並不是面向對象的本質特性,比如封裝,面向過程中也有封裝,多態面向過程也有體現,這些特性算不上面向對象特有的特性。面向對象的底層邏輯是基於現實事物做的抽象映射:現實事物對應軟體中的對象,我們討論解空間能對應到問題空間中的對象,兩者是一一直接映射的,其它的分析方法是問題空間到解空間的間接映射。
2 面向對象分析與設計的全景圖
01 我們面臨的問題是什麼
從頂層看,我們要完成需求到編碼的工作,然而從需求到編碼又會經過多個階段,如需求分析、方案設計等,從大的層面講,我們主要遇到三個問題:
1. 做什麼的問題
看似這是一個簡單的問題,但在複雜的業務場景下,對做什麼的理解太重要了,因為不同的人對需求的理解是不同的,比如最近做了一個項目,有一個業務判斷規則是只針對跨境訂單計稅,最開始開發同學的理解是判斷賣家類型是否是跨境賣家,然而到了測試階段,發現大家對這個業務規則判斷理解是不一致的,跨境訂單跟賣家類型是沒有關係的,真正的跨境訂單計稅場景是 shipTo(收貨地址)和 shipFrom(發貨地址)國家地址是不一樣的。在大項項目中,涉及到多個團隊之間的協同,這樣的問題異常突出。而且從業務訴求到產品需求,再到技術方案,這其中是經過了 2 次變換,每次變換是不同的角色在裡面,大家的認識也會不一樣。
2. 怎麼做的問題
落實到事情具體要怎麼做時,往往大家並不會出大的問題,怎麼做偏具體執行階段,程式員往往在邏輯嚴密性上沒多大的問題,往往出問題是在第一個問題上,相當於方向弄錯了,所做的工作也是無用的。
3. 方法指導的問題
我們往往希望不勞而獲得到一種萬能的方法,能夠應對所有的問題,同時又看不起低級的方法,比如大部分人對用例分析方法嗤之以鼻,想要能體現技術水平高大上的方法。其實自上世紀 70、80 年代,軟體的分析設計方法並沒有太大的變化,而且在我們大學期間都學過,只是大家並不認為它是一種高大上的方法而已。
02 分析到設計的過程
在本節中,我們推導軟體分析到設計的過程,由粗到細,最終落實到我們接觸到的 UML 知識上。從需求提出到編碼實現,這中間有兩個關鍵問題:一是界定目標,即是定義清楚要做什麼的問題,相當於是我們做事的方向、目標;二是具體如何做的問題,即通過怎樣具體的方案支撐需求目標實現。因此,我們需要一種方法能夠幫助我們界定目標和表示具體方案,而且是大家互認的一種通用的方法。
通過用例圖可以幫我們界定目標,用例中有三個關鍵要素:用戶、場景和目標。比如交易下單是一個用例,它的用戶是買家,場景包含下單成功和下單失敗兩個場景,用例的目標是買家可以購買心儀的商品。當用例目標確定了,相當於界定了目標,知道需求要做什麼,這個過程要反覆和業務方確認好,至到最終大家對目標的理解是一致的,方向對了,具體怎麼做就好辦了。
具體怎麼做用時序圖表示,畫時序圖需要註意的一點是頂層的對象層次要一致,不能有的對象表示具體的實體對象,有的表示系統對象,即對象的層級是一致的,要麼大家都是系統,比如導購系統調用交易系統,交易系統調用支付系統,要麼大家都是對象,比如商品、訂單等。通過時序圖可以看到一個完整功能的執行步驟,它就包含具體執行的細節,如正常流程、異常流程。
其實在上面有一個問題,在畫時序圖時要確定好對象,那麼這個對象是怎麼來的呢?它是由健壯性圖分析出來的,它裡面有三個關鍵的對象:一個是邊界對象,這個比較好理解,比如UI界面就是邊界對象;另一個是控制對象,即是控制業務流程的對象,如下單服務就可以看作是控制對象;實體對象即是問題空間中的業務對象,比如訂單。畫健壯性圖是有規則的,一般是邊界對象調用控制對象,控制對象產生實體對象,比如用戶下單界面是邊界對象,下單服務是控制對象,訂單就是實體對象。
3 尋找對象之路
01 對象從哪裡來
在本文第一部分第三小節中已經提到,問題空間到解空間是一一映射,我們討論解空間中的對象時,其實它映射到問題空間中的對象,而問題空間中的對象主要來源於業務概念、業務規則、關鍵事件。大部分的對象是顯現的,我們通過理解業務能發現,有的對象是隱性的,需要我們持續對業務有更深的理解才能發掘出來。好的對象模型是需要經過多次迭代打磨出來的,並非一次就能設計得十全十美。
