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本文大概整理下綁定事件的幾種方式,相容IE8- 的方式(如果需要的話),事件委托,阻止傳播,取消預設行為,event對象等。 之前做的多是手機端頁面,監聽事件也一直是 addEventListener ,現代瀏覽器基本都支持addEventListener ,除了萬惡的IE8及更低版本IE。雖 ...
前言
本文大概整理下綁定事件的幾種方式,相容IE8- 的方式(如果需要的話),事件委托,阻止傳播,取消預設行為,event對象等。
之前做的多是手機端頁面,監聽事件也一直是 addEventListener ,現代瀏覽器基本都支持addEventListener ,除了萬惡的IE8及更低版本IE。雖說不用太管IE8了(個人愚見),但是還是有必要整理下之前相容性的處理方式
HTML事件處理
在HTML標簽中直接給屬性設置處理程式。HTML中加入了JS代碼,因為需要行為、樣式、結構分離,這種方式現在已經淘汰,就不深入探究了。
1 <button onclick="alert('HTML事件處理!')">點我</button>
DOM0級事件處理
通過元素對象的事件屬性來綁定處理程式。先看慄子
<a href="http://www.baidu.com" class="a1">快點擊我!</a>
document.querySelector('.a1').onclick = function(){ //綁定事件 alert('DOM0綁定--a'); }
先獲取到元素a,在給元素的點擊事件屬性onclick綁定處理程式。
這種方式的特點:
1、簡單易用,相容性良好,基本所有瀏覽器都支持
2、只能綁定一個處理程式,重覆綁定會覆蓋。如果給a的onclick屬性再綁定一個處理程式,那麼現在的這個就會被覆蓋掉
3、只會在冒泡階段觸發
取消綁定也非常簡單,直接設為null就可以了。
document.querySelector('.a1').onclick = null; //取消綁定
DOM2級事件處理
通過事件方法來綁定和解綁處理程式。同樣看個慄子
<a href="http://www.baidu.com" class="a2">點擊我!</a>
document.querySelector('.a2').addEventListener('click', function(e){ //綁定事件1 alert('DOM2綁定--a2 -- 1') }, false) document.querySelector('.a2').addEventListener('click', function(e){ //綁定事件2 alert('DOM2綁定--a2 -- 2') }, false)
addEventListener(eventName,listener,useCapture) 方式可以為事件綁定處理程式,第一個參數為事件類型(不帶on);第二個參數是處理程式;第三個參數可指定哪個階段觸發,false對應冒泡階段、true對象捕獲階段(預設false),部分低版本瀏覽器要求這個參數不能為空,所以最好還是帶上。
這種方式的特點:
1、可為同一個事件綁定多個處理程式,會依次觸發。多次綁定同一個處理程式,只會生效一次
2、可指定觸發的階段,捕獲階段或者冒泡階段
3、相容IE8 - 之外的其他瀏覽器
解綁的方式為:Element.removeEventListener(eventName,listener,useCapture);和綁定的用法一致
IE8- 有一套自己的事件處理方法
綁定:Element.attachEvent(eventNameWithOn,listener)
解綁:Element.detachEvent(eventNameWithOn,listener)
document.querySelector('.a2').attachEvent('onclick', function(e){ alert('DOM2綁定--a2 -- 2') })
特點:
1、事件類型帶on (eg:onclick)
2、只能在冒泡階段觸發
3、IE10 - IE5都支持該方法
相容性處理方式
兩種方式的差別在事件類型和第三個參數,所以可以做一些處理,封裝相容性處理的方式
//通用方式 //綁定 function addEvent(targetElement,eventName,listener,useCapture){ if(targetElement.addEventListener){ targetElement.addEventListener(eventName,listener,useCapture); }else if(targetElement.attachEvent){ targetElement.attachEvent('on' + eventName,listener); }else { targetElement['on' + eventName] = listener; } } //解綁 function removeEvent(targetElement,eventName,listener,useCapture){ if(targetElement.addEventListener){ targetElement.removeEventListener(eventName,listener,useCapture); }else if(targetElement.attachEvent){ targetElement.detachEvent('on' + eventName,listener); }else { targetElement['on' + eventName] = null; } }
測試一下使用,在IE8及其他瀏覽器都可以正常使用。
addEvent(document.querySelector('.a2'),'click',test,false) function test(e){ alert('addEvent then removeEvent!'); removeEvent(document.querySelector('.a2'),'click',test,false); //取消綁定 }
Event對象
不同的方式獲取event對象的方式也不同
attachEvent綁定: 通過 window.event獲取event對象
其他方式(DOM0和addEventListener):處理函數傳參直接獲取
function test(e){ //相容性的方式 e = e || window.event; //event對象 }
attachEvent綁定的方式,處理程式內部this指向window。想要獲取元素對象 可以通過 window.event.srcElement
其他方式的this指向觸發元素 。 同樣的也可以通過 event.target獲取
e = e || window.event; //event對象 var target = e.target || e.srcElement; //觸發對象
阻止傳播和取消預設行為
通過event對象的方式取消預設行為:
event.preventDefault() //其他瀏覽器
event.returnValue = false //IE8-
DOM0級綁定的 還可以直接 return false 來取消預設行為,所有瀏覽器都支持
event對象阻止傳播:
event.stopPropagation() //其他瀏覽器
event.cancelBubble = true //IE8 -
一般可以這樣寫
e.stopPropagation ? e.stopPropagation() : e.cancelBubble = true; //阻止傳播 e.preventDefault ? e.preventDefault() : e.returnValue = false; //取消預設行為
事件委托
如果多個元素的處理程式類同,如果每個都綁定一次會很繁瑣和低效,這時可以利用冒泡的原理(他們都會冒泡到父元素)直接在父元素上綁定事件。即為事件委托
<section class="item item-3"> <button class="btn1">點擊我1!</button><button class="btn1">點擊我2!</button><button class="btn1">點擊我3!</button> </section>
addEvent(document.querySelector('.item-3'),'click',function(e){ e = e || window.event; //event對象 var target = e.target || e.srcElement; //觸發對象 if(target.nodeName === 'BUTTON'){ alert(target.innerText); } })
本例中,想要實現點擊按鈕輸出按鈕文字。如果給三個按鈕分別綁定事件會不會太傻。所以直接綁定了父元素,事件觸發時,判斷觸發對象是否是button標簽,如果是,則輸出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