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正確的在 Android 上使用協程 ?

来源:https://www.cnblogs.com/bingxinshuo/archive/2019/10/21/11717209.html
-Advertisement-
Play Games

前言 你還記得是哪一年的 Google IO 正式宣佈 成為 Android 一級開發語言嗎?是 。如今兩年時間過去了,站在一名 Android 開發者的角度來看,Kotlin 的生態環境越來越好了,相關的開源項目和學習資料也日漸豐富,身邊願意去使用或者試用 Kotlin 的朋友也變多了。常年混跡掘 ...


前言

你還記得是哪一年的 Google IO 正式宣佈 Kotlin 成為 Android 一級開發語言嗎?是 Google IO 2017 。如今兩年時間過去了,站在一名 Android 開發者的角度來看,Kotlin 的生態環境越來越好了,相關的開源項目和學習資料也日漸豐富,身邊願意去使用或者試用 Kotlin 的朋友也變多了。常年混跡掘金的我也能明顯感覺到 Kotlin 標簽下的文章慢慢變多了(其實仍然少的可憐)。今年的 Google IO 也放出了 Kotlin First 的口號,許多新的 API 和功能特性將優先提供 Kotlin 支持。所以,時至今日,實在找不到安卓開發者不學 Kotlin 的理由了。

今天想聊聊的是 Kotlin Coroutine。雖然在 Kotlin 發佈之初就有了協程,但是直到 2018 年的 KotlinConf 大會上,JetBrain 發佈了 Kotlin1.3RC,這才帶來了穩定版的協程。即使穩定版的協程已經發佈了一年之餘,但是好像並沒有足夠多的用戶,至少在我看來是這樣。在我學習協程的各個階段中,遇到問題都鮮有地方可以求助,拋到技術群基本就石沉大海了。基本只能靠一些英文文檔來解決問題。

關於協程的文章我看過很多,總結一下,無非下麵幾類。

第一類是 Medium 上熱門文章的翻譯,其實我也翻譯過:

在 Android 上使用協程(一):Getting The Background

在 Android 上使用協程(二):Getting started

在 Android 上使用協程(三) :Real Work

說實話,這三篇文章的確加深了我對協程的理解。

第二類就是官方文檔的翻譯了,我看過至少不下於五個翻譯版本,還是覺得看 官網文檔 比較好,如果英文看著實在吃力,可以對照著 Kotlin 中文站的翻譯來閱讀。

在看完官方文檔的很長一段時間,我幾乎只知道 GlobalScope。的確,官方文檔上基本從頭到尾都是在用 GlobalScope 寫示例代碼。所以一部分開發者,也包括我自己,在寫自己的代碼時也就直接 GlobalScope 了。一次偶然的機會才發現其實這樣的問題是很大的。在 Android 中,一般是不建議直接使用 GlobalScope 的。那麼,在 Android 中應該如何正確使用協程呢?再細分一點,如何直接在 Activity 中使用呢?如何配合 ViewModel 、LiveData 、LifeCycle 等使用呢?我會通過簡單的示例代碼來闡述 Android 上的協程使用,你也可以跟著動手敲一敲。

協程在 Android 上的使用

GlobalScope

在一般的應用場景下,我們都希望可以非同步進行耗時任務,比如網路請求,數據處理等等。當我們離開當前頁面的時候,也希望可以取消正在進行的非同步任務。這兩點,也正是使用協程中所需要註意的。既然不建議直接使用 GlobalScope,我們就先試驗一下使用它會是什麼效果。

private fun launchFromGlobalScope() {
    GlobalScope.launch(Dispatchers.Main) {
        val deferred = async(Dispatchers.IO) {
            // network request
            delay(3000)
            "Get it"
        }
        globalScope.text = deferred.await()
        Toast.makeText(applicationContext, "GlobalScope", Toast.LENGTH_SHORT).show()
    }
}

launchFromGlobalScope() 方法中,我直接通過 GlobalScope.launch() 啟動一個協程,delay(3000) 模擬網路請求,三秒後,會彈出一個 Toast 提示。使用上是沒有任何問題的,可以正常的彈出 Toast 。但是當你執行這個方法之後,立即按返回鍵返回上一頁面,仍然會彈出 Toast 。如果是實際開發中通過網路請求更新頁面的話,當用戶已經不在這個頁面了,就根本沒有必要再去請求了,只會浪費資源。GlobalScope 顯然並不符合這一特性。Kotlin 文檔 中其實也詳細說明瞭,如下所示:

Global scope is used to launch top-level coroutines which are operating on the whole application lifetime and are not cancelled prematurely. Another use of the global scope is operators running in Dispatchers.Unconfined, which don’t have any job associated with them.

Application code usually should use an application-defined CoroutineScope. Using async or launch on the instance of GlobalScope is highly discouraged.

