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先給出“win10找不到無線網路報錯”的通用解決方案,併在方案中介紹本次出現的“Windows無法自動將IP協議堆棧綁定到網路適配器”問題。 ...
文件/文件系統的壓縮、打包
Linux有哪些壓縮工具可供選擇
按壓縮比:xz>bzip2>gzip,按壓縮時長:gzip>bzip2>xz,另外還有zip可以選擇。
gzip只負責壓縮沒有打包功能,所以常常和打包工具tar聯用,如果單獨用gzip要註意兩點:①只能對單個文件進行壓縮;②預設用壓縮後的文件替換原來的文件
我該如何選擇這些壓縮工具?
這確實是個問題,最優解的壓縮工具需要不斷的嘗試,而且每個人使用壓縮工具的目的不甚相同。
比如,經常不讀的伺服器日誌文件,我們就希望儘可能地把它壓縮得小一點。如果只考慮體積,自然要選擇壓縮比較高的工具。但如果我們希望在擁有較小體積的同時還能夠用更短的時間完成壓縮,我們可能就要選擇更厲害的程式,同時用更高的算力提供支持。
如果只是一般應用,我覺得gzip和tar命令連用完全能夠滿足大多數需求。
Linux打包命令tar
打包並壓縮:tar -cvzf filename.tar.gz
查詢包中的文件:tar -vtzf filename.tar.gz
解壓縮 tar -xzvf filename.tar.gz # 解壓縮後的文件放在哪取決於你當前的工作目錄。如果你不想在工作目錄下解壓縮文件請用 -C參數指定解壓縮的路徑!
強烈建議 -f參數放在最後,如果是不太熟悉tar命令的朋友甚至可以把 -f參數與之前的幾個參數分開寫,如:tar -cvz -f filename.tar.gz 因為系統會認為-f後面接的是要使用的文件名,如果把參數f放在前面,有可能會造成文件名設置不正確的情況。
XFS 文件系統的備份與還原
xfsdump和xfsrestore
xfsdump -f filename.dump dir[filesystem]
xfsrestore -f filename.dump 恢復出來的文件所放路徑
這兩個工具一個負責備份一個負責還原。
xfsdump預設只對整個文件系統(你可以把它看成整個分區,但這種說法並不嚴謹)進行備份,但可以追加 -s 參數指定備份某個目錄(相對路徑)或文件。xfsrestore想恢復多個文件或目錄可以追加 -i 參數通過互動模式將指定的文件或路徑釋放到指定的目錄。
備份/boot/grub2這個目錄,如不指定備份級別系統預設level 0(全量備份)
[root@study_rhel tmp]# xfsdump -f /backups/grub2.dump -l 0 /boot -s grub2 # grub2後面不要加斜杠,否則會報錯提示你給的不是相對路徑 xfsdump: using file dump (drive_simple) strategy xfsdump: version 3.1.3 (dump format 3.0) - type ^C for status and control ============================= dump label dialog ============================== please enter label for this dump session (timeout in 300 sec) -> grub2-bak session label entered: "grub2-bak" --------------------------------- end dialog --------------------------------- ……略…… ============================= media label dialog ============================= please enter label for media in drive 0 (timeout in 300 sec) -> grub2-bak media label entered: "grub2-bak" --------------------------------- end dialog --------------------------------- …… xfsdump: dump complete: 13 seconds elapsed xfsdump: Dump Summary: xfsdump: stream 0 /backups/grub2.dump OK (success) xfsdump: Dump Status: SUCCESS [root@study_rhel tmp]# ll /backups/ total 7996 -rw-r--r--. 1 root root 8184936 May 12 16:47 grub2.dump
這兩個命令有以下限制:
- 只支持xfs系統
- 只能在已掛載的文件系統上進行操作
- 只能以root用戶身份操作
它們的特點是支持增量備份(但在創建增備之前需要有至少一個全量備份),增備的好處和劣勢都顯而易見。
- 好處:一次全量備份後,每次增備的數據量都不會太大,縮短了備份時間,減小了備份體積。
- 劣勢:恢複數據時,需要按順序先恢復全量備份,再由遠及近按順序恢復增備1、增備2……恢複數據比較麻煩。
然而這種劣勢可以通過定期的全量備份緩解,比如一個星期定期全量備份一次,在兩次全量備份之間用增量備份。
已知的問題:我不知道與xfsdump相關的備份刪除工具,只能通過rm命令刪除備份文件,造成xfsdump備份時寫入/var/lib/xfsdump/inventory的信息無法同步更新,輸入xfsdump -I 仍舊能夠看到已不存在的備份信息。誰知道這個問題該怎麼規避希望不吝賜教!
