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ython前世今生 python的創始人為吉多·範羅蘇姆(Guido van Rossum)。1989年的聖誕節期間,吉多·範羅蘇姆為了在阿姆斯特丹打發時間,決心開發一個新的腳本解釋程式,作為ABC語言的一種繼承。 python的種類 Cpython python的官方版,使用C語言實現,使用最為
Python前世今生
python的創始人為吉多·範羅蘇姆(Guido van Rossum)。1989年的聖誕節期間,吉多·範羅蘇姆為了在阿姆斯特丹打發時間,決心開發一個新的腳本解釋程式,作為ABC語言的一種繼承。
python的種類
Cpython
python的官方版,使用C語言實現,使用最為廣泛,Cpython實現會將python源文件(.py)轉換為python位元組碼(.pyc)然後運行在python虛擬機上
Jpython
python的java實現,Jpython會動態將python代碼動態編譯為java位元組碼,然後運行在JVM虛擬機
Ironpython
python的C#實現,Jronpython將python源碼動態便以為C#位元組碼,然後再CLR上運行。(與Jpython類似)
Pypy
python實現的python,將python的位元組碼編譯成機器碼
其他的還有 RubyPython,Brython
除pypy外,其他的python執行流程如下:
pypy對python位元組碼進一步處理,運行速度上大幅提升
安裝Python
1
、下載安裝包
https:
/
/
www.python.org
/
downloads
/
2
、安裝
預設安裝路徑:C:\python27
3
、配置環境變數
【右鍵電腦】
-
-
》【屬性】
-
-
》【高級系統設置】
-
-
》【高級】
-
-
》【環境變數】
-
-
》【在第二個內容框中找到 變數名為Path 的一行,雙擊】
-
-
> 【Python安裝目錄追加到變值值中,用 ; 分割】
如:原來的值;C:\python27,切記前面有分號
Linux
linux自帶環境,無需安裝
ubuntu自帶python2.7,若使用3.0可安裝3.x版本
apt-get install python3
更新python
查看預設Python版本
python
-
V
1
、安裝gcc,用於編譯Python源碼
yum install gcc
2
、下載源碼包,https:
/
/
www.python.org
/
ftp
/
python
/
3
、解壓併進入源碼文件
4
、編譯安裝
.
/
configure
make
all
make install
5
、查看版本
/
usr
/
local
/
bin
/
python2.
7
-
V
6
、修改預設Python版本
mv
/
usr
/
bin
/
python
/
usr
/
bin
/
python2.
6
ln
-
s
/
usr
/
local
/
bin
/
python2.
7
/
usr
/
bin
/
python
7
、防止yum執行異常,修改yum使用的Python版本
vi
/
usr
/
bin
/
yum
將頭部
#!/usr/bin/python 修改為 #!/usr/bin/python2.6
Python 入門
一.第一句python代碼
在~/dev/ 目錄下創建hello.py文件, 內容如下
#!/usr/bin/env python3 print('hello world')
執行hello.py 文件即: pyhton3 ~/dev/hello.py
python 內部執行過程如下:
#!/usr/bin/env python3 是明確告訴腳本用什麼程式執行以下內容,如此以來,我們只需要給hello.py加入可執行許可權就可以 直接通過 ~/dev/hello.py運行代碼了
print(‘hello world’) 列印 “hello world”
註:在3.x中 列印只能用print() print “” 已棄用
二、字元串編碼
python解釋器在載入 .py 文件中的代碼時,會對內容進行編碼(預設ascill)
ASCII(American Standard Code for Information Interchange,美國標準信息交換代碼)是基於拉丁字母的一套電腦編碼系統,主要用於顯示現代英語和其他西歐語言,其最多只能用 8 位來表示(一個位元組),即:2**8 = 256,所以,ASCII碼最多只能表示 256 個符號。
很顯然ASCII碼無法將世界上的各種文字和字元全部表示,所以就需要一種可以表示所有字元的的編碼,即:Unicode
Unicode(統一碼,萬國碼,單一碼)是一種在電腦上使用的字元編碼。Unicode 是為瞭解決傳統的字元編碼方案的局限而產生的,它為每種語言中的每個字元設定了統一併且唯一的二進位編碼,規定雖有的字元和符號最少由 16 位來表示(2個位元組),即:2 **16 = 65536,
註:此處說的的是最少2個位元組,可能更多
本著節約的精神,UTF-8編碼就誕生了,UTF-8是對Unicode編碼的壓縮和優化,他不再使用最少使用2個位元組,而是將所有的字元和符號進行分類:ascii碼中的內容用1個位元組保存、歐洲的字元用2個位元組保存,東亞的字元用3個位元組保存,只有很生僻的字元才會被編碼成4-6個位元組,如果要傳輸的文本包含大量英文字元,用UTF-8編碼就能節省空間...