大致意思是,Global scope 通常用於啟動頂級協程,這些協程在整個應用程式生命周期內運行,不會被過早地被取消。程式代碼通常應該使用自定義的協程作用域。直接使用 GlobalScope 的 async 或者 launch 方法是強烈不建議的。

GlobalScope 創建的協程沒有父協程,GlobalScope 通常也不與任何生命周期組件綁定。除非手動管理,否則很難滿足我們實際開發中的需求。所以,GlobalScope 能不用就儘量不用。

MainScope

官方文檔中提到要使用自定義的協程作用域,當然,Kotlin 已經給我們提供了合適的協程作用域 MainScope 。看一下 MainScope 的定義:

public fun MainScope(): CoroutineScope = ContextScope(SupervisorJob() + Dispatchers.Main)

記著這個定義,在後面 ViewModel 的協程使用中也會借鑒這種寫法。

給我們的 Activity 實現自己的協程作用域:

class BasicCorotineActivity : AppCompatActivity(), CoroutineScope by MainScope() {}

通過擴展函數 launch() 可以直接在主線程中啟動協程,示例代碼如下:

private fun launchFromMainScope() {
    launch {
        val deferred = async(Dispatchers.IO) {
            // network request
            delay(3000)
            "Get it"
        }
        mainScope.text = deferred.await()
        Toast.makeText(applicationContext, "MainScope", Toast.LENGTH_SHORT).show()
    }
}

最後別忘了在 onDestroy() 中取消協程,通過擴展函數 cancel() 來實現:

override fun onDestroy() {
    super.onDestroy()
    cancel()
}

現在來測試一下 launchFromMainScope() 方法吧!你會發現這完全符合你的需求。實際開發中可以把 MainScope 整合到 BaseActivity 中,就不需要重覆書寫模板代碼了。

ViewModelScope

如果你使用了 MVVM 架構,根本就不會在 Activity 上書寫任何邏輯代碼,更別說啟動協程了。這個時候大部分工作就要交給 ViewModel 了。那麼如何在 ViewModel 中定義協程作用域呢?還記得上面 MainScope() 的定義嗎?沒錯,搬過來直接使用就可以了。

class ViewModelOne : ViewModel() {

    private val viewModelJob = SupervisorJob()
    private val uiScope = CoroutineScope(Dispatchers.Main + viewModelJob)

    val mMessage: MutableLiveData<String> = MutableLiveData()

    fun getMessage(message: String) {
        uiScope.launch {
            val deferred = async(Dispatchers.IO) {
                delay(2000)
                "post $message"
            }
            mMessage.value = deferred.await()
        }
    }

    override fun onCleared() {
        super.onCleared()
        viewModelJob.cancel()
    }
}

這裡的 uiScope 其實就等同於 MainScope。調用 getMessage() 方法和之前的 launchFromMainScope() 效果也是一樣的,記得在 ViewModel 的 onCleared() 回調里取消協程。

你可以定義一個 BaseViewModel 來處理這些邏輯,避免重覆書寫模板代碼。然而 Kotlin 就是要讓你做同樣的事,寫更少的代碼,於是 viewmodel-ktx 來了。看到 ktx ,你就應該明白它是來簡化你的代碼的。引入如下依賴:

implementation "androidx.lifecycle:lifecycle-viewmodel-ktx:2.2.0-alpha03"

然後,什麼都不需要做,直接使用協程作用域 viewModelScope 就可以了。viewModelScope 是 ViewModel 的一個擴展屬性,定義如下:

val ViewModel.viewModelScope: CoroutineScope
        get() {
            val scope: CoroutineScope? = this.getTag(JOB_KEY)
            if (scope != null) {
                return scope
            }
            return setTagIfAbsent(JOB_KEY,
                CloseableCoroutineScope(SupervisorJob() + Dispatchers.Main))
        }

看下代碼你就應該明白了,還是熟悉的那一套。當 ViewModel.onCleared() 被調用的時候,viewModelScope 會自動取消作用域內的所有協程。使用示例如下:

fun getMessageByViewModel() {
    viewModelScope.launch {
        val deferred = async(Dispatchers.IO) { getMessage("ViewModel Ktx") }
        mMessage.value = deferred.await()
    }
}

寫到這裡,viewModelScope 是能滿足需求的最簡寫法了。實際上,寫完全篇,viewModelScope 仍然是我認為的最好的選擇。

LiveData

Kotlin 同樣為 LiveData 賦予了直接使用協程的能力。添加如下依賴:

implementation "androidx.lifecycle:lifecycle-livedata-ktx:2.2.0-alpha03"

直接在 liveData {} 代碼塊中調用需要非同步執行的掛起函數,並調用 emit() 函數發送處理結果。示例代碼如下所示:

val mResult: LiveData<String> = liveData {
    val string = getMessage("LiveData Ktx")
    emit(string)
}