dd命令
dd if="input_file" of="output_file" bs="block_size" count="number"
dd是一個非常有意思的命令,它預設是一個扇區一個扇區讀寫的。如果用它來備份一個文件系統,它會把沒有用到的扇區也讀取寫入備份中,這就會使備份的文件和原來的文件一模一樣。這種“忠實”使得它可以不考慮文件系統,讀到什麼就寫什麼。
觀察/dev/sda1文件系統大小(其實就掛載在/boot目錄上),在虛擬機中新添加一個硬碟/dev/sdb,容量不小於前者的大小,用dd將/sda1完整地備份至新硬碟中
[root@study_rhel Desktop]# df -h Filesystem Size Used Avail Use% Mounted on /dev/mapper/rhel-root 18G 3.6G 14G 21% / …… /dev/sda1 497M 129M 369M 26% /boot …… ……添加一塊硬碟,大小1G,設備文件名稱/dev/sdb…… [root@study_rhel Desktop]# dd if=/dev/sda1 of=/dev/sdb 1024000+0 records in 1024000+0 records out 524288000 bytes (524 MB) copied, 11.3339 s, 46.3 MB/s # 這個新硬碟事先沒有分區、格式化或掛載,竟然可以直接寫入,神奇! [root@study_rhel Desktop]# xfs_repair -L /dev/sdb Phase 1 - find and verify superblock... Phase 2 - using internal log …… Phase 7 - verify and correct link counts... done [root@study_rhel Desktop]# uuidgen 4809b0ee-d934-4bdb-a901-f0fd82d0d049 [root@study_rhel Desktop]# xfs_admin -U 4809b0ee-d934-4bdb-a901-f0fd82d0d049 /dev/sdb # dd命令把所有數據原原本本的複製過來,甚至包括文件系統的UUID!為了不造成衝突,我們需要生成新的UUID給這個硬碟使用 Clearing log and setting UUID writing all SBs new UUID = 4809b0ee-d934-4bdb-a901-f0fd82d0d04 [root@study_rhel Desktop]# mount /dev/sdb /backups/ [root@study_rhel Desktop]# df -h Filesystem Size Used Avail Use% Mounted on …… /dev/sda1 497M 129M 369M 26% /boot /dev/sdb 497M 129M 369M 26% /backups # 兩者一模一樣,但新硬碟是1G大小啊,怎麼回事? [root@study_rhel Desktop]# parted /dev/sdb print # parted讀到的信息沒有錯 Model: VMware, VMware Virtual S (scsi) Disk /dev/sdb: 1074MB Sector size (logical/physical): 512B/512B Partition Table: loop Disk Flags: Number Start End Size File system Flags 1 0.00B 1074MB 1074MB xfs [root@study_rhel Desktop]# xfs_growfs /backups/ # 把文件系統放大就不會出現上面的問題了 meta-data=/dev/sdb isize=256 agcount=4, agsize=32000 blks …… data blocks changed from 128000 to 262144 [root@study_rhel Desktop]# df -h /boot /backups/ Filesystem Size Used Avail Use% Mounted on /dev/sda1 497M 129M 369M 26% /boot /dev/sdb 1021M 129M 893M 13% /backups
最後的tips:文件的尾碼名對於Linux系統來說沒任何意義,但對人來說是有意義的。我們可以根據文件的尾碼名瞭解文件是什麼類型的,該用什麼命令對這個文件進行操作。
比如,tar.gz告訴我們這個包是用tar命令生成並用gzip壓縮的,解壓縮的時候一定要選用正確的程式,否則就會出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