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nockoutjs 學習體驗之旅】(1)ko初體驗

来源:http://www.cnblogs.com/qieguo/archive/2016/06/03/5552580.html
-Advertisement-
Play Games

什麼,你現在還在看knockoutjs?這貨都已經落後主流一千年了!趕緊去學Angular、React啊,再不趕緊的話,他們也要變out了哦。身旁的90後小伙伴,嘴裡還塞著山東的狗不理大蒜包,卻依然振振有詞地喋喋不休,一臉真誠。是啊,前端發展太快,那邊前幾年出的框架已是無人問津的半老徐娘,而這邊各種... ...


前言

什麼,你現在還在看knockoutjs?這貨都已經落後主流一千年了!趕緊去學Angular、React啊,再不趕緊的話,他們也要變out了哦。身旁的90後小伙伴,嘴裡還塞著山東的狗不理大蒜包,卻依然振振有詞地喋喋不休,一臉真誠。是啊,前端發展太快,那邊前幾年出的框架已是無人問津的半老徐娘,而這邊各種新出的框架卻正在風口搔首弄姿,嬌翠欲滴。前端界好不熱鬧!當然,樓主也喜歡新奇趣,但是現在公司的開發工具(WeX5)中用到了knockoutjs,沒辦法,再老都只能蒙著眼睛上了……然後發現,咦!感覺還不錯呀~~~

002_1.

MVVM框架中Angular是好,但這麼大而全的框架,學習難度可不低呢,上手起碼也得要個一兩周吧。而knockoutjs專註於數據綁定,只需一兩天就可以投入使用了,學習成本不要太低!在前端進化如此迅速的時代,學習成本也是不得不考慮的一個因素。很多時候其實我們的項目並沒那麼複雜,也並不需要萬能的框架,更需要的反而是簡單順手的工具。

好東西就要和大家分享(妹子、票子除外!),於是小茄也基於官方教程寫了個knockoutjs的使用教程,加入了自己的個人體會,所有demo均基於目前knockoutjs的最新版本(3.4.0)。小茄才識有限,文中若有不當之處,還望大家指出。

目錄:

      【Knockoutjs 學習體驗之旅】(1)ko初體驗

        【Knockoutjs 學習體驗之旅】(2)花式捆綁

Before Knockoutjs

假設我們做一個訂單系統,需要顯示商品單價,然後可以根據輸入數量計算出總價並顯示出來。使用原生代碼也很容易實現,效果:

008

代碼如下:

<!--HTML code-->
Price: <span id="price"></span><br />
Account: <input type="text" id="account" value="" placeholder="請輸入數量" /><br />
sum: <span id="sum"></span>
//js code
var priceNode = document.getElementById('price'),
    accountNode = document.getElementById('account'),
    sumNode = document.getElementById('sum'),
    price = 100,
    account = 11,
    sum = price * account;

//初始化。
priceNode.innerText = price;
accountNode.value = account;
sumNode.textContent = sum;

//監視 View層的用戶輸入
accountNode.addEventListener('keydown', function (e) {
    window.setTimeout(function () {
        account = accountNode.value;
        sum = price * account;
        sumNode.textContent = sum;
    },10);
});

嗯,蠻簡單的!哦,對了,我們一次展示50件商品,同時又有10類這樣的展示,還有買5盒岡本送一根油條這樣的各種促銷……

所以,你知道原生實現的問題了吧:

  • 隨著 UI 和數據交互的增多,代碼量迅速增長,難以維護
  • 基於 Dom 查詢,id 或 class 的命名難以管理
  • 代碼耦合度高,難以復用

Knockoutjs簡介

Knockoutjs(下麵簡稱ko)就是為瞭解決上述問題而出現的,他是一個輕量級的MVVM庫,專註於實現數據與視圖的綁定,本身並不提供 UI 類和路由等功能,上手非常快。同時,由於ko出來已經有些年頭了,已經是比較成熟的框架了。在做一些動態顯示比較多的頁面時,ko無疑是一個比較好的選擇。關於MVVM樓主就不多說了,一圖以蔽之:

QQ截圖20160601202956

ko建立在3大核心特征之上(官網介紹):