02 發現對象的方法
在本文第二部分第二小節中已經提到尋找對象的方法,不過那還只是關鍵顯現的對象,在本節中主要講述完整對象發現的方法,主要方法分成四個步驟:
1. 通過健壯性圖找到關鍵的實體對象;
2. 通過結構分析方法找出更多的實體對象;
3. 將對象組成有機的對象模型;
4. 最後通過用例走查對象模型是否完備。
這裡以一個案例來說明發現對象的過程,案例是用戶在下單時,在訂單上展示稅的金額。首先畫出健壯性圖,這裡的邊界對象是下單界面,控制對象有兩個,一個是下單服務,另一個是計稅服務,實體對象也有兩個,一個是計稅單,一個是訂單。有了計稅單和訂單這兩個實體對象後,接下來通過結構分析方法,分析出更多的對象。
對象都是有結構的,只要我們掌握了對象的結構,基本上就能掌握對象的概貌,因此我們從對象的結構入手,去分析對象內部的結構、對象關聯的結構,實質上是從兩個維度出發:一是從自身的角度出發,看自己內部還包含了哪些對象,如主訂單包含了子訂單;另一個是從外部的角度出發,看自己還與哪些對象相關聯,如計稅單與訂單是有關聯的。這種找對象的方法我稱之為結構分析方法,因為本身結構又是事物本質的一種表達方式,比如化學分子結構決定化學現象。
為了更好地表達出對象的結構,我的一個經驗是給對象下好定義,下定義可以從不同的維度,比如功能性維度、價值性維度、目的性維度、結構性維度等,這裡可以從結構性的維度去給對象下定義。以計稅單為例,可以給它下一個定義:計稅單是將訂單金額信息轉成若幹個標的物計稅的單據模型,從這個定義中,我們可以看到計稅單是與訂單有關聯關係的,另一個是計稅單是包含了若幹個標的物,我們可以畫出計稅單的對象模型。
當對象模型畫出來後,後續我們討論業務基本上圍繞這個對象模型去討論業務問題的,比如商品標的物哪些金額要參與計稅、計稅金額的計算口徑是怎樣的,到這裡,大家再體會下"問題空間到解空間一一直接映射"這句話,業務上的訴求也無非是哪些訂單費用項要計稅,計稅的邏輯是怎樣的,有可能在這個場景下要扣減金本位優惠,在另外一種場景下金本位優惠不需要扣減,基於對象模型與產品、測試同學討論問題,大家都是處於同一個維度的視角看問題,溝通理解成本會少很多。
對象模型是一種可視化的表達,我們大部分的溝通問題是缺乏顯性表達造成的,這句話可以這樣理解,也可以那樣理解,導致大家理解有偏差,現在用模型的形式溝通問題,很多偏差、歧義就消除了。
03 組織對象結構
當我們分析出一堆的對象後,還需要經過一定的組織,正如前面提到,人對事物理解是有局限的,不能一下子接受太多的事物,因此可以將它們分成一個個小的域,比如商品域、訂單域、稅務域等,這樣當聚集一個問題時,可以只看某個子域里的對象模型即可。
4 如何分配職責
01 職責是怎麼來的
面向對象最難的點有兩個:一個是找出對象;另一個是分配職責。UML 把職責定義為"類元的契約或義務",因此職責的劃分從本質來講還是類元本身決定的,比如訂單,它要提供訂單渲染、訂單創建、訂單修改、訂單查詢的義務。
職責分為兩類:一類是認知職責;另一類是行為職責。
- 認知職責包含:
- 對私有數據封裝的認知。
- 對相關對象的認知。
- 對其能夠導出或計算的事物的認識。
- 行為職責包含:
- 自己執行的行為,包括創建對象或計算。
- 初始化其它對象的動作。
- 控制或協調其它對象的活動。
02 分配職責的邏輯
上一小節中提到的職責有兩類,認知職責是對象自身的認知範圍,即它只能基於自身屬性完成相應的職責,舉一個例子,假如一主多子的訂單,要計算總的訂單金額,怎麼分配職責呢?首先商品只能查到自身價格的信息,它的認識是基於商品 price 屬性,一個子訂單可以有多個商品,那麼它也只能計算出子訂單的金額信息,它的認知是基於 item 和 quantity兩個屬性,主訂單包含所有子訂單的信息,那麼就可以計算出總的訂單金額。
從上面的例子中我們可以看出,認知職責是基於對象屬性的,正所謂"不在其位、不謀其政",認知職責一定不會超過它的認識範圍的。