在電腦記憶體中,統一使用Unicode編碼,當需要保存到硬碟或者需要傳輸的時候,就轉換為UTF-8編碼。
用記事本編輯的時候,從文件讀取的UTF-8字元被轉換為Unicode字元到記憶體里,編輯完成後,保存的時候再把Unicode轉換為UTF-8保存到文件:
瀏覽網頁的時候,伺服器會把動態生成的Unicode內容轉換為UTF-8再傳輸到瀏覽器:
所以很多網頁的源碼上會有類似<meta charset="UTF-8" />
的信息,表示該網頁正是用的UTF-8編碼。python的字元串編碼對於單個字元的編碼,Python提供了ord()
函數獲取字元的整數表示,chr()
函數把編碼轉換為對應的字元:>>> ord('A')
65
>>> ord('中')
20013
>>> chr(66)
'B'
>>> chr(25991)
'文'
如果知道字元的整數編碼,還可以用十六進位這麼寫:
>>>str('\u4e2d\u6587')
'中文'
這兩種寫法完全是等價的。
由於Python的字元串類型是str,在記憶體中以Unicode表示,一個字元對應若幹個位元組。如果要在網路上傳輸或是
保存到磁碟上,就需要把str變為以位元組為單位的 bytes。
Python對 bytes 類型的數據用帶b的首碼的單引號或雙引號表示:
x = b'ABC'
要註意區分'ABC'和b'ABC',前者是str,後者雖然內容顯示得和前者一樣,但bytes的每個字元只占用一個位元組
以Unicode表示的str通過encode()方法可以編碼為指定的bytes,例如:
>>>'ABC'.encode('ascii')
b'ABC'
>>> 'ABC'.encode('utf-8')
b'ABC'
>>> '中文'.encode('utf-8')
b'\xe4\xb8\xad\xe6\x96\x87'
>>> '中文'.encode('ascii')
Traceback (most recent call last):
File "<stdin>", line 1, in <module>
UnicodeEncodeError: 'ascii' codec can't encode characters in position 0-1: ordinal not in range(128)
純英文的str
可以用ASCII
編碼為bytes
,內容是一樣的,含有中文的str
可以用UTF-8
編碼為bytes
。含有中文的str
無法用ASCII
編碼,因為中文編碼的範圍超過了ASCII
編碼的範圍,Python會報錯。
在bytes
中,無法顯示為ASCII字元的位元組,用\x##
顯示。
反過來,如果我們從網路或磁碟上讀取了位元組流,那麼讀到的數據就是bytes
。要把bytes
變為str
,就需要用decode()
方法:
>>> b'ABC'.decode('ascii')
'ABC'
>>> b'\xe4\xb8\xad\xe6\x96\x87'.decode('utf-8')
'中文'
len()函數計算的是str的字元數,如果換成bytes,len()函數就計算位元組數:
>>> len('ABC')
3
>>> len(b'ABC')
3
>>> len(b'\xe4\xb8\xad\xe6\x96\x87')
6
>>> len('中文'.encode('utf-8'))
6
可見,一個中文字元經過UTF-8編碼後站3個位元組,而一個英文字元只占一個位元組。
在操作字元串是,我們經常遇到str
和bytes
的互相轉換。為了避免亂碼問題,應當始終堅持使用UTF-8編碼對str
和bytes
進行轉換。
由於Python源代碼也是一個文本文件,所以,當你的源代碼中包含中文的時候,在保存源代碼時,就需要務必指定保存為UTF-8編碼。當Python解釋器讀取源代碼時,為了讓它按UTF-8編碼讀取,我們通常在文件開頭寫上這兩行:
#!/usr/bin/env python3
# -*- coding: utf-8 -*-
第一行註釋是為了告訴Linux/OS X系統,這是一個Python可執行程式,Windows系統會忽略這個註釋;
第二行註釋是為了告訴Python解釋器,按照UTF-8編碼讀取源代碼,否則,你在源代碼中寫的中文輸出可能會有亂碼。
申明瞭UTF-8編碼並不意味著你的.py
文件就是UTF-8編碼的,必須並且要確保文本編輯器正在使用UTF-8 without BOM編碼:
我們已經講過了,字元串也是一種數據類型,但是,字元串比較特殊的是還有一個編碼問題。
