虛繼承主要用於菱形 形式的繼承形式 虛繼承是為了在多繼承的時候避免引發歧義, 比如類A有個就是a,B繼承了A,C也繼承了A,當D多繼承B,C時,就會有歧義產生了,所以要使用虛擬繼承避免重覆拷貝。 虛函數繼承是解決多態性的,當用基類指針指向派生類對象的時候,基類指針調用虛函數的時候會自動調用派生類的虛 ...
虛繼承主要用於菱形 形式的繼承形式
虛繼承是為了在多繼承的時候避免引發歧義,
比如類A有個就是a,B繼承了A,C也繼承了A,當D多繼承B,C時,就會有歧義產生了,所以要使用虛擬繼承避免重覆拷貝。
虛函數繼承是解決多態性的,當用基類指針指向派生類對象的時候,基類指針調用虛函數的時候會自動調用派生類的虛函數,這就是多態性,也叫動態編聯
虛函數繼承:
class A
{
virtual void fun() {cout < <'A' < <endl;};
};
class B : public A
{
virtual void fun() {cout < <'B' < <endl;};
};
int main(int argv, char** argc)
{
A* p = new B;
p->fun(); //結果輸出B,而不是A,至於實現原理,其實是對象頭部多了四個位元組,它是一個指向虛函數表的地址指針,程式運行時通過這個表,找到了這個B::fun()的入口地址
return 0;
}
通俗的講,虛繼承就是為了節約記憶體的,他是多重繼承中的特有的概念。適用與菱形繼承形式。
如:類B、C都繼承類A,D繼承類B和C。為了節省記憶體空間,可以將B、C對A的繼承定義為虛擬繼承,此時A就成了虛擬基類。
class A;
class B:vitual public A;
class C:vitual public A;
class D:public B,public C;
虛函數繼承就是覆蓋。即基類中的虛函數被派生類中的同名函數所覆蓋。
class parent
{
public:
vitual void foo(){cout < <"foo from parent";};
void foo1(){cout < <"foo1 from parent";};
};
class son:public parent
{
void foo(){cout < <"foo from son";};
void foo1(){cout < <"foo1 from son";};
};
int main()
{
parent *p=new son();
p->foo();
p->foo1();
return 0;
}
其輸出結果是:
foo from son,foo1 from parent
1、真正意義上的虛函數調用,是運行時綁定的;
2、什麼是真正意義上的虛函數調用?通過指針或者引用執行虛函數;
3、通過對象執行虛函數會不會是動態綁定的?不會。
4、一個類是否有虛函數,就看它是否包含一個指向虛函數表的指針;
5、如果類本身含有virtual 聲明的函數,或者繼承了virtual 函數,那麼它肯定會包含一個指向虛函數表的指針;
6、從純抽象類或者非抽象類繼承了virutal,意義上是一樣的,效率上是一樣的,並不因為你是純抽象類的繼承而效率變高;
7、虛函數調用比普通函數調用慢多少?假設這個函數僅執行 return i > j,大概慢 15%左右(3000萬 * 100次規模測試),如果是個真正有意義上的函數,效率影響可以忽略不計;
8、因此說虛函數慢的基本上是放屁,擔心虛函數影響效率的基本上是杞人憂天;
9、虛函數會慢,但是那是對內聯函數而言的,虛函數會忽略 inline首碼,請註意這一點;
10、繼承層次不影響虛函數效率,如果你這個類是原始類的第10層繼承,那麼虛函數調用效率和第1層繼承的類沒有差別,當然如果你要在該函數中調用上一層的虛函數那就另當別論了;
11、每個類應該只有一個virtual table,而不是每個對象有一個(對象只含有指向虛表的指針),那些說虛函數增大空間開銷的可以自宮了;
12、如果一個類含有虛函數,在構造時,使用memset(this, 0, sizeof(*this))是找死的行為;
13、虛函數是運行時多態,模板是編譯時多態,一個動,一個是靜。
14、子類覆蓋父類的虛函數的時候,實際上是在構造函數中修改了虛表中的函數指針;因此使得 FatherClass* p = new ChildClass();的情況下,p->VirtualFunc()始終執行的是子類的虛函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