1. 可觀察對象與依賴跟蹤 (Observables and dependency tracking):使用可觀察對象在模型數據之間設立隱性關係鏈,用於數據轉換和綁定。

2. 聲明式綁定 (Declarative bindings):使用簡單易讀的語法方便地將模型數據與DOM元素綁定在一起。

3. 模板 (Templating):內置模板引擎、為你的模型數據快速編寫複雜的 UI 展現。

使用ko非常簡單,直接到官網(http://knockoutjs.com/index.html)下載並用<script>引入即可。

 

可觀察對象

使用ko重寫上面的例子(自定價格,這也是我小時候的願望之一)

screenshot

代碼是這樣的:

<!--HTML Code-->
<div id="one">
    Price: <input type="text" data-bind="value: price" placeholder="請輸入單價" /><br />
    Account: <input type="text" data-bind="value: account" placeholder="請輸入個數" /><br />
    sum: <span data-bind="text: sum"></span>
</div>
// js Code
var ViewModel = function(p, a) {
    //設置為可觀察對象並以參數p、a初始化
    this.price = ko.observable(p);
    this.account = ko.observable(a);
    //調用ko函數的時候將this傳入,否則執行ko.pureComputed內部代碼時,this為ko,ko.price()報錯。
    this.sum = ko.pureComputed(function() {
        //因為可觀察對象是一個函數對象,所以要用 price()來讀取當前值。
        //設置值使用price(NewValue),支持鏈式寫法:this.price(12).account(3)
        return this.price() * this.account();
    }, this);
};
var vm = new ViewModel(135, 10);
//應用該綁定,綁定開始生效
ko.applyBindings(vm);

1)先看HTML代碼:

可以看到在每個標簽中都加入了一個 data-bind = "XX:OO" 這樣的鍵-值對。這個就是 ko 的綁定語法,XXOO代表什麼東西呢?(XXOO?樓主還是個孩子啊…)從例子可以看到XX為標簽的屬性,可以是text、value、class、checked等標簽屬性,其實也可以是click、focus、load等DOM事件。OO看起來像是一個變數,實際上並不是變數,而是一個函數對象,執行這個函數(帶個())就能得到相應的綁定值。通過XXOO就可以將元素的屬性或事件跟js中的函數對象綁定在一起(XXOO了就要相互負責哈),這就是ko的聲明式綁定。綁定的定義其實就是一個觀察者模式,只不過這是雙向的綁定,發佈者和訂閱者相互訂閱了對方的消息而已,這就是MVVM的雙向綁定。ko雙向綁定的結果就是一方變化就可以自動更新另一方,也就是通過ViewModel將數據和表現層緊緊綁定在一起了。綁定的效果類似於:

004

2)再看看js代碼:

可以看到js中定義了一個ViewModel對象,在對象中對HTML中綁定的OO進行了操作。這裡主要有兩個操作: ko.observable()和ko.pureComputed()。

  • ko.observable(p):見名知義、這個就是設置可觀察對象的方法,傳入的參數p就是初始化的值,這裡的參數可以是基本數據類型,也可以是一個json對象。被設置為可觀察對象後就意味著系統會一直觀察這個值。無論是ViewModel中的p還是被綁定對象的p發生變化都會引起刷新事件,將所有用到這個值的地方都更新到最新狀態。顯然,可觀察對象是比較消耗性能的,所以對於不需要動態變更的值(如價格)則不要設置為可觀察對象,當然還是需要放入ViewModel中進行集中初始化。
  • 註意:ko.observable(p)返回的可觀察對象是一個函數對象,所以讀取可觀察對象需要使用price()這種方式;同樣的,設置可觀察對象需要使用price(newValue)這種方式。比較貼心的是,設置的時候支持鏈式寫法:ViewModel.price(100).account(10)。
  • ko.pureComputed()就是所謂的依賴跟蹤了,這裡是單價*數量等於總價,註意這裡不能直接用this.sum = this.price() * this.account();來指定sum,這種寫法不能動態刷新被綁定的對象,只是動態改變了sum變數,但要去刷新綁定對象還需要其他操作。所以,與計算相關的綁定值都要用ko的計算函數來設置。當然,返回的也是一個函數對象。另外,ko還有一個computed函數,也可以用其來進行設置,不過推薦使用pure的方式,以提高性能。
  • 註意這裡的寫法:ko.pureComputed(fn, this),也就是將fn綁定到ViewModel執行環境中,其實就是js中的call/apply。因為在執行ko內部函數的時候,this為ko對象,所以為了得到ViewModel對象,需要通過上面的寫法傳入this。當然也可以在ko函數外部用that保存ViewModel對象,然後在ko函數內部使用that來調用ViewModel對象。像這樣:
var that = this;
this.sum = ko.pureComputed(function() {
    return that.price() * that.account();
});