因為電腦只能處理數字,如果要處理文本,就必須先把文本轉換為數字才能處理。最早的電腦在設計時採用8個比特(bit)作為一個位元組(byte),所以,一個位元組能表示的最大的整數就是255(二進位11111111=十進位255),如果要表示更大的整數,就必須用更多的位元組。比如兩個位元組可以表示的最大整數是65535
,4個位元組可以表示的最大整數是4294967295
。
由於電腦是美國人發明的,因此,最早只有127個字母被編碼到電腦里,也就是大小寫英文字母、數字和一些符號,這個編碼表被稱為ASCII
編碼,比如大寫字母A
的編碼是65
,小寫字母z
的編碼是122
。
但是要處理中文顯然一個位元組是不夠的,至少需要兩個位元組,而且還不能和ASCII編碼衝突,所以,中國制定了GB2312
編碼,用來把中文編進去。
你可以想得到的是,全世界有上百種語言,日本把日文編到Shift_JIS
里,南韓把韓文編到Euc-kr
里,各國有各國的標準,就會不可避免地出現衝突,結果就是,在多語言混合的文本中,顯示出來會有亂碼。
因此,Unicode應運而生。Unicode把所有語言都統一到一套編碼里,這樣就不會再有亂碼問題了。
Unicode標準也在不斷發展,但最常用的是用兩個位元組表示一個字元(如果要用到非常偏僻的字元,就需要4個位元組)。現代操作系統和大多數編程語言都直接支持Unicode。
現在,捋一捋ASCII編碼和Unicode編碼的區別:ASCII編碼是1個位元組,而Unicode編碼通常是2個位元組。
字母A
用ASCII編碼是十進位的65
,二進位的01000001
;
字元0
用ASCII編碼是十進位的48
,二進位的00110000
,註意字元'0'
和整數0
是不同的;
漢字中
已經超出了ASCII編碼的範圍,用Unicode編碼是十進位的20013
,二進位的01001110 00101101
。
你可以猜測,如果把ASCII編碼的A
用Unicode編碼,只需要在前面補0就可以,因此,A
的Unicode編碼是00000000 01000001
。
新的問題又出現了:如果統一成Unicode編碼,亂碼問題從此消失了。但是,如果你寫的文本基本上全部是英文的話,用Unicode編碼比ASCII編碼需要多一倍的存儲空間,在存儲和傳輸上就十分不划算。
所以,本著節約的精神,又出現了把Unicode編碼轉化為“可變長編碼”的UTF-8
編碼。UTF-8編碼把一個Unicode字元根據不同的數字大小編碼成1-6個位元組,常用的英文字母被編碼成1個位元組,漢字通常是3個位元組,只有很生僻的字元才會被編碼成4-6個位元組。如果你要傳輸的文本包含大量英文字元,用UTF-8編碼就能節省空間:
字元 | ASCII | Unicode | UTF-8 |
---|---|---|---|
A | 01000001 | 00000000 01000001 | 01000001 |
中 | x | 01001110 00101101 | 11100100 10111000 10101101 |
從上面的表格還可以發現,UTF-8編碼有一個額外的好處,就是ASCII編碼實際上可以被看成是UTF-8編碼的一部分,所以,大量只支持ASCII編碼的歷史遺留軟體可以在UTF-8編碼下繼續工作。
搞清楚了ASCII、Unicode和UTF-8的關係,我們就可以總結一下現在電腦系統通用的字元編碼工作方式:
在電腦記憶體中,統一使用Unicode編碼,當需要保存到硬碟或者需要傳輸的時候,就轉換為UTF-8編碼。
用記事本編輯的時候,從文件讀取的UTF-8字元被轉換為Unicode字元到記憶體里,編輯完成後,保存的時候再把Unicode轉換為UTF-8保存到文件:
瀏覽網頁的時候,伺服器會把動態生成的Unicode內容轉換為UTF-8再傳輸到瀏覽器:
所以你看到很多網頁的源碼上會有類似<meta charset="UTF-8" />
的信息,表示該網頁正是用的UTF-8編碼。
Python的字元串
搞清楚了令人頭疼的字元編碼問題後,我們再來研究Python的字元串。
在最新的Python 3版本中,字元串是以Unicode編碼的,也就是說,Python的字元串支持多語言,例如:
>>> print('包含中文的str')
包含中文的str
對於單個字元的編碼,Python提供了ord()
函數獲取字元的整數表示,chr()
函數把編碼轉換為對應的字元:
>>> ord('A')
65
>>> ord('中')
20013
>>> chr(66)
