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By 魯迅 By 高爾基 說明: 1. Kernel版本:4.14 2. ARM64處理器,Contex A53,雙核 3. 使用工具:Source Insight 3.5, Visio 1. 概述 信號量 ,是操作系統中一種常用的同步與互斥的機制; 信號量允許多個進程(計數值 1)同時進入臨 ...
背景
Read the fucking source code!
--By 魯迅A picture is worth a thousand words.
--By 高爾基
說明:
- Kernel版本:4.14
- ARM64處理器,Contex-A53,雙核
- 使用工具:Source Insight 3.5, Visio
1. 概述
- 信號量
semaphore
,是操作系統中一種常用的同步與互斥的機制; - 信號量允許多個進程(計數值>1)同時進入臨界區;
- 如果信號量的計數值為1,一次只允許一個進程進入臨界區,這種信號量叫二值信號量;
- 信號量可能會引起進程睡眠,開銷較大,適用於保護較長的臨界區;
- 與讀寫自旋鎖類似,linux內核也提供了讀寫信號量的機制;
本文將分析信號量與讀寫信號量的機制,開始吧。
2. 信號量
2.1 流程分析
- 可以將信號量比喻成一個盒子,初始化時在盒子里放入N把鑰匙,鑰匙先到先得,當N把鑰匙都被拿走完後,再來拿鑰匙的人就需要等待了,只有等到有人將鑰匙歸還了,等待的人才能拿到鑰匙;
信號量的實現很簡單,先看一下數據結構:
struct semaphore {
raw_spinlock_t lock; //自旋鎖,用於count值的互斥訪問
unsigned int count; //計數值,能同時允許訪問的數量,也就是上文中的N把鎖
struct list_head wait_list; //不能立即獲取到信號量的訪問者,都會加入到等待列表中
};
struct semaphore_waiter {
struct list_head list; //用於添加到信號量的等待列表中
struct task_struct *task; //用於指向等待的進程,在實際實現中,指向current
bool up; //用於標識是否已經釋放
};
流程如下:
down
介面用於獲取信號量,up
用於釋放信號量;- 調用
down
時,如果sem->count > 0
時,也就是盒子裡邊還有多餘的鎖,直接自減並返回了,當sem->count == 0
時,表明盒子裡邊的鎖被用完了,當前任務會加入信號量的等待列表中,設置進程的狀態,並調用schedule_timeout
來睡眠指定時間,實際上這個時間設置的無限等待,也就是只能等著被喚醒,當前任務才能繼續運行; - 調用
up
時,如果等待列表為空,表明沒有多餘的任務在等待信號量,直接將sem->count
自加即可。如果等待列表非空,表明有任務正在等待信號量,那就需要對等待列表中的第一個任務(等待時間最長)進行喚醒操作,並從等待列表中將需要被喚醒的任務進行刪除操作;
2.2 信號量缺點
- 對比下
《Linux Mutex機制分析》
說過的Mutex
,Semaphore
與Mutex
在實現上有一個重大的區別:ownership
。Mutex
被持有後有一個明確的owner
,而Semaphore
並沒有owner
,當一個進程阻塞在某個信號量上時,它沒法知道自己阻塞在哪個進程(線程)之上; - 沒有
ownership
會帶來以下幾個問題:- 在保護臨界區的時候,無法進行優先順序反轉的處理;
- 系統無法對其進行跟蹤斷言處理,比如死鎖檢測等;
- 信號量的調試變得更加麻煩;
因此,在Mutex
能滿足要求的情況下,優先使用Mutex
。
2.3 其他介面
信號量提供了多種不同的信號量獲取的介面,介紹如下:
/* 未獲取信號量時,進程輕度睡眠: TASK_INTERRUPTIBLE */
int down_interruptible(struct semaphore *sem)
/* 未獲取到信號量時,進程中度睡眠: TASK_KILLABLE */
int down_killable(struct semaphore *sem)
/* 非等待的方式去獲取信號量 */
int down_trylock(struct semaphore *sem)
/* 獲取信號量,並指定等待時間 */
int down_timeout(struct semaphore *sem, long timeout)
3. 讀寫信號量
【原創】linux spinlock/rwlock/seqlock原理剖析(基於ARM64)文章中,我們分析過讀寫自旋鎖,讀寫信號量的功能類似,它能有效提高併發性,我們先明確下它的特點:
- 允許多個讀者同時進入臨界區;
- 讀者與寫者不能同時進入臨界區(讀者與寫者互斥);
- 寫者與寫者不能同時進入臨界區(寫者與寫者互斥);
3.1 數據結構
讀寫信號量的數據結構與信號量的結構比較相似:
struct rw_semaphore {
atomic_long_t count; //用於表示讀寫信號量的計數
struct list_head wait_list; //等待列表,用於管理在該信號量上睡眠的任務
raw_spinlock_t wait_lock; //鎖,用於保護count值的操作
#ifdef CONFIG_RWSEM_SPIN_ON_OWNER
struct optimistic_spin_queue osq; /* spinner MCS lock */ //MCS鎖,參考上一篇文章Mutex中的介紹
/*
* Write owner. Used as a speculative check to see
* if the owner is running on the cpu.
