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Timer模塊中有提到,libuv控制著延遲事件的觸發,那麼必須想辦法精確控制時間。 如果是JS,獲取當前時間可以直接通過Date.now()得到一個時間戳,然後將兩段時間戳相減得到時間差。一般情況下當然沒有問題,但是這個方法並不保險,因為本地電腦時間可以修改。 libuv顯然不會用這麼愚蠢的辦 ...
在Timer模塊中有提到,libuv控制著延遲事件的觸發,那麼必須想辦法精確控制時間。
如果是JS,獲取當前時間可以直接通過Date.now()得到一個時間戳,然後將兩段時間戳相減得到時間差。一般情況下當然沒有問題,但是這個方法並不保險,因為本地電腦時間可以修改。
libuv顯然不會用這麼愚蠢的辦法來計算時間,C++內部有更為精妙的方法來處理這個事。
首先在上一節中,一個簡單的事件輪詢代碼如下:
int main() { uv_loop_t *loop = uv_default_loop(); uv_run(loop, UV_RUN_DEFAULT); }
這裡的uv_default_loop會生成一個預設的靜態對象,負責管理事件輪詢,而這個對象有一個屬性,則負責記錄當前的時間,如下:
/* The current time according to the event loop. in msecs. */ uint64_t time;
簡單講就是記錄當前這一輪事件開始處理的時間,單位為毫秒。
在初始化之後,就會執行uv_run來開始事件輪詢了,因為這節只講時間,所以省略無關代碼,如下:
int uv_run(uv_loop_t *loop, uv_run_mode mode) { // ... // 查詢是否有未處理事件 r = uv__loop_alive(loop); if (!r) // 表示處理完一輪事件 更新時間 uv_update_time(loop); // 如果有未處理事件 while (r != 0 && loop->stop_flag == 0) { // 這裡也會更新時間 uv_update_time(loop); // ... } }
可見,每次輪詢時都會更新時間,方法就是那個uv_update_time,源碼如下:
void uv_update_time(uv_loop_t* loop) { // 返回一個時間 uint64_t new_time = uv__hrtime(1000); // 檢測數據合法性並賦值 assert(new_time >= loop->time); loop->time = new_time; } uint64_t uv__hrtime(double scale) { LARGE_INTEGER counter; if (hrtime_interval_ == 0) { return 0; } if (!QueryPerformanceCounter(&counter)) { return 0; } return (uint64_t)((double)counter.QuadPart * hrtime_interval_ * scale); }
上面的方法通過一些計算,會返回一個類似於時間戳的長整數。
C++的方法都比較簡單,首先看一下hrtime_interval_,從名字可以看出這是一個代表頻率的數字,相關的定義和設置代碼如下:
/* Interval (in seconds) of the high-resolution clock. */ static double hrtime_interval_ = 0; /* * One-time initialization code for functionality defined in util.c. */ void uv__util_init(void) { LARGE_INTEGER perf_frequency; /* 加鎖 不管這個 */ InitializeCriticalSection(&process_title_lock); /* Retrieve high-resolution timer frequency * and precompute its reciprocal. */ if (QueryPerformanceFrequency(&perf_frequency)) { hrtime_interval_ = 1.0 / perf_frequency.QuadPart; } else { hrtime_interval_ = 0; } }
該值的初始化為0,然後會通過某個計算嘗試重新賦值。
這裡需要介紹一下兩個windowsAPI: QueryPerformanceFrequency 與 QueryPerformanceCounter 。
定義非常簡單,字面理解一個是系統性能頻率,一個是系統性能計數器,具體講,第一個會返回當前操作系統每秒鐘會統計多少次,第二個返回當前已經統計的次數(類似於時間戳從1970年開始,這個應該也有一個參照物),依賴於硬體支持,如果不支持會返回0。
可以通過一個簡單的案例來理解這兩個API,測試代碼如下:
int main() { LARGE_INTEGER m; LARGE_INTEGER n1; LARGE_INTEGER n2; // 獲取每秒鐘統計的次數 QueryPerformanceFrequency(&m); for (int i = 0; i < 5; i++) { // 獲取當前的統計次數 QueryPerformanceCounter(&n1); // zzz...線程等待一秒 Sleep(1000); // 獲取一秒後統計次數 QueryPerformanceCounter(&n2); // 計算sleep方法實際時間 cout << "過去了" << (double)(n2.QuadPart - n1.QuadPart) / (double)m.QuadPart << "秒" << endl; } return 0; }
執行後輸出如下:
可見,系統的1秒鐘實際上並不十分精確。
回到hrtime_interval_的定義:
hrtime_interval_ = 1.0 / perf_frequency.QuadPart;
很容易知道這裡返回的是系統每計數一次所需要的時間。
然後可以理解uv_hrtime方法具體的返回:
uint64_t uv__hrtime(double scale) { LARGE_INTEGER counter; // 如果硬體不支持 返回0 if (hrtime_interval_ == 0) { return 0; } // 獲得當前計數 if (!QueryPerformanceCounter(&counter)) { return 0; } // 返回當前計數所花費的時間 預設為秒scale(1000)轉換為毫秒 return (uint64_t)((double)counter.QuadPart * hrtime_interval_ * scale); }
由於 QueryPerformanceFrequency 與 QueryPerformanceCounter 並不依賴於本地時間,所以計算得到的數值可以保證絕對安全。
不過,這個數字的計算方式,簡直跟時間戳一模一樣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