行為職責是偏領域服務的,有的時候一個職責不屬於某一個對象,比如轉賬,就是一個行為,讓其它的職責承擔並不合適,這類行為職責往往是一個顯著的業務活動,比如訂單渲染、訂單創建就是行為職責而非認知職責。
分配職責一定要遵循"信息專家"模式,它的含義是將職責分配給具有完成該職責所需要信息的那個類,也即上面提到的認識產生職責。
03 驗證職責分配的合理性
我們期望分配的職責滿足"高內聚、低耦合",怎麼檢驗呢?我們再回過頭來思考職責的定義:類元的契約或義務,換句話講,職責是滿足其它對象來調用的,這個就與我們畫時序圖的目的是一致的,每次發生一次調用,即意味著其它的對象要提供一個職責出來,因此我們可以在時序圖中看對象間的調用頻次,如果一個對象被調用得非常頻繁,有可能這個對象承擔了太多的職責,是不是可以對其拆分,把職責分配一部分出去。因此,對象職責分配並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不斷審視、檢驗。
分配職責是要遵循一定的原則,如創建者模式、信息專家模式、純虛構模式等,這些原則會在下一篇中單獨去講。
5 案例
01 案例背景
這裡舉一個例子,說明面向過程和麵向對象在分析、編寫代碼的差異性,計稅需要判斷是否滿足計稅規則,比如虛擬商品不計稅(手機充值之類)、有些免稅地址不計稅、小 B 買家也不計稅等,因此需要提供一個計稅過濾判斷邏輯。
02 常規面向過程實現
面向過程的思路很簡單,提供一個過濾方法依次處理下麵邏輯:過濾虛擬商品計稅請求、過濾免稅地址計稅請求、過濾小 B 買家計稅請求。
public void filter(List<TaxCalculateRequest> request){ // 過濾虛擬商品計稅請求 filterVirtualItem(request); // 過濾免稅地址計稅請求(即外島) filterOuterIsland(request); // 過濾小B買家計稅請求 filterPurchaseType(reqeust); }
03 面向對象實現
面向過程是從過程視角或者是功能視角分析問題,而面向對象是從對象的視角分析問題,過濾計稅請求是計稅過濾器判斷計稅請求是否滿足計稅規則,這裡就包含了兩個對象:計稅過濾器和計稅規則,判斷是否滿足計稅要求這個職責應該是在具體的計稅規則處理器中,比如是否是小 B 買家等,因此我們可以畫出對象模型。
關鍵代碼如下:
public abstract class AbstractRuleHandler { /** * 抽象的業務規則處理 * * @param request */ public abstract void handler(TaxCalculateRequest request); /** * 構造函數里完成註冊 */ public AbstractRuleHandler() { TaxCaluclateFilter.register(this); } }
06 總結
在文章中提到,面向對象的底層邏輯是基於現實事物做的抽象映射,重要的不是要面向對象具體技術的使用上,而是分析問題的思維上,這是最難的,它最大的好處是問題空間到解空間是一一直接映射的,請註意是一一直接映射,它意味著我們在討論方案的時候,完全可以映射到問題空間,如果是間接映射,也就意味著設計的方案後面會面臨重新設計的可能性,因為它是基於場景或功能做出的歸納設計,而且是表層的設計。真正掌握了面向對象分析和設計的方法,也體會到其中的益處,對理解業務、方案設計、編碼開發都有好處。
作 者 | 不拔
本文來自博客園,作者:古道輕風,轉載請註明原文鏈接:https://www.cnblogs.com/88223100/p/The-underlying-logic-of-object-oriented-analysis-and-design.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