*/
struct task_struct *owner; //當寫者成功獲取鎖時,owner會指向鎖的持有者
#endif
#ifdef CONFIG_DEBUG_LOCK_ALLOC
struct lockdep_map dep_map;
#endif
};
- 最關鍵的需要看一下
count
欄位,掌握了這個欄位的處理,才能比較好理解讀寫信號量的機制; - 【原創】linux spinlock/rwlock/seqlock原理剖析(基於ARM64)文章中提到過讀寫自旋鎖,讀寫自旋鎖中的
lock
欄位,bit[31]用於寫鎖的標記,bit[30:0]用於讀鎖的統計,而讀寫信號量的count
欄位也大體類似;
- 以32位的count值為例,高16bit代表的是
waiting part
,低16bit代表的是active part
; RWSEM_UNLOCKED_VALUE
:值為0,表示鎖未被持有,沒有讀者也沒有寫者;RWSEM_ACTIVE_BIAS
:值為1,,該值用於定義RWSEM_ACTIVE_READ_BIAS
和RWSEM_ACTIVE_WRITE_BIAS
;RWSEM_WAITING_BIAS
:值為-65536,當有任務需要加入到等待列表中時,count值需要加RWSEM_WAITING_BIAS
,有任務需要從等待列表中移除時,count值需要減去RWSEM_WAITING_BIAS
;RWSEM_ACTIVE_READ_BIAS
:值為1,當有讀者去獲取鎖的時候,count值將加RWSEM_ACTIVE_READ_BIAS
,釋放鎖的時候,count值將減去RWSEM_ACTIVE_READ_BIAS
;RWSEM_ACTIVE_WRITE_BIAS
,值為-65535,當有寫者去獲取鎖的時候,count值將加RWSEM_ACTIVE_WRITE_BIAS
,釋放鎖的時候,count值需要減去RWSEM_ACTIVE_WRITE_BIAS
;
在獲取釋放讀鎖和寫鎖的全過程中,
count
值伴隨著上述這幾個巨集定義的加減操作,用於標識不同的狀態,可以羅列如下:
0x0000000X
:活躍的讀者和正在申請讀鎖的讀者總共為X
個,沒有寫者來干擾;0x00000000
:沒有讀者和寫者來操作,初始化狀態;0xFFFF000X
:分為以下幾種情況:0xFFFF000X = RWSEM_WAITING_BIAS + X * RWSEM_ACTIVE_READ_BIAS
,表示活躍的讀者和正在申請讀鎖的讀者總共有X
個,並且還有一個寫者在睡眠等待;0xFFFF000X = RWSEM_ACTIVE_WRITE_BIAS + (X - 1)* RWSEM_ACTIVE_READ_BIAS
,表示有一個寫者在嘗試獲取鎖,活躍的讀者和正在申請讀鎖的讀者總共有X-1
個;
0xFFFF0001
:分為以下幾種情況:0xFFFF0001 = RWSEM_ACTIVE_WRITE_BIAS
,有一個活躍的寫者,或者寫者正在嘗試獲取鎖,沒有讀者干擾;0xFFFF0001 = RWSEM_ACTIVE_READ_BIAS + RWSEM_WAITING_BIAS
,有個寫者正在睡眠等待,還有一個活躍或嘗試獲取鎖的讀者;
3.1 讀信號量
3.1.1 讀者獲取鎖
- 特點:讀者與讀者可以併發執行,讀者與寫者互斥執行,因此當有寫者持有鎖的時候,讀者將進入睡眠狀態;
- 當
sem->count
加1後還是小於0,代表鎖已經被寫者持有了,讀者獲取鎖失敗,進入rwsem_down_read_failed
函數; - 如果
sem->wait_list
是空時,代表沒有任務在等待列表中,首次加入時,sem->count
值需要加上RWSEM_WAITING_BIAS
,表示有任務在等待列表中; - 如果此時
sem->count == RWSEM_WAITING_BIAS
或者count > RWSEM_WAITING_BIAS && adjustment != RWSEM_ACTIVE_READ_BIAS
,表示此時寫者將鎖釋放了,因此需要去喚醒在等待列表中的任務; - 如果寫者沒有釋放鎖,那就進入迴圈,並調用
schedule
讓出CPU,直到鎖被釋放了,那麼從代碼流程中看,只有!waiter.task