你可能會好奇這裡好像並沒有任何的顯示調用,那麼,liveData 代碼塊是在什麼執行的呢?當 LiveData 進入 active 狀態時,liveData{ } 會自動執行。當 LiveData 進入 inactive 狀態時,經過一個可配置的 timeout 之後會自動取消。如果它在完成之前就取消了,當 LiveData 再次 active 的時候會重新運行。如果上一次運行成功結束了,就不會再重新運行。也就是說只有自動取消的 liveData{ } 可以重新運行。其他原因(比如 CancelationException)導致的取消也不會重新運行。

所以 livedata-ktx 的使用是有一定限制的。對於需要用戶主動刷新的場景,就無法滿足了。在一次完整的生命周期內,一旦成功執行完成一次,就沒有辦法再觸發了。 這句話不知道對不對,我個人是這麼理解的。因此,還是 viewmodel-ktx 的適用性更廣,可控性也更好。

LifecycleScope

implementation "androidx.lifecycle:lifecycle-runtime-ktx:2.2.0-alpha03"

lifecycle-runtime-ktx 給每個 LifeCycle 對象通過擴展屬性定義了協程作用域 lifecycleScope 。你可以通過 lifecycle.coroutineScope 或者 lifecycleOwner.lifecycleScope 進行訪問。示例代碼如下:

fun getMessageByLifeCycle(lifecycleOwner: LifecycleOwner) {
    lifecycleOwner.lifecycleScope.launch {
        val deferred = async(Dispatchers.IO) { getMessage("LifeCycle Ktx") }
        mMessage.value = deferred.await()
    }
}

當 LifeCycle 回調 onDestroy() 時,協程作用域 lifecycleScope 會自動取消。在 Activity/Fragment 等生命周期組件中我們可以很方便的使用,但是在 MVVM 中又不會過多的在 View 層進行邏輯處理,viewModelScope 基本就可以滿足 ViewModel 中的需求了,lifecycleScope 也顯得有點那麼食之無味。但是他有一個特殊的用法:

suspend fun <T> Lifecycle.whenCreated()
suspend fun <T> Lifecycle.whenStarted()
suspend fun <T> Lifecycle.whenResumed()
suspend fun <T> LifecycleOwner.whenCreated()
suspend fun <T> LifecycleOwner.whenStarted()
suspend fun <T> LifecycleOwner.whenResumed()

可以指定至少在特定的生命周期之後再執行掛起函數,可以進一步減輕 View 層的負擔。

總結

以上簡單的介紹了在 Android 中合理使用協程的一些方案,示例代碼已上傳至 Github。關於 MVVM + 協程 的實戰項目,可以看看我的開源項目 wanandroid,同時也期待你寶貴的意見。

文章首發微信公眾號: 秉心說 , 專註 Java 、 Android 原創知識分享,LeetCode 題解。

更多最新原創文章,掃碼關註我吧!


您的分享是我們最大的動力!

