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介紹:http是一套規範,一種網路數據交互的標準協議,不同的語言,不同的數據想要實現合理的數據交互(例如:瀏覽器和伺服器數據交互),就得按照他所規定的協議來,這樣就會形成標準的(大家都認識的)數據交互。 http交互流程: 1.客戶端和伺服器建立起連接通道。 2.客戶端發送請求給伺服器。 3 ...
http介紹:http是一套規範,一種網路數據交互的標準協議,不同的語言,不同的數據想要實現合理的數據交互(例如:瀏覽器和伺服器數據交互),就得按照他所規定的協議來,這樣就會形成標準的(大家都認識的)數據交互。
http交互流程:
1.客戶端和伺服器建立起連接通道。
2.客戶端發送請求給伺服器。
3.伺服器處理請求後將結果響應給客戶端。
4.客戶端和伺服器的連接通道關閉。http1.1會等待一段時間如果沒有請求進來就會關閉。
特點:
1.數據結構:他是以鍵值對的形式描述數據結構的。
2.無連接:一次請求一次響應,當本次請求得到響應時即本次數據交互結束(客戶端和伺服器斷開連接)。在http1.1中請求處理完成響應後,客戶端和伺服器不會立即斷開連接而是在等待一定時間後再斷開,如果等待期間有請求過來那麼等待時間會重新開始(延長)。
3.無狀態:第一次請求處理完成後,要發送第二次請求,但即使兩次請求用的是相同的數據,在http中也是沒有任何關係的,所以二次請求任然需要重覆第一次的流程,http他是沒有記憶功能的,所以哪怕兩次請求一模一樣,各自的請求還是要發送全部的請求數據,這就是無狀態。
4.http是基於TCP協議發送數據的,所謂TCP大概意思為:即兩端連通以後再進行數據請求和數據響應。UDP:即連接和請求一起發送過去,不會等到雙方連接通暢之後再進行,所以UDP協議不會保證數據一定發送到另一端,但效率比TCP要快。
http請求格式:
1.請求頭內容: 請求方式(get、post...) 請求地址(https://i.cnblogs.com/EditPosts.aspx?opt=1) http協議(1.0/1.1)
2.請求行、消息報頭:這裡面規範了伺服器需要額外信息,一般瀏覽器會自動封裝,如:能解析的數據格式等,客戶端需要的Cookie數據。
3.空行
4.請求數據
在實際請求中瀏覽器為了方便展示觀看:會將上面請求格式中的內容給分開展示,像get請求會將請求數據帶到請求地址後面。
http響應格式:
1.響應行:http版本 狀態碼 狀態消息
2.響應頭:消息報頭:伺服器和瀏覽器之間的額外數據,例如:本次響應的消息類型...等等。
3.空行
4.響應實體:具體響應的數據。
額外解釋:
1.消息報頭:消息報頭中的信息和請求頭響應頭中的信息,這些信息中主要說明本次數據交互所採的各個屬性:例如本次數據的格式:xml/json...這些數據都是伺服器和瀏覽器自動處理的不需要開發者關心,開發者只管將自己需要的數據添加進去即可:例如Cookie,伺服器中對這些常用配置已經做了處理,而瀏覽器的各個廠商也對瀏覽器做了處理,所以程式員只需要關心請求數據和響應數據即可。
上面對http的大概介紹就這麼多,下麵主要介紹Servlet:
客戶端向瀏覽器請求的流程:前端網頁源碼 -> 瀏覽器請求封裝(主要是消息報頭以及版本信息等) -> 伺服器處理 -> 根據請求的不同(get post...) -> 分配到後端相應的介面邏輯中
Servlet的請求流程: 網頁請求 -> 伺服器收到請求後尋找對應的Servlet -> 然後將請求信息以及要響應的信息封裝成request response對象傳入響應的Servlet對象的Service方法中去調用此方法。
好了,說了這麼多,開始上代碼:
web.xml
<?xml version="1.0" encoding="UTF-8"?> <web-app xmlns:xsi="http://www.w3.org/2001/XMLSchema-instance" xmlns="http://java.sun.com/xml/ns/javaee" xsi:schemaLocation="http://java.sun.com/xml/ns/javaee http://java.sun.com/xml/ns/javaee/web-app_2_5.xsd" id="WebApp_ID" version="2.5"> <!--配置Servlet --> <!--配置servlet類路徑 --> <servlet> <servlet-name>my</servlet-name> <servlet-class>cn.mr.li.MyServlet</servlet-class> </servlet> <!--配置訪問方式 --> <servlet-mapping> <servlet-name>my</servlet-name> <url-pattern>/my</url-pattern> </servlet-mapping> </web-app>
servlet:
1.request作用域:一次請求一個數據作用域僅限本次請求所用到邏輯範圍,但通過請求轉發的方式可實現多個Servlet之間數據共用,一次請求,一次響應。
2.Cookie:客戶端數據存儲技術,並用於請求自動攜帶,至於帶什麼,請求哪些路徑時帶,生命周期等都是伺服器設置的。然後由response對象通知客戶端去執行具體的操作。
3.重定向:response.sendRedirfect(uri),只能防止重覆刷新重覆請求,但是不能數據共用,如果將所有數據都放在Cookie中將不安全,而且也無法驗證當前Cookie就是此人。
4.session作用域:同一個對象請求多次數據共用。
5.sessionContext作用域:不同對象請求多次數據共用。
6.tomcat伺服器下的web.xml文件中的全局變數將是所有伺服器都共用的數據範圍。
package cn.mr.li;