定義好ViewModel構造函數後便實例化了一個ViewModel對象,然後使用了ko.applyBindings()的方式來使得綁定生效,這一步不要漏掉了。

使用ko的頁面簡單模式:

<!--HTML Code-->
<span data-bind="text: bindtext"></span>
// js Code
var viewModel = {
    bindtext: ko.observable('initValue')
};
ko.applyBindings(viewModel);

總結起來就是:HTML中使用data-bind="XX: OO"聲明綁定,js中建立ViewModel並設置可觀察對象,最後應用綁定。

可觀察對象數組

再看看可觀察對象數組的使用方法,在ko中可不能像js一樣數組和變數混用,對於數組對象就要用ko.observableArray([…,…])這種形式,同樣的,數組元素也可以是基本類型也可以是json對象。ko中的可觀察對象數組有一系列的數組操作方法,如slice()、sort()、push()這種,效果跟原生的js數組操作方法一樣,只是通過ko方法所做的改動會通知到訂閱者從而刷新界面,但js方法則不會刷新界面。下麵是一個簡單例子:

005_1

<!--HTML Code-->
<select data-bind="options: list"></select>
// js Code
var vm = {
    // list: ko.observableArray()
    list: ko.observableArray(['Luffy','Zoro','Sanji'])
};
ko.applyBindings(vm);

關鍵點:ko監控的是數組的狀態,而不是元素本身的狀態。也就是說當數組狀態變化(增減元素)的時候會觸發ko事件引起綁定對象的刷新,但數組內部元素的變化(如:值變化)則不被監控不能觸發ko事件。例如:

006

在控制臺中使用原生方法將Luffy動態改成Lucy是不會刷新UI頁面的,而使用ko的數組操作改動數組則會立即刷新頁面,值得註意的是在刷新的時候,也會將之前的改動刷新出來(Luffy > Lucy)。也就是說其實js記憶體中的變數是已經改變了,但是還缺少一個刷新DOM的動作。這裡大家可以看到,讀取數組的方法是vm.list()[0],因為list也是一個函數對象,執行返回值才是我們想要的list內容。同理,也可以通過 vm.list(["妹子","妹子","妹子"]) 這樣的方式重置可觀察對象數組,也能立即刷新UI。

如果需要將數組元素的改動也動態反應到UI上,需要將數組元素也設置為可觀察對象,然後使用ko的方法改變數組元素值。註意,是使用ko的方法 list()[0]("Lucy")!

007

操作可觀察對象數組的方法有兩類,一類是與原生js數組方法同名的:pop, push, shift, unshift, reverse, sort, splice,這一部分與js原生方法的用法和效果都一樣,就不再贅述了。

另外一些方法是js中沒有的,主要有以下幾個:

  • remove(someItem) -- 刪除所有值與someItem相等的元素項並將它們以數組形式返回,這裡的意思就是說你可不能直接list.remove(0)來刪除第一項,而是要用list.remove(list()[0]) 這種形式來刪除。總而言之,傳入的參數必須是元素項的值,可以用list()[0] 的形式,也可以直接輸入值的字元串(比如“Luffy”這種)。
  • remove(function(item) { return item.age < 18;}) -- 刪除所有age屬性小於18的元素項並將它們以數組形式返回,這種用法跟平常的數組高階函數沒什麼區別。Item作為高階函數的參數傳入,遍曆數組時,當高階函數返回值為真值時就刪除該項,否則轉到下一項。
  • removeAll(['Chad', 132, undefined]) -- 刪除所有值與 'Chad' 或 123 或 undefined 相等的元素項並將它們以數組形式返回。
  • removeAll() -- 刪除所有項並以數組形式返回。

