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大數據離不開 Linux 系統,網路上大部分文章都是在 Windows 系統下使用 VMWare Workstation 安裝 CentOS ,並使用 NAT 模式配置網路。本文基於 Mac OS,通過 VMWare Fusion 安裝 CentOS 7,網路模式使用NAT。大綱如下: 1. ... ...
學習大數據離不開 Linux 系統,網路上大部分文章都是在 Windows 系統下使用 VMWare Workstation 安裝 CentOS ,並使用 NAT 模式配置網路。本文基於 Mac OS,通過 VMWare Fusion 安裝 CentOS 7,網路模式使用NAT。大綱如下:
- 安裝 VMWare Fusion
- 安裝 CentOS 7
- 配置 CentOS 7 網路、hostname、防火牆
- 安裝並使用 Secure CRT
- 安裝 JDK
- 克隆虛擬機
本文使用到的軟體有:
- VMWare fusion Pro 12
- Secure CRT 9
- CentOS-7-x86_64-Minimal-1810
- jdk-8u333-linux-x64.tar.gz
文中使用到的軟體如果不方便下載,可搜索 “程式員優雅哥” 並回覆“虛擬機”。
1 安裝設置 VMWare fusion
1.1 安裝 VMWare fusion
下載安裝包 VMwareFusionPro12.dmg,雙擊打開,將 VMWare Fusion.app 複製到 /Application 目錄下。
從應用程式中打開 VMWare Fusion.app。
1.2 VMWare fusion 網路配置
step 1:點擊左上角 “VMWare Fusion” --- “Preferences”,進入設置界面:
step 2:在彈出的設置視窗中,點擊“Network” 進入網路設置界面,然後點擊左下角鎖的圖標解鎖:
step 3:解鎖後,點擊鎖圖標上面的加號 “+”,點擊後會在 “Private to my Mac” 中會出現一個新的網路 “vmnet2” (數字不一定是2,但一定是 vmnet 開頭):
step 4:在右側勾選圖中標識的 3 (using NAT)和 4 (Provide addresses on this network via DHCP),在 Subnet IP 中可填寫虛擬機中的網段(後面配置 CentOS 靜態 IP 時將會使用這個子網地址)。
step 5:配置完成後點擊 “Apply”。如果點擊後彈窗提示錯誤 “Unable to apply the networking changes”,可先將上圖中的 4 先取消,保存成功後又重新勾選。如果依然出現該錯誤,則點擊 “Revert” 重置後保存,重新填寫後又保存。
2 安裝 CentOS 7
2.1 安裝前的設置
step 1:點擊 “File” -- “New...”,在彈出的視窗中選擇 “Install from disc or image”,點擊 “Continue”,如下圖:
step 2:將 CentOS 7 鏡像文件 CentOS-7-x86_64-Minimal-1810.iso 拖入 “Drag a disc image here” 的位置,拖入後選中該鏡像,點擊 “Continue”:
step 3:Choose Firmware Type(選擇固件類型),使用預設的 Legacy BIOS 即可,點擊 “Continue”:
step 4: 點擊 “Customize Settings” ,選擇鏡像的存放位置。點擊 “Finish”。自動關閉當前視窗,並彈出一個帶有播放按鈕圖標的視窗。首先點擊視窗頂部的小扳手進入設置界面:
step 5 在設置界面中點擊 “Network Adapter” 設置網路,選擇 1.2 VMWare fusion 網路配置中新建的網路適配器。
設置完畢後關閉當前設置視窗,點擊上一界面的播放按鈕開始安裝。
2.2 開始安裝
step 1:通過鍵盤上下鍵選擇 “Install CentOS 7”,回車:
在安裝的過程中,可以通過 “control” + “command” 鍵將游標切回到 Mac 宿主機中。
step 2:選擇語言,使用預設的 English 即可,點擊 “Continue”,進入 “INSTALLTION SUMMARY” 界面:
step 3: 點擊 “DATE & TIME” 設置時區, Region:Asia,City:Shanghai,點擊左上角 “Done” 回到上一個界面
step 4:點擊 SYSTEM 分組下的 “INSTALLATION DESTINATION”,設置安裝位置,進入新界面後直接點擊 DONE 即可。
step 5:點擊 SYSTEM 分組下的 “NETWORK & HOST NAME”,將網路開啟,點擊 “Done”。
step 6:點擊 “Begin Installation”,開始安裝。
step 7:在安裝過程中,點擊上圖中的 “ROOT PASSWORD” 按鈕設置 root 賬號的密碼。如果設置的密碼較簡單,點擊兩次 “Done” 即可。繼續等待安裝完成,安裝過程需要耐心等一會兒。安裝完成後,右下角會出現一個 “Reboot” 按鈕,點擊該按鈕重啟虛擬機。
step 8:重啟後,會出現登錄提示,輸入賬號 root 和上一步設置的密碼,登錄 CentOS 7。
3 Cent OS 7 配置
3.1 安裝 net-tools
CentOS 已經安裝好了,但 ifconfig、netstat 等命令都不可用,需要安裝 net-tools 工具包,這裡我們通過 yum 來安裝。
yum install -y net-tools
安裝成功後,可通過 ifconfig 命令查看當前 ip 等信息。
3.2 固定 IP
現在 ip 是動態獲取的(dhcp),後面通過 SSH 連接時,每次 ip 都變化,所以固定 ip 後續會方便很多。
查看網路配置文件:
cat /etc/sysconfig/network-scripts/ifcfg-ens33
通過 vi 編輯該文件:
vi /etc/sysconfig/network-scripts/ifcfg-ens33
