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一名軟體開發者,要追求的,應該是不斷地提升自己分析問題把握事物關鍵點,實事求是地給出切實可行且能“一劍封喉”的優雅解決方案的能力,再提升一點境界,就是要不斷提升自己創新的能力(即創造新東西、提出新思路、解決新問題的能力)。 我個人認為,花費大量的時間去"精通"某種語言、某個平臺和某些工具,其實是 ...
作為一名軟體開發者,要追求的,應該是不斷地提升自己分析問題把握事物關鍵點,實事求是地給出切實可行且能“一劍封喉”的優雅解決方案的能力,再提升一點境界,就是要不斷提升自己創新的能力(即創造新東西、提出新思路、解決新問題的能力)。
我個人認為,花費大量的時間去"精通"某種語言、某個平臺和某些工具,其實是本末倒置。所以,不要追這種"精通”,看上去學富五車很牛逼,其實孔乙己一個罷了。 ----------北京理工大學 電腦學院講師金旭亮
不知道什麼樣算“真正的”精通Java。答主編程不少年了,幾年前還在 FLAG 工作時 peer review top 10% 的水平,所以厚顏自稱較熟練吧。總結下自己現在的狀態。(不限於Java,現在工作用Java + Scala + TypeScript,私人項目用 Java + Kotlin, 之前 c++ 什麼也寫過一堆,對大多語言都通用)。
還是會查API,會去谷歌/StackOverflow。Java生態系統很大,如果用到第三方庫,特別如Spring之類要點極多且每版都會調整。強記API不是做不到,實在是沒有意義。需要記得每個庫都有哪些主要類,每個類提供哪些方向的功能。具體參數,及表現細節依靠查文檔。
知道 JDK 內部大致是怎麼實現的,能躲開絕大部分明雷。至於一眼看出Byte Code,抱歉做不到。代碼調優靠Profiler,純手動調優不推薦。
一遍編譯無Bug做不到,且沒有必要。編譯器的最大的作用就是查缺補漏,靠人工去一個個文件排查不是不能,實在是浪費時間。一般寫碼流程如下:
先定大致方向,寫初稿。
覺得寫差不多了就開始敲編譯,靠報錯把最後不編譯的部分修完。
編譯過了就跑測試,看看有沒有Break現有功能。
把現有的break修完開始寫新測試。這是找Bug的主要過程,通過測試找Bug比靠腦力排查有效率的多。因為你只要寫什麼樣的情況期待什麼樣的輸出。出現意想不到的結果靠Debugger來排查哪裡想叉了。
寫測試的同時一般會對API設計有新的想法,依靠已寫的測試做一兩輪Refactoring。
多寫多試多改,靠測試把Bug擠完。當別人還在糾結怎麼設計完美API怎麼一遍寫完無Bug時,我們已經改完幾稿趟完一堆暗雷可以提交了。
這流程還有好處是測試比較全,寫出的東西不會輕易被別人Break。
會把複雜的問題簡單化。經常會有新人向我吐槽,隔壁大神好牛,代碼美如畫,各種技術弔炸天,可惜看不完全懂。不像你的代碼,從頭到尾簡簡單單好像也沒什麼特別繞的東西,寫出來就是能用。有經驗的程式員會知道項目里大部分同事都是平均水平,你如果挖空心思寫出的牛掰代碼,可能很多人看不懂,維護起來一定會出錯。如何封裝複雜的邏輯,用簡單的介面藏起燒腦的內容,是程式員走向成熟的標誌。
知道Eco System里都有什麼開源選擇, 不必要的輪子不要造,該造的時候能提供充分的理由說明為什麼現有的開源不能滿足,必須自己來。
不迷信大開源/大公司項目。使用第三方庫會去看源代碼,看哪裡寫的好哪裡寫的不理想。哪怕Java語言本身也有不少設計缺陷 (Criticism of Java),參考別人的經驗教訓,認識到現有工具的不足,在自己設計時避免同樣的錯誤。
同意ClevelandAlto說的,認識語言的優缺點,選擇正確的工具。不適合用Java時候不要用Java。
歡迎加入學習交流群569772982,大家一起學習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