時才會跳出迴圈,也就是waiter.task == NULL
時,才是獲取成功,這個操作是在__rwsem_mark_wake
中通過smp_store_release(&waiter->task, NULL)
實現的; - 在等待獲取鎖的迴圈中,需要對信號進行處理,如果對應的等待任務沒被喚醒,那麼直接跳轉到
out_nolock
處,接下來的處理就是一些逆操作了,包括從等待列表中刪除,如果是等待列表中的首個任務,還需要減去RWSEM_WAITING_BIAS
等;
總結一下:
讀者獲取鎖的時候,如果沒有寫者持有,那就可以支持多個讀者直接獲取;而如果此時寫者持有了鎖,讀者獲取失敗,它將把自己添加到等待列表中,(這個等待列表中可能已經存放了其他來獲取鎖的讀者或者寫者),在將讀者真正睡眠等待前,還會再一次判斷此時是否有寫者釋放了該鎖,釋放了的話,那就需要對睡眠等待在該鎖的任務進行喚醒操作了
3.1.2 讀者釋放鎖
- 釋放鎖的時候
sem->count
值進行減1操作; - 減1操作之後得到的
count
值小於-1,並且active part
是全零,代表等待列表中有寫任務在睡眠等待,因此需要進行喚醒操作; - 喚醒操作中,如果有自旋等待的任務,那就可以直接返回了,畢竟人家在自旋呢,又沒有睡眠;
- 沒有自旋等待任務,那就去喚醒等待列表中的任務了;
3.2 寫信號量
3.2.1 寫者獲取鎖
- 寫者的特點:看誰都不順眼,跟誰都互斥,有我沒你。只要有一個寫者在持有鎖,其他的讀者與寫者都無法獲取;
- 在寫者獲取鎖的時候,將
sem->count
值加上RWSEM_ACTIVE_WRITE_BIAS
,如果這個值不等於RWSEM_ACTIVE_WRITE_BIAS
,表示有其他的讀者或寫者持有鎖,因此獲取鎖失敗,調用rwsem_down_write_failed
來處理; - 調用
rwsem_optimistic_spin
進行樂觀自旋去嘗試獲取鎖,獲取了的話,則直接返回,optimistic spin
可以參考《Linux Mutex機制分析》
文章中的分析,它的作用也是性能的優化,認為鎖的持有者會很快釋放,因此當前進程選擇自旋而不是讓出CPU,減少上下文切換帶來的開銷; - 如果等待列表中有讀者任務在睡眠等待,此時假如寫者釋放了鎖,那麼需要先將讀者任務都給喚醒了;如果等待列表中沒有任務,也就意味著當前的寫者是第一個任務,因此將
sem->count
值加上RWSEM_WAITING_BIAS
; - 迴圈等待獲取鎖,這個過程與
down_read
是類似的;
總結
寫者獲取鎖時,只要鎖被其他讀者或者寫者持有了,則獲取鎖失敗,然後進行失敗情況處理。在失敗情況下,它本身會嘗試進行optimistic spin去嘗試獲取鎖,如果獲取成功了,那就是皆大歡喜了,否則還是需要進入慢速路徑。慢速路徑中去判斷等待列表中是否有任務在睡眠等待,並且會再次嘗試去查看是否已經有寫者釋放了鎖,寫者釋放了鎖,並且只有讀者在睡眠等待,那麼此時應該優先讓這些先等待的任務喚醒
3.2.2 寫者釋放鎖
- 寫者釋放鎖的時候,有一個關鍵的操作,將
sem->owner
進行清零操作,在寫者獲取鎖的時候會將該值設置成持有鎖的進程; - 釋放鎖的時候,需要減去
RWSEM_ACTIVE_WRITE_BIAS
,然後再去判斷值,如果此時還有任務在睡眠等待,那就進行喚醒操作;
3.3 總結
理解讀寫信號量有幾個關鍵點:
- 讀寫信號量的特性可以與讀寫自旋鎖進行類比(讀者與讀者併發、讀者與寫者互斥、寫者與寫者互斥),區別在於讀寫信號量可能會發生睡眠,進而帶來進程切換的開銷;
- 為了優化讀寫信號量的性能,引入了
MCS鎖
機制,進一步減少切換開銷。第一個寫者獲取了鎖後,第二個寫者去獲取時自旋等待,而讀者去獲取時則會進入睡眠; - 讀寫信號量的
count
值很關鍵,代表著讀寫信號量不同狀態的切換,因此也決定了執行流程; - 讀者或寫者釋放鎖的時候,去喚醒等待列表中的任務,需要分情況處理。等待列表中可能存放的是讀者與寫者的組合,如果第一個任務是寫者,則直接喚醒該寫者,否則將喚醒排在前邊的連續幾個讀者;
參考
歡迎關註公眾號,不定期分享內核機制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