首先修改 BOOTPROTO 的值:
BOOTPROTO="static"
然後在文件最後加上 IP 配置:(三個值與前面 VMWare fusion 網路配置中的 Subnet IP 在同一個網段。網關後 DNS1 值可配置為一樣的,最後一位為2)
IPADDR=192.168.100.10
GATEWAY=192.168.100.2
DNS1=192.168.100.2
修改後的內容如下:
配置完成後,需要 重啟網路服務 才生效:
systemctl restart network
在虛擬機 CentOS 中分別測試如下幾個 ping 命令:
ping 192.168.100.10
ping 192.168.100.1
ping 192.168.100.2
ping www.baidu.com
在 Mac 的 Terminal 中測試 ping 虛擬機:
ping 192.168.100.10
我反覆試過幾次,都正常。
3.3 設置主機名 hostname
查看主機名:
hostname
現在輸出 localhost.localdomain
我們需將其修改為自己方便識別的名稱,此處將其修改為 centos_template
hostname centos-template
這樣修改只是臨時有效,一旦重啟就又會變成原來的。所以接下來需要設置為永久有效:
vi /etc/hostname
執行 hostname 命令,本質上就是讀取 /etc/hostname
中的值,將裡面的值也修改為 centos-template
,保存該文件。重啟系統後,主機名也會變成自己配置的值。
3.4 防火牆
CentOS 6 和 CentOS 7 不同。 Cent OS 6 使用 iptables,Cent OS 使用 firewalld。
查看防火牆狀態:
systemctl status firewalld
從上圖可以看到防火牆是開啟狀態,可通過下麵的命令關閉防火牆:
systemctl stop firewalld
再次查看防火牆狀態,防火牆已關閉,但下次啟動時防火牆又會自動開啟。建議執行完上述命令後,再繼續通過下麵的命令永久關閉:
systemctl disable firewalld
4 Secure CRT
4.1 安裝
雙擊 SecureCRT-Mac-v9.dmg,安裝 Secure CRT。
4.2 連接配置
打開 Secure CRT,點擊左上角“Session Manager” ,新建會話,進入 "New Session Wizard"
- Protocol: SSH2
- 輸入連接信息:
- session name: 隨意填寫,這裡我與主機名保存一致:centos-template
完成嚮導後,在 Session Manager 中就會出現剛纔新建的會話。雙擊打開,點擊 “Accept & Save”,在彈出的框中輸入密碼,點擊 “OK”。這樣便完成 Secure CRT 通過 SSH 連接 CentOS 虛擬機了。
5 安裝 JDK
在 Oracle 官網上下載 JDK,也可以使用我提供的 jdk-8u333-linux-x64.tar.gz。
5.1 創建目錄
所有軟體我都放在 /bigdata/software 目錄下。
mkdir -p /bigdata/software
cd /bigdata/software
將安裝包通過 FTP 工具傳到該目錄下。
5.2 解壓
解壓 jdk-8u333-linux-x64.tar.gz 到當前目錄下:
tar -zxvf jdk-8u333-linux-x64.tar.gz
5.3 配置環境變數
打開環境變數文件:
vi /etc/profile
在文件末尾添加:
# JAVA_HOME
export JAVA_HOME=/bigdata/software/jdk1.8.0_333
export PATH=$PATH:$JAVA_HOME/bin
保存退出。
執行環境變數,使剛纔的配置生效:
source /etc/profile
5.4 測試 Java 命令
執行下列命令,查看 JDK 配置是否生效:
java -version
執行命令後顯示如下內容,則 JDK 配置正確
[root@centos-template software]# java -version
java version "1.8.0_333"
Java(TM) SE Runtime Environment (build 1.8.0_333-b02)
Java HotSpot(TM) 64-Bit Server VM (build 25.333-b02, mixed mode)
6 克隆虛擬機
在學習大數據時,通常需要多台 CentOS,如果一臺一臺的按照上面的步驟創建太費事,VMWare 支持克隆虛擬機。
6.1 克隆
step 1:點擊 Mac 系統菜單欄右側的虛擬機圖標,接著點擊當前的虛擬機,將其停止:
特別強調,一定要先停止被克隆的虛擬機!
step 2:在剛纔的面板中點擊左上角返回,進入上上圖,點擊 “Virtual Machine Library”,進入管理界面:
step 3:右鍵點擊剛纔創建的虛擬機 “CentOS 7 64-bit”,在彈出的快捷菜單中點擊 “Create Full Clone...”
step 4:在彈出的視窗中填寫虛擬機名稱,並選擇存放路徑,點擊確定後開始克隆。
step 5:啟動剛纔克隆出來的虛擬機,重覆 2.2 和 2.3,設置 ip 和主機名。
6.2 修改配置
設置 ip
vi /etc/sysconfig/network-scripts/ifcfg-ens33
只需要修改 IPADDR 的值:
IPADDR=192.168.100.11
重啟網路服務:
systemctl restart network
修改主機名:
hostname bigdata01
修改主機名文件:
vi /etc/hostname
將文件內容也修改為 bigdata01
6.3 測試
將兩台虛擬機都啟動,並通過 Secure CRT 連接兩台虛擬機,測試兩台虛擬機和 Mac 宿主機之間是否都能正常 ping 通。
文中操作有任何疑問,歡迎私信程式員優雅哥,多多探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