'B'
>>> chr(25991)
'文'
如果知道字元的整數編碼,還可以用十六進位這麼寫str
:
>>> '\u4e2d\u6587'
'中文'
兩種寫法完全是等價的。
由於Python的字元串類型是str
,在記憶體中以Unicode表示,一個字元對應若幹個位元組。如果要在網路上傳輸,或者保存到磁碟上,就需要把str
變為以位元組為單位的bytes
。
Python對bytes
類型的數據用帶b
首碼的單引號或雙引號表示:
x = b'ABC'
要註意區分'ABC'
和b'ABC'
,前者是str
,後者雖然內容顯示得和前者一樣,但bytes
的每個字元都只占用一個位元組。
以Unicode表示的str
通過encode()
方法可以編碼為指定的bytes
,例如:
>>> 'ABC'.encode('ascii')
b'ABC'
>>> '中文'.encode('utf-8')
b'\xe4\xb8\xad\xe6\x96\x87'
>>> '中文'.encode('ascii')
Traceback (most recent call last):
File "<stdin>", line 1, in <module>
UnicodeEncodeError: 'ascii' codec can't encode characters in position 0-1: ordinal not in range(128)
純英文的str
可以用ASCII
編碼為bytes
,內容是一樣的,含有中文的str
可以用UTF-8
編碼為bytes
。含有中文的str
無法用ASCII
編碼,因為中文編碼的範圍超過了ASCII
編碼的範圍,Python會報錯。
在bytes
中,無法顯示為ASCII字元的位元組,用\x##
顯示。
反過來,如果我們從網路或磁碟上讀取了位元組流,那麼讀到的數據就是bytes
。要把bytes
變為str
,就需要用decode()
方法:
>>> b'ABC'.decode('ascii')
'ABC'
>>> b'\xe4\xb8\xad\xe6\x96\x87'.decode('utf-8')
'中文'
要計算str
包含多少個字元,可以用len()
函數:
>>> len('ABC')
3
>>> len('中文')
2
len()
函數計算的是str
的字元數,如果換成bytes
,len()
函數就計算位元組數:
>>> len(b'ABC')
3
>>> len(b'\xe4\xb8\xad\xe6\x96\x87')
6
>>> len('中文'.encode('utf-8'))
6
可見,1個中文字元經過UTF-8編碼後通常會占用3個位元組,而1個英文字元只占用1個位元組。
在操作字元串時,我們經常遇到str
和bytes
的互相轉換。為了避免亂碼問題,應當始終堅持使用UTF-8編碼對str
和bytes
進行轉換。
由於Python源代碼也是一個文本文件,所以,當你的源代碼中包含中文的時候,在保存源代碼時,就需要務必指定保存為UTF-8編碼。當Python解釋器讀取源代碼時,為了讓它按UTF-8編碼讀取,我們通常在文件開頭寫上這兩行:
#!/usr/bin/env python3
# -*- coding: utf-8 -*-
第一行註釋是為了告訴Linux/OS X系統,這是一個Python可執行程式,Windows系統會忽略這個註釋;
第二行註釋是為了告訴Python解釋器,按照UTF-8編碼讀取源代碼,否則,你在源代碼中寫的中文輸出可能會有亂碼。
申明瞭UTF-8編碼並不意味著你的.py
文件就是UTF-8編碼的,必須並且要確保文本編輯器正在使用UTF-8 without BOM編碼:
如果.py
文件本身使用UTF-8編碼,並且也申明瞭# -*- coding: utf-8 -*-
,打開命令提示符測試就可以正常顯示中文:
格式化
最後一個常見的問題是如何輸出格式化的字元串。我們經常會輸出類似'親愛的xxx你好!你xx月的話費是xx,餘額是xx'
之類的字元串,而xxx的內容都是根據變數變化的,所以,需要一種簡便的格式化字元串的方式。
在Python中,採用的格式化方式和C語言是一致的,用%
實現,舉例如下:
>>> 'Hello, %s' % 'world'
'Hello, world'
>>> 'Hi, %s, you have $%d.' % ('Michael', 1000000)
'Hi, Michael, you have $1000000.'