import java.io.IOException; import javax.servlet.ServletConfig; import javax.servlet.ServletContext; import javax.servlet.ServletException; import javax.servlet.http.Cookie; import javax.servlet.http.HttpServlet; import javax.servlet.http.HttpServletRequest; import javax.servlet.http.HttpServletResponse; import javax.servlet.http.HttpSession; public class MyServlet extends HttpServlet{ private static final long serialVersionUID = 8834328433966095720L; @Override public void service(HttpServletRequest request, HttpServletResponse response ) throws ServletException, IOException { //編碼,從iso8859-1編碼後再轉換成utf-8,uname字元串是請求的變數名 String uname = new String(request.getParameter("uname").getBytes("iso8859-1"), "utf-8"); //新建Cookie:將Cookie放到客戶端的消息報頭中 Cookie cookie = new Cookie("id", uname); //此Cookie的最大生命周期,設置了客戶端就會存到他自己的硬碟中,生命周期一到就會刪除,預設有效期期是本次會話,會話一旦關閉則失效 cookie.setMaxAge(24 * 3600); //往響應中添加Cookie,這樣才會通知到客戶端下次請求會帶上本次存放的數據 response.addCookie(cookie); //設置訪問哪些路徑、目錄先時可以帶cookie cookie.setPath("/埠號後的鏈接"); /** 請求轉發 一次訪問 後端邏輯跑多個Servlet, 記得要加return*/ //給Requset添加自定義屬性 request.setAttribute("key", "value:給下個流程的參數,此值是本流程產生的,這裡是可以放一個Object對象的"); //演示請求轉發,意思是本Servlet處理完了本此Servlet管理的業務,將自動轉向下一個Servlet處理後序流程(原子性), //但如果客戶端網頁一刷新就重新開始一次請求,如果是轉錢業務用請求轉發就完犢子了,他會轉了因為頁面刷新再次請求又會轉,所以還是要看具體業務的。 request.getRequestDispatcher("其他sevlet的別名url-pattern標簽中的").forward(request, response); /** 重定向 多次訪問 頭端通知前端,此時前端會自動訪問多個Servlet, * 但是request中如果有屬性值得話request.setAttribute,就無法在下次請求中帶了,因為是不同的requset對象,不過session可以解決*/ //因為請求轉發用戶一但刷新頁面將會不安全,會重覆跑流程,所以有了重定向, //相當於本次Servlet處理業務完成後直接通知客戶端訪問下個Servlet此時客戶端會自動訪問下個Servlet response.sendRedirect("直接傳下次要訪問的uri"); /** Session 一個request在伺服器上的對象,一個很全的對象,例如:某個用戶訪問了伺服器:伺服器將此用戶的User信息 * 查詢出來放到Session中,那麼此用戶下次請求Servlet是甚至只傳很少的參數即可 */ //創建Session此方法會從Requset的Cookie中取出他自己的SessionId,如果沒有或者沒取到則會創建一個新的Session對象 //並且將SessionId重新放到Cookie中,預設SessionId的生命周期30分鐘,一旦斷開連接則會銷毀 HttpSession session = request.getSession();//此session是用請求對象的sessionid取出來的。 //給session對象賦值屬性值 session.setAttribute("key", "Object類型"); //設置session的生命周期,時間單位:秒 session.setMaxInactiveInterval(123); //強制讓session過期 session.invalidate(); /** ServletContext對象:此對象的數據整個伺服器共用,也就是說存放在此對象中的數據整個伺服器上都能拿到,前提是要能得到此對象 */ ServletContext sc1 = this.getServletContext();//方式1 sc1 = this.getServletConfig().getServletContext();//方式2 sc1 = request.getServletContext();//方式3 //同樣賦值 sc1.setAttribute("key", "Objcet"); //獲取全局配置web.xml sc1.getInitParameter("hahhahah"); //獲取全局配置的所有key名 sc1.getInitParameterNames(); /**ServletConfig專門讀取某個Servlet下的配置的,有次方法後所有的key都將不需要硬編碼*/ ServletConfig config = this.getServletConfig(); //讀取Servlet專屬變數名 String value = config.getInitParameter("key");//web.xml init-param標簽中 //給瀏覽器列印文本 response.getWriter().write("hello world!!!"); } // @Override // protected void doGet(HttpServletRequest req, HttpServletResponse resp) throws ServletException, IOException { // resp.getWriter().write("do get!!!"); // } // // @Override // protected void doPost(HttpServletRequest req, HttpServletResponse resp) throws ServletException, IOException { // resp.getWriter().write("do post!!!"); // } // // @Override // protected void doPut(HttpServletRequest req, HttpServletResponse resp) throws ServletException, IOException { // resp.getWriter().write("do put!!!"); // } }
順帶提一下jsp:jsp的原理就是講html文件中的所有代碼全部讀進Servlet中轉為輸出語句列印到控制臺上,而其中的java代碼,會讀過來後執行響應的邏輯後再自己的位置列印到瀏覽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