小竅門:在處理可觀察對象時,若對象數量眾多而且交互頻繁的情況下,每次變更都立即刷新的話會非常消耗性能,這個時候可以使用擴展 myObservableArray.extend({ rateLimit: 1000 }) 來設置延遲刷新。比如在不斷往可觀察對象數組中插入元素時,可以設置一個周期時間1000ms,讓1000ms內的所有操作集中到一次刷新中去,避免頻繁操作 DOM 帶來的性能惡化。

總結

本篇主要簡單介紹了knockoutjs中最重要的概念:可觀察對象(數組)。可觀察對象實質上是一個函數對象,通過ko方法操作可觀察對象時可以動態刷新UI展現,這個是推薦做法。同時,也可以通過原生的js方法操作可觀察對象,只是原生方法並不會刷新UI展現,需要等到下一次刷新事件時才會被刷新到UI中。

 

關於可觀察對象的介紹就到這裡了,下一篇再見!碼字不易,隨手點贊哈~

參考資料:

  1. 官方教程: http://knockoutjs.com/documentation/introduction.html
  2. 大叔教程(翻譯官方的,版本太老):http://www.cnblogs.com/TomXu/archive/2011/11/21/2257154.html
  3. 深入淺出Knockoutjs: http://www.w2bc.com/Article/25175

文字較多,慣例湊圖~

原創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本文鏈接:http://www.cnblogs.com/qieguo/p/5552580.html 


您的分享是我們最大的動力!