你可能猜到了,%
運算符就是用來格式化字元串的。在字元串內部,%s
表示用字元串替換,%d
表示用整數替換,有幾個%?
占位符,後面就跟幾個變數或者值,順序要對應好。如果只有一個%?
,括弧可以省略。
常見的占位符有:
%d | 整數 |
%f | 浮點數 |
%s | 字元串 |
%x | 十六進位整數 |
其中,格式化整數和浮點數還可以指定是否補0和整數與小數的位數:
>>> '%2d-%02d' % (3, 1)
' 3-01'
>>> '%.2f' % 3.1415926
'3.14'
如果你不太確定應該用什麼,%s
永遠起作用,它會把任何數據類型轉換為字元串:
>>> 'Age: %s. Gender: %s' % (25, True)
'Age: 25. Gender: True'
有些時候,字元串裡面的%
是一個普通字元怎麼辦?這個時候就需要轉義,用%%
來表示一個%
:
>>> 'growth rate: %d %%' % 7
'growth rate: 7 %'
四、註釋
當行註視:# 被註釋內容
多行註釋:""" 被註釋內容 """
五、執行腳本傳入參數
Python有大量的模塊,從而使得開發Python程式非常簡潔。類庫有包括三中:
- Python內部提供的模塊
- 業內開源的模塊
- 程式員自己開發的模塊
Python內部提供一個 sys 的模塊,其中的 sys.argv 用來捕獲執行執行python腳本時傳入的參數
#!/usr/bin/env python #-*- coding:utf-8 -*- import sys print sys.argv
六、 pyc 文件
執行Python代碼時,如果導入了其他的.py文件,那麼執行過程中會自動生成.pyc文件,在2.x的python中pyc與.py在同級目錄,python3X中略有變動,將.pyc放置在源文件所在目錄的_pycache_目錄。該文件就是python編譯器編譯之後產生的位元組碼。
ps:代碼經過編譯可以產生位元組碼;位元組碼通過反編譯也可以得到代碼。
七、變數
1、聲明變數
#!/usr/bin/env python #-*- coding:utf-8 -*- a = 1
上述代碼即聲明瞭一個名為a的變數,變數的值為1
變數的的作用: 別名或昵稱,其指向記憶體某個地址保存的內容
變數定義規則:
a.變數只能是字母、數字、下劃線的任意組合,且第一個字元不能為數字
b.以下關鍵字不能聲明為變數名
['and', 'as', 'assert', 'break', 'class', 'continue', 'def', 'del', 'elif', 'else', 'except', 'exec', 'finally', 'for', 'from', 'global', 'if', 'import', 'in', 'is', 'lambda', 'not', 'or', 'pass', 'print', 'raise', 'return', 'try', 'while', 'with', 'yield']
八、輸入
#!/usr/bin/env python #-*- coding:utf-8 -*- import getpass usr = input('please input username:') #在python 2.x中要使用raw_input() pwd = getpass.getpass('please input password:') #用getpass.getpass方法在輸入密碼時隱藏密碼 print('username:%s\npassword:%s'%(usr, pwd))
九、流程式控制制和縮進
windows:
?1 2 3 4 5 6 7 |
1 、下載安裝包
https: / / www.python.org / downloads /
2 、安裝
預設安裝路徑:C:\python27
3 、配置環境變數
【右鍵電腦】 - - 》【屬性】 - - 》【高級系統設置】 - - 》【高級】 - - 》【環境變數】 - - 》【在第二個內容框中找到 變數名為Path 的一行,雙擊】 - - > 【Python安裝目錄追加到變值值中,用 ; 分割】
如:原來的值;C:\python27,切記前面有分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