-Advertisement-
Play Games
更多相關文章
  • 一、排序 redis 支持對 list,set 和 zset 元素的排序,排序的時間複雜度是 O(N+M log(M))。(N 是集合大小,M 為返回元素的數量) [BY pattern]:sort 命令預設使用集合元素進行排序,可以通過 “BY pattern” 使用外部 key 的數據作為權重排 ...
  • 前言 索引的主要作用是起到約束和加速查找,ORM框架(sqlalchemy)是用類和對象對資料庫進行操作 索引的種類 按種類去分 1.普通索引:能夠加速查找 2.主鍵索引:能夠加速查找、不能為空、不能重覆 3.唯一索引:加速查找、可以為空、不能重覆 4.聯合索引(多列): ①聯合主鍵索引 ②聯合唯一 ...
  • [20191013]oracle number類型存儲轉化腳本.txt--//測試看看是否可以利用bc obase=100的輸出解決問題。另外以前腳本忘記考慮尾數的四捨五入問題。--//也許編程就是這樣,總有一些細節沒有考慮到...--//代碼如下num2raw_5.sh:#! /bin/bash# ...
  • 錯誤內容 解決方法 本人連接的是mysql資料庫,檢查sql語法並無錯誤。而此處為 多條query語句,報錯信息指向分號後的第二條語句。 判斷可能是連接的datasource預設只允許執行單個query語句。 在連接datasource的url後面增加參數allowMultiQueries=true ...
  • 停止命令:net stop mysql 啟動命令:net start mysql mysql登錄命令 mysql -h ip -P 埠 -u 用戶名 -p mysql --version 或者mysql -V用於在未登錄情況下,查看本機mysql版本 select version();:登錄情況下 ...
  • 資源列表: "Redis 命令參考" "Commands" Redis是什麼 是一個開源( )的記憶體中的數據結構存儲,用作資料庫、緩存和消息中間件。它支持多種數據結構,如 、`哈希表 列表 無序集合 有序集合 點陣圖 基數統計 地理空間索引 複製 Lua腳本 LRU回收 事務 磁碟持久化 哨兵 自動分 ...
  • 資料庫查詢相信很多人都不陌生,所有經常有人調侃程式員就是CRUD專員,這所謂的CRUD指的就是資料庫的增刪改查。 在資料庫的增刪改查操作中,使用最頻繁的就是查詢操作。而在所有查詢操作中,統計數量操作更是經常被用到。 關於資料庫中行數統計,無論是MySQL還是Oracle,都有一個函數可以使用,那就是 ...
  • 全文檢索技術被廣泛的應用於搜索引擎,查詢檢索等領域。我們在網路上的大部分搜索服務都用到了全文檢索技術。 對於數據量大、數據結構不固定的數據可採用全文檢索方式搜索,比如百度、Google等搜索引擎、論壇站內搜索、電商網站站內搜索等。 什麼是全文檢索呢?先看一下百度百科的專業定義。 為了能更好的理解,我 ...
一周排行
    -Advertisement-
    Play Games
  • 移動開發(一):使用.NET MAUI開發第一個安卓APP 對於工作多年的C#程式員來說,近來想嘗試開發一款安卓APP,考慮了很久最終選擇使用.NET MAUI這個微軟官方的框架來嘗試體驗開發安卓APP,畢竟是使用Visual Studio開發工具,使用起來也比較的順手,結合微軟官方的教程進行了安卓 ...
  • 前言 QuestPDF 是一個開源 .NET 庫,用於生成 PDF 文檔。使用了C# Fluent API方式可簡化開發、減少錯誤並提高工作效率。利用它可以輕鬆生成 PDF 報告、發票、導出文件等。 項目介紹 QuestPDF 是一個革命性的開源 .NET 庫,它徹底改變了我們生成 PDF 文檔的方 ...
  • 項目地址 項目後端地址: https://github.com/ZyPLJ/ZYTteeHole 項目前端頁面地址: ZyPLJ/TreeHoleVue (github.com) https://github.com/ZyPLJ/TreeHoleVue 目前項目測試訪問地址: http://tree ...
  • 話不多說,直接開乾 一.下載 1.官方鏈接下載: https://www.microsoft.com/zh-cn/sql-server/sql-server-downloads 2.在下載目錄中找到下麵這個小的安裝包 SQL2022-SSEI-Dev.exe,運行開始下載SQL server; 二. ...
  • 前言 隨著物聯網(IoT)技術的迅猛發展,MQTT(消息隊列遙測傳輸)協議憑藉其輕量級和高效性,已成為眾多物聯網應用的首選通信標準。 MQTTnet 作為一個高性能的 .NET 開源庫,為 .NET 平臺上的 MQTT 客戶端與伺服器開發提供了強大的支持。 本文將全面介紹 MQTTnet 的核心功能 ...
  • Serilog支持多種接收器用於日誌存儲,增強器用於添加屬性,LogContext管理動態屬性,支持多種輸出格式包括純文本、JSON及ExpressionTemplate。還提供了自定義格式化選項,適用於不同需求。 ...
  • 目錄簡介獲取 HTML 文檔解析 HTML 文檔測試參考文章 簡介 動態內容網站使用 JavaScript 腳本動態檢索和渲染數據,爬取信息時需要模擬瀏覽器行為,否則獲取到的源碼基本是空的。 本文使用的爬取步驟如下: 使用 Selenium 獲取渲染後的 HTML 文檔 使用 HtmlAgility ...
  • 1.前言 什麼是熱更新 游戲或者軟體更新時,無需重新下載客戶端進行安裝,而是在應用程式啟動的情況下,在內部進行資源或者代碼更新 Unity目前常用熱更新解決方案 HybridCLR,Xlua,ILRuntime等 Unity目前常用資源管理解決方案 AssetBundles,Addressable, ...
  • 本文章主要是在C# ASP.NET Core Web API框架實現向手機發送驗證碼簡訊功能。這裡我選擇是一個互億無線簡訊驗證碼平臺,其實像阿裡雲,騰訊雲上面也可以。 首先我們先去 互億無線 https://www.ihuyi.com/api/sms.html 去註冊一個賬號 註冊完成賬號後,它會送 ...
  • 通過以下方式可以高效,並保證數據同步的可靠性 1.API設計 使用RESTful設計,確保API端點明確,並使用適當的HTTP方法(如POST用於創建,PUT用於更新)。 設計清晰的請求和響應模型,以確保客戶端能夠理解預期格式。 2.數據驗證 在伺服器端進行嚴格的數據驗證,確保接收到的數據符合預期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