-Advertisement-
Play Games
更多相關文章
  • COMMAND 模式 command模式非常簡單,簡單到你無法想象的地方。 這就是一個command模式的樣子。也許你會覺得,這有點多此一舉嗎。但是當你使用他的時候,command模式就會閃現光華。 這樣一個場景:經理張三叫leader王二去開發一個項目, 王二就安排李四 去開發這個功能A。 李四何 ...
  • CSS3可以做動畫大家肯定都是耳熟能詳的了,但是大家有木有巧妙的利用這一個功能來製作一款漂亮的照片牆呢? 那麼今天我們就利用CSS3動畫這一特性來一起製作漂亮的照片牆吧! 第一部分:HTML 這裡我們首先放十張圖片在頁面上面。(有什麼靚照儘管上來哦!) 第二部分:CSS3 這一部分就是我們這節的重點 ...
  • 昨天因為需要開始學習Pomelo 做H5游戲的服務端。 因為個人學習習慣,我從來不適合去跟著文檔看。一般我直接是看下大概的API,但是Pomelo的API全部都是英文的。 昨天我就告訴自己用一下午時間去做一個最基本的通信功能的DEMO。 安裝NODE.JS Phython VS 一切就緒之後就開始了 ...
  • 這篇文章是講解 Ioinc中怎麼實現 下拉刷新和上拉載入的。也是我們日常做項目是必不可少的功能。有興趣的小伙伴可以來學習一下。 更多關於 IONIC 的資源: http://www.aliyue.net/?s=ionic HTML部分 JS部分 on-refresh 下拉觸發的函數 函數執行結束之前 ...
  • AJAX 在現代瀏覽器上寫AJAX主要依靠XMLHttpRequest對象: function success(text) { var textarea = document.getElementById('test-response-text'); textarea.value = text; } ...
  • window window對象不但充當全局作用域,而且表示瀏覽器視窗。 window對象有innerWidth和innerHeight屬性,可以獲取瀏覽器視窗的內部寬度和高度。內部寬高是指除去菜單欄、工具欄、邊框等占位元素後,用於顯示網頁的凈寬高。還有一個outerWidth和outerHeight ...
  • 昨天的《移動 Web 開發技巧》的這篇文章,大家反響不錯,因為這些問題在大家日常寫移動端的頁面時經常遇到的。所以那個文章還是超級實用的,那麼我們今天繼續來分享一下移動端的web開發技巧吧,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PS:不要讓小伙伴第一次寫移動端像下麵這位一臉的蒙逼哈哈… … 第一、啟用 WebApp ...
  • 迭代器(iterator)是一個可以順序存取數據集合的對象。其一個典型的API是next方法。該方法獲得序列中的下一個值。 迭代器示例 測試代碼好下: 初步編碼 用上面的測試代碼進行測試 錯誤分析 代碼運行結果並不正確,下麵就對初始的編碼程式進行分析。 這裡的指代錯誤,很像是另一個讓人頭痛的對象th ...
一周排行
    -Advertisement-
    Play Games
  • 移動開發(一):使用.NET MAUI開發第一個安卓APP 對於工作多年的C#程式員來說,近來想嘗試開發一款安卓APP,考慮了很久最終選擇使用.NET MAUI這個微軟官方的框架來嘗試體驗開發安卓APP,畢竟是使用Visual Studio開發工具,使用起來也比較的順手,結合微軟官方的教程進行了安卓 ...
  • 前言 QuestPDF 是一個開源 .NET 庫,用於生成 PDF 文檔。使用了C# Fluent API方式可簡化開發、減少錯誤並提高工作效率。利用它可以輕鬆生成 PDF 報告、發票、導出文件等。 項目介紹 QuestPDF 是一個革命性的開源 .NET 庫,它徹底改變了我們生成 PDF 文檔的方 ...
  • 項目地址 項目後端地址: https://github.com/ZyPLJ/ZYTteeHole 項目前端頁面地址: ZyPLJ/TreeHoleVue (github.com) https://github.com/ZyPLJ/TreeHoleVue 目前項目測試訪問地址: http://tree ...
  • 話不多說,直接開乾 一.下載 1.官方鏈接下載: https://www.microsoft.com/zh-cn/sql-server/sql-server-downloads 2.在下載目錄中找到下麵這個小的安裝包 SQL2022-SSEI-Dev.exe,運行開始下載SQL server; 二. ...
  • 前言 隨著物聯網(IoT)技術的迅猛發展,MQTT(消息隊列遙測傳輸)協議憑藉其輕量級和高效性,已成為眾多物聯網應用的首選通信標準。 MQTTnet 作為一個高性能的 .NET 開源庫,為 .NET 平臺上的 MQTT 客戶端與伺服器開發提供了強大的支持。 本文將全面介紹 MQTTnet 的核心功能 ...
  • Serilog支持多種接收器用於日誌存儲,增強器用於添加屬性,LogContext管理動態屬性,支持多種輸出格式包括純文本、JSON及ExpressionTemplate。還提供了自定義格式化選項,適用於不同需求。 ...
  • 目錄簡介獲取 HTML 文檔解析 HTML 文檔測試參考文章 簡介 動態內容網站使用 JavaScript 腳本動態檢索和渲染數據,爬取信息時需要模擬瀏覽器行為,否則獲取到的源碼基本是空的。 本文使用的爬取步驟如下: 使用 Selenium 獲取渲染後的 HTML 文檔 使用 HtmlAgility ...
  • 1.前言 什麼是熱更新 游戲或者軟體更新時,無需重新下載客戶端進行安裝,而是在應用程式啟動的情況下,在內部進行資源或者代碼更新 Unity目前常用熱更新解決方案 HybridCLR,Xlua,ILRuntime等 Unity目前常用資源管理解決方案 AssetBundles,Addressable, ...
  • 本文章主要是在C# ASP.NET Core Web API框架實現向手機發送驗證碼簡訊功能。這裡我選擇是一個互億無線簡訊驗證碼平臺,其實像阿裡雲,騰訊雲上面也可以。 首先我們先去 互億無線 https://www.ihuyi.com/api/sms.html 去註冊一個賬號 註冊完成賬號後,它會送 ...
  • 通過以下方式可以高效,並保證數據同步的可靠性 1.API設計 使用RESTful設計,確保API端點明確,並使用適當的HTTP方法(如POST用於創建,PUT用於更新)。 設計清晰的請求和響應模型,以確保客戶端能夠理解預期格式。 2.數據驗證 在伺服器端進行嚴格的數據驗證,確保接收到的數據符合預期格 ...